第289章 地下水

李敬玄臉上立即尷尬起來。

李威問完,也感到後悔了,這件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點破很不好。可是不能解釋,越解釋,李敬玄越是下不了臺。立即岔開話題道:“放肯定要放的,掛着良商的名義,只放了少數人,大家心中也是不服。”

但在心中去想着另外一件事,唐朝的名門世家不知凡幾,最有名氣是五姓七家,這些家族勢力龐大,人才出得多不提,佔地也極廣,有的大家族能佔有田地幾萬頃。也不能說出自世家每一個子弟都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家族大,人口也多,除了少數的真正嫡系弟子外,大多數子弟也就那麼回事,不過因爲家中人才多,藏書多,能比貧民百姓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除了這些田產外,還有一些產業,象趙州李、范陽盧、清河崔、博陵崔、滎陽鄭,有漳水、永濟渠、黃河、濟水等便,還能沾上漕運。可是太原王家與隴西李家與漕運卻沾不到關點關係的。

這也很重要,兩李隴西李最貴,兩崔博陵崔爲貴,可是後來清河崔與趙州李漸漸有後來居上之勢,正是因爲這個水運對家族的經濟影響。但不是沒有產業,比如太原的氍毹,還有與突厥人的一些走私貿易。隴西的牧業,以及與胡人的交易。不過兩個家族本身不會出面。居然連隴西李家也產生興趣了,李威心中只是大笑。

不能揭破了,又說道:“畢竟海上風險大,就是到了當地,有許多土著人不識好歹,時有衝突。操舟與保護安全,不得不每艘船要放出許多人手。而唐律不讓百姓出國,這已經是破了例,如果放得多,不大好啊。因此,孤有一個想法,稍稍壓一壓,然後再放一批名額,也是最後一批,不能再放了。”

“殿子此言極是。”

其實不是這樣想的,但放得多了,爭議聲會越多,思想又沒有扭轉過來,事實上航海有許多風險,比如去年一年,雖然大多數船舶平安回來,可是也有幾艘船出了事故。在海上出事,船上的人很難有逃生希望的。李威甚至想發明救生衣,卻沒有泡沫海棉,又找不到其他密度更小的實用物質代替,只好作罷。其實有了救生衣,船沉了,多半還是不能生還。另外就是泉州的船舶技術,剛剛吸收了大食與南海船舶技術,在造,可僅僅與人家船舶技術相差無幾,沒有領先。因此,現在還不是全面放出海禁的時候。

既然放得少了,奇貨必然居之。

李敬玄又小心地問道:“那麼殿下,依你之意,打算放出多少家出海?”

也是無奈,人家託人來問話,總得給一個準音。

“不能多,一百到一百五十戶人家。至於多少,孤年少無知,還是各位相公作主。”老李子不算太差,這一次也挺着脖子,拼命保了自己。所以要報之以李。

“殿下所言極是,”李敬玄又說了一句。感到有些心虛。

“其實只要將數量控制,稍放一些,對國家也有好處,唐朝之外,有許多國家,比如天竺各國,大食,大食西面還有國家,哪裡天氣熱,或者上了陸地,走上兩三百里地,又有大海,叫地中海,地中海以北有一個陸地,叫歐羅巴洲,又有許多國家,這些國家人口加起來,比我們唐朝只多不少,有許多國家已經開化。出海的船多了,關稅增加,其一,有少數產業,比如糖與爆竹,本來就有稅,賣得多了,國家也能增加收入,其二。還有象瓷器,以及竹紙,朝廷也有許多官窯,或者官紙作坊,同樣也能增加收入。其三。就算與朝廷沒有關係,賣得多,就要造得多,鄉下百姓種田謀生,可城裡的百姓還是靠手藝吃飯的。這是其四。”

