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錦州保衛戰

餘額不足

崇禎十年十月十一日,關外。

連續幾天的攻城不順,韃子大量建造攻山器械,比如轒轀車,尖頭轤,巢車,幔車,壕橋等物;這些器械,本來依照韃子的水平,那是永遠也造不出來的,但是自從唐朝之後,這些胡人得到了種種器械工匠之術,對這方面就一直很重視,比如大遼和宋爭鋒時期;蒙古爭天下;到現在的韃子軍。

除此之外,還大量雲集遼東百姓,各旗麾下的旗丁,又集合大批的奴隸,收集各處的獨輪車,雙輪車,長板車等,用來載運土袋土筐,作爲將來填壕之用。

韃子龐大的人力物力,發揮出了積極的作用,大量的攻城物資,源源不斷彙集起來。

韃子的意圖,明軍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些天,往東方之處調動的兵馬明顯多起來。他們的哨騎,也頻繁前往新安堡近處窺探,明軍哨騎精騎,堅決反擊,雙方展開一系列交鋒戰,新安堡周邊的火藥味,越發濃厚起來。

與此同時,最後的攻城戰術,各旗旗主,也進行反覆的商議,其中不泛激烈的爭議。

黃臺極早在盛京時,就在制有粗略的遼東地形沙盤圖上研究過,到達新安後,又經過這些天的勘測,錦州各處的山勢地勢,描繪得越發詳細起來;這樣的沙盤,範文昌等人也是讚賞不己,有了精細的沙盤地圖,紙上談兵成爲真正的可能與實現。

明軍的防線很清楚了,他們的重炮,就是打十斤鐵彈以上的紅夷大炮,部署在東山的山頂上,圍着一些墩臺;而打五、六斤炮子的火炮,佈置在中層;還有一些小炮。佛郎機炮等。佈置在前沿山嶺防線。

然後這些火炮與壕溝土牆相配合,加上一些鳥銃弓箭等;每道防線,主要是普通兵持鳥銃三眼銃;精兵持弓箭,盾牌大刀,作爲其後肉搏之用,也不無作爲督戰隊之意。

似乎山嶺上,還有一些弩箭、投石機、灰瓶炮子等武器,看來東山上的明軍,是將此寨牆當城池守了。

黃臺極的清兵卻是不得不從這裡進攻,不把這裡攻下,那麼山後的錦州就無能爲力。

黃臺極對衆將建議攻山時,隊列展開可以稀疏些;防止對方跳彈造成嚴重殺傷,若對方結陣逼來,就佈陣緊密些。

這個很容易辦到,一般各軍結陣時,都以喇叭,也就是吹號角聲擺開陣列,每兵每隊間都有留出空地。

凡喇叭吹單擺開,每一小隊相平距離一丈五尺,若再吹,就更鬆,或更密;疏與密,左轉右轉,單靠喇叭聲就可以辦到;當然,擺開的快與慢。也與各軍訓練的精銳程度有很大關係。

黃臺極這個建議,多爾袞等人當然沒有異議。

黃臺極還認爲,大量的民夫車隊,攻山器械,車營火炮等,不必集於前軍,這些都是近戰利器,難以遠戰。

特別是炮營的佛郎機等炮,你能一邊走動一邊開炮,還能打中目標敵人?那真是炮神附體,自行火炮提前降臨,所以攻到敵方寨牆前再出動好了。

黃臺極的提議,讓各旗各營將官鬆了一口氣,想起己方佈於前沿,在明軍炮火下行進,各人也有些發怵,他的提議,那是再好不過;本來以爲豪格的事情會刺激的黃臺極狂性大發,沒想到還是這麼沉着。

所以行在前軍的,便是各車營的輕式戰車,儘可能的掩護將士,當然可能有的傷亡,也沒有辦法,目前的韃子,還沒有能抵擋紅夷大炮的戰車,便是有,也沉重之極,難以推行。

這點上,各旗旗主都有考慮,反正這次也是兩黃旗爲主力,其他旗也沒有什麼異議。

打仗,就有傷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不過接下來黃臺極的建議,讓健銳營前營副將朱龍有些猶豫。

黃臺極的建議,就是健銳營火炮儘可能推近,支援攻山的友軍。

當然第一波攻勢,是先奪下明軍第一道山嶺防線,那是以一些敵臺,火路墩,寨牆組成的敵防。

大明朝在遼東大造墩臺,典型的三裡一墩,五里一臺,特別敵臺,多是二層空心敵臺。一般高三、五丈,周圍闊十二丈、或十七、八丈不等。中層空豁,四面箭窗,上層建樓櫓,環以垛口,多用大條石砌成,非常堅固。

當然這新安堡作爲前線,周邊山嶺,也有好多這種墩臺,平日設百戶,總旗不等;不過清軍圍困錦州,新安各地,新安堡附近的火路墩與敵臺,早被清軍攻下,反而可以被據爲清軍防線之用。

在之後就是依照天險佈置的錦州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線,東山防線東山防線分爲三層,他們要拿下的就是第一層防線。

進攻這道防線,健銳營火炮,並沒有任何危險,遠遠轟炸便可,主嶺上的清軍火炮也打不到他們;便是打到,好幾裡之遠,能有什麼威脅?

