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

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

然而蔣友仁知道,他自己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某種程度的“異端”了。

這種奇葩異端想法,和他來澳門,或者說,和整個大順這些年的變化,息息相關。

第一個促使他產生他不自知的異端想法的起因,是因爲大順科學院的建立。

因爲本身他來華的目的,就是希望以科學知識爲鑰匙,重新打開耶穌會返回大順的大門。

故而他對大順科學院的情況很關注。

而大順科學院秉持的“法統”,是萊布尼茨的那一套科學院體系,使用的又是俄國科學院那一套外籍院士帶本國助理搞研究、本國助理帶大學生搞研究、科學是爲了應用的模式、是爲了技術技術爲人類謀福祉。

而不是像英國那羣人研究純粹的、爲了科學而科學的、以全面認識自然爲最高目的的科學。

是以,大順這邊,算是很標準的萊布尼茨這一科學院體系的。

自然而然,一些萊布尼茨的文章在大順這裡都是很容易找到並且流傳的。

本着要了解大順的科學院,才能從科學院入手打入科學院的目的,蔣友仁當然讀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書。

也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萊布尼茨的《神義論》、《單子論》之類的文章。

神義,由這個詞本身,也能知道意思。

這當然是個老話題,老到不能再老的那種。既然神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世間爲什麼會存在惡呢?

而這個時代,機械論、原子論又大行其道,但卻解決不了世界的連續性、統一性,也不能解釋物質和精神之間的關係。

萊布尼茨提出了單子論,試圖調和和解決這個矛盾,最後通過非常嚴密的推理,得出了一個結論:

爲什麼有全善、全知、全能的神,世間仍舊有惡呢?

在創造世界的時候,一定有無數種模板。

既然全知,便可能設計出無窮個可能的宇宙。然而只能有一個宇宙存在,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所以,全知者肯定是經過比較之後,覺得這個是相對來說最好的那個了。

刨除掉神之類的概念,大致就是說宇宙誕生之初,就設計了一套規則,然後後續的一切都按照這個規則演化。包括生命,也只是這個規則之下演化出的必然。

可能有圓周率是3,或者圓周率是4甚至5678的宇宙的可能,但最終選的是我們這個圓周率是3.14的這個……而這個,是比較之後最好的那個。

而至於善與惡,則大致是說,惡是人的有限視角的認識,而在全視無限視角下,這其實也是一種善,或者說是合乎秩序的,而秩序本身站在全視視角下就是善的。

這就需要一個完美的政府,來讓惡人必然受到懲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懲罰惡人,就是給人類一種模仿全善的救世主懲惡的機會,這麼看,這些惡在更廣闊的視角下不就是善嗎?

某種程度上,就類似於是個“上帝大棋黨”,神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你得用更高的、大棋的視角,來看你們這些凡人有限視角內的善惡。

只有這樣,才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這是蔣友仁受到的第一個衝擊。

第二個衝擊,源於澳門的特殊性。

從明朝中期東西方貿易開啓,澳門的特殊地位,以及前朝的貿易政策,都使得澳門在很長一段時間極度繁榮。

這種極度繁榮,也催生出了一個問題。

耶穌會要傳教,傳教需要錢,在澳門怎麼解決錢的問題?當然是靠貿易。

耶穌會作爲宗教改革期間的耶穌連隊,又發三願,不得經商。

但情況特殊,權宜之計,東方教區視察員來轉了一圈後,允許耶穌會適度經商,籌措經費。

但是,經商這種事,要麼就一直保持不得經商的條例,要麼一旦開了口子那就能把這口子撐的無限大。

從一開始的入股日本生絲貿易、到後來的耶穌會專門準備了耶穌會自己的商船、再到壟斷安南地區的貿易額……越幹越大、越幹越大。

蔣友仁和澳門當地的教士聊天的時候,就能感覺到這邊教士濃濃的錢財味兒。

而他來澳門之前的歐洲,也處在新時代的邊緣,一切向錢看正在取代封建時代的等級身份。

這讓他產生了一種對新時代的隱憂。

天主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這也是中華禮儀之爭的重要原因,祭祖祭孔之類都算是偶像崇拜的範疇。

蔣友仁則在反思,偶像崇拜,是不是這個偶像必須是人呢?

抽象而具化後的資本、金錢、財富,利潤,是不是也是一種偶像?

新時代人們都利潤、金錢的追捧,難道不是一種特殊的偶像崇拜嗎?

