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能否守得住大漢的疆域就不關他的事了,劉靖只是個重生者,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天下大勢已經一清二楚,不僅那些家族的家主,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略知一二,劉辯想繼續哄騙老百姓當兵打仗已經很難了,是國家重要還是自己和家人的命更重要?老百姓清楚得很,何況劉靖也是漢人皇帝,還有先皇禪讓的遺詔,誰是誰非只有那些既得利益者纔會考慮?普通老百姓只要誰對他們好就是好皇帝!
一個新兵成長爲老兵要經歷多次生死考驗,在死亡戰場上奮力拼殺,最後能活下來的才屬於老兵。
大將軍朱儁手下的士卒最多有三成屬於老兵,近九成的士卒以前裝備的都是皮甲,如今連皮甲都裝備不全,軍侯一級的將官被皇上劉靖軍隊中配備的神箭手清除的差不多了;劉靖手下的士卒有八成多是老兵,訓練有素,將官戰死的不多,將士全部裝備鐵甲鐵盔,一旦短兵相接,崩潰的肯定是朱儁手下的士卒,不是呂布和關羽這些萬人敵能左右戰場、一呼百應的,好漢難敵四手,他們在混戰中也自身難保!
溫酒斬華雄,在戰場上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神話不可能在劉靖的軍中出現。
冷兵器時代的戰鬥都是大規模決戰,排兵佈陣,依靠羣體的實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是勵志故事,一旦雙方廝殺起來,謀士還需要別人保命!
一道道聖旨從睢水河畔的大營中發出,由八百里快騎送往各地。
命令佔據舒縣(廬江郡郡治)的左將軍賈詡、寧朔將軍林武國、中郎將萬里、田武、馬德、寧盾和江夏校尉黃祖在當地徵募五萬士卒。
命令荊州牧周明在荊州境內徵募十萬士卒。
不是左將軍賈詡不想在廬江郡當地招募十萬士卒,而是招募五萬合格的兵員都夠嗆。
揚州轄江北的九江郡(14個縣)、廬江郡(14個縣)和江南的丹陽郡(16個縣)、會稽郡(14個縣)、吳郡(13個縣)和豫章郡(21個縣),根據皇上劉靖掌握的情報,揚州人口總數如今只有三百五十萬人左右,人口最多的是豫章郡、一百四十五萬人左右,吳郡、五十三萬人左右,丹陽郡、四十八萬人左右,會稽郡、三十三萬人左右,九江郡、三十八萬人左右,廬江郡、三十五萬人左右。
由於後將軍兼揚州牧孫堅年年徵兵打仗,如今廬江郡的總人口只剩下三十五萬人左右,按照大漢戶籍一戶平均六口計算,廬江郡不到六萬戶,每戶被徵募一人,也只能募兵六萬!九江郡現有人口三十八萬人左右,也只能招募七萬,後將軍兼揚州牧孫堅這麼多年與皇上劉靖打仗,揚州死亡的將士不下二十萬。
孫堅如今的兵員主要來自豫章郡!
左將軍賈詡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爭奪孫堅的兵員之地、豫章郡。
重生者劉靖知道在這個時代,由於糧食產量低下(一畝地一百斤左右),人口既是資源也是負擔,普通老百姓面帶菜色,遇到大災荒年,賣兒賣女,易子相食很普遍,由於他帶來了前世的良種,哪裡有駐軍?哪裡就有屯田營,在邊境上還擁有五大牧場,加上從胡人手裡收購的牛羊,這麼多年過去,向市場供應了上百萬頭牛羊,雖然年年征戰,沒有與民爭食,相反每年還投放數百萬斤糧食平抑市場,大漢境內沒有發生大饑荒和瘟疫,人口並沒有減少多少,荊州的人口反而增加了七十餘萬,達到七百二十餘萬人,成爲大漢人口第一大州,第二位是益州、六百七十餘萬人,第三位是冀州、三百八十餘萬人。
歷史上,劉皇叔佔據益州,建立蜀國,聯合東吳能與強大的魏國勉強對抗,除了地理上的優勢外,靠的就是益州的人口和資源,丞相諸葛亮看不清天下大勢,盲目自大,七出祁山,勞民傷財,民怨四起,加速了蜀國敗亡的進程。
蜀國興衰,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等劉靖收復青州和徐州,洛陽朝廷就佔據大漢九成的土地和九成五的人口,佔據遼西郡、遼東郡、樂浪郡和玄菟郡的劉綜所轄的總人口不到六十萬人,佔據丹陽郡、會稽郡、吳郡的劉辯所轄的總人口不到一百五十萬,他們如何與人口最多、實力強大的劉靖對抗?依靠諸葛神仙和郭嘉鬼才扭轉乾坤,癡人說夢話!失敗只是時間問題,神仙難救!
一個人從出生,成長到能打仗最起碼需要十五年,彭城朝廷和襄平朝廷想通過繁殖提高人口數量只能等下輩子了!
南海四營變成了揚州五營,中郎將萬里、田武、馬德、寧盾和江夏校尉黃祖如今各率領一萬精兵,大軍將擴充一倍,用優厚的軍餉和土地與劉辯搶奪廬江郡和周圍九江郡的兵員,這些南方新兵雖然沒有北方新兵強悍,但熟悉水性和南方的氣候,最重要的這些本地士卒的家庭和家族與洛陽朝廷綁在一起,在揚州境內再行募兵也容易的多。
命令荊州牧周明和江夏太守陳虢負責供應糧草和軍械,江水水師的一百二十四艘大型運輸船在五艘大型樓船的保護下,到時從鄂縣(鄂州)運送糧草輜重和新募的十萬荊州兵,順江而下,前往目的地柴桑!
洛陽朝廷募兵明碼實價,領軍餉還是要土地?尋陽、皖縣、居巢和舒縣境內只要反抗洛陽朝廷的大戶人家都被左將軍賈詡和寧朔將軍林武國殺了,誅滅九族,沒收的錢財、房屋和土地就成了新募士卒的軍餉和獎勵的土地。
一旦募齊五萬廬江郡的本地兵,左將軍賈詡的手裡就有了十萬大軍,立馬前往柴桑,與荊州牧周明徵募的十萬荊州兵匯合,率領二十萬大軍,以順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攻佔柴桑、歷陵和海昏,最後攻佔南昌(豫章郡治)!
命令安遠將軍張允率領江水水師(六十五艘樓船)順江而下,消滅幫助遷都的揚州水師(奮威將軍黃蓋),擊毀過江的大小船隻,然後趕往廣陵(揚州)江面。
命令平寇將軍孫威率領河水水師(四十三艘樓船)從高平趕往廣陵江面,與安遠將軍張允匯合,二大水師擊毀過往的大小船隻,讓白天不敢有船隻出現在廣陵段江面,不能讓叛逆輕鬆的渡過江水天塹。
在廣陵寬闊的江面上架設浮橋,劉靖手下強悍的舟橋營都不可能完成,何況劉辯手下殘缺不全的舟橋營?
渡過江水天塹只能依靠渡船或奮威將軍黃蓋率領的揚州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