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準備

宜昌府,天上此時正在下着小雨。

大會議室,此時正有幾個人再聚集。

走到廊檐下,李巖將雨蓑解下來,看着檐頭淅淅瀝瀝的雨水像珠簾子似的滴垂下來,眉頭微微蹙着。

雖然大家都在抱怨這樣的陰雨天氣耽誤事情,但是誰能對老天爺鬧什麼脾氣,梅雨季節過去,接下來的汛季更讓人頭疼。

平靜了這幾日,已經得到襄陽府的軍隊北上的消息,李巖這裡還是在蓄勢待發,不過這兩日突然下起了大雨,宜昌水域充足,在平常的時候,因爲水資源豐富,還算是一個好處。

但是,在雨季,這就不是那麼好了。

“大人這麼早就過來了……”

李巖回頭見土地局的局長的陳廣從走廊那頭過來,跟自己作揖行禮,李巖笑着回道:“早些過來,可以跟大家坐下來喝喝茶、說說話——這雨不知道幾時會歇,大家在這裡枯坐,怕是等雨歇了,人都要長出青苔來了。我帶了些好茶過來,等會兒叫人給大家泡上……”

“大人真是客氣,卑職在這裡先謝大人的好茶了。”陳廣長揖施禮,便要先進會議室裡去。

“對了,陳局長,我聽說這幾天來,縣裡就有好幾處積澇,已經跟縣裡報災了,你們有下去看過沒有?”李巖喊住陳廣。

“卑職昨日去看過了,不算嚴重。”陳廣回稟道:“到夏訊時,宜昌的積澇才叫人頭疼……”

陳廣的土地局是暫時還沒有什麼業務,目前因爲大雨也沒法外出工作,所以,李巖暫時就給他加了擔子,參與目前的核心工作。

“倒要跟陳局長請教,可有什麼好辦法減輕宜昌的積澇災害?”李巖問道。

宜昌是緊鄰大江,地勢低平,夏秋時又是多雨地帶,雨勢一大,積水排不出去,就形成積澇,宜昌的積澇災害十分的嚴重,便是這時的霏綿陰雨,已經有些地方積澇成患了。

因爲如今已經九月近十月了,夏季之時李巖也不在宜昌,所以對於宜昌當時是怎麼處理的,李巖也不太清楚。

內澇對農業造成的減產,是很厲害的,宜昌毫無疑問,將會是李巖版圖中重要的地方,況且還有將來的版圖,比如荊州、鄂州等地,都是需要注意水災的。

在未來,因爲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北方的長期乾旱,將會導致南方的降雨過多,所以南方治理水害的問題,是需要切切注意的。

“……”陳廣沉吟起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陳廣對李巖提出這樣的問題,也不覺得奇怪;目前李巖的姿態已經種種的政策手段已經說明了他將要做的事,要不然陳廣也不會來投,目前對於李巖高舉義旗估計也沒多少時候了,吞下週邊的各地之後,宜昌以後要何去何從,他也有所思慮。

對於自己將來要在宜昌體系之內,達成什麼樣的位置,他也有過思考。

要是按照以前的作法,這個事情都是各地方縣衙交由縣衙工房所做的。

縣衙工房是負責縣境屯田水利及營造等事務不假,實際上當世縣衙的主要工作都是圍繞糧賦丁稅來進行,哪裡有了澇災或旱災報上來,工房或許會抽調人手去核查,回來如實稟報或誇大幾分災情,縣尊酌情考慮,給受災地需減免一些賦稅,這件事便算完結,哪裡會去從根本上考慮減輕或者說消弭這些災害的辦法?

不過如今工房已經分拆,幾個分局目前陳廣擔任的是土地局局長,還擔任着李巖新近建立的水利局局長,這單位還是初建,在短短兩日,人員還沒有召齊,就被李巖來聞訊了。

陳廣倒不反感這些,真正有才幹的人,不應該畏懼回答這樣問題,又恰是表現才幹的一個機會。

當然了,陳廣也注意到李巖在機構改革之後,宜昌府裡處置公務時的方式或者說是風格,與以往,或者說與其他地方,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比方說水利之事,一般說來應該是李巖、張信、宋獻策與幾個心腹親信商議出一個方案之後,有了定策吩咐下面人具體執行就是——眼下倒好,不僅將吏員們都召集起來問策,還將各鄉各里的鄉老里長一起召集過來商議這件事情。

陳廣沉吟片刻,回答道:“積澇成災,要減輕澇害,也就在於一個‘排’字上。大雨每至,只要及時將積水排出去,也就不會造成澇害了。說到‘排’,應是多挖溝渠、以利排水——當然,就也是有利灌溉的;只是這些事情不容易,我們宜昌此時想做這些事,更是千難萬難……”

“陳先生既然有些想法,不妨整理出來。”李巖點了點頭說道:“目前學院的課程有醫學、有數學、有管理學、有炮兵學、還有農學,這排澇之術如果算起來也是農耕水利的分支,此時雖然未必有用,將來則是肯定一定有用的……”

他這麼自信的說出來這話,陳廣倒是明白,目前宜昌地方小,幾個縣的地盤,水利措施本來就有,只需要略微一修建就行,再加上宜昌目前龐大的民工隊伍,修建起來也不會花費多少工夫。

但是,以後到了更大的地盤,到了全國,那麼這門學問,那將是幾位龐大的。

“下官曉得,下官回去一定會多做些功課,免得太粗鄙的東西拿出來給大人笑話。”陳廣激動的說道。

這件事只要作下,水利是萬代的事,作爲水利這門課程的開創人,他的名聲將會一起流傳下去,這是名的方面;而在如今,大明朝的河道總督是正二品的職位,那麼陳廣作下這事,在未來,至少也是河道總督。

而陳廣肯定不會就此原地踏步的,在未來,肯定是要超過這個成績的。

“康年推薦陳先生時就說楊先生善田事,知天下,在河南有聲名,果然是名不虛傳。”李巖笑道,又問道:“對了,土地全部免賦稅,你對此怎麼看?”

