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鮮卑人也簽了停戰協定

Ps:感謝書友開心の老狼昨日打賞本書一百幣

在外面忙了一天,剛剛回家,匆匆碼上二千餘字。

--------

三月中,彈汗山。

暗探傳回消息,司空賈詡和左將軍黃忠到了雲中,漢人大軍在雲中聚集,馳道上運輸糧草輜重的車輛不斷。

離劉靖規定的時間(奉還被掠的百姓)不到半個月,鮮卑大王魁頭召集拓跋潔汾、彌加和蒲頭(賀拔去年末回領地的途中,坐騎受驚,墜馬受了重傷,臥牀不起,如今西部事務由大帥蒲頭負責)前來彈汗山商議。

“大王,漢人停戰一年對劉靖極爲有利,他可以抽出十幾萬大軍對付我們,以屬下之見,如今不是和劉靖針鋒相對的時機,大家和劉靖交換或讓劉靖出錢贖買俘虜爲上策”

彌加的兒媳和孫子還在鍾繇的手上,還有七千多人族人成了俘虜,他打算和漢人交換。

年初,彌加聚集了三萬騎兵前往右北平爲兒子渴單找馬騰報仇,路上,得知周旌代表劉綜和鍾繇簽訂了停戰協定,極爲不滿,趕到土垠質問,氣勢洶洶,逼着周旌立馬交清差欠的馬錢(交給朱儁的一萬匹鮮卑馬是找彌加借的,只付了十五億,剩下的一半分三年付清)要不是渴單不小心讓馬騰鑽了空子,佔領了盧龍塞,自己也不至於從漁陽撤退,被迫簽訂停戰協定,周旌還對彌加年前不派兵相助耿耿於懷,一氣之下,將彌加轟出大帳,雙方的關係搞僵了。

“彌加大人好辦法,但劉靖這個人得勢不饒人,不會同意用錢贖買俘虜,要是這樣的話,他去年就辦了他只是想找個藉口來攻打我們大王,以屬下之間,漢人之間只有一年的停戰時間,我們帶着俘虜向北轉移,等待雪季來臨,我們再回來到時,劉靖就沒有時間和精力找我們的麻煩了”

“軻比能言之有理,大王,進入大漠深處,漢人膽敢進來,我們讓他們有去無回”

“軻比能和蒲頭說得都有道理,但大家想過沒有,假如我們撤走,彈汗山將淪落漢人之手,漢人在我們的草地上構築城池,雪季來臨,大雪覆蓋草場,到時我們連家都沒有了。”自從愛子拓跋力微被殺後,拓跋潔汾受到很大打擊,身體每況愈下,中部鮮卑事務都交給了拓跋匹孤打理。

“那拓跋匹孤的意思?”魁頭也不願意離開彈汗山,不戰而放棄鮮卑人的聖地,大王的威望將大受打擊,弄不好王位不保(騫曼已經二十一歲)。

“我們這次忍痛割愛,和劉靖交換俘虜,不提贖金的事,讓他找不到出兵的藉口。等明年漢人陷入內戰,我們再找劉靖要回損失”

“拓跋匹孤的想法不錯,假如劉靖不光要人,還要我們用族人的性命得到的財物怎麼辦?拓跋匹孤是不是也拱手奉還?”蒲頭剛代理西部鮮卑事務,讓族人們把分得的財物和奴隸交出來,說話不算數,自己的威望何在?

“只交換人,財物面談”

“劉靖要回了人,還要我們賠償損失怎麼辦?”軻比能又給拓跋匹孤提了一個難題。

“我們也效仿漢人,和劉靖簽訂一年停戰協定”

“拓跋潔汾大人高見”

-----

三月下,洛陽。

“仲德、文若,鮮卑人答應奉還百姓,但有一個先決條件:也要和朕簽訂一年的停戰協定狡猾的鮮卑人,看來朕的計劃要落空了”

