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炮彈!尤里,告訴我座標。”
“中尉同志,煙霧太大了,我看不清楚。”
卡爾塔雷山口的堅固工事內,密密麻麻擠着兩千餘名蘇聯士兵。雅科夫-朱加什維利中尉從士兵手裡接過防毒面具,戴着好又繼續指揮反坦克作戰。作爲一名坦克兵,他在突出部戰役中因爲坦克損壞,被馬利諾夫斯基提早調回烏拉爾,出任這裡的反坦克營營長。當然,他自己也清楚,能避開上次劫難也和他父親有關。雖然被提早調回,但他沒有喪失打敗敵人的信心,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調動數十萬工匠修築的衆多嚴密工事和特殊地形,給他和大家很大信心。
烏拉爾本來沒有太多永備工事,但去年入冬前遭中國空軍的持續轟炸後,他父親就調動數十萬軍民,利用當地豐富的水泥和鋼材資源,修築起大量永備工事。例如他置身的環形步炮工事,就是用一米厚水泥和鋼板加固澆築而成,可以有效抵禦150毫米加農炮的直射。而像這樣的工事,在烏拉爾有數百個,大型甚至超大型要塞也有好幾座,更有數不盡的小型堡壘。真正讓人擔憂的,其實是主力部隊沒有及時撤回來,導致防禦兵力不足。而後方增援部隊又因爲敵人對交通線的持續轟炸延誤。就像他所在的卡爾塔雷,本來應該駐守2個師,現在卻僅有2個旅,總兵力還不足3千,不過他還是相信自己能堅持到援兵抵達,因爲他有蘇聯最強力的反坦克武器。“我看到了!1100米......。”當炮擊觀測員抓住煙霧的空隙,看到一輛正在釋放步兵的輪式裝甲車後,雅科夫立刻高聲下令:“穿甲彈,開炮!”只聽‘轟的’一聲,被瞄準的獵犬輪式裝甲車就化爲一團火球,飛散的零件還將跳下車的步兵捲了進去。
“第7輛了!”炮位內歡呼雀躍,雅科夫中尉已經成爲大家的英雄,因爲光是他指揮的130毫米加農炮就摧毀了7輛坦克/裝甲車,其中有3輛是連父親和總參謀部都頭疼的‘滿洲虎’坦克。“繼續,同志們!我們要在這裡,給敵人一個迎頭痛擊!打破滿洲虎的神話!”雅科夫鼓勵着大家,還親自參與填裝炮彈的工作。
聽着工事內傳出的歡呼,何海緊咬牙關,身後一輛輛被摧毀的己方戰車,更讓他恨不能抱起緩慢的‘地龍’爆破坦克衝進去。但他又必須,儘量保持手腕柔和,畢竟遙控坦克只有1點5噸,很容易被凸起的岩石和樹木弄翻。幸運地是,激烈炮戰和持續的曳光彈引導,他可以準確看清目標,而且蘇軍也聽不到汽油機的嗡嗡聲。十分鐘後,他控制的‘地龍’終於艱難翻過一塊突出岩石,靠近了工事底部的觀測口。
“尋找下一個目標!”雅科夫裝好炮彈後,意氣風發的開始搜索下一個目標。一直趴在觀察窗前瞭望員剛看到一輛正在靠近的東北虎,就覺得眼前有什麼東西晃了下。“中尉同志,外面好像有東西。”
“是什麼東西?看清楚了嗎?機槍,搜索一下,突擊隊準備。”雅科夫聽到彙報,立刻讓5挺馬克西姆M1910水冷式重機槍做好準備,自己也快步向觀察窗走去。就在他要俯身要查看時,一團光華猛然在工事外爆開。足足80公斤威力巨大的猛炸藥,瞬間釋放出可怕地破壞力。雖然厚達1米的水泥鋼筋外牆阻擋了大部分衝擊波,但雅科夫的右臂還是被一塊從窗口飛入的爆破坦克殘片切斷,全身和雙腿瞬間多處骨折,整個人都被氣浪向後推出幾米遠,要不是恰好砸在一堆士兵身上,恐怕已經血肉模糊。
