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奔前程

周泰的坐船並不比其它的船好上多少,唯一不同的是船艙中的那張木板牀要大了一號,我現在正美美的躺在這張牀上,享受着衆多粗俗壯漢扶伺的美好感覺,當然,與以前在主人家見到的那些姣好身材聽話可人的小丫鬟來,要差了好多。

我轟退周泰那些笨手笨腳的兄弟,解開早已被血水浸得發硬的布條,將污塊用清涼的河水簡單的擦洗了一下,雖然傷口很深,但這些都不很要緊,休養個一二天就能痊癒了,但是左脅處的疼痛卻令我更爲擔心,如果脅骨折斷的話,沒有一二個月是好不了的。

“賢弟,都怪我出手太重——。”周泰在旁看着,急得直搓手。

我忍住痛,臉上擠出一點笑意,道:“這怎能怪得了兄長,若是兄長手下留情,你我又怎可能有股肱相交、同榻而眠之機會。”

周泰衷心道:“泰乃粗人,不識文墨,賢弟則不然,雖出身卑微,卻能識大體、重禮節,假以時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我問道:“兄長方在巢湖擊破雷薄風光得緊,這次因何要率衆南來?”

周泰長嘆一聲,愧然道:“前番擊破雷薄的三千精兵,風光倒是風光,可惜成了衆矢之的,袁術盛怒之下,復遣大將張勳、樑就引兵萬餘征剿,衆寡實在懸殊,一戰之下我軍慘敗,不得已只好率衆南避,這不正好趕上孫策揮師南下,我正想着怎麼弄個見面禮去投效孫策呢?

我沉吟道:“如今漢室雖微,尚無商紂之虐,百姓自黃巾離亂之後,擁漢思安之心日切,故妄動刀兵者必不持久,兄長爲抗袁術暴政,舉事於草莽之中,然袁家四世三公,根基深厚,歸附者不在少數,在那些人眼中,兄長舉兵揭起安不和黃巾賊衆並論,故四方諸侯無不爭相圍而攻之。”

周泰點頭道:“是啊,開始的時侯我們還連着打了好幾個勝仗,可打到後來,各地的官吏都來圍剿,敵人越來越多,我們的人卻越打越少,這其中的道理今日聽賢弟一說才明白,看來即便是再舉事的話,結果也是和黃巾軍一般。”

我道:“孫策將門虎子,麾下精兵良將甚多,如今思謀江東,正是用人之際,兄長此去必得重用。”

周泰轉憂爲喜道:“賢弟如此一說,肯定不錯,那劉繇空有揚州牧之名,而無精兵強將相佐,你我兄弟何不同往投效孫策?”

我強作笑顏道:“兄長若去,乃爲擇明主而相投,只是我乃劉繇軍卒,若同去則是陣前降敵,此爲逆謀之罪,是英雄者不爲也。”

周泰道:“那賢弟今後有何打算?”

我道:“劉繇乃漢室宗親,朝廷親授揚州牧,於我又有赦恩,我正欲回曲阿復歸其軍下。”

周泰一聽,急道:“劉繇懦弱,哪裡是孫策的對手,賢弟執意回去,他日我兄弟二人對陣搏殺又如何是好?”

我大聲道:“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他日陣前撕殺,即是各爲其主,你我只管使出本事盡力而爲即可,誰也無需掛念兄弟之情而手下留情,如此方不失熱血男兒的本色。”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賢弟說得好!”周泰擊掌大笑道。

次日,我別過周泰,與那些一同回城的一衆潰兵乘着小船從水路趕往曲阿,孫策大軍渡江南來,走的是陸路,水路相對來說要安全得多,所以這一路上倒是平靜的很,而且,走水路我還可以躺在船艙中靜養。

自我與周泰一番大戰後,這些與我一同從戰場上逃回的士卒對我個個佩服得緊,他們知道如果沒有我的話,莫說安然回家,就是小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看見曲阿城牆的時侯,已是在五日之後,敷上週泰給我的金創藥,我的傷已好了個七七八八,雖然左脅處不時還隱隱作痛。

遠遠望去,城牆上飄揚着的還是“劉”字的旌旗,我不禁長出了一口氣,這些天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曲阿是不是已經失陷了。

待到水門口,大概是爲嚴防孫策的細作混入城內,守城的兵士比平日裡多了許多,我們的船剛一靠岸,船上這一夥人就被兵士不由分說的帶到一邊,接受盤查,有幾個性子烈的同伴沒想到好不容易回到曲阿,還要受這等鳥氣,一個氣不過便與守城兵士爭吵了起來。

