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洶涌的流言

同治三年下半年,整個大清的焦點是湘軍。

就連京城裡的兩宮太后以及小皇帝,還有領班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在這當口都不及湘軍主帥曾國藩風光耀眼。

不管曾國藩願不願意,他跟湘軍此時已成大清甚至整個亞洲矚目的焦點,湘軍的一舉一動被人放在放大鏡下仔細研究觀察。

吳可不知道其他人什麼想法,是羨慕嫉妒恨呢還是羨慕嫉妒恨,反正他是挺樂意看到這情況的。

湘軍幾乎吸引了整個大清的全部關注,給他暗中行事不知提供了多大方便。

就當兩江鬧得沸沸揚揚,各種謠言滿天飛的時候,兩廣總督衙門已經成功將電報線路與城外各大軍營連上,完成了實時通訊的目的。

讓總督衙門上下高興的是,因爲兩江突然傳出曾國藩可能稱帝的謠言,兩廣境內的傳統守舊勢力的目光全部被吸引過去,竟好似沒發現總督衙門的小動作一般,任由總督衙門上下其手小動作頻頻。

當然,吳可也沒做得太過,稍微試探了一下兩廣境內傳統勢力的反應之後,他並沒有再接再厲全面鋪開一系列高歌舉措,而是適時縮手慢慢消化之前所得,並不一味的貪大求全急功近利。

也就在同治三年下半年,瓊崖昌江鐵礦礦區至北部灣昌化碼頭的鐵路一期工程終於完全竣工,當然爲了不引起外界關注否決了手下小弟好好慶祝一番的提議。

上百里鐵路的建設完工,在這時代的大清已經屬於前所未有的創舉,儘管這條鐵路專屬貨運尋常百姓很難直接感受到其好處,但吳可以及手下小弟明白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絕對能在青史上留名的大好事。

不管手下小弟是何想法,吳可確實不想鬧騰出太大動靜。在洋務運動還沒形成壓倒性優勢之前,他確實不想吸引頑固守舊勢力的火力,越晚被朝廷發現小動作越好,兩廣的實力發展能得到更多好處。

這不,趁着兩江鬧得風風雨雨之時,吳可大膽的在瓊崖昌江礦區,開辦了工人技藝學習小組以及以識字爲主要目標的夜校。

這事兒實在太過敏感,有挑戰士大夫階層的意思,稍一不慎可能引發極爲嚴重的後果,被整個大清的文人階層視作大敵,所以他行事萬分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刻採取強硬措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連傳統文人出身的李鴻章等人都知曉,想要搞洋務必須得有懂洋務的人才,不然搞洋務只不過是一句虛言而已。

不像恭親王等人嘴炮打得震天響,實際行動卻是乏善可陳,兩廣這邊卻是實打實的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洋務運動,瓊崖礦區那條長達百里的鐵路便是最好明證。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吳可等人發現了極大問題,那就是熟練工人的培養十分麻煩,更不要說更高級別的工程師了。熟練工人還可以通過修築鐵路慢慢培養,可是合格的工程師就不是這樣就能培養出來的。

廣州雖然建了同文館,十三行和一干大商家都與洋人常年做生意,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夷務人才積累,可那是商事以及翻譯方面的人才,吳可和兩廣現在急需的是大量理工科人才。

而且最讓吳可不爽的是,中國傳統的師途模式很不適應大規模近代工業,什麼都藏着掩着,師傅喜歡藏一手徒弟水平上不去。

這種情況是吳可難以接受的,他找人上工可不是爲了培養出一大票傳統師傅出來,而是真正的產業工人,能夠適應新形式的熟練產業工人。

再說了,想要培養自己的工程管理和技術骨幹,就必須花費大力氣以及大價錢培訓,參加培養的熟練工人總得識字看得懂簡單圖紙吧,不可能搞一個工程什麼事都得萬里遙遙搞價請外國人幫忙吧?