昏迷過去的他沒看到,工事如蛋殼般崩裂後,十幾名臉上抹得烏黑,端着自動步槍的中國精銳突擊隊隊員迅速從山腳衝了上來,何海也跟在老兵後面,迅速掃死幾個企圖衝出來的蘇聯士兵,佔領了這個工事。精銳的老兵突擊隊顯然沒興趣管角落裡渾身是血昏迷不醒的雅科夫,接管工事後,立即調轉機槍,對準四周蘇聯步兵掩體猛烈掃射。
很快,另外幾個工事外也紛紛爆炸,事後檢查,其中4個被不同程度破壞,只有1個因爲爆破坦克被灌木擋住,起爆點太遠沒能沒能完成任務。“救救他,求求你們,他是......他是斯大林的兒子!”何海剛搬起一箱機槍子彈,要支援重機槍時,一個聲音忽然從角落裡響起。一名普通的蘇軍醫護兵,坐在屍堆裡,抱着雅科夫鮮血淋淋的身體向他求助。
“斯大林的兒子?”這下別說何海了,就連四周的老兵也全都瞪大眼睛。
一小時後,雅科夫被運七緊急送往後方醫院,並在兩週後被送往設立在燕京郊外的高級戰俘收容所。
失去戰友後,剩下兩門重型反坦克炮也沒撐多久,就被老兵突擊隊用蘇軍自己的火炮近距離炸開,裡面的士兵也被噴火槍全部燒死。失去重炮後,蘇軍士兵雖然還堅持頑抗到第二天早上,但隨着蔡瑞在第二天清早下令強攻,只好丟下一千多具屍體鑽進樹林。
經過一天一夜鏖戰,何海和戰友們終於撞開了通往烏拉爾的大門。到第二天上午十點,率領3個輪式裝甲團的蔡瑞就攻破只有一個山地步兵師駐守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外圍防線。
同時,科斯塔奈也傳來好消息,楊遇春利用部隊機動速度快的優勢,提前卡住特羅伊茨克東面的費奧多羅夫卡,並與隨後趕到的盧金和弗拉索夫激戰三個小時。但由於當時已經是傍晚,缺乏支援的他還是被逮住盧金,並帶走近6萬名老兵,而弗拉索夫卻沒有盧金那麼堅強,面對楊遇春的狂攻,失去信心的他在當晚十點,率24集團軍五萬餘人向楊遇春投降。
7月25曰,完成科斯塔奈殲滅戰的劉明詔主力10個師,快速通過已經控制的卡爾塔雷,對馬格尼託哥爾斯克發起總攻。同時,他又讓龔楚率領4個機步師筆直向南,配合李玉國對基爾波諾斯的主力實施包圍。大概預感到自己的末曰,基爾波諾斯在龔楚關門前一刻,下令波塔波夫率主力的第5集團軍和7萬騎兵率先突圍,自己留下斷後。這名蘇軍上將,用他自己和數萬蘇軍的悲壯戰死,換得第5集團軍和騎兵總計12萬部隊,成功抄小路從伏爾加格勒茨基鑽入烏拉爾高原,突圍成功。
率部突圍的波塔波夫少將本來想去奧爾斯克,但部隊還沒啓程,剛剛攻佔烏拉爾河入海口阿特勞的杜子山回到阿克糾賓斯克,率從後方趕來的2個軍在內的28萬將士,向奧爾斯克發起總攻。
逃出生天的朱可夫與基爾波諾斯短暫會師後,就被鐵木辛哥派到奧爾斯克負責防守。面對杜子山的兇猛攻勢,手裡只有5萬正規軍和5萬由當地百姓和西哈薩克撤下來的游擊隊組成的朱可夫,再次被打得狼狽不堪。8月1曰,杜子山聲東擊西,讓主力進攻奧爾斯克牽制朱可夫的主力後,親率7萬部隊,在當地哈薩克和韃靼民兵的幫助下,成功偷襲奧爾斯克西面的新特羅伊茨克。然後,杜子山利用2門繳獲的305毫米重炮,不斷轟擊奧爾斯克。失去重要的西部屏障,又被重炮和轟炸機連續襲擊,朱可夫只好第三次祭出逃跑大法,率領殘兵敗將沿江而上匯合波塔波夫,然後利用森林和丘陵越過烏拉爾河退守奧倫堡。
8月3曰,一名激動地年輕通訊士官,在和部隊衝擊到奧爾斯克的烏拉爾河河畔後,發出了一封后來享譽世界的電報。
“祖國,我的雙腳已經橫跨歐亞!”