這時,一個頂盔貫甲的將軍手持大刀,滿臉怒氣的跑了過來,我定神看去,原是張英。

“張英將軍——!”我掙脫開兵士阻攔,大聲喊道。

張英聽到喊聲,轉頭看見是我,怔了一怔,然後大概是認出了我,咧開嘴大笑道:“是你小子,還活着呀!”說罷,猛得一下拍在我的肩膀上,那地方正好是剛剛結疤的傷處,痛得我差一點叫出聲來。

正當我暗自高興時,卻聽得張英又說道:“守城的士卒聽着,這幾個人先給我好好看着,一定要仔細審問,千萬不能讓孫策小兒的奸細混進來。”

“你——。”我頓時氣結,想不到歷經千辛萬苦的回來,竟會遭到這樣不公正的對待,我更想不到張英打仗的本領不行,對付自已人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拿手。

在我身後,本就已按耐不住的同伴更是與守城兵卒動起手來,雙方推推掇掇戰作一團。

張英陰着個臉,朝我們冷笑一聲,道:“聽說當利口一戰有四千士卒不戰而降,你們幾個不會也是其中一員吧。”

我長嘆一聲,心道:劉繇重用此等人物,安能不敗?

正這時,忽聽有人喊道:“慢着。”

我凝神看去,卻見一身着峨袍、頭束高冠的中年文士急步走來,正是許邵。

“子將欲縱嫌犯乎?”張英大聲道。

許邵整了整頭冠,道:“張將軍確信這些人是孫策奸細,不知可有證據?”

張英支吾道:“證據一時尚未找到,不過眼下孫策大軍紮營於城外,又派兵將封堵住各處要道,若沒有敵人的許可,這幾個人怎麼可能到得了城下?”

張英這一說倒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他忽略了其中一點,就是孫策的人馬的確封鎖了各處陸路道口,但囿於船隻缺乏,水路沒有完全的封鎖住,我們這一條船就是乘着夜色繞過了孫策軍的關卡。

許邵面容一肅,從懷中拿出一塊令牌,道:“主公有令:無有證據就隨意抓捕恐失人心。這些士卒在曲阿都有家眷,張將軍若以後查出哪個私通外敵,再抓也還不遲。”

張英臉上一紅,恨恨然一跺腳,甩下一句:“許子將,若是被我查到真混進了奸細,我看你還能說什麼。”說罷,領着一衆守城兵卒向城樓而去。

“許先生,今日多虧了你。”我連忙上前向許邵致謝。

“是啊,許先生,莫非你有神算之能,知道我們幾個會回來。”與我一同回來的幾個潰卒也上前謝道。

許邵笑道:“我哪有這等本領,不過是這幾日不時有逃回的兵士,我才諫言主公下了這個命令。”

就這樣一路說着,曲阿比我出征時要肅落很多,大街上除上巡邏的兵士外,幾乎看不到叫賣的小販和百姓,聽許邵說橫江津、當利口兵敗的消息一傳到曲阿,那些個有錢有地的大豪就紛紛收拾家當,出城逃避戰亂去了,曲阿城中的人口比一個月前少了起碼一半。

我心中一動,問道:“敢問先生,現在城中有多少守軍?”

許邵苦笑了一下,道:“不滿五千。”

我大驚,道:“五千人如何擋得住孫策?”

許邵答道:“守不住我們可以不守的。”

我不太明白許邵說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不守城難道劉繇還想將部隊拉出城去與敵硬拼,橫江津、當利口一仗下來強弱早已分明,孫策軍的戰鬥力高過我們遠不止一籌,若依託城垣我們還可多支持些日,出城野戰的話無異於是自尋死路。

“敢問先生,難道說主公要主動搦戰?”我道。

許邵沉聲道:“不錯。主公已與秣陵的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結成聯盟,準備出兵秣陵關,與薛禮、笮融合兵一處,這樣三家人馬不下二萬衆,未必會輸給孫策。”

那秣陵關原是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雲,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此關北臨長江,三面環山,地勢險要,城池深溝壁壘,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薛禮、笮融諫言劉繇棄曲阿、保秣陵,從排兵佈陣上看,是要佔據地利的優勢,與孫策打一場相持戰,從秣陵的位置來看,離橫江津不到三十里,一旦有隙便可出一支兵包抄孫策的後路,從以上兩點看,如此提議不失爲上策。

但有利便有弊,正由於秣陵地處沿江,就極易被孫策四面圍困,到時糧草接濟困難,軍心低落,恐怕勉力支撐也很難。更何況笮融、薛禮素來是狼子野心,此番讓別人舍了根基,到自已的老巢打仗,保不準有伺機併吞的意思。

