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九章 儒教來仙送來一卷勸降書

司徒明三人下了決心之後便再不猶豫,分別在自己的琉璃石塔之中熟悉着屬於自己的那件先天靈寶,而從第二天開始,嶽中華便在四季島上顯了神嬰法體真身,開講梵教的最高法門《大梵五首經》和《十脈神通秘法》。

一連宣講了七天,司徒明三人以及那一萬五千精銳的星甲天兵都各自選取了其中一門秘法修煉,再不需嶽中華時時講述詳解了,畢竟都是資質絕佳之人,不然也不會短短几百年便修煉到今日的境界。

不過司徒明三人在選取了自己所要修煉的法門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便去修煉,而是被嶽中華分別傳送到了靈寶天地之中的三處先天祭壇所在,接受那裡的先天神光徹底改換體質,如此才能將他們手中的先天靈寶完全徹底的煉化爲己用。

而那一萬五千星甲天兵,也被嶽中華寄予了厚望,分別傳送到了靈寶天地虛空之中的一萬五千座星辰浮島之中,雖然其中大半都還沒有完全轉化爲實體,但這樣的環境卻更能有助於他們修行。而且靈寶天地中的每一座星辰浮島在完全由虛轉實的同時,還會因此而孕育出一件星辰級的先天法器出來,而這些先天法器絕不會因此而定性,因爲作爲主體的靈寶天地還在不斷的進化演變,所以這些先天法器也同樣在不停的進化着,想來不久之後進化成先天法寶當不是什麼難事。

每一座星辰浮島不管是虛幻的還是還是已經化爲實體的,都有一顆星辰核心存在,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屬性,它們源源不斷的轉化着先天靈氣爲帶有屬性的天地元力,而這些帶有屬性的天地元力在不斷的凝結之後都會實體化,最終形成一顆顆的星辰浮島,並不斷的加持固化着這些星辰浮島地強度和體積,越是早一步轉化爲實體的星辰浮島的體積就越是龐大,吸收轉化先天靈氣的速度也越是快捷。

嶽中華將那一萬五千星甲天兵都傳送到那些實體、半實體的星辰浮島之中,便是要他們藉助於星辰核心轉化先天靈氣屬性地能力。讓他們修煉的法力中都帶有這些元力屬性,好增強他們功法的威力,同時,也可讓他們與司徒明三人一樣,將身體元神都契合在靈寶天地之中。可以更爲迅速的煉化那些由星辰浮島中孕育而出的先天法寶法器等物,進一步的快速提升他們的實力。

因爲樑超的緣故,嶽中華對這些人的照顧可謂是無所不至,比之風鳶那些戰將和他們帶領地星兵還要好上數倍。當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好處,修煉有成之後的司徒明三人和這些星甲天兵都將會和這處靈寶天地氣運相連,等同於嶽中華最爲核心的親兵手下,對嶽中華地命令當不會有半點的猶豫。

雖說司徒明三人和這些星甲天兵都是出自樑超之手,但嶽中華心中卻反而沒有半點的隔閡之念。也更加期待着與樑超的重逢之日。若非是司徒明三人也無法正確的找到迴轉天極大陸的路途的話,怕是嶽中華第一時間就要趕着三人帶路前往天極大陸去了。

且說岳中華在這天庭大陸之上漸漸穩定下來,梵教的發展隨着夏國的不斷擴張也有着緩慢發展的趨勢。而他本人則繼續閉關中華宮地寶光殿,神嬰法體在靈寶天地中時而修煉時而照拂着司徒明等人,爲他們重新修煉的梵教秘法指點精要,爲他們煉化先天靈寶保駕護航。

同一時刻,在下界的梵教,此時卻正面臨着又一次的危機。

泰山梵寶大殿之中,正中的教主大天尊之位空缺,左手地副教主天尊之位也空缺,只有右手的聖母之位上端坐着一人,身着尊貴典雅的紫色袍服。頭戴一頂玲瓏綵鳳冠,面目端莊秀麗之中隱現成熟風韻,只是眼神之中時常泛起傷感猶豫的情緒,讓觀者無不心中愛憐難受之極。

