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敗高梁河

一敗高梁河

公元979年5月,宋太宗滅掉了北漢,這令他十分高興。柴榮、趙匡胤都是公認的英雄人物,但多次攻打北漢均未成功,如今宋太宗把它解決了。因此,宋太宗異常興奮,甚至有點得意忘形。於是,宋太宗臨時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乘勝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

幽,是指現在北京一帶;雲,是指現在山西大同一帶。幽雲十六州,大體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全境和河北、山西北部地區。這些地方,原本屬於中原政權,可是在五代時期,後晉皇帝石敬瑭把它割讓給了契丹,換取契丹出兵,滅掉了後唐。契丹後來改爲遼國,幽雲十六州就一直處在遼國的統治之下。

幽雲十六州地勢險要,又有長城要塞,歷來是中原地區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此地一失,華北平原便無險可守,北方民族的鐵騎,可以任意縱橫馳騁。因此,凡是有點頭腦的中原統治者,無不夢想着收回幽雲十六州。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設想,首先採取贖買的辦法,贖買不成,再用武力解決。爲此,趙匡胤每年從財政上撥一筆錢,積攢起來,作爲贖買的費用。可惜,宋太祖沒有來得及實施就去世了。

如今,宋太宗帶領數十萬大軍,成功滅掉了北漢,打敗了遼軍,他忽然心血來潮,何不率得勝之師,直搗幽州,收復幽雲十六州呢?

宋太宗把他的突發奇想向大臣們一說,大臣們立刻分成了兩派。文官們大多數贊同,認爲宋軍兵強馬壯,乘勝進兵,出其不意,定能馬到成功,有的甚至說,北伐就像翻烙餅一樣容易。

武將們大多數不同意,認爲事先沒有做好準備,不宜倉促用兵,特別是攻打北漢已經四五個月了,將士們十分疲憊,這個時候應該班師休整,論功行賞,而不宜再勞師去打幽州。

武將們的意見是對的,而文官們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現象。可是,宋太宗是一個固執而又專制的皇帝,他決定的事情,別人很難改變。於是,倉促北伐的大事,就這樣輕率地決定下來了。

5月20日,宋太宗率軍從太原出發,往東翻越太行山,向河北境內進軍。將士們攻佔太原以後,都滿心歡喜,準備班師和領賞,不料翻山越嶺又去打仗,一個個怨聲載道。

宋軍好不容易翻過太行山,來到河北鎮州,早已經是疲憊不堪了,好在這一路都在宋朝境內,沒有戰事,只是辛苦,沒有危險。到了鎮州以後,將士們都想休息幾天,可宋太宗打算趁遼國沒有防備,出其不意,便下令不準休息,立即揮軍向遼境發動了進攻。

宋軍從鎮州出發,迅速向北挺進。遼國沒有想到宋朝會出兵,確實沒有防備,所以宋軍推進很快,連續奪取易州、涿州,只用十天時間,就抵達幽州城下。

幽州城外,駐有一支遼軍,是耶律沙率領的援助北漢的軍隊,在石嶺關吃了敗仗,逃了回來。耶律沙忽見大隊宋軍到來,吃了一驚,趕緊移師別處,不敢與宋軍交戰。宋太宗見是手下敗將,也不去管他,指揮大軍,迅速包圍了幽州城,四面攻打。

鎮守幽州的遼軍主將,名叫韓德讓,是個漢人,其祖父、父親都在遼國爲官。韓德讓能征慣戰,智勇雙全,忠於遼國,後來當上了遼國的攝政王,長期與宋朝對抗。遼國境內有許多漢人居住,也有不少漢人當了遼國的文臣武將。遼國的開國功臣和宰相,就是漢人韓延徽。

韓德讓見宋軍圍城,立即部署防禦。幽州城內遼兵不多,但城池堅固,韓德讓指揮有方,宋軍連續攻城二十餘日,不能奏效。遼國皇帝得知幽州被圍,立即派大將耶律休哥率十萬騎兵前去增援。

耶律休哥是遼國名將,有勇有謀。他一邊率軍南下,一邊派人與韓德讓、耶律沙取得聯繫,讓耶律沙在幽州城外襲擊並纏住宋軍。耶律休哥率遼軍鐵騎,日夜兼程,直撲幽州而來。

宋太宗正在督促攻城,忽然耶律沙的軍隊從背後襲來。宋太宗見敗軍還敢挑釁,不由大怒,令宋軍暫停攻城,回過頭來,全力對付耶律沙,想一口吞掉這股遼兵。其實,宋太宗剛到幽州的時候,就應該首先把這股遼軍幹掉。

此時,這股遼軍雖然人數不多,卻十分頑強,且戰且退,但不潰散,而是纏着宋軍,頑強抵抗。兩軍在高梁河一帶展開激戰,宋軍雖然人多,但將士疲勞,打了整整一天,才向前推進了十里。

到了傍晚,戰事仍然在激烈進行,耶律沙沒有息戰的意思,他是在拖着宋軍,等待耶律休哥的援軍。天黑了下來,突然,馬蹄聲、吶喊聲驚天動地,無數的火把將大地照得通亮,耶律休哥的騎兵到了。耶律休哥知道宋軍人多,便令遼兵每人手持兩個火把,壯大聲勢,只見漫山遍野都是火把,不知道遼軍有多少人。