那笮融原是丹陽人氏,乃陶謙鄉黨,當日陶謙爲徐州牧時,任命笮融爲糧料判官,掌管廣陵、下邳、彭城三地賦稅運輸之職。興平二年春,陶謙亡,劉備代領徐州牧,曹操再起大軍猛攻徐州,連克數城。此時,依附於陶謙的笮融見形勢不妙,於夏七月,笮融以避高危攜帶着男女數萬人,馬三千匹投奔秣陵的彭城相薛禮。

行至廣陵。太守趙昱以上賓之禮相待,誰知笮融知曉廣陵承平已久、錢豐樑足,頓起歹念,藉着一次宴會酒酣之時,設下計謀殺了趙昱,隨後大肆劫掠廣陵而去,如此人物豈是可靠的盟友。

我憂道:“笮融、薛禮聚嘯山林之兵匪也,行事處世卑鄙狡詐,如何可信,一旦孫策兵到,此兩人必舍我潰逃,如此則勢危矣,先生當急諫之。”

許邵臉上一黯,道:“我何嘗不知笮融、薛禮非可信之人,前些日我與子義將軍便勸諫過主公,然除此法之外,我等實無更好的計策?”

我嘆了口氣,輕撫了一下仍扎着繃帶的左脅,本想回到曲阿後能有一段休養安頓的時間,現在看來似乎又不可能了,眼下劉繇精銳盡喪在橫江津、當利口,城中所剩下的說是有五千兵卒,但多是些剛招募的新丁以及一些老邁的留守人員,戰鬥力與孫策的兵卒相比,要差了好幾個檔次。

許邵聽到我的嘆息,他身軀停頓了一下,象是在決定一件事,原本沉穩的腳步也開始亂了節奏,我知道以許邵的地位,他是決不會平白無故與我這樣一個小卒談論這些軍事機密的,他一定有他的想法,況且在我們這一羣逃回的士卒裡,他也只留下了我一個。

現在,我在等着,等他告訴我原因。

許邵站定,轉過身來,他的眼睛緊盯着我,目光熾熱而堅定,他沉聲道:“高寵,你知不知道,我等你已經等了很久了!”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能夠帶領我們脫困的,除了你之外,沒有旁人。”許邵的話石破天驚,我不過是一從戰場上狼狽逃回的小卒,如何又有左右戰局的能力,我不知道許邵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如果說是從“面相”上看出,那這一回他恐怕要走眼了。

我的五官長相不敢說貌比潘安、宋玉,倒也還算是俊朗,但與旁人相比也並沒有與衆不同的地方,我真不知道許邵如何會認定了我。

我忙道:“先生此話言重了,寵區區一騎卒,如何會有克敵制勝的辦法。”

許邵聽我之言,說道:“昔日高祖斬白蛇起事,不過區區一亭長,光武中興漢室之前,也只是南陽一豪強耳,汝若真無才學本領,如何能從重重敵陣中逃回,又如何能預知我軍移師秣陵事不可取?”

第二十九章 長沙來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清議濁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二百二十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嚴來降第四十七章 北上大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鳳雛展翅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巾餘黨第二百二十二章 鬥志昂揚第一百七十五章 鳳雛展翅第一百零一章 自毀長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車輪戰法第十七章 二討笮融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戰場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方向(三)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戰場第七十九章 窈窕佳人第一百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二章 半渡而擊第十三章 兵進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郤月大捷(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渡沔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九十五章 吳中刺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淮水誓言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六十二章 伊人是誰第八十章 智取秣陵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章 戰場驚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女殺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固若金湯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孫策攻伐江東示意新三回顧和今後情節發展(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弱水三千第一百六十二章 軍人榮耀第十三章 兵進豫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上冒險第十五章 淮南劉曄第二十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七十五章 情場戰場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六大勁旅第九十三章 陷陣營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一)第一百九十章 戰場驚變第一百零四章 創立科舉第一百零五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美人寫作感言與新書公告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入虎穴第二百零四章 威震垓下第六十二章 伊人是誰第九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五章 生死兄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羣豪第六十二章 伊人是誰第七十七章 不破堅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世梟雄第一百七十四章 固若金湯第九十八章 分崩離析第三十二章 收降黃忠第二百三十一章 赤壁(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固若金湯第三十五章 義陽魏延第六十一章 陰差陽錯漢末——三國地形第一百一十四章 雪中奇襲第一百章 最後一戰新三回顧和今後發展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女殺手第十五章 淮南劉曄第四十三章 千里來援第五十八章 遺孤安在第一百六十五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六十八章 隴西馬氏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隆中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功敗垂成(三)第六十九章 臨淮魯肅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歸大海第六十二章 伊人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吳楚爭霸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一百九十章 戰場驚變第十五章 淮南劉曄新三回顧和今後情節發展(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第六十六章 冢中枯骨第五十九章 北女南嫁第五十七章 絕色佳人第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四十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三十六章 郤月大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