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蒙疆風雲

大戲樓上,大鑼、小鑼、板鼓、鐃鈸一起響起,張勳是個戲迷當時就皺眉道:“這四擊頭是京戲開場鑼鼓,黃梅戲也這樣?”

曹錕笑道:“管它是什麼,看戲、看戲。”

鑼鼓響罷,只見出將門簾子挑起,一個帶着黃帽子鼻子上貼着豆腐白的小花臉一搖三晃的走上臺來,只見他左手拄着禪杖右手裡耍着一串念珠,高高的拋起念珠在天上翻了幾個跟頭,小花臉脖子一伸就套了上去,引得下面叫好聲一片。

張勳楞了半天:“這是哪一齣啊?看扮相是《水漫金山》的法海,可法海也不是丑角啊”

曹錕一拍大腿道:“黃帽子紅纓絡,奶奶的,這不是和尚是喇嘛,錯不了雍和宮的喇嘛就是這副打扮”

張勳一頭霧水:“這哪齣戲裡有喇嘛?”

隨着一陣鐋鑼聲響過,喇嘛打扮的小花臉拖着長音自報家門:“喧喧嚷嚷鬧中華,離德離心正是他。五族共和成狗屁,權將賣國作生涯。某,哲布尊丹巴,蒙古活佛是也。眼見的這大清亡,民國興,軍閥混戰,南方的軍,北方的北洋軍,鬧得個水火不容,東拼西殺,這諾大的中華,好不紛擾也。呀。有道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蒙古卻不是正好脫離中華,投靠羅剎去者。”

這段自報家門令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花廳裡的楊士琦、徐世昌驚恐的嘴巴都合不攏,袁世凱卻沒有絲毫異樣,拍着大腿打着節奏繼續看戲。在鑼鼓聲中,又一個穿着蒙古袍子的小花臉走了出來,再次自報家門:“武昌城頭響槍聲,滿清親爹失龍庭,鐵桿高粱無處覓,餓煞蒙古小朝廷

某家烏泰是也,蒙古郡王,只因中華鬧,葬送了滿清朝廷,我自投靠羅剎,認那沙皇尼古拉當親爸爸”

兩個小花臉一起唱道:“我自是賣國家,他自是多奇計。快活殺說與人,則這英雄乘亂因時起。往從頭想當日,載旌旗,走鐵騎,亂中華,到丹墀,做的個堂堂大元真皇帝???趁着中國大亂,我自因時而起,先脫離了中華,再倚仗那羅剎,練兵十年,或能使我蒙古大軍再度進入中原,復我大元舊日帝業。”

各國公使大部分都是通曉漢語的,日本公使和俄國公使臉色鐵青,怒視花廳中的袁世凱之後拂袖而去,而美國公使嘉樂恆則拍着巴掌叫好。就在不久前,日俄兩國通過了第三次密約,共謀瓜分蒙古,而他們的假想敵則是意圖染指滿蒙經濟利益的美國,一致排斥英美資本,這令推崇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美國非常不滿,美國政府意圖拉攏中國結成中美太平洋同盟,對抗日英同盟和在北方虎視眈眈的沙俄。有人當着袁世凱的面去找俄國人的晦氣,這是美國非常樂意看到的局面。

袁世凱一邊看着戲,心裡卻在翻江倒海,民國剛剛建立,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就宣佈西**立,自稱額真汗,意思是大光明皇帝,改元共戴。上個月奉天都督趙爾巽又發來密電,說是烏泰也準備造反了,這下連東蒙古也不太平了。呼倫貝爾的福勝也在作亂,蒙疆處處是警,遍地烽煙。

袁世凱剛剛當上大總統,而且定都北京的藉口就是爲了防止俄國覬覦滿蒙,如果一下子丟了蒙古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北京政府和袁世凱本人的威望將是個巨大的打擊。再過幾個月就是參衆兩院改選的日子,現在宋教仁將同盟會和幾個小黨派改編成國民黨,聲勢巨大咄咄逼人。一旦整個蒙古全部丟失,必定舉國譁然,國民黨也勢必拿這個作爲武器攻擊現任政府。但如果出兵蒙疆,則勢必會令俄國震怒,且不說和俄國開戰,即使是俄國拒絕貸款就有可能令已經初步達成協議的善後大借款杯葛。

戲臺上鑼鼓聲聲,一個武生打扮的人帶着一羣武將和小卒登場:“煌煌一統我中華,北望蒙元亦故家。五族共和遂人願,邊庭更不起狂沙。自家段祺瑞是也,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氏。現忝爲中華民國陸軍總長???”