不過攻下這道防線後,黃臺極建議將攻山指揮部設在此處,健銳營炮營,也可以佈置一部分在這裡。

此時他正對着兩黃旗的這些將領說道:“鬆園嶺,離東山不過二里多,主嶺之上,也有一個平臺,作爲明軍盤據之用;若設炮營此處,就可威脅射程之內的東山守軍,爲攻山的友軍,提供最大援助。”

當然,這裡有個問題,便是炮營推到此處,一路過來,就要面對山上明軍火炮的轟擊了;而且據在原東山第一道山嶺防線處,還會與主山嶺的明軍展開炮戰對射。

шωш ¤тt kan ¤C〇

看看朱龍的臉色,黃臺極安慰道:“朱卿家,放心吧,他們打十幾斤炮子的紅夷大炮,最多打三、四里;不過三、四里能打到什麼?除非咱們是密集的軍陣,所以火炮一路行來,還是安全的。便是此處離山嶺二里多……他們火炮要打到炮陣,也難;所以健銳營炮營佈置那邊無憂。再說了,神火飛鴉,臼炮等利器,上山後不佈置在那邊,也打不到賊人啊。”

冬國剛等人極爲心動,範文昌撫須道:“陛下此議,大爲可行。”

看朱龍還在臉色變幻,範文昌說道:“朱都統不需憂慮,若事不可爲,我軍大營的炮營,也會上來支援的。”

雖然鍵鋭營是火炮營,有着全軍的近乎一半的火炮,但是大營卻還有這剩餘的多數火炮,全部派上來,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這樣,健銳營前營副將,終於下定了決心,戰場打仗,想要軍功,怎能不冒點危險?拼了!

……

最後的部署完畢,十月十二日一大早,清軍攻山主力的策應大軍,攻山器械等,源源不斷彙集到新安堡西面大淩河岸邊的曠野丘陵上。

人叫馬嘶,哨騎呼嘯;鼓號之聲不絕,冬國剛的正黃旗漢軍旗一萬五千人大部出動,共計四千騎兵,八千步軍。

這八千步軍都是新軍,個個神情嚴肅,一色雲翅盔,長槍兵皆着黃色齊腰甲,屎黃屎黃的,色感動人;火銃兵,持着盛京精工鳥銃;全部穿着屎黃色棉甲,望之有若蝗蟲一般。

他的大軍,佈於大陣正前。

漢軍正紅旗旗主孔有德,也率着麾下大軍佈於冬國剛身旁,全部約有一萬餘人。

他本部人馬約五千,其中騎兵三千,還有旗內一些參將,都統等兵馬,步騎三、七分,或四六分不等。其中一些人馬;當年還隨毛文龍與黃臺極作戰過。

或許到韃子之中久了,他們的軍馬打扮,幾乎和韃子兵將沒什麼差別了。

騎兵穿着內嵌甲葉的長身罩甲,有臂手鐵盔,步兵則頭裹折上巾;或戴紅笠帽,穿齊腰甲;短罩甲不等,這種短甲,基本內中沒有甲葉,只在表面釘些甲泡。

漢軍旗鑲藍旗旗主尚可喜,也領麾下人馬到達,在韃子這裡,他節制的兵馬共有二萬多人,比漢軍旗正黃旗的冬國剛還多,其中更有精兵兩千;按步騎四、六開,他的麾下,還有騎兵數千人。

他從盛京隨黃臺極出發後雖然,封地留守了部分兵力,不過此時在新安的兵馬,仍有近兩萬人。

這次大戰,他也將人馬大部拉出,只餘少部分人守營,這次八旗大軍幾乎全部出發,各軍都是盡全力出兵,當然無憂,前線兵馬,儘可安心作戰。

此次大戰,尚可喜未必沒有立下大功的想法。

他的兵馬,佈置在大陣的右側,又有漢軍鑲黃旗耿仲明,率軍列於尚可喜身旁。

同樣是本部數千人,餘者爲旗內各副將,參將,都統兵馬,共軍馬二萬;當然,他們軍中吃空餉,喝兵血是常態,事實有多少兵馬,這是各人機密,便是上官們,也識趣地不會去追根究底。

多鐸鑲白旗一萬三千人列陣大軍左側,他哥是多爾袞,那是極爲寵愛,不說他正兵營三千騎兵,便是麾下三千新軍,也一色的雲翅盔,長身罩甲;每個新軍還有馬騾,裝備之豪華,幾乎可以與黃臺極的正黃旗相比。