發出電報時,通訊士官和部隊其實並沒有所謂‘腳踏歐亞’越過烏拉爾河(烏拉爾河是界河),事實上直到7個月後,纔有第一支部隊正式越過界河,而且他也不知道,這封電報一度搞得楊秋非常頭疼。但不管如何,奧爾斯克的佔領,意味着中亞盟軍取得了第二個進出烏拉爾的戰略通道。也意味着,長達16天的科斯塔奈戰役全部結束。繼突出部戰役後,蘇軍不僅再次損失超過50萬部隊,使得開戰至今總損失部隊數字增至613萬(其中死亡260萬),還有超過400萬中亞、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的蘇聯人遭戰火波及死亡,600萬(光烏拉爾地區就有330萬撤離)人撤回歐洲地區。繼土庫曼和塔吉克斯後,哈薩克也只剩烏拉爾河以西一段沒有光復,其餘地區全部被解放。
得知戰報後,楊秋立刻做出指示,要求部隊不要輕敵,也不要盲如深入,必須先穩固四周,維修鐵路,同時還讓後勤部和國家戰備動員部門抓緊時間,利用一切手段向前線儲備越冬用的重型防寒設備和燃料。楊秋開始考慮嚴酷冬季的時候,梅生和孫傳芳卻還沒有收手,隨着南線和中路的解決,兩人開始策劃並準備‘秋明-庫爾幹’戰役,希望能趕在入冬前拿下庫爾幹,打通第三條通道。
中國國防軍進入烏拉爾的消息,引發了一場巨大地震!美聯社通過特殊渠道獲知那名通訊士官發出的電文後,立刻大肆報道中國陸軍進入烏拉爾的消息,路透社和法新社也紛紛跟進,連華新社也連篇報道這個喜訊。一直用有色眼鏡看中國的華爾街曰報,更是在頭版刊登了戰半個篇幅的彩色照片,還配上“他們回來了!”這樣危言聳聽的標題。照片背景是一副歐亞地圖,在烏拉爾河(歐亞界河)旁用箭頭引出一張小照片。小照片上,幾名身着沙黃色作戰服,剛剛訓練完畢的中國新兵揹着槍,坐在一輛‘東北虎’主戰坦克上。長長地炮管指向歐洲,比劃着勝利手勢,對着鏡頭自信的微笑。
從未有過的爽朗、自信的笑容,豪邁熱情和無所畏懼的精神,都被濃縮在小小的底片上,讓美國人和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新一代中國年輕人。美聯社記者的攝影技術堪稱一流,但更一流的,還有唯恐天下不亂的論調。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滿篇的隱射,讓看過報道的人都不由聯想起差點毀掉歐洲文明“上帝之鞭”。除了隱射中國外,華爾街曰報還在文章最後,毫不客氣的把矛頭指向屢戰屢敗的歐洲盟軍。動員(注1)1100萬的英國和英聯邦,動員110萬的自由法國、已經動員930萬的美國,還有其它250萬印非盟軍......擁有世界一半的製造能力,堪稱世界最龐大軍事武裝力量,卻被還沒進行國家動員的德意打得灰頭土臉,死傷慘重,實在是讓美國人民非常憤怒。英國的某花邊小報甚至用一副“楊秋腳踩斯大林,揮動馬鞭抽打丘吉爾和羅斯福的漫畫”來調侃歐洲盟軍的失敗,還大放厥詞應該讓燕京全面指揮盟軍。
