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整修

工廠的增多和人員的管理讓之前的制度不合時宜,爲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呂梁名下的工廠被整合爲兩個集團——自強輕工業集團和自強重工業集團。輕工業集團包括棉紗廠、麪粉廠等所有輕工企業,全部採用“自強”這個企業名稱,垂直管理,中高層全部由基因人擔任,目前有工人五萬多名。重工業集團需要的工人更多,現在已經有兩萬名到達,正在進行培訓,但目前最爲緊迫的就是水泥廠。

廠房建設需要的水泥基地已經供不應求,現在道路問題又擺上了案頭。雨水使泥土道路不堪通行,人員流動和物資運輸、貨物外運讓狹窄的道路非常擁擠,道路已經成爲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鐵路修建需要等鋼鐵廠投產後才能進行,現在來不及,只能修建水泥道路。

鋼鐵基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只要人員跟得上,大批量的工廠就能開工,但工廠的建設、機器的調試、人員的培訓都需要時間,水泥廠廠房建設完畢,正在緊鑼密鼓的安裝調試機器。時間不等人,大批勞工已經開始進行道路前期的整修工作。大部分路線都是沿着原路進行,這樣能最大限度的節省建設時間,不然光是路線規劃、購買沿路土地、協調搬遷的事情就能持續好久。

惠州已經成爲一個吸引工人的漩渦,大量的勞動力自發的往這邊跑,豐厚的待遇傳遍了整個廣東和不遠處的福建、江西等地。再加上招工隊伍四處出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勞作在道路、工廠等地的工人就超過了十萬人。好在棉紗廠等工廠產生了大量的利潤、土地上也收穫了大量糧食,足以養活這些工人。

第一批水泥被生產出來,馬上用到了平整完畢的道路上,修建道路需要的沙石不能僅靠基地提供,呂梁發出了招商公告,地方鄉紳自發的組建了一批採集場,爲道路修建提供了足夠的原材料。這種簡易水泥路承受不了太大的負重,不過應對這個年代足夠了,貨物都是通過馬車運輸,載重量很小。

建設全面鋪開,海豐到惠州,再到廣州的道路是第一條要修建的,吳石敏聯繫惠州知府,通過官府的名義發文修路,這樣官府不花一文錢就白得政績,還是洋灰路,這在大清很少見吧,也就是上海那種大城市裡才能見到,瞧瞧,咱這也有了。

“開工啦!”一大清早道路工地旁邊的帳篷裡鑽出衣着破爛的工人,聽到工頭的喊聲後按照之前的分組集合起來,領取早上的食物。一個半大小子正在端着破碗,大口吃着米飯。

“我說憲江,你小子給我慢點吃,餓死鬼託生!”名叫憲江的青年幾口扒拉掉碗裡的米飯,擡頭對滿臉皺紋的中年人說道:“老叔,咱們每天就吃米飯?”

“這是早上,中午還有一頓呢,下午下工後還有一頓,嘖嘖,晚上那頓是有肉的,你小子跟着老叔我出來做工算是享福了,在老家也就是大戶人家才一天三頓,還不如這裡吃得好呢!”

憲江姓王,在老家聽說村裡的王老二在惠州做工,而且混得不錯,每個月都往家裡郵寄銀元,家裡人羨慕得不得了,就把整天無所事事的憲江趕了過來,王老二是憲江的老叔,經過介紹後沒想到人家真接收了,和他的老叔一組,這是第一天上工。

“憲江啊,幹活的時候麻利點,看見那些人了沒有?他們是監工,倒是不打人,但如果偷奸耍滑肯定能被他們發現,到時候扣工錢是輕的,連犯三次就給趕出去的。”

“我知道了,老叔,放心吧,我有的是力氣,要不是家裡地少沒什麼活幹,我也不會整天閒逛的。”憲江點點頭,就爲了那三頓白米飯也不能偷懶啊。

連綿十幾裡的工地上到處都是扛着工具的勞工,王老二那一組負責挖兩側的排水溝,路面已經平整過,用大碾子壓實,聽說這樣還不行,等着運過洋灰來後混上沙石,建成洋灰路。這種東西王老二是聽都沒聽說過的,做工的這兩個月自己算是長見識了,好多名詞都是第一次聽說。

憲江柔嫩,剛開始一把子力氣權使出來,慢慢的後勁不足,他彎着腰努力地刨着土地,生怕出現問題被監工罰錢。這來之不易的工作他非常珍惜,如果自己也能往家裡寄錢,那將是多麼大的光榮!

