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合(三)

兒子的小心眼,武則天知道的。

無非孫子都大了,幾個後宮的女子又稱職。就是他出了什麼事,國家大政也不會落在自己手中了。所以生生到了現在,才搬來大明宮居住。[]

心中卒些氣苦。

但往好的一面想一想,爲自己改年號,恭祝長壽萬年,也算是盡了一份孝心。

再說,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能湊一個熱鬧。

這些年,兒子爲了怕自己寂寞,經常將孫子孫女往大明宮打發,走得近。若是住展一起,自己倒真不會着急了。

道:“行,你看着辦吧。”

呷了一口茶,說道:“弘兒,東宮的事,你也賈考慮考慮了。”

“母后,也有大臣進諫過,非是兒臣不考慮,幾位皇兒除了潞兒外,都未長大成人,心性不穩定。東宮乃國家之未來儲君,事關江山社稷大事。兒臣不得不慎重。再過十年吧,那時能看到他們成熟的心性與才能,並且還能看到幾位皇孫這樣就能勉強的考察兩代人。其實兒臣以前與狄卿說過,二十年後,我就會主動退出來禪讓,能保國家權利平穩交接,又能指導幾年。國家就能平穩過渡了。或者兒臣若是身體不好,也會提前做安排。母后,你想一想,自從東漢以來,幾乎每一代新君即位,都是血雨腥風。甚至象南北朝,正是因爲此,國家迅速走向滅亡。爲害遠勝過陳勝吳廣之流。”

武則天不能作聲了。

十年前說出這番話,武則天不相信的。可十年後說出這番話,不由得武則天不相信。

李威說道:“那麼兒臣回太極宮了。”

“好,你去吧。”

七月的青海是美麗的草長鶯飛,麥子半黃。

可因爲王助擔任了青海道大總管後,青海發生了一系不好的事。

這件事還要從九年前說起,吐蕃太后沒祿氏經過了一系列“痛苦”的交談,讓李威做出了讓步。兩國重新和好,爭議地區擱置不議,和平相處。唐朝與吐蕃不得向對方無故起兵,另外就是開放商道與鹽路。

同時還爭來了一個更大的好處,李威將王助的長孫女收爲新和公主,下嫁吐蕃贊普。這件事都沒有隱瞞公開了王氏的身份。太原王家的女子,不是公主,也是公主了。

僅讓太原王家嫁女,背後的……無人得知。

唐朝下嫁公主,儘管是假公主,也做得很隆重,陪嫁了大量的布帛、絲綢、茶葉、瓷器還有經書,命銀。就是沒有工匠,沒祿氏在歡好時討要,李威都沒有同意。再要俺就係褲子。

並且振振有詞,怕了你們吐蕃人了。當初文成公主下嫁時,陪嫁了多少工匠,教你們吐蕃人耕種紡織冶煉,製作。結果呢,這些工匠給你們吐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卻成了地位卑賤的工奴過着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生活。咱不同意,要想你們吐蕃真正過好日子,得真正受我們唐朝節制,而不是眼下這種局面。

讓沒祿氏無比幽怨。

但此次出使使沒祿氏贏得了巨大的聲典。

王勃付出了犧牲,也贏來了官場飛黃騰達的機會一路左遷,四年前拜爲中書門下三品。

然而他寫得一手好文章,政務卻欠卻了一些。犯了一個錯,讓言官看到後,彈劾了。於是貶爲青海道大總管。

應當來說,這項任命也沒有錯的。

兩個和議以後,唐朝不斷的出擊,不是青海南,而是持續的屯兵,或者遷移遊牧民,去了海北。屯的田很少,主要是爲了放牧的。青海馬好,是青海湖四周特殊的天氣飛地理環境與水土,這纔出好馬的。放在河東,飼養戰馬效果打了七折還不止。