眼下規模小倒也罷了,等以後攤子全部鋪開,那損失的利益可就太過巨大,再說了什麼都讓外國人掌握其中風險可不小。

儘管鐵礦礦監以及駐守礦區的官員不同意,但吳可還是強行通過了在礦工身上搞識字學習的活動,並且與薪酬待遇以及以後前程掛鉤,輕易便在礦區掀起一股子學習提高的熱潮。

因爲有以前在鄉勇隊內部推廣識字的經驗,雖然礦區的條件比軍營要艱苦一些,但是在一干熟手的推動下事情倒是十分順利。

這時代讀書認字對於底層百姓來說,那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如今竟有機會讀書識字,就算已到中年思維固化的礦工,也不會輕易放過如此機會,如飢似渴的把握住難得的自我提高機會投身熱火朝天的學習之中。

讓吳可稍感爲難的是,在礦工中普及識字算不得什麼,關鍵礦工們有自我提高向上攀爬的決心和動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收穫豐碩果實。可是想要找到願意跟着洋人學習工程規劃的讀書人,卻是難之又難。

不是說礦區就沒有讀書人存在,大清立國兩百來年讀書人數量還是不少的,其中能夠依靠科舉或者強大的人脈關係出頭的只佔極少數,因爲生計所[迫加入礦區工作的讀書人數量雖然不多,但也有幾十位之多。

吳可本想給這些人一個機會,讓他們跟着那些高價聘請的外國工程師學習,等到學成了本事再委以重任。結果這幫傢伙太不識趣,竟然說什麼蠻夷之學怎比得上儒家經義,根本就不屑學之白白錯失大好良機。

吳可氣得夠戧卻是無可奈何,人家看不上外國這些其淫技巧他也沒法,總不能強逼着這些傢伙學吧?

一番好意當了驢肝肺,吳可堂堂兩廣總督之尊,怎麼可能做那熱臉倒貼冷屁股之事?

同時也明白此時西風不盛名教勢大,與其招收一批心不甘情不願的讀書人學習工程規劃,不如重點培養礦工子弟以及收攏孤兒,一邊接受礦區勞動薰陶一邊從讀書識字開始培養,說不得花費個十年八年光景總能見到成效。

吳可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卻是沒有引起多少波瀾,此時整個大清的焦點是兩江總督曾國藩和湘軍,所有人和勢力都被兩江流傳的各種謠言吸引,根本顧不得關注兩廣這等偏僻所在。

攻克天京,原以爲清廷會加功封賞,而實際上曾國藩得到的卻是接二連三的嚴責與警告。如果說口頭的或書面的指責尚能忍受,那麼軍事上的防範之舉,曾國藩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就在湘軍合圍天京之時,清廷以種種藉口調動其他軍事力量,在長江中下游屯兵佈防。清廷意圖昭然若揭,針對的已不是太平軍,而是對清王朝忠心耿耿的曾國藩了。一旦湘軍輕舉妄動,就會遭致其他清軍圍攻。

不僅如此,清廷還暗中支持其它派系湘軍脫離曾國藩,與其分庭抗禮以收內部瓦解之功。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史常以驚人的相似重複上演過去的一幕幕悲喜劇,達到事業頂峰的曾國藩同樣不得不面臨中國古代歷史的盲點與困局。

擺在他面前的道路無非三條:一是起兵反叛朝廷,問鼎中原;二是保持實力,維持現狀;三是裁撤湘軍,自剪羽翼,以明心志。

此時的曾國藩如若反戈一擊,只要他打出“驅除韃虜、恢復漢人江山”的旗號,草擬一封類似於《討粵匪檄》的《討滿清檄》,振臂一呼,必能起到豪傑景從、天下歸心之效。

要說龍袍加身對他沒有半點兒誘惑,肯定是一句假話。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國人內心深處都有着濃厚的帝王思想,只是有人表現得十分強烈,有人沉隱於潛意識之中。

一生謹小慎微、臨事如履薄冰的曾國藩,不得不猶豫再三、權衡不已。當初出山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在於爲清廷效命打江山?否,他是要恢復中華傳統文化,也就是2000年來一以貫之的儒家主流思想。但作爲理學家的他,曾以要挾咸豐帝並伸手要官要權而遭致多方攻詰,如果再行起兵,不更將自己推向不忠不義、虛假僞善的境地嗎?