李靈真自從嶽中華跟隨着那天界而來的接引仙使飛昇之後便一直掌控着梵教地大權,更只用了十年時間便從原本地御神之境修到了渡劫之期。然後利用嶽中華在其身上留下的九星接引神符在梵界地混沌元氣之中完成了改換自身體質的步奏,達到了相當於天界之中最低級別的人仙的水準。

再接下來的十多年中,李靈真的修爲也一直都在飛速的猛進之中,到如今早已是真仙之實力,連跳了兩級。這在天界之中簡直就是奇蹟之中的奇蹟。但發生在她身上卻又是顯得如此自然而然毫不勉強。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嶽中華幾乎可以看做是梵界之主。梵界之主的混沌元氣簡直就是予取予求,只要他的身體可以承受的住,吸收多少的混沌元氣都無所謂,正是因此,嶽中華纔會在短短的數十年中就將自身的修爲提升到了近乎天界大羅真仙的程度。而作爲被嶽中華傳下除他之外最高級別的九星接隱神符之主的李靈真,自然也能最大限度的調用梵界之中的混沌元氣來修煉,所以這才能修爲猛進屢創奇蹟。

其實不止是李靈真,其他梵教之內凡是被嶽中華傳下接引神符的那些人,在梵界之中的修煉都是個個神速無比羨煞旁人,其中修爲進境最快的幾人當然是同樣傳承了九星接引神符的黃道宗宗主黃道真人、護法堂五大護法、長老堂五大長老以及柳青衣等人,至於其他的傳承了七星、五星接引神符的大半都是一些散仙,修爲進度就相對的慢上一些,不過即使如此也比天界之中一般的仙人的進度要快上一倍有餘,唯有那些傳承最低級別的三星接引神符的人的修爲進度才與天界的一般仙人相差無幾。

李靈真雖然只有真仙的修爲,在現在的梵教之中算不得最厲害的高手,但他有嶽中華特別傳給她的九星接引神符,不但可以掌控趨勢擁有七星以下級別的接引神符地梵教仙人,甚至就連同樣擁有九星接引神符的其他幾人也要受她節制,所以這才能一直順利的掌控梵教的大權。

除她之外,泰山梵寶大殿之中此刻還一排排坐着不少人,最爲尊貴的當然還要屬長老堂和護法堂地人,但是按照梵教教規他們都沒有參與梵教政事的權利。唯有在需要他們的時候出來戰鬥保駕護航就是,所以此刻這些人分別在五大長老和五大護法的帶領下分坐大殿左右兩角,一是作爲旁聽,二是作爲威懾力量存在。

現如今的這兩大堂中,有資格出現在這裡的可都是到了渡劫期之後接受接引神符的接引。又經過了混沌元氣改換體質的高手,個個都不輸給天界的一般仙人。而且這些長老護法大多是傳承了一些七星、五星接引神符地傢伙,都是由五大長老和五大護法親自傳承給他們的,而被他們傳承出去的那些三星地甚至五星接引神符的新近長老和護法們,卻還根本不夠資格出現在這裡。

修爲最高的五大長老和五大護法現在也個個都有近乎金仙的修爲了,因爲他們原本的根基就頗爲深厚,所以儘管在掌控混沌元氣的級別上低於李靈真一籌,但還是在實力上高出其一大截來。其中又以五大護法之首的天易道尊實力最強,現在已經是相當於金仙頂峰的境界了。

除此之外。梵寶大殿之中排座最高的就是統議院的正副院長以及十五位有資格出現在這裡地上議員了,他們的實力不高,但卻是梵教之中真正掌管民生大權的部門。其他的所有分支機構大半都要爲他們服務,所以才能坐上李靈真這位梵教聖母之下的第一排尊位。

如今統議院在此地十七人中,也唯有院長段志明和副院長鄧濤仁勉強到了御神之境的頂峰,卻連渡劫之期還沒到,當然也就沒有資格接受傳承的接引神符,算是梵寶大殿中修爲墊底的幾人吧。

