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與馮玉祥對視一眼,年紀較大的徐樹錚回道:“將軍不也留下來了嗎?與其灰溜溜的逃走,不如與華軍決一死戰,也不枉當兵一回。”馮玉祥點點頭,同樣目光堅定。
“呵呵,北洋軍裡像你們這樣純正的軍人不多了,打出白旗,命令全軍向華軍投降。”
“將軍,咱們不是孬種,就算戰死也不投降!”
“不,你們理解錯了,這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作爲軍人守護的也不是自己的國家,而是政客的利益,戰死並不光榮。呂梁雄才偉略(臉紅),帶領國家多次擊敗列強,這些都是我當年的志願,沒想到在華國身上實現。能看到這一幕我已經知足,加入華軍吧,在那裡你們才能發揮自身的才華。”
徐樹錚和馮玉祥還想說些什麼,卻被徐世昌趕了出去,孤身一人的他掏出袁世凱贈送的手槍,苦笑不已,那些年輕人可以加入華軍,自己卻不可以。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選**族大義還是兄弟節義,從來都是難選的命題,自己也不例外!
7月27日,鄭州以北的北洋軍投降,指揮官徐世昌上將自殺身亡,四千多名北洋軍士兵走出戰壕向華軍交出武器。第三集團軍接手陣地,第二集團軍遂繼續向北進發,追擊逃竄的北洋軍餘部。
東部從邯鄲出發的華軍第二軍西進,攻擊山西長治,並於28日消滅防守長治的北洋軍,迫使北逃的段祺瑞部折向西、渡過汾河後從臨汾北上,試圖與袁世凱匯合。“西狩”的袁世凱在8月1日抵達太原,段祺瑞部與馮國璋部匯合,兩軍共約十七萬兵力。但彈藥奇缺,補給不足,袁世凱遂命令部隊就地籌措糧草,在太原附近構築防禦工事。
“關中平原被華軍佔據,陝北貧瘠。北上蒙古又多是戈壁沙漠,大軍已退無可退。”太原城內北洋軍指揮部,段祺瑞、馮國璋、吳長純等高級將領圍在地圖四周,邊上袁世凱身穿筆挺帥氣的大元帥軍裝。但臉上沒有一絲血色、目光呆滯,任憑手下們爭論,一言不發,猶如鬼魂一般沉默。
“老子再也不想逃跑,就在太原和華軍決一死戰。十七萬大軍夠華軍喝一壺的,這些士兵就是咱們的依仗,等戰事進入相峙狀態,再向華軍提出談判要求。”吳長純的表述基本就是所有高級將領的打算,但問題是如何讓戰事進入對峙狀態,自己兵力充足,但彈藥不足,這是最大的問題,總不能讓士兵們都換上長矛大刀吧!
與袁世凱一樣一言不發的還有馮國璋,他實在是受夠了這些人。他們哪裡來的自信與華軍對峙?當初盟軍六十萬大軍現在只剩下不到二十萬,看看華軍才損失多少?人家有坦克裝甲車,有無數的大炮和揮霍不盡的炮彈,有團結一致的軍官、素質高超的士兵,憑藉一個小小的太原,能堅守幾天?估計不到一個星期大軍就會因爲糧草問題而崩潰。
不過馮國璋不會在這種場合提出投降,但是暗地裡嘛,可以做的手腳就很多了。自己的第二集團軍水潑不進,別人干涉不了,如果偷偷向華軍投誠。配合華軍解決這羣餘孽,那戰後自己的好處肯定少不了!
聰明人不止馮國璋一個,在這個作戰室內沒有幾個是真心想要抵抗到底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十七萬大軍是什麼成色。哦不。只有一個人是傻的,段祺瑞上將正在向衆人兜售自己的防禦作戰計劃,看起來是真的想爲袁世凱陪葬。
“根據情報,華軍的主力位於太原以南。以太原爲中心,在呂梁至左權之間設置第一道防禦線,交城至晉陽之間設置第二道防禦線。以古交、晉陽、壽陽爲中心設置第三道防禦線,另外遷出太原城內的居民,利用太原堅固城防和內部空間設置巷戰壁壘,作爲最後一道防禦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每處防禦陣地都要構築堅固的防炮洞,以躲避華軍優勢炮火。”
“第一集團軍攜帶的彈藥物資較爲充足,負責外圍兩道防線,馮將軍,第三道防線和內城防禦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在這裡堅持住,陛下才能有和華軍談判的本錢。本將要讓華軍承受難以忍受的損失,在這三道防線面前損兵折將!”