站在他接受的學院經學體系的邏輯思辨基礎上,在產生了“崇拜金錢”是不是也是一種偶像崇拜的疑惑後,他又開始思索更多。

而這種更多的思索,也來源於時代的變化和大順的貿易政策。

他發現,澳門的衰落,和大順的貿易政策,息息相關。

如果大順放開貿易,那麼澳門就會衰落;如果大順封閉貿易只留下澳門,那麼澳門就會繁盛。

而在澳門的繁盛期,傳教士以繁盛期的澳門,解讀爲“我們的文明更爲優越、所以澳門才如此繁榮”。

然而,伴隨着大順的貿易重心北移到長江下游;伴隨着英法荷瑞各國都在大順的岸上開辦的商館,澳門瞬間衰落了。

不但衰落的肉眼可見,而且還淪落到以販賣人口和走私鴉片爲生了。

蔣友仁不是搞經濟學的,他是傳教士。

所以,他的視角,也還是那個金錢崇拜的引申問題。

即,“我們的文明更加優越”這個概念,具象之後,算不算一種不自知的偶像崇拜?崇拜對象是我們西方文明自己?

如果不是偶像崇拜,而只是一個事實,那麼澳門就不會因爲大順的貿易政策或是繁榮、或是衰敗。

而這不是一個事實,而是自我認知產生的一種不合理的相信,那麼這顯然就是偶像崇拜啊。

誰說偶像崇拜的偶像,一定得是人呢?

而這個崇拜的基礎,不正是金錢嗎?因爲之前賺錢,所以纔敢說優越,那這不還是一種對金錢、財富的偶像崇拜嗎?

他心中的第二個衝擊和思索,源於歐洲已經開始的新時代,最終在大順貿易政策驅動下的澳門這個特殊之地,萌芽成長。

他在澳門受到的第三個衝擊,則要追溯到明末的思想大混亂,以及大順擊敗了滿清,以保天下之名結束亂世之後,對前朝問題的反思。

簡而言之,就是,前朝差點亡天下,得有個什麼玩意兒背鍋。

誰來背這個大黑鍋?

自然是理學,當然,也有批判說是理學衍生出的心學的。總不可能讓儒家這個總體來背這個大鍋吧?

也就導致了大順這邊,理學破,而新學不立的情況。雖然有官方意識形態,但官方推崇的那些,缺一個半聖來整理成體系。

一時間,很多儒生都認爲“破一分程朱、近一分孔孟”,開啓了直接讀先秦經典的風氣,認爲後世注書明顯是摻雜了私貨,要直接看原文,看先秦古籍,不要去看宋儒的註解。

這種風氣,根源就是差點亡天下的反思。

而這種風氣,也帶動起來了先秦古籍的大量傳播。然而,先秦書籍,又不是隻有儒家的,還有諸子百家的,尤其是先秦時候諸子互噴的文章居多。

蔣友仁在儒學之外,嘗試着也看看先秦其餘學派的文章,然後就看到了韓非子的書。

韓非子說:在他們那個時代,巫祝經常祝願別人,長生千秋、萬壽無疆。但使人多活一天的應驗也沒有,也從沒指出過該怎麼才能長生。

所以當時人們看不起巫祝,逐漸不信這些鬼神之事。

又說儒家的學問也是如此,從不說該怎麼辦,只說“要是聽從我的主張,就可以如何如何”;但又不談具體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具體怎麼辦。

不談現在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反而說一些過去治理國家取得的功績;不去考察官府法令這樣的事務,卻都去稱道上古流傳的美談和先王就的功業。

韓非子就噴,說儒家的行爲,和那些祝人長生千秋的巫祝,有啥區別?這不就是現實裡的巫祝嗎?

一點也不應驗,也沒有可操作性。

淨說一些上古時候誰也沒見到的事。

當然,韓非子的這篇文章,本意是噴完了墨家噴儒家,最後得出結論:民衆愚昧,徵收錢糧的賦稅,爲的是把它們用於救濟災荒、供養軍隊保衛國家,百姓卻認爲是朝廷貪婪。是以,民衆的認識是靠不住的。治理國家的時候順應民意,是不行的……

但是,這文章是寫給君主看的。

在傳教士看來,自然是另一種視角。

蔣友仁覺得,韓非子說儒家的那些東西,很像是也在說天主教。

而因爲天主教認定華夏這邊是偶像崇拜、崇神貪財、且又非常現實,所以蔣友仁劍走偏鋒地得出了一個不算是奇葩的結論:

想要天主教在大順真的傳播,就得擺脫韓非子說儒家的那個問題。

天國,是看不見的,就像是三代之治一樣。

這個非常現實的民族,比如之前對傳教士的優待,源於傳教士能帶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而不是內心真正信仰。

皇帝都如此現實,那麼民衆豈不是更加如此?

這便恐怕需要一個人間的實體,確實讓他們看到了天主教行、可以,纔有可能大量地去信天主教。

而現在,走皇帝路線和上層路線都走不通了,沒機會。

那麼,先要搞出這麼一個人間實體,要咋整呢?

(本章完)

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5章 府兵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165章 備戰(四)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497章 急躁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167章 備戰(六)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633章 斡旋家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262章 紙老虎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379章 四宗罪第847章 雙贏(下)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205章 入營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73章 法理問題第781章 談定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94章 卸力第439章 回援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82章 賣第934章 覺醒(六)第2章 枯燥第525章 不敢殺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