這也要刻意講明的,不能只看到一些看似的壞處,也不能說大臣都是迂闊之人,越到了上層,大臣就越不會迂闊,否則也休想爬上來。可是如講權謀機變之術,這些大臣遠在自己之上,但談經濟了,大多數不懂,甚至真有人認爲君子不言利,航海又是新事物,其實有許多好處,不點明,這些個大佬都未必想得起來。

果然,李敬玄開始沉思。

知道得不多,但知道一些,比如拜占庭,或者叫東羅馬,或者叫大秦,反正有些亂,南邊的北緬與孟加拉國還有一個國家也叫大秦。知道在西方很遠地方,幾萬裡之外,有很多人,文明有可能比中國落後,但不會落後多少。

航海也有好處,這是看到的,什麼拉動國家經濟,不懂。其實最好的例子,古今只有南宋做得最好,關稅佔到全國的六七分之一,加上間接的拉動催動了整個國家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所以南宋偏安一隅,經濟總量卻有可能是唐朝的五六倍。但關稅的好處是實打實看到的,現在只是放了一百戶,就是這一百戶還沒有準備好,已經有了可觀的收入。如果是兩百戶三百戶,會有多少關稅,還是能想像的。兩渠過後,這些收入就要歸朝廷所有了。對朝廷財政壓力將會緩解許多。

不過沒有想到這麼多好處,心中也在盤算着壞處,越了國法,放百姓出國,海上風險大,會死很多人,又是多少在鼓勵百姓營商。其中得失,竟無法評議。

李威又說道:“李相公,這幾年朝廷收益增加,想造福百姓,是不是將公廨錢廢除。”

說老實話,這些年看了看,李威對唐朝種種不能算是太不滿,畢竟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科技,這樣的生產力,這樣的認識,做到這地步已是不易,但對這個公廨錢最爲痛恨。

私人放罷了,朝廷放,還有捉令吏來管理,百姓落了進去,非得家破人亡不可。講良心的,一年的利息是百分之分,不講良心的,是百分之三百,不將借利的人逼得傾家蕩產,誓不甘休。有的地方百姓不願意借,於是責令官府強加於百姓頭上。雖然數量不大,但中招的百姓苦不堪言。

“這個我要與其他相公商議。”

也不是少錢,一年有十幾萬緡錢的收益,所有官員年終獎就指望着它。李敬玄一人不敢作主。

禁止再度放百姓出海的命令頒發出去,當然,這一下子許多人更急了。雖然對太子的以錢爲良做法不滿,可多少還是一個機會,如果全面禁止了,就是有再多錢砸,也沒有用。或者私自出海,終不是長遠之計。因此,有許多商人富戶上書,說朝廷不公平。

這時候李威卻到了草橋關。

七月將要結束,兩渠又要再度動工。可重心轉移到了丹水渠,人門河只是爲了泄流,能鑿深廣最好,不求整齊通航,任務輕鬆一些。可是丹水渠到了草橋關往上,任務始重。

姚璹迎了過來,比李威先到一步,還有兩個人,是從龍門調來的。前年收成好了,棉花建功了,於是武則天從內宮拿出兩萬緡脂粉錢,讓韋弘機指揮,上柱國東面監樊元則做副使,淨土宗高僧善導與長安法海寺惠暕檢校,在龍門西山南部山腰處修建了一組奉先寺大摩崖像龕,共十一座石像,最大的盧舍那報身佛高達十七米多。四人只負責指揮監督,主要工程還是支料匠李君瓚、成仁威、姚師積負責的。這項工程還沒有結束。不過韋弘機看到支料匠李君瓚與成仁威對開石的精通,又想到丹水工程開始重了,於是將這倆人授間調撥過來。

然而二人一過來,就立即看到一個問題。

姚璹將李威帶到一處崖邊說道:“殿下,有些不妙啊,地下水太重。”