“……”陳廣遲疑着不知道怎麼回答。

“有什麼想法請照實說來,”李巖看出陳廣頗有顧忌,請他直言。

“不瞞大人,陳廣覺得此舉是件好事,也許大人有些操之過急了。”陳廣試探着說道。

“是件好事,是件好事。”李巖哈哈笑了兩聲,便放陳廣進大會議室裡。

李巖將宋獻策、張信、譚縱、陳廣等人留了下來,喚到這個會議室裡。

陳廣注意到在李巖的書案上鋪開一幅湖廣地圖,在地圖上,各個城市都給標註出來,府城和縣城以及關卡都標註了出來,最醒目的是境內的幾條河流。

除嘉陵江外,漢江與湘江可以說是湖廣境內兩條最主要的河流了。

嘉陵江古稱閬水,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屬於長江的支流之一;發源於秦嶺北麓的鳳縣,因鳳縣境內的嘉陵谷而得名;西南流經陝西省漢中府,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廣元接納白龍江,南流經四川省到重慶府注入長江。

這條河流不屬於湖廣境內,不過李巖已經有了吞吃重慶府的計劃,那麼重慶府已經被畫在了地圖上,所以,嘉陵江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漢江,又稱漢水,古稱沔水,爲長江最大的支流,屬於長江支流之一,總長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流經湖廣。漢江流域面積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府,是天下中部區域水質最好的大河,幹流湖廣均州以上爲上游,河谷狹窄,均州至鍾祥爲中游,河谷較寬,沙灘多;鍾祥至漢口爲下游,,流經江漢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縮小,在鄂州府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

湘江位於長江以南地區,爲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永州的九嶷山腳藍山縣野狗山麓,上游稱瀟水,零陵以北開始稱湘江,向東流經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後歸長江;上游水急灘多,中下游水量豐富,水流平穩;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是南方的重要交通運輸線路。

“你們先看看這張地圖吧!”李巖要宋獻策、張信、譚縱、陳廣等人到前面來看他案上鋪開的地圖,要護衛將幾個局長和團長等人只要在家的都喊過來,張信幾人才意識這次過來所討論的事情關係重大。

湊到近處細看地圖,才發現,湖廣境內的幾條河流又做了特殊的標註。

“看過這張地圖,想必你們多少能猜到我接下來的一些打算,”李巖也不等其他人過來,先給宋獻策、張信他們介紹起情況。

“李定國在江南鬧了一陣,九江、安慶、鄂州等地,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他的代步工具,一直用的是船。”

“我們下一步的動向,也是要靠船,漢水、長江中上游、湘江在未來都要控制在我們的手中,這個日期我最晚會在明年達成,所以,合格的水軍士兵,合格的水軍戰船,是我們下一步的計劃重要內容。”

第30章 刺殺(2)第65章 行軍第133章 陰謀痕跡第8章 錦州保衛戰第72章 歸心第43章 瑣事第153章 閹了豪格第91章 援助第29章 刺殺(1)第83章 兩個女人第8章 初站小勝第8章 問案第62章 逼婚第83章 襄陽戰事(3)第102章 傳承第60章 戰火中的柔情第19章 明瞭第112章 卞玉京第2章 查案第9章 錦州保衛戰第76章 論羣雄第34章 刺殺(完)第129章 投名狀第99章 暗流涌動第97章 疑犯?第3章 劍門保衛戰(3)第56章 情迷第108章 缺錢第81章 巾幗第17章 論武第114章 拔刺第51章 偷會第135章 潛藏的敵人第41章 鐵船第66章 十面埋伏(4)第86章 豬隊友第58章 戰火洶涌(1)第52章 人蔘第112章 卞玉京第105章 前因第19章 明瞭第42章 敲詐勒索第71章 巨大的收穫(1)第74章 罪己詔第144章 劍門關第121章 益陽郡主第50章 板甲第48章 最長的一天(4)第31章 刺殺(3)第28章 軍隊第138章 日行百里第37章 輕薄第7章 新案第81章 巾幗第92章 權利第20章 普度寺第102章 全軍覆沒第121章 益陽郡主第84章 瑣事第138章 日行百里第135章 潛藏的敵人第43章 瑣事第60章 戰火中的柔情第97章 疑犯?第137章 秦良玉(3)第6章 劍門保衛戰(完)第138章 日行百里第8章 問案第22章 殺戮第4章 查案第104章 破城第4章 查案第73章 政策第144章 劍門關第17章 論武第53章 戰爭準備(3)第69章 洞房花燭夜第139章 追擊第73章 巨大的收穫(3)第123章 選妃?第145章 入關第79章 廬山第106章 認罪第139章 追擊第9章 錦州保衛戰第137章 爾虞我詐(2)第75章 科學第71章 算數第86章 情報第74章 罪己詔第68章 人才第74章 在路上第61章 新兵第96章 這個妖女第67章 水泥第22章 殺戮第55章 戰爭準備(5)第42章 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