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

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

皇帝話講完,沒人支持也沒人反對,全都不吱聲了。

這的確是個露臉的機會,但也一樣有風險。

幾個老將心想,老袁剛折了孫子,老劉這兒子雖然不是嫡長子,可好容易在嫡長子外有個能成事的。

真要是出了什麼事,日後相見面上也不好看。

再者來說,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辦事,麻煩太多。

鄂國公李九思想的明白,自家和翼國公家裡關係不錯,前些日子侵佔別人田產的事,也多虧他家裡幫了幫忙。

剛纔幫着誇幾句是可以的。

但皇帝現在說的這個事,還是不要多說爲妙。

勝負乃兵家常事,這話沒錯。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勝負就不是兵家常事了。

這一次皇帝親征,老將們心裡都清楚,這是準備在軍中立威的。

軍中立威,就得打勝仗。那劉鈺在那邊乾的確實不錯,可誰能保證到了這邊一定行?

萬一不行怎麼辦?

如今在那邊功也立了、份也拔了、名也顯了……按說趁此機會在皇帝面前再露露臉,也挺好,可萬一……

這事兒,還是皇帝你自己聖裁吧。

見場面沉默,李淦大約也猜到了衆人的想法,只好望向了靖國公袁嵐。

袁嵐依舊沉默,心頭卻實有千言萬語。

他是老將了,家裡的地位也算穩固,世襲公爵已經是到頭了。有些事他看的清楚,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這一仗皇帝親征,他能明白皇帝的用意。

就像劉鈺說的,大順和羅剎之戰,分明就是兩個壯漢拿着鵝毛互相撓癢癢,羅剎國出不了多少兵。

皇帝藉此刷一刷軍中威信,同時還把喀爾喀蒙古的事給解決了,的確挺好的。

可這幾天木裡吉衛城攻擊不順,皇帝就像是被咬斷了尾巴的貓一樣,全然不顧天子氣派,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袁嵐覺得,皇帝雖然也經歷過事,可終究心裡還是太急躁了。

太急躁,又趕上如今休養生息已過,國力恢復,火藥武器的出現導致蒙古孱弱,天子一肚子壯志雄心。

可喜可賀之餘,也難免想到另一種可能。

壯志雄心,幹好了,那是漢武唐宗。

幹不好,那就是隋煬明槐。

宮廷裡還看不出什麼,真到了戰場上,這皇帝急躁的性子就露了出來。

急躁的皇帝,多半想着畢其功於一役,幹個青史留名、比肩漢唐。

可雄心壯志哪怕李二,打高句麗不順也沒有死磕,而是留給了兒子去解決。

如今方纔遇到了一點挫折,皇帝就想着直接用個勳衛換將爲攻城先鋒,這着實不應該是皇帝應有的沉穩。

如今還只是對羅剎小戰,日後皇帝還要徵準噶爾、改土歸流、免除士紳優待等等一系列的事兒。

這要是稍有不順,就換人,性子急躁到這種程度,不說隋煬吧,前朝可就有一個這麼急躁的。

那棵歪脖子樹,可還在煤山長着呢。

眼見皇帝盯着自己,袁嵐也只好出面道:“陛下,劉守常雖有些本事,可此事不應如此急躁。”

“他領兵先往永寧寺,沿途將近一年,兵將熟悉,戰士用命。是故可以攻城掠地,而成少年之功。”

“若來此地,一則兵將不熟,二則他不過是個勳衛。此番調派之兵,都是驕兵悍將,縱然只是攻城先鋒,那也未必能制。”

“三則他在那邊,兵不過三五百、將不過騎尉。叫他來做攻城先鋒,數千人調動,非他所能擅任。”

“是故,臣以爲,不若調他來此,爲參謀參軍。馬幼常爲參軍參謀,多有功勞;而使之街亭,則有武侯揮淚。”

老將忠言,這些天就有些急躁的李淦終於冷靜下來。

沉吟片刻,亦覺得自己的確是有些急躁了。之前還沒想太多,如今想來,着實不該。

都說謀而後定,可之前料想的實在簡單了。

以爲羅剎人在此地不過數千兵馬,且相隔千里,各位爲守,國朝調兵精銳,定是摧枯拉朽。

然而親臨前線,方知事情不總是按照自己設想的那樣去發展。再想想之前劉鈺在奏摺上的勸諫,雖說出於戰略不能全聽,可事實擺在眼前,終究還是把對手想簡單了。

急於求成,又急於解決北疆之事,加之西邊不亮東邊亮的對比,這才讓他做了個太過急躁的決定。

鄂國公見該說的話老袁都說了,自己這時候也該出面了,遂道:“陛下,靖國公所言極是。再者,劉守常已去攻打忽裡平寨,前線如何,相隔千里,實非我等所知。不若派人前去,詢問一番。”

“若可一鼓而下,則又何必急於一時,非要此刻調他回來?若不能一鼓而下,松花江水師逆流尚需時日,則可調他過來,問以攻城之事。”

“再者,木裡吉衛不日將下。從木裡吉衛到忽裡平寨,可穿山而行不過百餘里,何不等木裡吉衛城破再議?”