再之下,就是梵教十八宗的宗主了,計有禪武宗宗主玄如大師、真武宗宗主青華真人、善武宗宗主法度大師、正武宗宗主陸旭道人、心武宗宗主煉心老人、氣武宗宗主通氣上人、靜武宗宗主悟宣大師、劍武宗宗主癡劍先生、雪武宗宗主黃霞仙嫗、器武宗宗主司徒無望、咒武宗宗主嚴武、魔武宗宗主關衝、邪武宗宗主嶽舞雪、科龍宗宗主王軍、太玄宗宗主凌韶華、黃道宗宗主黃道真人、聖女宗宗主彩蝶依和百花宗宗主白牡丹。

這之中修爲最高者當屬黃道宗宗主黃道真人了,他乃是嶽中華當初欽定收取地第一個徒弟,屬於梵教教主天尊地首徒。又曾是正統的修行界中一派之長,不論是在地位、聲望、實力以及處世經驗上都要高出他人一大截來,這些年來爲梵教地發展壯大更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其他人可都是歷歷在目的,所以現在坐在了十八宗之首的位置上。其他衆人也都無話可說。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李靈真的默許。梵教十八宗,除了太玄宗是當初嶽中華親創之外,其他幾乎都各自擁有自己的歷史淵源,早已在無形中形成了自己的派系。爲了不受到他們的掣肘。李靈真也唯有將實力最強、且對李靈真最是忠心的黃道真人捧出來用以平衡制約其他各宗。

對於黃道真人來說,他也是無可奈何。他原本就算是外來戶,很難和其他各宗搞好關係的,又身爲梵教教主的首徒,現在嶽中華飛昇天界而去,他也只有緊靠聖母李靈真一系,如此才能頂受住其他派系的排擠。

隨着梵教發展的越來越大,漸有統一銀河之勢,這內部的矛盾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派系之爭卻是避免不了的。

梵教十八宗,除了黃道宗的宗主黃道真人實力達到了近乎大羅天仙初階之外,其他各宗宗主也都已經過了渡劫期,接受傳承了接引神符,在梵界的混沌元氣中完成了身體的改造,實力都已然穩定在了天仙境界左右,其中又以聖女宗宗主彩蝶依和百花宗宗主白牡丹爲最,現在都已經是金仙初階,遠超其他各宗宗主。畢竟這兩人當初加入梵教之時就已經渡劫之期,修爲增長如此迅速也不爲過。

在十八位宗主之後,還有梵教八部戰車的正副統領一十六人,其中八位正統領都勉強過了渡劫期,實力相當於一二階的散仙,不算很高,但他們統領的八部戰車的總體戰力卻甚是驚人,幾乎完全不輸給長老堂和護法堂的衆多高手。

在八部統領之外,還有一些人坐在那裡,卻是梵教這些年來招募的散仙護法,能有資格出現在這裡的,當然也都是接受了接引神符傳承的人,其中以柳青衣和他的四位師傅青蓮四劍仙爲首,個個實力都不可小看。

大殿中衆人到齊坐好之後,李靈真看了看在場的諸人,這才輕嘆一口氣,說道:“各位既然都已到齊,那便好好商量一下此事吧。”

此言一出,大殿中人都是寂靜一片,個個都開始愁眉不展起來,顯然是爲某件事而煩心,卻又找不到很好的解決之道。

“聖母,那仙界來人到低怎麼說?還請能夠明確告知弟子,如此才能找出應對之策。”黃道真人首先起身恭敬的詢問道。

“也好。黃宗主,前些日子你一直都在外巡視,這件事卻還沒有正式通知於你,如今正好將實情告訴你吧。”李靈真點了點頭,素手拿出一件青白色卷軸,着身邊的女弟子將其傳遞給了黃道真人手上。

黃道真人接過卷軸,打開一看,忽然間就是臉色一變,不由自主的輕喝出聲道:“這怎麼可能?實在是豈有此理,這儒教仙人欺人太甚。”