反正河西已經成了一片荒蕪,吐蕃國內環境很不好,唐朝卻在不停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強威。吐蕃人不敢再次侵犯了。其實幾年後,兩國基本上搭成了一個默契,赤海以北,到伏俟城以東,也就是青海湖的東側與北側,成了唐朝的天下。青海湖的南側,包括伏羅川與大非川,則是吐蕃人的地盤。

但不代表着沒有危機。

這樣一來,得到了大量的牧場,卻變得無險可守。因此這數年來,青海大總管之職,皆是一時的良將擔任的,從黑齒常之開始,到王方翼,再到郭元振、唐休璟,然後到駱務整。

吐蕃主和蒸與親唐派逐漸佔據上風后,多少年安然無事,兩國都有些放鬆了。王助不是武將,但他孫女是吐蕃的贊蒙,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前去青海,更能有效的處理兩國事務。

但是李威也疏忽了一點。

王鋤是頂級世家子弟,王方翼也是,可世間能有幾個王方翼?到了青海後,很看不起一些蕃人,包括漸漸漢化的党項人。因此執事時,處理很不公平。又自做主張,改了稅務。於是數月下來,積來了許多矛盾。

危機終於來了。

唐朝依然不覺。此時李威下了一份謅書,引起了軒然大波。

新羅與倭國打來打去,或者請求唐朝幫助。李威也做了慎重的調解,甚至派了龐大的使者團前去倭國,進行了談判。讓倭國與新羅各退一步,新羅將東南角劃出來,賠償給倭國。倭國也從漢江口往回撤,騰出佔領的一半地盤。

結果呢,新羅人不願意,我幹嘛割土賠地。況且東南角那是我新羅人的老家,說什麼也不能夠讓給倭國。倭國也不同意,當初我們可是談好的,我們兩國誰佔到了,就歸誰管,天可汗哪,你可不能改變主意。

招待很豐威,結果使者團沒有調解成功卻在倭國兜了一個大圈子,看了看倭國許多地方的風景與人情後,回國了。其實已得到了第一手情報。而且這一行,戶部員外郎杜丞卻給唐朝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倭國面水稻!

從三國年間倭國就出現了水稻,產量也未必很好,可它在倭國逐漸改良後,卻適應了倭國那種寒冷的天氣。並且稻穀產量永遠超過麥票的。河北與河東地區依然不能引種,畢竟稻穀的生長,是寄託在大量水源上的。可是遼東卻不乏水源,有衆多的河流每年冬天又會落下大量的積雪,春天一來,江河融山川冰雪融化,保證了水源。

這也是李威想方設法,改良糧食種子的產物。滿世界的在找優良的作物和子,進行改良。所以連帶着官員都變得很慎重起來。於是倭國耐寒的水稻種子不知提前了多少年,進入了唐朝。

這爲開發大遼東計劃打平了基礎。

已經在遼東沿渙地區試種,每畝地一年只能收一次,但產量接近了二石半。也足夠了,再改進一下,三石同樣不是夢想。可無人領倭國的情,這些年,倭國從唐朝得到了多少好東西?

調解不成李威大怒準備全國徵四十萬大軍,建造一千艘戰船,踏平新羅與倭國這兩個可惡的國家。

謅書一下,全國譁然。

打新羅人好理解也似三能成功,然而打倭國,需要跨海的。四十萬軍隊跨越大海?言官與老百姓、學子大儒的上書,迅速將三省堆滿。

還是做一次試探,看看民意。

狄仁傑找到了李威搖了搖頭,不行啊駙下。

這份謅書別當真……但將來攻打倭國時,就是沒有四十萬軍隊,也要有二十萬三十萬的軍隊,這樣才能起到震懾作用,否則人少了,會陷入泥潭裡。知道內情的人不多,李威也壓着這些劾書不報。於是議論聲更大。