李淦不再多說,知道這些老將們已經給了自己臺階,自己當從諫如流,也應該把心靜一靜纔是。

“既如此,也好。來人,宣那個報捷的杜鋒,朕要詢問些細節事。”

想着乾着急也沒用,不如聽聽東邊的戰事,靜一靜心,也正好詢問一下那個羅剎王義子的事,是否可爲談判之資。

…………

杜鋒得了賞賜,算得是狗窩裡存不住剩乾糧,趕忙換上了賞賜的武弁戎服。

跑到水邊把個臉恨不得洗脫了皮,照着水面如鏡,武弁歪了又戴、戴了又歪,怎麼弄都感覺差點意思。

聽到皇帝宣見,最後洗了一把臉,心想果如劉大人所料,這恩情可是不能忘了。

劉鈺在寫奏摺的時候,一些東西寫的比較簡略。私下裡把杜鋒叫過去,就說寫的簡略一些,陛下說不定還能讓你御前問話。

這是個機會,只要對答如流,口齒清楚,也能在陛下心裡留個好印象。日後說不得有些用。

這種事自然是藏在心底,如今皇帝真的要召見了,杜鋒只覺得心要跳到了嗓子眼。

雖說來之前已經演練過許多次,該怎麼回答也算是半背半念,可還是有些擔心。

一則擔心自己那一口融合了魯西方言的口音,皇帝算是大半個老陝兒,只怕有些聽不習慣;二則就是自己野慣了,說起話來張嘴問媽閉嘴問爹,他媽恁爹之言如同之乎者也,這要是在皇帝面前順嘴禿嚕出來……

跟着近侍到了行營大帳,聽着禮官的號令磕完了頭,杜鋒的手反而不抖了。心想杜鋒啊杜鋒,劉大人給你備下了機會,這機會若是掌握不好,日後可是未必能有了。

等皇帝問完第一句話,順利回答之後,杜鋒的嘴也漸漸順溜起來。

和那些京官不同,皇帝在杜鋒這種邊軍心裡,就是個摸不着看不到的木偶。雖說長這麼大也見了不少被貶到邊關的京官兒,但終究那是別人的故事,看看熱鬧罷了。

說起皇帝,敬畏是敬畏,但也未必比得上吉林防禦使。

一連問了好幾個都已經演練過的問題,對答如流,皇帝讚許地嗯了幾聲。即便不敢擡頭看皇帝的臉色,聽着這兩聲輕輕的“嗯”,那也是如同六月裡喝了雪水,美滋滋的感覺直透腦門。

“這羅剎王的義子……朕亦看過劉鈺的西洋諸國略考,按他所言,這羅剎國自號第三羅馬?這漢尼拔之名,劉鈺亦提及過,算是西洋武廟內的人物,卻也是差點亡了羅馬的人。”

“他既自稱第三羅馬,卻把個義子名字取爲漢尼拔,這是何意?按這西洋說法,昭烈皇帝亦算是第三大漢,也有義子,可也是封禪之名。細細想來,這倒像是漢昭烈帝給義子取名爲王莽、綠林、赤眉、黃巾角寶?”

這着實有點出乎皇帝的理解。

“回稟陛下。若前朝永樂,宋之方臘已用此年號;高句麗亦用過永樂年號。方臘爲賊、高句麗曾據遼東。既用永樂年號,不過楚人自稱蠻夷之憤慨之言:自言某乃燕地遼地起兵的反賊,你奈我何?”

“那羅剎老王想來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西洋人以爲羅剎蠻夷也,義子名漢尼拔,實則說明羅剎有西征之心,如楚自言,蠻夷帶甲十萬欲觀政爾。”

“此亦爲我天朝之福,羅剎一心往南往西,定不肯在東久戰。劉大人言,與羅剎議,或可借西洋諸國爲力,恐嚇欺騙羅剎,使之以爲我天朝有遠交近攻、東西夾擊之勢。”

“漢有張博望通西域、聯大月氏。如今西洋人船行萬里,雖仍隔萬里,卻也可引以爲援。”

天朝朝貢體系已久,早已沒有了漢之前那種合縱連橫的思維方式,也沒有足夠的機會施展這種合縱連橫的手段。

如今再提及這種已經遺忘了將近兩千年的辦法,在場諸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李淦到時大抵看過西洋諸國略考之事,疑惑問道:“可引而爲援者何?羅馬蘇丹?”

“回稟陛下,劉大人俘獲那羅剎義子後,又詢問了一些西洋事。以爲可以爲援者,非法蘭西國不可。那羅剎與瑞典開戰,瑞典戰敗,波蘭舊王退位,其女爲法蘭西王后。羅剎人扶持波蘭王,待其薨,法蘭西必與羅剎一戰而爭波蘭王位,效秦晉故事、重耳歸國。”

“再者,法蘭西國多有傳教士通我國,朝中亦多法蘭西人。至於再多,實非俺所知,陛下可親問之。”

李淦心中一動,暗想這事需從長計議。承認羅剎不在朝貢範圍之內,兩國均等,已是千年未有之事。

難不成日後天朝真的要與西洋諸國交互?乃至於復漢武派人出使大月氏故事?

隨即又想,這劉鈺倒是又立了一功。本以爲不過抓了個被流放驅逐的義子,雖也是功,卻如雞肋。

想不到他倒是細心,竟問出了羅剎國在西邊的亂事。或許,談判的時候真可以詐一詐羅剎,叫羅剎人誤以爲我天朝與法蘭西有盟,從而使之多做讓步?羅剎王的義子,所知必多,這事定是可信的。

“嗯……無論如何,得讓劉鈺過來,不要在那邊折騰了。”李淦心中暗想。

(本章完)

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320章 榮譽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847章 雙贏(下)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78章 看破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936章 綁定(下)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941章 自覺(三)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922章 歸來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236章 中介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009章 親不親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6章 震動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91章 提點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922章 歸來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547章 惡龍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270章 先驅者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381章 臚音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997章 量身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