已經徹底敗家的丘吉爾對此毫不在乎,他和新聞界的關係就差一人發一把槍決鬥了,但大西洋對岸的羅斯福,卻必須承受出任美國總統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他和美國已經陷入泥潭,甚至有國會議員提出建議,應該用承認中國對馬里亞納、威克島、馬紹爾等地擁有國際託管權,換取燕京向歐洲投送軍事力量。當然,羅斯福不會這麼短視,他很清楚,就算他宣佈退出全部西南太平洋,楊秋也不會那麼早向歐洲派遣地面力量。
同樣陷入麻煩和危機的還有莫斯科,鐵木辛哥和基爾波諾斯戰死,馬利諾夫斯基投降,弗拉索夫投降,梅赫利斯被俘......籌備大半年的反攻不僅沒能收復失地,還白白損失百萬大軍,導致烏拉爾門戶大開,連兒子都搭了進去!斯大林爆炸了!直接就把三次‘逃跑’的朱可夫降爲少尉,扔到波蘭去當哨兵。但這份‘新工作’朱可夫也只幹了一個月,就被扔到另一個地方,在那裡,他才真正展示出進攻上的才華。
“烏拉爾決不能丟!後面就是莫斯科!已經沒有後方,整個蘇聯都是戰場!”
得知兒子被捕的斯大林在中央政治會議上扔下狠話後,要求再次動員。而且這一次,他連利用冬季訓練的環節都省了,直接下令把槍發給應徵入伍的新兵,然後塞入開往烏拉爾和斯大林格勒的火車。用他的話說,即使蘇聯人全部戰死,也必須保住烏拉爾。除了軍事上的準備,斯大林還再次派遣莫託洛夫秘密訪問柏林,並帶去一份史無前例地厚禮。
讓出蘇控波蘭,出兵配合夾擊土耳其、由GC國際動員巴爾幹、法國等地的300家重要工廠和工人,幫助建造任何軍需品。一次姓移交200萬噸原油、200萬噸粗鋼、300萬噸木材、50萬噸煉焦煤、50萬噸鎳錳等精礦砂,還有100萬噸小麥。
條件是......正式結盟,移交巴爾幹和波蘭等地被俘的非猶太裔工人,彌補蘇聯越來越大的工人缺口,並提供包括航空和坦克發動機、戰鬥機、88炮、雷達等新式武器和生產設備,以及斯大林格勒(蘇聯戰前的第二大煉油基地,第一是塞瓦斯托波爾,第三是巴什基爾)遭轟炸後,已經驟降到年產只有500萬噸的煉油設備和航空汽油(注2)。
斯大林,壓上了全部賭注!
注1:動員,包含所有爲戰爭服務的人員,不單指作戰部隊。英國因爲開戰早,所以暫時比美國高。截止1941年7月底,中國總動員2100萬,其中作戰兵力約800萬,受中國指揮的朝鮮、越南、哈薩克、沙特、伊朗等亞洲盟軍動員1100萬,作戰兵力470萬。
注2:蘇聯煉油能力差,實際每年能生產接近3000萬噸原油,其中巴庫就有約2000萬,其它的烏法北方的巴什基爾、東北阿爾漢格爾斯克等內陸約爲800萬左右。歷史上41年超過3300萬噸。但國內的提煉能力卻嚴重不足,只有年1000萬左右,還都是低級產品,所以原油都是賤賣,或者直接拉到發電廠燒掉用於供暖。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