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太空歌劇”

第1434章 “太空歌劇”

從另一個層面的技術上講,其實理論上有兩種思路。

一種,是移民,利用美洲和澳洲的六七十億畝土地,緩解碾碎的痛苦。

另一種,是均田、並且保證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無法擁有金融資產屬性。

但,看似這是兩種思路。

實際上,卻是一回事。

能做到均田的,纔有能力一年移民大幾百萬,而移少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反過來,一年移民大幾百萬,所需的財力、物力、基層控制力,又只能依靠均田獲得。

現在,現實就擺在這。

北美,還有六七十億畝的土地。

但是,太平洋如此遼闊,去一趟至少六個月,中途吃喝拉撒、補給後勤、開墾等待收回、水手海員、帆布木料……這些東西,成本就是每個人至少100兩白銀,至少的至少。

照着一年大幾百萬人的大規模移民緩解壓力,也就是一年在移民一項上的支出就在大幾億兩白銀。

不均田,去掉地主這個中間商賺差價,去哪弄這大幾億兩白銀?

所以,在這個現實下,這兩個思路,其實就是一回事。

而大順的工業化問題,還是那句話,現在這情況,最大的難點,不是資本、不是貨幣、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勞動力人口、不是原材料,這些都有。

最大的難點,還是第一種私有制的理想社會和執念,以及不想被碾碎的小農經濟的掙扎反抗。

這就是爲什麼劉鈺說,大順的資產階級想要成事,至少得有這樣的本事:來十萬、殺十萬;來一百萬、殺一百萬;來一千萬、殺一千萬。

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這和傳教士在大明時代,嗶嗶說兩萬西班牙正規軍即可滅明,是一樣的“所謂理論上正確的屁話”——你在風帆艦時代都能支持兩萬人的跨大西洋、太平洋遠征了,你直接上月球得了,來大明幹雞兒啥?

既然這是屁話,那麼就必須得換一種思路。

也即劉鈺說的,給個窩窩頭,餓不死、別起義,扛到一百桌菜全擺滿的時候。

表面上看,皇帝也是這個思路。

但實際上,以劉鈺對皇帝的瞭解,以及大順一開始建立的那種相互制衡的體系,乃至於這些年改革過程中皇帝的“內外有別”的平衡思路……

如果皇帝不是有意在試探什麼,而是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真心的話。

那麼,劉鈺大致是能猜出來皇帝的思路的。

這和思路的前提,就是“均田”、“限田”在大順,或者說在一部分士大夫的理想社會構想中,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正確。

也即,在“大義”上,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爲的大義的。

有大義。

可做成事。

這兩個的區別,可是大了去了。

現在,皇帝確信,在能力上,做不到均田。

做的話,搞不好就是王莽改制,天下大亂。而且,很可能徹底崩了,直接暴死。

所以,在劉鈺所謂的“一人發個窩窩頭,撐到百桌菜做完”的思路下,皇帝的想法也就大概可知了。

前朝撐了二百多年。

皇帝覺得,按照這個週期,如果一切不變、照舊統治,加上諸多改革、沿海工商稅收等,大順在內部延續舊的統治方式,也撐個276年,似也可能。

現在大順從西安開始算起,也已經百餘年了。

理論上,舊的那一套,還能再撐個百餘年。

也就是說,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折騰,那麼就算大順也能撐276年,那麼現在至少還有個百餘年的國祚。

而皇帝認爲的鴆酒,是說,已經開始了折騰,工商業的發展太快,資金聚集的速度太快,在貨幣改革後兼併的速度也會飛昇。

如果不解決,那麼這百餘年的國祚,可能也就剩下幾十年了——按照傳統的兼併、輪迴思路。

而現在,依舊還是內外有別的思路延伸、或者說從大順開國就開始的那種制衡思路兩種選官體系的變種延伸,封閉內部。

內部也就還是按照舊體系運轉,理論上,一切照舊,再加上現在先發地區提供的布匹糧食白銀軍官團等,那不也能撐到276年?

既然說,在劉鈺看來,皇帝腦子裡裝的,就是變形的洋務運動思維,是技術派。

那麼,皇帝所謂的解藥,就是皇帝說的“王謝燕”。

也就是他在西苑的這片親耕田裡用的肥料、蒸汽抽水機等。

那麼,假使大順內部延續舊思路,也能撐到276年,那麼還有百餘年的時間,這解藥能不能研究出來?

在“解藥”研究出來之前——至少,在皇帝的純粹技術角度的思路,這東西就是解藥——先發地區的發展,又可以提供稅收、金銀、物資、軍隊,既方面賑濟、也方便鎮壓。

如果能的話,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問題。

即,在“大義”上,傳統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爲的大義的。

哪怕是滿清,幹小四時候,有人上限田、均田的奏疏,也只是不辦,嘴上還得說這“合乎正道”,而不是直接以“通匪”的罪名抓起來槍決。

辦不辦,是一回事。

這件事有沒有“大義”、是不是“政治正確”,是另一回事。

想辦,但辦不成,又是另一回事。

將來,如果說,解藥研究出來了。

也即皇帝認爲的,化肥批量製造、鐵器便宜的家家弄得起、抽水機可以快速普及到每一處河流、黃河改道工程徹底完工等。

屆時,內部按照固有的週期,也差不多該到了輪迴的時候了。

到時候,朝廷是否可以自己舉起“均田”的大義,在內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達成儒家復古派的“惟農有田”的狀態,再續276年?