“嘿,小子!”憲江聽到耳邊傳來聲音,擡起頭看看,頓時嚇出一頭冷汗,竟然是一個身穿墨綠色衣服的監工!難道自己的表現他不滿意要扣錢嗎?

“我、我”憲江哆嗦着嘴脣說不出話來,他太緊張了,也沒見過什麼世面。

“這位老爺,這個小子剛出來幹,還不熟練,您放心,回頭我好好收拾他,請您老高擡貴手啊!”王老二趕忙過來求情,一張老臉上全是諂媚的笑容,自己這個侄子如果上工第一天就被罰錢,回老家自己的面子往哪擱啊!

“王老二,我認識你,麪粉廠廠房建設時我就是你們組的監工對不對?”

“對對對,大老爺,您還認出我來啦!”

這個監工是一個基因人,幾萬名勞工的組織全是由基因人負責,幾百名基因人管理者行走在工地上。

“王老二,別擔心,我就是想和這個小兄弟聊聊天,看把你嚇的。”王老二嘿嘿笑了兩聲,基因人轉頭對憲江說道:“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這活幹得不輕鬆吧!”

憲江還是有些怕生,王老二在他的頭上拍了一下,憲江這纔回答道:“大老爺,我叫王憲江,這活不比家裡的農活累,我就是一開始勁使猛了,你放心,過會我就緩過來。”

呂凱遞給憲江一塊合成食品,這是基地生產的,提供給基因人食用,味道比一般的強多了。王老二認識這種包裝,當初剛來的時候還吃過幾天,那滋味自己一輩子都忘不了,趕緊示意憲江接過去。看着起身遠去的呂凱,王老二低聲對憲江道:“你小子就是有福,連監工老爺都對你好,趕緊嚐嚐,吃完了就馬上幹活!人家對咱好,咱也不能忘恩負義!”憲江使勁點點頭,這是自己進入社會後獲得的第一份友善,無比珍貴。

隨着水泥廠投產,道路的修建工作越來越快,進入九月時道路已經延伸到了離廣州城一百公里的地方。這個時節雨水多,並不適合修路,不然工程進度還能加快。工廠和工地上的工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土地上耕種的佃戶,總共超過十五萬人進入呂梁的勢力圈,這些人都是有契約在身,可以說呂梁掌控了他們的生死。當然,呂梁絕對不會糟蹋這些人,反而將這些人作爲自己的根基。士兵、工人、農民全部進行間隙性的文化學習,並按照軍隊的規矩進行分組、管理,可以說將他們作爲預備役使用。呂梁的目標就是將屬於自己的民衆打造成秩序、嚴謹、勤奮的種族,讓他們富於紀律性、服從性和團體精神。

這個任務是民族崛起的重要內容,其難度不比推翻滿清低,甚至還要高很多。幾千年的封建歷史讓這個民族骨子裡爛掉,全是腐朽、無用的東西,呂梁相信這個世界的民族具有優劣之分,而最優秀的民族毫無疑問就是德意志民族,所以改造的模板就選擇德意志民族。要想打造這種民族性格,就要從骨子裡清楚那些腐朽的東西,精神上的改造是最難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海戰 二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二百九十章 僧侶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二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荊花開 四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對馬海戰 五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裝暴動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一百六十一章 炮轟日本第三十五章 過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日月之歌 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安達曼海蛇 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德蘭海戰落幕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織訓練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難日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濟州島攻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炮轟日本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宿命的對決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四百零二章 不受重視的傘兵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章 英明不朽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荊花開 四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五章 僵局第一百零三章 名爲買辦的黑手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戰事進展第五十九章 謀劃第二百四十章 排毒行動第二百零九章 利益契合點第四十章 英軍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四百七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一百章 勢如破竹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三章 海豐縣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面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第七十一章 大魚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