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纔各國與各部使者看到的是步兵戰術。認爲這是唐朝最精銳的步兵,又錯了。這支唐軍最善長的還是輕騎,騎術!甚至包括醫務兵在內,都有一身好的騎術。
也包括從洛陽帶來的五千軍隊。
裡面是有許多是來鍍金的高幹子弟,皇帝親征,幾乎所有的貴族子弟全部嗷嗷叫地要求參加進去。但不是想參加就參加的,參加可以,必須要有一身嫺熟的弓馬技藝。爲了杜絕一些無能的將士進入,李威親自選撥,任何人都別想走後門。也許上了戰場,缺少實戰經驗,也許少了青海軍中那種血性,只論騎術,沒有一個差的。
數千騎兵分成兩路,中間的戰場上遍佈蒺藜,無法通過了。必須兜上幾里路,從兩邊繞道下去追擊。這個問題也不大,第一批追擊的唐朝軍隊跨下的幾乎是軍中最好的戰馬,並且養精蓄銳,能將這個差距彌補上來。
唐朝軍隊騎兵的流暢,再次讓各個使者認識到唐軍的強大。
這兩隊唐軍不僅是追敵,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殺向咽面部。裴行儉智捉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得到了大量財寶,但他的政策主要是安撫,百姓的糧食牛馬羊的什麼,皆沒有動,這給阿史那車薄反叛留下了基礎。也知道,可不好動,一動與整個唐朝政策相違背,會造成不好的後果。王方翼幾乎連財寶都沒有動,等李威前來處理。
咽面在突厥人當中是一個大部,多年下來,有許多積蓄,不僅有大量的錢帛,部族中也有許多牛馬羊,以及少量的糧食。這都是李威最需要的。窮啊,比咽麪人還要窮。
兩戰下來,包括王方翼的大戰,朝廷還沒有頒發獎勵。幾萬大軍到來,要吃的要喝的要穿的。就要花不少錢。還不算,不知道青海會過來多少難民。眼下着手屯田,收穫也要到明年。這一年多難民怎麼辦?都要管的。
爲了獎勵各個參預王方翼平叛的部族,李威承諾,讓他們將咽面部瓜分掉。又是對以前唐朝的政策,做了一個小調整。這些部族欣喜若狂,一個個磨刀霍霍。不說財物,部族族民越多,部族纔會越強大。人,也是一個財富。
李威將咽面逼得再度謀反,大戰來臨,才停下準備瓜分的腳步。戰敗的消息傳播起來很快的,只要晚動手一會兒,這些財富就會落到這些部族手中。難道向他們討要?
第一波唐軍離開,戰場上逐步有更多的咽麪人開始逃跑。
薛訥與野辭明川率五千人從車陣前撤了下來,再度跨上了戰馬,兩路出擊。追殺敵人,另外還有策應第一路大軍。
接着,細封雷與劉德正又率五千人分兵出擊,這纔是真正殺敵與抓捕戰俘的。
剩下的人開始打掃戰場。整個大軍動作流暢自如,看得都讓人產生賞心悅目的感覺。太陽還沒有落山,戰爭基本上結束了。
晚風吹了起來,李威騎在馬上,屹立在大旗下,大旗讓晚風吹得嘩啦啦地作響,李威動都沒有動。大部分使者很開心的,這樣威武的皇帝,這樣強大的軍隊,是自己強力的保障。也有人反之,自始至終,這一戰,讓他們看到整個唐朝軍隊不是軍隊,是一部運轉良好的特大殺人機器。看得冷汗涔涔。有這想法的,也有不少人。
李威在他們身上掃了一下,看到現在了,先是害怕,後是震驚,還沒有回神。李威就下了戰馬,走到傷兵中間。吳起爲士兵吮膿,他無論如何是做不出的,可對士兵態度從南詔時,就十分友善。而且清醒意識到,這纔是他的根本。什麼友誼進貢啊,是強大的武力打出來的,沒有這羣將士英勇的表現,就沒有這羣胡人的臣服。
唐朝在這一點上也開始有進步。
原先軍中也有醫務兵,但數量少,後來李威到了軍中後,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廣聘大夫,傳授醫術。至少傳授一些簡單的醫術,比如包紮傷口,撥箭頭,怯毒,等等。這些士兵也作戰,救治傷員是兼職,但數量多,能緩解醫務兵的不足。另外還有蒸餾高度酒,也搞不清蒸出來多少度,嘗過,大約相當於五十幾度的酒精度。更弄不清楚這個度數的食用酒精,能起多殺菌作用。但這些舉措,能降傷非戰鬥性的減員,是比較人性化的措施。
一個個的安慰。
看起來很瑣細,但這些舉措,卻能保障士兵的士氣。
天終於再次暗了下來,戰場上的鐵蒺藜已經重新回收,士兵在打掃戰場,撿回能用的武器與盔甲,屍體掩埋。遠處也有士兵源源不斷地將戰俘押回來。
李威這才下令開鍋做飯。然後踱回大帳,召見各部使者。