曾國藩當初出山想得最多的,是爲道義而戰,爲使命獻身,沒想到還真的修成了正果。

李秀成被俘後,面對着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算得上一條錚錚漢子。可曾國藩一來,情形就急轉直下了,他不僅每天撰寫被人譏稱爲投降書的《自述》,還向曾國藩表明心跡,願收羅30多萬太平天國餘部,聽命於曾國藩,爲他反滿復漢當皇帝效犬馬之勞。

然而,曾國藩最終採取的策略,連保存實力的意圖也沒有,而是大刀闊斧地自剪羽翼。以他的本意,原想將湘軍全部裁撤掉,後經人勸諫提醒,才保留了約兩萬嫡系精英,一則北方捻軍正盛,湘軍還有可用之處;二則只有以實力作後盾,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利益地位不受侵犯、身家性命免遭傷害。

第四百一十七章 安撫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大較用意深第三百九十七章 憤怒第二百五十五章 並非幸致第二百二十九章 收復通山第二百零一章 分兵出擊氣洶洶第一百二十章 前倨後恭官場態第二百九十七章 目瞪口呆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四十四章 濃煙滾滾遮人眼第二百五十七章 歹毒手段第二百零六章 你來我往半輸贏第六百零六章 大煙第二百一十四章 東城門前突遇伏第三百七十八章 初交火第七百一十五章 頭疼第五百四十三章 原由第六百六十四章 戰火連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向披靡太平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病第二章 一心只爲稻粱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平等條約第六百九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驚訝第一百四十章 悄然之間暗潮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多日佈置現端倪第三百一十四章 援軍在哪?第一百五十章 初次會面不愉快第五百八十五章 安南使者第六百六十八章 新人和舊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混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前路突逢遇潰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艦第五百九十六章 訛詐第六百一十二章 英國人的忌憚第七章 驚疑不定思後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零六章 兩方反應各不同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變幻策略改第四百零二章 盤底第一百九十四章 政務軍務一把抓第七百一十六章 驚怒第二百零八章 攻城怪招有奇效第三百二十章 風雲變幻第五百五十三章 外圍勢力第四十二章 緊鑼密鼓親做餌(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往昔崢嶸第三百六十章 挖戰壕第四百零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四十五章 奮勇殺敵友軍遁第五百章 荒唐的想法第六十章 各家都有煩心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援軍在哪?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艦第二百三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章 悄然之間暗潮起第五百零七章 圓明園第七百一十二章 壽命短暫的公社第五百四十章 驚訝第六百零二章 活躍的雙邊貿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沽口大捷第二百九十七章 目瞪口呆第七百零八章 哪冒出來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劣跡斑斑第七十七章 收穫頗豐憂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擴大戰果分兵忙第五百四十五章 湘軍在江西(二)第二百零七章 幕後還有推手存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聲奪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爽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迷第六百七十四章 倒臺第一百三十二章 心懷警惕疑惑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你來我往齊混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紛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零三章 表現第四百一十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重整旗鼓忙操練第五十七章 規劃未來謀新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江南大營被破第六百三十章 一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前寧靜擾人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警惕列強第三百四十七章 香餑餑第五十九章 戰前準備事紛繁第四百三十一章 惱怒第五百六十六章 淮軍初現(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襲騷擾無極限第七百章 驚變第五百七十三章 潮汕風雲第二百八十章 大膽第三十七章 出謀劃策牟未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五十二章 繼續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