袁世凱在下面看的哈哈大笑道:‘芝泉,這戲裡還有你啊”

段祺瑞永遠是那副鐵青的臉容:“大總統,這戲裡也有民意,喪失疆土是軍人的恥辱”

袁世凱打着哈哈道:“民意,是啊,民意,看戲,看戲”

扮演段祺瑞的武生繼續唸白:“想那蒙古,自元時侵我中華,忽必烈定都北京,終與我中華混爲一統,迄今也七百餘年矣。民國建立,五族共和,漢、滿、蒙、藏、回,兄弟民族也;奈蒙古活佛,不顧家國之念,賣身羅剎,以圖獨立。如今我民國肇興,萬姓歸心,國事安定,我民國袁大總統英明神武,勵精圖治,南北混一大有中興之象。段某正好此時率軍北上,或可一舉收復外蒙也。有道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道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衆將官”

武將和小卒同聲道:“有”

扮演段祺瑞的武生大吼道:“衆將官隨爺殺奔漠北,直搗黃龍共保民國萬年長向前各個俱有賞,退後難免吃一刀,兒郎跟我出塞北,定將那無恥小賊斬萬刀”

戲臺上衆人同時高唱一曲“點絳脣”:“恰便似猛虎出籠,天驚地動。家國重。奮勇前衝。直殺的他如兇夢。”

張勳突然恍然大悟道:“奶奶的,這是雜劇,怪不得看着眼熟呢”

看戲的北洋衆將齊聲叫好,哲布尊丹巴、烏泰不過是蒙疆小丑罷了,手下幾個至今還在用老式前裝槍的牧民有什麼戰鬥力?天兵所至必然是犁庭掃穴,這種既露臉又不吃力的差事,哪個武將不想打?而文官則暗暗叫苦,五國銀行團中就有俄國人,現在善後大借款正是要緊的關頭,如果節外生枝沒準這政府就支撐不下去了。

鑼鼓聲在最高亢的時候戛然而止,飾演哲布尊丹巴的小花臉唱道:“叫一聲烏泰,朕的好兄弟全}文字最~快],都說你窮困潦倒總是餓肚皮,可朕見你滿面紅光日理萬姬,就知道兄弟你兵強馬又壯,爲什麼你不發兵直取京畿,爲朕的江山肝腦塗地”

飾演烏泰的小花臉也唱道:“叫一聲額真汗我的大皇帝,腦滿腸肥是從我爹那遺傳下來滴,三百年鐵桿高粱吃的肥又胖,現今正在爲如何減肥煩惱不已。你說我兵強又馬壯,讓我肝腦塗地,可誰知北京城不是好打的?哎呦我的大皇帝啊,那袁大總統可不是好惹的北洋有大將,虎賁十多萬,一人一口痰就能把我淹???哎呦的我的大皇帝,我是心驚又膽顫,就怕民國政府派兵把我老窩端”

北洋衆將笑翻了,張勳一口酒噴到曹錕的臉上,曹錕也笑的從椅子上滑到地上。這齣戲前面是雜劇,後面就改了黃梅戲的唱腔,這算是什麼路數?而且這詞也太好笑了。

兩個小花臉唱完之後就肅立在戲臺上,飾演段祺瑞和北洋衆將的戲子們也一起登場,袁世凱疑惑不解道:“這就唱完了?下一折呢?”

總統府管家急忙登上戲樓詢問,所有戲子在舞臺上鞠躬之後道:“下一折的戲詞,請袁大總統和民國政府來書寫”

袁世凱哈哈大笑道:“這戲好看,看賞”說罷,笑着對楊士琦道:“杏城,這花廳裡的冰氣太重,你陪我去走走吧。”

說罷端着酒杯走了出去,楊士琦在身後緊緊跟隨。

走到後面的花園,袁世凱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這個柴東亮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把咱北洋捧的越高,將來一個處理不當家就摔的越狠”

楊士琦苦笑道:“大總統,您瞧着吧,保準用不了幾天全國的學生就得上街遊行請願了,各省訾議局和都督肯定都要督促政府收復蒙古???哎,大總統對蒙疆的事情也要早做打算,這民意也難違啊”

袁世凱狠狠的將酒杯舉起,在一塊太湖石上摔的粉碎,惡狠狠的道:“看人挑擔不吃力,去他的民意”