當然,其他各旗也不能和他相比,就是多爾袞的正白旗也是如此,因爲他們的兵馬都要多,不像是鑲白旗只有那麼一點兵馬,還有着多爾袞的救助。

之後,還有壓陣的兩黃旗和其他各旗的兵力共有十萬餘。

這便是攻打東山,直逼錦州的,兵馬近二十萬人;不說是韃子的兵力一下全部投上,但儘可展開源源不斷的攻勢。由此可見,清軍奪下錦州的決心。

健銳營前營副將朱龍,也率健銳營兵馬彙集到中軍大陣中。

他的健銳營,旌旗林立,盔明甲亮不用說。他們的裝備,更個個雲翅盔,長身深紅罩甲,精良臂手,腰上黃銅鞓帶,擺處有包邊,膀處還挑起兩個鮮紅絨球,裝扮有點類似明軍中的甲等軍,邊軍中的關寧鐵騎。

手上持的,一色魯密銃,還是燧發的。

這些人,都是勳貴子弟,因爲炮兵的傷亡率比較低,所以勳貴中的子弟都是進入了炮兵之中,當然,這些勳貴的資格肯定是很低。

勳貴子弟,當然重視外表,此次出戰,各人將自己的盔甲整了又整,擦了又擦,個個看起來更高大威武,衣甲鮮明。而且他們列成的軍陣,車陣,前後左右筆直一直線,論起軍容形象,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們是儀仗軍。

其實健銳營出征以來,一路上有人受不了苦,偷偷跑回去了,共散了好幾百人。不過堅持到這裡的,都顯出一些精悍之色,若能經歷戰火,未必不能成爲強軍,恢復他們韃子先祖的氣質雄風。

健銳營前營的三百輛火箭車,兩百輛載佛郎機的輕車,近千神火飛鴉等大火箭,二十五門神威大將軍炮,五十門大口徑臼炮,近百門小口徑臼炮也全部拉出,所過之處。引起衆軍的注目歡呼。

全軍將士,都對健銳營的炮火,充滿了期待。

特別那些紅衣大炮,門門沉重無比,每位需要壯牛十頭,十二隻,十五頭用來拉炮,那粗大的炮口,引起不少人敬畏。看這些炮,打十斤炮子只是等閒,打十五斤、打二十斤炮子的也不在少數。

它們大多是鐵炮,也有幾門是青銅炮,看那些壯牛拉炮吃力的樣子,所過之處。土地碾過深深的痕跡,就可以想象那些西夷人千里運炮到遼東,是何等的艱難。

事實上,爲了拉運這些火炮,一路上,健銳營累死了不少牛馬。

幾千健銳營戰士只是正軍,其實爲了供應健銳營的輜重物質,從盛京起,就有不少民夫拉驛跟隨,作爲大軍的輜重隊,還享受輜兵待遇。

萬衆矚目中,朱龍領健銳營戰士,彙集入中軍內,他也很享受這種注目,不時衝各方微笑點頭。

第114章 拔刺第76章 逃役第110章 不認罪第7章 錦州保衛戰第148章 何去何從第133章 陰謀痕跡第3章 漁翁得利第137章 爾虞我詐(2)第72章 歸心第139章 坑蒙拐騙第142章 四渡黃河出奇兵第23章 喜訊進行時第99章 暗流涌動第117章 破綻第26章 喊冤第103章 情報第39章 選官(3)第153章 閹了豪格第42章 驚喜第98章 急報第115章 誤會第13章 任人宰割第2章 嚴陣以待第110章 不認罪第97章 家宴第64章 心結第24章 陰謀第6章 殺人第127章 這些人是誰?第98章 急報第13章 安排第1章 通緝第8章 初站小勝第107章 抓捕第51章 偷會第101章 天羅地網第3章 漁翁得利第7章 錦州保衛戰第130章 拖延時間(上)第15章 新官再上任第130章 拖延時間(上)第72章 歸心第124章 對策第119章 意外事件第101章 天羅地網第35章 後續第90章 侍兒扶起嬌無力(1)第68章 人才第66章 監獄巡視第97章 家宴第30章 軍隊(3)第60章 拒絕第33章 刺殺第132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4章 軍法(3)第3章 接任第111章 卞賽第83章 襄陽戰事(3)第9章 錦州保衛戰第108章 缺錢第60章 拒絕第17章 變化第27章 伸冤第57章 隱秘第42章 敲詐勒索第16章 情況緊急第86章 豬隊友第88章 夜戰(2)第128章 文武不和第82章 鐵索橫江第103章 武當第112章 卞玉京第61章 調教郡主第130章 拖延時間(上)第56章 閨房夜秘話第25章 安排第62章 喜訊第79章 改革第55章 戰爭準備(5)第30章 軍隊(3)第138章 爾虞我詐(完)第102章 傳承第11章 逃、逃、逃第3章 劍門保衛戰(3)第112章 殺人第90章 侍兒扶起嬌無力(1)第16章 情況緊急第45章 最長的一天(1)第15章 巡視環境第39章 逃跑第100章 陷阱第138章 日行百里第92章 權利第34章 刺殺(完)第120章 吳梅村第119章 意外事件第52章 戰爭準備(1)第2章 最後一戰 開啓第78章 心意第10章 馬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