“敢問聖母,這送勸降書的來人此刻那裡,本宗主絕對要讓其好看。”黃道真人大怒喝道。

原來,這青白色的卷軸,竟然是天界儒教下達的一封勸降書,要讓下界的梵教連同整個梵界泰山領都投降給銀河修真界的儒門八派,否則就要派出儒教天仙下凡清剿梵教中人。

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九章 紫光牽引梵教一方先入陣第9章 得罪乾幫第12章 古傳送陣(下)第89章 靈寶進化第65章 風鳶戰將第15章 天闋聖女(中)第109章 天庭大陸 北荒草原七部落第29 組建梵教第9章 評鑑大會(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二一章 七教入陣衆人心思初始定第28章 盤皇九變(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七二章 內殿密談靈真潛修玄晶間第10章 漏網之魚(上)第15章 驚人歷史第23章 聖父尊神(中)第48章 雪光神刀第10章 漏網之魚(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九章 紫光牽引梵教一方先入陣第14章 一場大戰(下)第19章 樑超有訊(上)第13章 六派來襲第一百一八章 先天靈寶戰場之上顯神威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六九章 夏皇拜訪中華宮內論天機第28章 續戰(一)第20章 太玄宗(下)第10章 巫界神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二二章 分頭破陣毀天滅地大戰起第一百四八章 琉璃石塔三言兩語定信念第2章 汗波兒的異能第24章 鎮府仙君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八一章 搶佔先機神光佈陣困仙師第10章 漏網之魚(中)第37章 地極大陸(中)第30章 仙魔戰場第19章 實力暴露第6章 初進梵境(下)第6章 瞭解形勢(上)第22章 五顆帝星(中)第11章 決戰九州(下)第6章 修真大劫第一百一五章 鬥戰金仙血火化身赴天庭第22章 五顆帝星(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六三章 通道初成千光化手再擒仙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三七章 腳踏天地以一敵四顯神威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四四章 三教結盟欲徵蠻荒正我名第17章 三界九境第107章 無羽星變 四教仙人謀梵界第15章 初次對決第7章 星堂聖女(下)第10章 漏網之魚(中)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九五章 太陽將至各方仙真各有忙第19章 儒門散仙第46章 爭奪大道之機第3章 籌備大婚(上)第26章 決戰沙鷹(一)第11章 儒門宣戰(上)第26章 北歐神殿(上)第一百四六章 千光化手一氣擒拿收三傑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八章 主場佈陣百萬法力造天地第一百四六章 千光化手一氣擒拿收三傑第38章 各取所需(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九三章 陣法比拼誰能更上一重樓第20章 一鼓作氣(下)第15章 驚人歷史第1章 如此緣由第14章 蜀山劍修(下)第25章 原是故人(上)第28章 盤皇九變(上)第一百四五章 中華煉法直通梵界開玄門第29章 百列羣島(中)第16章 極旋宮(上)第1章 仙人現蹤(上)第26章 北歐神殿(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一二章 萬仙驚聞鎮魔原是二教主第2章 無羽掌門第2章 天庭御昭(上)第33章 妖聖出谷(下)第17章 暗中約定(下)第9章 戰帝邢滅第26章 各收一徒(下)第200章 疑慮重重 散修高人自來投第14章 一場大戰(下)第26章 破界大法第42章 冥人伐天(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三八章 聖經脫手帝君耶穌的憤怒第29章 百列羣島(下)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二百三三章 流星如雷自爆傷敵幾來回第120章 爲鍊金印 大夏皇帝訪國師第一百二三章 九龍騰空巫門沒落梵教興第19章 接受暗月第41章 妖獸爭鬥第70章 有敵來襲二第7章 執掌印信(上)第七卷天界傳奇第一百九八章 神教內幕高手原是如此多第8章 紅賓爭鬥(下)第9章 鄭州女孩第10章 漏網之魚下(續)第13章 峨眉山(上)第一百二九章 天庭冊封梵教天尊大羅仙第10章 寶器掌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