宋軍奮戰了一天,精疲力竭,忽見無數的遼兵殺到,頓時大亂。軍隊一亂,宋軍的弊端就顯露出來,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成爲一盤散沙。幽州城內的韓德讓,趁勢大開城門,率遼兵殺了出來;耶律沙回過頭來,展開反攻;耶律休哥兵分兩路,左右包抄。幾路遼軍,將宋軍團團包圍起來。

火光之下,宋太宗的皇帝儀仗十分醒目。耶律休哥親率一隊精銳騎兵,直撲宋太宗的中軍大營。宋太宗大驚失色,慌了手腳,急忙撥馬而逃,身邊只有少數人跟隨。遼兵見宋太宗逃了,亂箭齊發,宋太宗腿上中了兩箭,差點摔下馬來。宋太宗腿上受了傷,不能騎馬,手下人在慌亂之中,找了輛驢車,讓宋太宗坐上,沒命地向南逃竄。

中軍將士不見了皇帝,認爲他死了,恰巧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在軍中,將士們打算擁立趙德昭爲帝,指揮與遼軍作戰。忽然有人說,皇帝沒有死,而是南逃了,於是,此事只好作罷。戰後,宋太宗聽說了此事,心中十分不悅。

皇帝逃了,軍隊亂了,宋軍兵敗如山倒,爭相逃命,潰不成軍,任由遼軍鐵騎追擊砍殺,被殺一萬多人。耶律休哥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頭追擊宋軍,結果身受三處重傷,幾近昏迷,不能騎馬了,但他仍然堅持坐車指揮戰鬥。遼軍乘勝追擊,追出幾十裡地,一直追到了涿州。

高梁河慘敗,宋軍潰不成軍。宋太宗十分鬱悶,回師以後,不獎賞將士。趙德昭進言,請求獎賞三軍。宋太宗冷冷地說:“等你當了皇帝,再獎賞不遲。”

趙德昭本來沒有稱帝之心,受不了叔叔猜忌,憤而自殺,以明心跡。所以,宋太宗落下一個逼死侄子的壞名聲。兩年以後,趙德芳病死。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死了,有人懷疑,這是宋太宗做的手腳。

高梁河之戰,成爲宋遼關係的重要轉折點,也暴露了宋軍戰鬥力差的弱點。此後,遼國不斷髮兵南下,侵襲宋朝邊境,掠奪財富和人口,兩國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宋太宗對高梁河慘敗並不甘心,一直耿耿於懷,總想找機會挽回臉面。七年之後,宋太宗第二次出兵北伐,不料又是一個慘敗。

41、宋神宗力圖革新精選5、宋朝對外屢戰屢敗14、兩徵北漢無功績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65、愛國詩人陸游精選7、正史中的包青天26、再敗岐溝關25、一敗高梁河34、澶淵之盟宋遼和好68、宋光宗得了精神病65、愛國詩人陸游45、宋徽宗才高德寡36、仁宗盛治北宋繁榮5、理性處事穩大局34、澶淵之盟宋遼和好7、有意逼反李重進29、蜀地爆發起義34、澶淵之盟宋遼和好77、丹心汗青文天祥58、秦檜陷害岳飛精選3、趙匡胤爲何傳弟不傳子23、繼承兄業統一全國60、真假公主千年謎案54、淮西發生軍變43、司馬光反對變法74、弱智皇帝宋度宗1、後周爲宋朝奠基74、弱智皇帝宋度宗8、爲防功臣釋兵權78、崖山海戰元滅南宋45、宋徽宗才高德寡39、才華橫溢蘇東坡21、趙光義繼位很正常精選4、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嗎15、連滅兩國收江南60、真假公主千年謎案67、豪放詞人辛棄疾39、才華橫溢蘇東坡9、楊信裝啞十二年3、柴榮託孤費心機12、爲獲財富滅後蜀精選1、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18、宋朝優待讀書人精選7、正史中的包青天36、仁宗盛治北宋繁榮57、岳飛四次北伐22、宋太宗立志興國75、蟋蟀宰相賈似道35、狸貓換太子是真的嗎35、狸貓換太子是真的嗎1、後周爲宋朝奠基新視角讀宋史 序言和目錄32、太宗兒子誰接班精選5、宋朝對外屢戰屢敗41、宋神宗力圖革新22、宋太宗立志興國35、狸貓換太子是真的嗎62、隆興北伐南宋反擊精選10、宋朝是文人的天堂54、淮西發生軍變20、趙匡胤爲何傳弟不傳子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18、宋朝優待讀書人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2、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19、趙匡胤是怎麼死的63、宋孝宗開創乾淳之治23、繼承兄業統一全國29、蜀地爆發起義34、澶淵之盟宋遼和好41、宋神宗力圖革新64、朱熹與程朱理學40、正史中的包青天26、再敗岐溝關43、司馬光反對變法44、宋哲宗恢復新法26、再敗岐溝關73、蒙哥命喪釣魚城16、不遺餘力固皇權47、金國迅速崛起15、連滅兩國收江南40、正史中的包青天74、弱智皇帝宋度宗5、理性處事穩大局43、司馬光反對變法6、速戰速決滅李筠31、宋太宗不想傳位於弟精選8、趙匡胤是怎樣黃袍加身的44、宋哲宗恢復新法77、丹心汗青文天祥69、宋寧宗懦弱平庸42、王安石主持變法65、愛國詩人陸游精選5、宋朝對外屢戰屢敗27、千古流芳楊家將2、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8、爲防功臣釋兵權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精選9、一個禁軍將領竟然裝啞十二年57、岳飛四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