一張美國勝利公司發行的黑膠唱片《定蒙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風行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老百姓頭一次聽見這種雜劇、黃梅戲混搭風格又帶着濃厚搞笑風格的戲曲,都覺得特別新鮮。各大戲院開場的墊場戲都掛出了《定蒙疆》的水牌,往往把正戲的風頭都給壓住了。老百姓原先根本就不曉得這民國建立不到半年的時間,蒙古就造反了。各大報館開始連篇累牘的報道蒙古的情況,北京學生們組織了請願團,堵在政府門口要求出兵收復蒙古,滅了哲布尊丹巴和烏泰兩個蟊賊。各省訾議局也紛紛上書政府,要求迅速收復國土甄滅元兇。北洋衆將摩拳擦掌紛紛向陸軍部請戰,打幾個牧民就能獲得收復疆土的名聲,這種機會真是千載難逢。

舉國上下的眼光盯在了蒙古,盯在了北京臨時政府,大家都在看袁世凱這個大總統會給這齣戲畫上什麼樣的句號,是像滿清一樣的喪權辱國還是新政府新氣象,一舉粉碎哲布尊丹巴等人分裂國家的企圖。

作爲始作俑者的柴東亮,也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

而他,似乎也很享受這種萬人矚目的感覺。

安慶軍諮府裡擺開了酒宴,柴東亮正在宴請高銘的弟弟高楚觀。

高楚觀和他哥哥喜怒形於色的性格截然不同,圓臉上寫滿了一團和氣這四個字,認誰也看不出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黎元洪借袁世凱的刀殺了張振武之後,親自跑去給張振武守靈,哭的死去活來,但是老袁不是傻瓜,當時就通過報館把黎元洪發給他的密電原文刊載,這下這位人皆認爲是厚道人的“黎菩薩”原形畢露,武昌首義的功臣人人自危,湖北軍政府裡也是離心離德,高楚觀不聲不響的將黎元洪賞賜的財物和官印懸在大梁上,掛冠而去乘舟直上安慶。

高楚觀的到來令柴東亮喜出望外,他手下的戰將是按照最新式的方式培養的,而且經過和廓爾喀衛隊的混編合練,中下級軍官的戰術素養急遽提升,而文官的班底則極爲薄弱,最缺的是就搖鵝毛扇的軍師一類的謀士。

“向原先生能到安慶助我一臂之力,真是令柴某不勝欣喜,再敬先生一杯”柴東亮親切的叫着高楚觀的表字,端起酒杯敬酒。

高楚觀已經有了三分的酒意,紅着臉道:“都督不嫌我是個喪家之犬,能夠收留已經足感盛情了,我借花獻佛敬都督一杯。”

高銘哈哈大笑着端起酒杯道:“我也陪一杯。”

三人同時一飲而盡,將酒杯翻轉果然都是涓滴不剩,然後一起哈哈大笑。

酒過三巡,高楚觀微笑着問道:“都督挑動蒙疆風雲,恐怕不是爲袁大總統臉上貼金吧?”

柴東亮笑道:“那先生以爲,我是什麼用意呢?”

高楚觀搖着頭道:“看不透,看不透,都督是想將北洋軍調動到蒙疆?用羅剎鬼來制衡北洋?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都督要失望了,北洋固然是兵多將廣但是就因爲攤子大繁難處也就多,別的不說就是這開拔費就能把袁大總統和段總長愁白了頭,現在北京臨時政府最大的事情就是善後大借款,袁大總統斷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和俄國人翻臉

都督是想出兵蒙疆,博一個收復疆土的美名?但是那樣的話,收復蒙疆容易想撤回來就難了,一支孤軍擺在那裡,豈不是別人砧板上的魚肉?”

柴東亮笑道:“我倒真希望咱們袁大總統有當年在朝鮮孤軍抗倭的銳氣,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倒願意助他一臂之力,如果他真如先生所言,那我們江淮軍收復疆土責無旁貸”

高楚觀用微醺的眼睛看着柴東亮,這位年輕的都督真的像他嘴裡說的那樣,是個爲國爲民不計成敗利鈍的人物嗎?

第120章 塹壕戰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270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139章 南北雙雄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8章 危機四伏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56章 孫文回國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78章 被精神病第85章 傳票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199章 騎兵對決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84章 王朝末日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63章 銀河第341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下)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42章 工業園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85章 傳票第197章 騎兵打步兵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72章 暗戰第60章 浩劫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300章 空軍的反擊第343章 先拿北大開刀(上)第63章 銀河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288章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第73章 大買賣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98 斬首第213章 血火煉獄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15章 宴無好宴第60章 浩劫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96章 吸血蝙蝠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56章 孫文回國第186章 東亞病夫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88章 佈局第181章 漏嘴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75章 我有過牆梯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2章 詐彈奪城(上)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105章 一箭三雕(中)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49章 土改風暴(中)第321章 戰爭打響第217章 民憲黨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61章 內鬥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37章 前景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48章 土改風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