劉靖大戰打不起,小戰還是能打的控制規模,以戰養戰,讓騎兵在草原上奔馳,步騎配合,就當出國訓練,多花點路費(又不需燒汽油)。

藉助停戰一年的大好時機,消弱鮮卑人的實力,爲中原大戰騰出手來。三十多萬軍隊不找點事做,浪費不說,戰鬥力也會減退。

刀口舔血的生活會激發將士的潛能,提高生存的技巧。

美國兵年年出征,在戰場上實驗新武器,鍛鍊士卒,軍事實力如日中天,成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強國

沒有見過血的士兵上了戰場必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以微臣之見,鮮卑人難不倒我們,請皇上提出和鮮卑人簽訂三年的停戰協議,還要東、西和中部大人在協定上簽字畫押,把球踢給鮮卑人。要是他們不答應,皇上就佔了道義,出兵有名,正符合皇上之意。要是同意,皇上也完成了對雲中百姓的承諾,邊境百姓必感激流涕,安心屯田,爲皇上鎮守邊疆。再請皇上下旨,命令左將軍(黃忠)率領大軍幫鎮西將軍(王國)訓練十萬屯田兵,加固和修繕關隘和城池。明年,大軍撤走,鮮卑人不守協定,窺視邊疆,皇上下旨,屯田兵轉爲邊軍,有十幾萬大軍鎮守西疆,皇上可以放心對付叛逆。”

“皇上,文若好主意既不增加軍費,也沒有放鬆訓練,又得到了十萬大軍”

“正合朕之意,仲德頒旨”

精明的鮮卑人不會吃眼前虧,一定會同意,劉靖還是覺得有些遺憾(計劃已訂好,十七萬大軍到了雲中和朔方),但一時也想不到兩全其美的計策

“微臣遵旨”

------

五月上,烈日炎炎。

“君朗兄,時間過得真快,一晃過去了四年,這幾年過得還好嗎?”京兆尹劉表作爲特使帶着聖旨長途跋涉,翻越南嶺,到達蒼梧郡治廣信(如今知州府州治),會晤知州牧劉焉。

“託景升老弟的福,上天保佑,這幾年知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但大漢四分五裂,年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愚兄度日如年”

“我家皇上爲天下蒼生着想,先和劉辨、劉綜簽訂了一年的停戰協定,又和鮮卑人簽訂了三年的停戰協定,天下和平可期君朗兄不出知州,天下大勢應該一清二楚,我家皇上一統天下爲時不遠皇上派微臣前來和知州牧商議,請知州牧給過痛快,是歸順皇上、還是歸順劉辨?還是自立皇上?”

劉焉閃現一絲驚慌,但瞬間消失了。

“不滿景升老弟,上月,劉辨也派張惠恕(張溫)來到廣信,勸本官歸順本官唯恐知州百姓陷入戰火,左右爲難”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換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六章 南陽張仲景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五章 軍馬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奉陪到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一百八十七章 甘寧斬殺白饒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八章 送王子迴歸自然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七七章 佔據譙縣第七四章 不死不休 十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去留兩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章 神槍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四章 匈奴人到了冀州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章 風起雲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九章 天寒地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三章 吳縣顧元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章 王儉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一章 遺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一零五章 重獲新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激怒了呂布第二百零九章 貨幣戰(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蔡邕回京第二百章 傾巢出動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章 忙裡偷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侍衛長紀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一章 螳螂擋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六章 黃天霸陣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馬當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九章 冀州首富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五章 春回大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章 迎刃而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章 從長計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陰謀敗露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一四章 收復樂浪郡(下)(大結局)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九章 封鎖河岸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七章 猝不及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六章 糧草被燒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獲了三條大魚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八章 不亦樂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三章 挺進鄴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石多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五章 惆悵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四章 找錢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五十一章 關羽襲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章 小黃門蹇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八章 兵曹從事戲志才第一零八章 拒絕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八章 山色風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萬年公主暴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進攻第一零三章 收復東冶(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復宛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詔告天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剷除中常侍(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六章 潞縣失陷第一零八章 拒絕第一零六章 班師回朝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被打亂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八六章 居庸關淪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五章 殺殺管亥的銳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九章 豪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三章 知人知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慼與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辨登基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復冀州和平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十六章 東阿程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四路猛攻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三章 小試身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公主被放出來了第一零零章 曹操和呂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