他不會爲戰而戰,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一場大捷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即將到來的會談。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將領的指揮水平相差太大,士兵差距太大,別以爲數量差不多,士氣低落,居然中間有許多老人少年,這無法用數量彌補的。勝之不武,但勝得如此輕鬆,多少給了李威一些王八之氣,再談問題就有了底氣。
首先是對五姓使者說的。
老話重談,用咽面部的領地換出碎葉川。碎葉川水草豐美,但咽面所在的地區生態環境也不差,而且面積大,否則唐朝都不會設置一個羈縻的咽面州。從價值觀念上來說,是對等的調換。
可是這幾位使者卻吞吞吐吐地說了許多困難。
第一個困難碎葉城西正是十姓可汗故地,西突厥的大本營。第二個碎葉川各部犬牙交錯,若是一部比較好調換,卻涉及到各部,不能將自己部族進行切割,讓少數百姓遷移到在咽面州。在地圖上看似不遠,但中間卻隔了一個羅漫山(天山)的餘脈。有的山峰高撥,就是現在都能看到山峰上終年不化的皚皚積雪。
總之,說了若干個難處。
聽到最後,李威慍怒起來,喝道:“你們心中那些小算盤,別以爲我不知道。是不是你們一心還要光復你們西突厥的榮光。”
“不是啊,”突騎施的使者立即伏下說道。
“不是,那麼爲什麼突厥兩次暴亂,你們各部都派兵參與了?還有,這一次咽面部那來的那麼多武器!”李威忽然拍起了桌子。
是有些困難,沒有天山的隔阻,碎葉川是指碎葉城一帶地區,咽面州的領地卻在夷播海的東面,也隔了很遠的距離。還有天山。
幾十年後,一個小正太還沒有遇到一個用鐵棒磨成針的瘋婆子,於是每天只知道玩耍,這一晚玩累了,用手託着腮,坐在土墩子上,看着北方的夜空,月亮明亮,天山雲氣緲茫。幾十年後到了中原,回想起這一晚,便寫下了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詩人用了誇張的手法,但不可否認這段山脈雖是天山的餘脈,山勢依然很高大。
這些使者抱怨是存在的,可不是不可能調換,伊麗河地區主要分佈着是突騎施的勢力範圍,讓突騎施往北移動,將西南的領地割讓出來,一部一部進行調換,最終還是能將這個難題解決的。調換的又皆是遊牧民族,不象龜茲等國,不象河中,半耕半遊牧,將輜重往大車上一放,牛羊一趕,也就遷移了。但五咄陸部一直不情不願,是害怕唐朝象青海那樣,一下了調來四五十萬百姓,那麼唐朝將在碎葉城能隨時隨地調動近十萬大軍。對於這些部族來說,無疑是如芒在背。
這纔是這些使者最真實的想法。
他們想法也是對的,李威心中的目標更大,是打算沿着原來唐朝稱民的輪臺、金滿、蒲類三縣,再到碎葉,打造一個漢人區域。也是在洛陽與裴行儉再三商議過的,李威拿了主導建議。移民可以,西域不同於青海,青海後面就是鬆州、姚州、蘭州,大半是漢人區域。去了西域,若分散在一起,不但不起到作用,有可能成爲弱勢羣體,最終被胡化了都未必可知。所以李世民再三要求各個胡人將原來的漢人遣返。只有聚在一起,才能起到強大的作用。
四地呈一個不規則的扁長四角形,若是全部充塞移民,西域是出現了沙漠化,但環境比後世還是好些的,一路西來,沿途能看到許多生機勃勃的綠洲。再者,漢人耕作謀生,對土地要求更少。將這個四角形塞滿,能容納一百多萬的百姓。組織得當,可以從容地抽調二十萬到三十萬軍隊。再從地形上來說,這個四角形正處於西域的中心地帶。上控金山,下俯赤河,東連河西走廓,西邊又可以虎視河中。若是吐蕃威逼,還可以有天山作爲阻擋。大食也是如此。
李威害怕是在呼羅珊地帶與大食人作戰,一旦大食人不知天高地厚,來到了天山,就等於是找死了。
碎葉城移民只是一個起點。
能不能成功,不是財力,財力朝廷能保障,大不了早與遲。也不是武力,天山北邊沒有什麼強大的勢力,包括葛羅祿在內,如果反叛,唐朝現在的力量絕對能將他們打得滿地找牙。
是百姓的態度。百姓不願意,朝廷也不好強迫的。
但總得要開一個頭,況且又有關中大災的消息。大災害危害了關中百姓,卻給大規模移民鋪平了道路。
幾個使者看出來了。
然而看出來什麼用?這也要講拳頭的,幾百年前,你們突厥人又在哪兒了?