同時,在完成均田後,反手一波,藉助小農的力量,完成先發地區產業的官營,復《周禮》的理想化社會模型?

現在搞均田之類的改革,皇帝看來,力量不足,容易暴死。

而且,就算不暴死,將來怎麼辦?

唐代的土地制度,也沒撐幾年,就瓦解了。只怕到時候新的問題又產生了。

所以,現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就算能完成,那麼對大順王朝而言,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等到內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週期輪迴基本要到的時候,改一波,最起碼,還能續一陣。

大唐均田制,不也撐到了唐玄宗時候嗎?

同樣的。

就先改,基本就是暴死的結局。

而將來,先發地區繼續發展。

到時候,憑藉先發地區的資金、稅收、物資、糧食、布匹、軍火,以及實學新人的人才儲備,理論上是有完成均田限田改革的力量的。

均田限田一旦完成,再改革科舉制,而不是廢除科舉制——保留科舉制,但改革科舉的內容,增加實學作爲考試項目。

先借助先發地區,完成內部的均田。

再借助均田的人心所向,反手壓住先發地區的商人階層。一旦內部穩定,反手就把先發地區的產業收歸官營。

到時候,畝產不說八百斤,就算畝產五百斤;又有鐵器便宜;又有交通便利;又有蒸汽抽水灌溉而保水旱……

大順,是不是也有漢興四百、周存八百之運數?

對皇帝而言,二三百年的週期,他還是知道的,也沒指望千秋萬代。

對皇帝而言,只要還沒嚥氣,那就要死死抓住權力。

但嚥氣之後的事,他還是希望王朝延續、子孫延續的。

現在,皇帝牢牢地抓着權力。

而且,如果不折騰,基本上大順也就是二百來年的國運,甚至可能更低,因爲人口爆炸的太快。

那麼,既然如此,藉助那些過去的經驗、像是夢魘纏繞一樣的傳統,皇帝生出這樣的想法,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雖然說,這也算是一種“我死之後、洪水滔天”的思路。

反正我只要不死,我就要牢牢抓住皇權。

而若我死了,可能這麼折騰會炸、但也可能這麼折騰能有漢四百、周八百之運數。

那麼,何不折騰?

粗聽起來,理論上可行。

但這個可行的基礎,或者內核,依舊是舊時代的思維。

仍舊是小農經濟佔有統治地位下的思維方式。

甚至可以說,依舊是標準的封建王朝的思維方式。

無非就是:

水利工程、滾車灌溉,在皇帝的腦子裡,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蒸汽抽水機。

大運河、漕運船,在皇帝的腦子裡,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鐵路、海運。

官營的織造局,在皇帝的腦子裡,換成了他幻想的化肥廠、鋼鐵廠。

科舉制,八股文,在皇帝的腦子裡,換成了帶有實學學問的科目舉試。

皇帝沒見過新時代。

皇帝只是見到了鐵路、蒸汽機、硝石肥,這些在新時代的一些產品。

但這不代表他就能見識到新時代的模樣。

最起碼,在皇帝的腦子裡,是沒有“工人”這個概念,並且也完全不可能理解,將來有朝一日,工,纔是主導時代變革的力量。

皇帝再以舊的一切,配上“洋務技術”,幻想他腦子裡的新時代。

本質上,這和太空歌劇、未來世界幻想的冷兵器機器人、生產力極度發展都飛出太陽系了居然私有制和家庭還存在、人類都他媽銀河作戰了居然還有帝制之類的玩意,差毬不多。

只是在現有的社會關係、社會意識上,增加了一些幻想的技術而已。

所以,皇帝覺得可行。

而劉鈺,不只是見識過化肥、蒸汽機這些技術。更見識過未來的時代。

所以,劉鈺確定,不可行。

因爲,皇帝忘了考慮一件事:新的生產力,會帶來新的生產關係、社會意識、以及新的矛盾、新的階級。

皇帝只是在大順這個封建王朝的原始邏輯上,爲大順加了點技術幻想。

浪漫點說,老皇帝的想法,算是大順特色的蒸汽朋克、太空歌劇。

只不過,技術,是作爲維多利亞蒸汽朋克裡的“魔法”而存在的——一種超脫生產力、生產關係、階級等範疇的,抽象的力量。

在這個幻想裡,魔法只是魔法,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

和太空歌劇裡的先進技術,一樣,只是抽象的、超脫於社會的一種力量,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

彷彿,時代被靜止於現在,只有技術的進步,而無關於人,亦即這個人的一切社會關係總和中的社會關係的變化。

其實,也即一種特殊的“洋務運動”的思路。

(本章完)

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971章 割袍(上)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663章 推諉第933章 覺醒(五)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346章 埋雷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91章 提點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23章 小團體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331章 雷罰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86章 中轉港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337章 見過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96章 工商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31章 收心第1012章 圈地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80章 開個小洞第846章 雙贏(上)第148章 魚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1079章 爭功(四)第351章 舊相識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255章 兩制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810章 聖君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993章 直鉤第1030章 氛圍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862章 好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