“司令請放心,卑職一定盡心盡力!”馮國璋難得在段祺瑞面前禮貌一回,不過誰也沒有質疑,紛紛表示與華軍決一死戰。
“陛下,您看還有什麼需要吩咐的嗎?”段祺瑞走到袁世凱面前彎腰問道,卻被袁世凱拉着走入內院,剩餘衆人面面相覷。
回到內院,四周無人,袁世凱瞬間鬆塌下去,像是老了幾十歲,像一個老農一般坐在地上,苦笑着說道:“芝泉,沒想到最後只有你對朕忠心不二,那些人嘴上說着決一死戰,內心早就決定投降華軍。”
天生耿直的段祺瑞想分辨,卻被袁世凱阻止。
“沒必要了,沒必要繼續抵抗下去了,死的人夠多了,給呂梁發電,就說我這個皇帝退位,由他來坐,只要他能寬帶你們這些將領,我就退位。”說完之後不給段祺瑞反駁的機會,施施然都到寢室,吩咐誰也不準進來。
1906年8月1日下午四點十分,太原的北洋軍向華軍發出投降電報,一日後華軍先鋒部隊第二集團軍第三軍首先進入太原城,負責接收事宜。第三天第二集團軍全部抵達,並在城外設置的戰俘營中篩選願意加入華軍的士兵,接送北洋軍內部七十五名高級軍官去武漢。北伐正式結束。
短命皇帝袁世凱的中華帝國持續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洪憲皇帝袁世凱最終也沒有勇氣自殺,並於8月13日抵達武漢。
由於勾結外國發動內戰,袁世凱和手下不少高級將領都接受了軍事法庭的審判,判罰最重的袁世凱在監獄中度過了下半輩子。段祺瑞、馮國璋等高級將領在服刑10-15年後出獄,安然度過下半生。
而北洋軍中下級軍官大多選擇進入陸軍學院繼續深造,這批軍官以後被稱爲北洋系,雖然起點較低,但表現並不遜色,甚至可以說有些搶眼。尤其是徐樹錚、馮玉祥、張作霖、孫傳芳等一批二十幾歲的軍官,具有很強的戰略眼光和優秀的戰術素養。
另外北洋軍投降的十幾萬大軍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選擇退役,其餘全部加入華軍序列,成爲之後擴軍的主力。這批士兵在單兵素質上比華軍士兵差不很多,所需要補充的是文化學習和華軍戰術學習。
呂梁在8月1日對外宣佈北伐結束後,同時宣佈每年的八月一日爲獨立日,意爲華夏終於擺脫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成爲真正的獨立國家。不過,在東北、蒙古、西藏、新疆等地被收復之前,華軍還需要繼續努力。
(話說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爲看歷史小說時,到三四百萬字國家還沒有統一,心裡急得不行,沒想到自己寫也要到九十萬字時才完成。)
戰後恢復工作千頭萬緒,不過現在最要緊的是組建收復其餘國土的部隊。8月15日,在山海關成立東北戰區,由華軍第一集團軍負責,第一軍和第二軍的機械化部隊在第二次北伐中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他們將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繼續馳騁。而且東北方向的敵人已經少得可憐,日軍佔據的瀋陽和遼東半島地區只有不到兩個師團的部隊,而且受國內近乎崩潰的經濟影響,這支部隊得不到國內的任何支援。在盟軍失敗之後,日本國內已經有退出東北,將力量收縮到朝鮮半島的聲音,不過日本人骨子裡對大陸的執着擊退了這些聲音。
俄軍在遠東還有不到兩萬人的部隊,主要集中在哈爾濱、齊齊哈爾、海參崴三地,脆弱的軍事力量讓聖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有些上火,但國內更加脆弱的經濟、後勤個動盪的政局讓聖彼得堡派不出更多的軍隊支援,連續的戰爭也讓俄國難以承受,尤其是來自歐洲銀行團的支援斷絕之後。
同一天,在張家口組建蒙古戰區,由第二集團軍第三軍負責的蒙古戰事相對更加簡單,只要後勤能夠跟上,蒙古王公翻不起波浪。俄國人自顧不暇,沒有能力照顧這個蒙古小兄弟。另外在西安組建的西疆戰區由第三集團軍第七軍負責,他們的任務是將新疆收回中央的控制範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