李威彎下了腰,盯着這名使者,又問道:“烏質勒的牙帳離這裡有多遠?”
突騎施使者汗就落了下來。烏質勒是他們突騎施的族長,牙帳也在伊麗水畔。然而此次李威前來,烏質勒裝傻賣瘋,將牙帳遷到伊麗水的入海口一片沼澤地帶。但離這裡並不遠,若是輕騎襲擊,只要兩天的路程就可以抵達。
“爲什麼這麼近,他不來拜見我?”
使者倉惶不能言。
李威一轉身說道:“李將軍,你率五千人,前去夷播海畔,將烏質勒替我請來。”
“喏。”李謹行高興地離開。
“不要啊,”突騎施的使者嚇得魂飛魄散,兩腿一軟,跪了下來,嚎喪地說道:“陛下,不要啊,天朝大軍激戰到現在,天色已晚了,讓臣回去稟報吧。”
嚇壞了,以爲李威接下來要對突騎施下手了,五千唐軍不多也不少,自己部族沒有防備,即便得知唐軍前來,留下準備的時間很有可能不足半天,這半天怎麼組織反抗?突騎施很有可能也要亡族啊。
李威都沒有這想法,咽麪人能動一動,突騎施不好動的,一動突厥各部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臆測。但突騎施近年來越發強大,在十姓中勢力首屈一指,所以這名使者在剛剛交談中,也最羅嗦。俯下身來,盯着他問道:“難道我說過的話,那麼容易能收回來嗎?來人哪,將他們請下去,休息幾天,等烏質勒到來,再商議。”
也就是軟禁了。
反正立即談談不好的,不如讓他們反思一下。
但還沒有與河中使者交談。光有王八之氣,還是不夠的,態度一直強硬下去,即便是河中各國也會產生不安的情緒。接下來就是懷柔手段的表演了。喊來了兩個人,一個是唐休璟,一個是阿史那斛瑟羅。
原來唐朝平滅西突厥後,設了左右廂可汗,阿史那彌射爲昆陵都護,統率東面突厥人。阿史那步真爲蒙池都護,統率西面五部突厥人。但這兩人才能低下,十姓突厥人與其他突厥人皆不聽從指揮。再加上大食人與吐蕃人兩相夾攻,唐朝失心力加強。所以造成了西突厥屢次反叛。
李威與王方翼商議兩個可汗的人選,王方翼推舉了觸瑟羅。這個人是阿史那步真的兒子,對唐朝十分忠心,此次還率了一些突厥士兵協助王方翼。才能也可,對他王方翼十分賞識。
東面的可汗人選還沒有找出來。
相對於西面突厥人,東面五俟斤要老實些,雖然天山南面的突厥人與吐蕃人曖昧不清,畢竟生活在夾縫裡。勢力也小,可以拖一拖。但西邊五廂的可汗必須立即豎立起來。
李威聽到王方翼推薦後,將他召見,語談了一會兒,算是滿意。因此,接下來要樹立觸瑟羅的權威。比如此次瓜分咽面,有很多部族參加,不能一哄而上,最後都能打起來。要需要人來停解,也是樹立權威的時候。
李威將觸瑟羅喊來,正是吩咐一些注意事項的。說了亂與治,恩與威的關係,打也打過了,接下來要懷柔了。
唐休璟沒有參戰,包括最後的追擊,可留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阿史那觸瑟羅歲數十分年青,怕諸部不服,他本人做事毛糙,讓他協助觸瑟羅。這也是進一步鍛鍊唐休璟。
這幾人李威將他們看作了唐朝未來的邊區重將,不僅要會作戰,也要會處理民族矛盾。權當是一次學習了。
兩個人領命下去,李威這纔將視線轉移到河中使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