工程大是清楚的,但到了枯水時季,自草橋關起,水流很小了。就是竹林關一帶水流險急,一到枯水,沒有了水,也就沒有了威力。因此當初計劃是攔腰阻河,平均河水只有一米來深,不象黃河,倒底有多深,沒有人測量過,河水又深又廣又急,縱然有的地方也會有三四米深,也可以繞過。本來就不打算通航一百噸二百噸的船舶,只要在枯水時能通航七八十噸改裝後的平板底船隻即可。這個要求也只要一米足矣。其實只要將河水攔截,將高低不平的地方鑿平,即可達到這個要求。除了少數地段太淺,需要拋鑿外,水深的地方甚至用船隻測量一下,沒有突出的灘礁,可以放過不修。或者太過狹隘的地方看能不有稍稍打廣一些。要麼防止兩邊的山崩,但在中游不多見,主要是上游,山體軟,又挖深了,會有山崩現象發生。

工程大,但能克服。而且多數石層河牀石體不硬,容易開鑿。

不過這個地下水,會有些頭痛了。

這個李威卻是懂的,地質學上叫岩脈。看似大山是實體的,其實不然,因爲地質的造就,許多山體中空,大的成洞,成地下河,有的洞通達地表外面的地面,稱之爲明洞,有的通達江河大海的下面,看不到,稱之爲暗洞。地下河也有大有小,小者連涓涓山溪都趕不上,大者奔騰不亞於渭汾之水的一些岔河。

這是大的,小的卻是很細小的縫隙組成,有的肉眼能看到,有的肉眼都看不到,就象人身上的毛細血管一樣,這些水份滋養着山上的草木,草木的根部又能反過來將水源固定起來。這份循環就組成了大山的生機。

其實除了山體外,其他地方也有,比如沙漠,或者更多的是泥土。就象人門半島也有,但少,涔出的水份不多。又是澆水激石,又是堤壩涔漏過來的河水,都讓人忽視了。

姚璹說完,將李威帶着,繞着兩座疊翠的大山,來到河邊。這一段河面比較寬闊,後面就是幾座樹木長勢很好的大山,姚璹讓人在這裡選行築了一道堤壩,觀測地下水量的。

已經漲滿了,姚璹再次下令,讓侍衛們將水用水車抽乾,然後說道:“殿下你看。”

從河灘上立即涔出許多水珠,一滴一滴聚集,然後向低處流去。

李君瓚道:“殿下,這還算好的,臣來到此處,反覆測量了一下河水的流量,看到有許多處河水並沒有他流彙集,然而河水流量卻在增加。不僅是山體涔出的水,臣還懷疑有地下河通達河水。若是深,可以避免過去,就怕地下河洞處很淺,又必須要開鑿,工程變得困難了。或者殿下再來看。”

說着又帶到另一座河邊的山腳下,有一條山溪緩緩流淌下來,順着山溪而上,李君瓚指着一塊岩石說道:“殿下,你看石頭下面。”

石頭下面有一個小洞,洞不大,大半是中空的,下面就有一道小溪從洞中流出。這就是所謂的地下河了。若是有威力十足的炸藥,還沒有來得及流下來,就象石頭炸平,民夫立即將碎石挑出去,解決戰鬥。可現在的開石的方法依然很落後,炮錘夯打,鑽機鑽眼,火藥轟炸,燒石激水,或者澆醋軟化。火藥炸可以的,真不行下面墊上泥袋,水還沒有蔓延上來,就炸了起來。但燒石卻是沒有辦法再燒了。

看了看蒼翠崔嵬的大山,至少現在綠化比後世好,也意味着地下水源比後世豐富,李威皺了一下眉頭道:“是孤疏忽了。”

理論是有的,也到這裡轉過,但沒有李成二人提醒,就沒有想到,沒有發現.

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9章 她是誰?第148章 定(十)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279章 分相權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263章 中了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156章 啓航(二)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158章 啓航(四)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70章 探(八)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74章 無人聽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74章 微調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169章 探(七)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61章 啓航(七)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53章 問鼎(五)第260章 大婚(中)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4章 脫變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3章 大非川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461章 等多時第253章 背水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8章 害怕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273章 十二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