這也是李威自找的。

朕歡迎進諫,那怕是一個平民百姓,只要有能力,有才幹,提一個好建議,我會給你獎勵。說不定我還能看到你才幹後,給你一個官職做做。因此,這些年上書的人多。不過這與武周時,開密報之風卻是兩樣的。當然,大多數是老生空談,可中間也偶有幾條好的建議,一一採納。

反正皇帝也不怪罪,說不定過段時間醒悟後,能給我們獎勵,於是上書的人更多。結果沒有說服皇上,也迫使此事拖了下來不決。但有的聰明人,卻能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唐朝鼎威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西邊居然都達到了馬克蘭,其實已經無法治理了。若是文官上路,就是現在修了大道,沒有一年,也到不了任所。快馬將馬克蘭的消息反饋回來,就是跑死了十匹馬,沒有四個月時間,都無法將消息送到長安。還是風和日麗的日子,一旦遇到冬天冰雪劌門,那個時間最少得推遲兩三個月。沒有辦法治理了!有這個能力拓展疆土,治理卻約束了拓展的空間。

南邊都是熱帶雨林,也由着海客在折騰,東邊是大海。北方到了小海後,更是苦寒之所。只有東北這一塊,還有吐蕃這一塊。吐蕃高原,沒有辦法上。東北卻是可以拓展的。因此,唐朝皇帝將重心放在了遼東。

細封鐮珠看着哥哥,說道:“大哥,那個總管怎麼說?”

細劌觥搖頭,道:“他不同意。”

這是細封部最早一批抵達嶺西的部族,而且所居的地方十分靠前,再往前去就是赤海。專門替朝廷養馬的,因爲擔負着風險,所以免徵所有稅務,飼養好戰馬後,朝廷按市價收購。

正是因爲這條措施,這幾年,青海爲朝廷源源不斷的提供了大量戰馬。一些來到赤嶺以西的党項人與漢人生活也變得好起來。陸續的有一些集鎮草市重新在嶺西出現。

然而自從王助來到青海,改變了政策,正式徵稅。想法是好的,唐朝國庫每年收入在緩慢增漲,然開支也在增加,百姓多了,官員數量也多了,其一。各項工程又花了許多錢,每一年國庫都在喊吃緊。不採到青海罷了,來到青海看到這些百姓如此富裕,爲什麼不能徵一些稅務?

這一來,有的人就不服了。特別是象細封部這個分支,頂在最前線,也是承擔着巨大風險的。咱每一天都拎着腦袋在放牧,容易麼?於是鬧,鬧了又不起作用。

細刮鐮珠又說道:“不是我們寫一封信給細劌雷將軍吧。”

“不行,我聽說他去西方,打法什麼國家,在幾萬里路之外,還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來。”

“要麼我們各部推選一些長老,去長安城吧。皇上很英明的。”

細封觥有些心動。

正在此時,遠處有一個部民騎馬飛奔而來,大聲喊道:“吐蕃軍隊來啦。”

“別急,來了多少軍隊?”

“好多,一眼望不到邊。”

“召集族民,騎馬向嶺東逃,什麼家產的,牛羊的,都不要了。”這是當初李威下的謅書,還是害怕吐蕃人入侵的,於是在這些部族遷移時再三吩咐,真入侵了,一個字,逃。

能逃多快就逃多快,什麼東西都給丟下來,然後朝廷會做補償,給你們恢復生機的機會。

報警的號角從赤海開始,一直吹向到牛心堆、大斗拔谷、鄯城……()

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50章 巧匠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51章 問鼎(三)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88章 名門動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164章 探(二)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270章 大手筆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260章 大婚(中)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65章 探(三)第275章 小重山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118章 問琴(中)第173章 合(一)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74章 合(二)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74章 火耗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258章 炮錘第68章 圖窮(下)第47章 我的國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55章 進宮(下)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46章 定(八)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68章 圖窮(下)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61章 和親(上)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45章 天平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64章 探(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85章 前夕(二)第76章 報應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