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搶手的鴨絨製品(一)

十月的天氣已經日漸轉冷,京城也開始飄起了細碎的雪花,陸瑾臻的婚禮定在十月二十八。

從分產之日算,離陸瑾臻成親也不過只有半月有餘。

分產之後各房需到官府進行不動產包括田莊、商鋪和住宅等的過戶工作,這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幾位嬸孃精力明顯被牽扯,陸瑾臻的婚禮籌備基本壓在了蘇雲朵一人身上。

陸瑾臻倒是不止一次向陸名揚和安氏表示婚禮從簡,他一個庶子成親沒必要大張旗鼓。

陸瑾臻雖是庶出,在兩位老人眼裡陸瑾臻也的確不如作爲嫡長孫的陸瑾康金貴,可他也是他們倆的親孫子,自然希望能給陸瑾臻一個完美的婚禮。

這些年陸瑾臻跟着陸達在邊城也是吃了許多苦的,給他一個完美的婚禮也算是一種補償。

蘇雲朵摸準了兩位老人的心理,這又是她接掌中饋之後的一一次盛事,自然是全力赴,更不可能掉以輕心。

她是年輕,對古代的婚慶是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可正因爲她年輕纔不會墨守成規,在傳統的習俗下,又添加了一些喜慶的元素,加上有安氏的提點,吳嬤嬤協助,雖說少了幾位嬸孃的助力,籌備工作依然井井有條。

除了安氏的提點、吳嬤嬤的協助,自然少不了蘇雲朵身邊的丁嬤嬤、陪房陳豐家、楊民家的全力支持。

無論是丁嬤嬤還是陳豐家、楊民家的,包括二紫二白四個丫環個個都是極有能耐的人。

雖說這是蘇雲朵接掌中饋後主持的第一場婚事,在安氏和吳嬤嬤眼裡,這場婚事的籌備工作甚至比陸瑾康成親的籌備工作還要條例清晰。

蘇雲朵將籌備工作一一分解,各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環節交叉之處則由陳豐家的和楊民家的從中協調。

丁嬤嬤與吳嬤嬤則總領大局,只有兩位嬤嬤解決不了的問題,纔會集中到蘇雲朵手上,故而看似繁忙,真正需要蘇雲朵處理的事並不多。

這段時間蘇雲朵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鴨絨服和鴨絨被的製作上。

九月二十八那日她與陸瑾康巡視回城,順便將松花蛋作坊收集並清洗處理的鴨絨全都帶回了城,並直接送去東明坊。

雖說回城之後,因爲籌辦讓爵慶賀宴花費了蘇雲朵許多時間和精力,卻還是抽空與陸瑾康回了一趟東明坊。

東明坊的錦繡坊是蘇氏一族除後起的豆腐坊之外的重要產業之一,在京城也算是比較出色的成衣工坊。

不過近幾年卻因繡孃的流失和新成衣坊的崛起而日漸沒落,不過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強,就算錦繡坊漸漸沒落了,裡面還養着不少手藝不錯的繡娘,蘇氏族裡家僕的四季衣裳幾乎全都出自錦繡坊,這些繡娘只做家僕的四季衣裳,雖不至於是暴殄天物,卻也真正是大材小用。

縫製鴨絨服和鴨絨被雖說要求不算高,卻比製作一般成衣繁瑣,爲此蘇雲朵分別考察了自己名下的成衣鋪、鎮國公府的製衣坊,東明坊的錦繡坊,還有安侯府的成衣鋪,最終將縫製任務交給了錦繡坊,自是看中錦繡坊繡娘們的實力。

去年的時候,蘇雲朵就利用鴨絨給蘇澤睿做了一件大氅,雖說因爲面料的問題出現跑絨現象,這件大氅的製作手法卻能給繡娘們提供參考。

這日蘇雲朵正向安氏彙報婚禮籌備的情況以及並請求一些未盡事宜的安排,兩人剛開了個頭,就見外面有個小丫環在門前晃了晃。

安氏給翠竹遞了個眼神,翠竹趕緊出去詢問,回來說是東明坊蘇氏族長夫人石氏來了。

蘇雲朵的眼睛閃了閃,不用猜她也知道石氏來鎮國公府必是爲了鴨絨服和鴨絨被來的。

安氏自然也知道陸瑾康和蘇雲朵將鴨絨服鴨絨被交給錦繡坊縫製的事。

她也實在有些想孫出來那個騷哄哄的鴨毛上到底能做出什麼樣的鴨絨服和鴨絨被來,只要想想那個騷味就覺得不靠譜。

只是蘇雲朵和陸瑾康這此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她還真說不出掃興的話來,再想想認識蘇雲朵這一年多來,經她手上折騰出來的東西似乎樣樣都給讓人驚喜,說不定這次做出的又是搶手貨,於是更不會說什麼了。

雖說離陸瑾臻的婚禮沒多少時日了,不過事有輕重緩急,人家石氏親自找上門來,必有急事與蘇雲朵商量。

事實上陸瑾臻的婚禮已經準備得七七八八,只是突然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新娘實在是有些太不靠譜,直到今日才捎了個信過來,讓蘇雲朵幫她解決嫁衣。

幸好蘇雲朵手上有件成衣鋪,自她接手之後就畫了幾張嫁衣的圖紙和繡樣,讓成衣鋪安排最好的繡娘縫製成品嫁衣,若不然就算有再好的繡娘也不可能在幾日內趕製出合適的嫁衣。

今日蘇雲朵過來就是爲了此事與安氏商量,明日抽空出府一趟陪楊傲羣去成衣鋪試嫁衣。

翠竹接了石氏來正和堂與安氏見禮,石氏明顯有些心不在焉。

陪着說了幾句閒話,安氏不動聲色地給蘇雲朵使了個眼神,蘇雲朵聞色而知雅意,笑着站起來與安氏告辭,帶着石氏回了嘯風苑。

石氏曾經代表孃家人替蘇雲朵來鎮國公府安牀,今日再來嘯風苑,覺得又變了許多,一步跨入正房,彷彿回到了蘇氏二房的繡樓。

“這全按了你的喜好,可見姑爺有多疼你!”石氏四處打量了一番,不由感慨道。

蘇雲朵抿嘴輕笑,請石氏坐下,讓白棉挑了幾個石氏愛吃的點心送上來。

石氏剛拿起點心,再次被驚到了。

這點心還是熱的,不可能是從嘯風苑外來的,顯然這嘯風苑有自己的小廚房。

想到前幾日去蘇妙婆家探望懷孕的女兒時,女兒房裡的點心都硬了,再對比蘇雲朵,真正是一個天一個地。

蘇雲朵見石氏拿着塊點心發愣,不由微微蹙了蹙眉,能讓石氏看着點心發呆,想必是蘇妙那裡出了什麼事。

只是石氏不說,蘇雲朵也不好問,只輕咳一聲道:“這些點心都是白棉的手藝,這丫頭在吃食方面很有天賦,跟着白芷學了些日子,如今她的手藝只怕已經超過白芷了,大伯母嚐嚐看。”

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宮之行(三)第三百六十章 賞荷會(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底氣十足第四百二十一章 準備及笄禮(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發新果酒第八百二十六章 啓程第五百九十章 整頓第一站(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當浮一大白第七百九十七章 婚姻保衛戰(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善與惡第一百九十三章 意外的賞賜第二百二十三章 功勞第一百零二章 身世第七百七十五章 絡繹不絕的賀喜第三百五十九章 賞荷會(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洞房(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不爭氣的徐家人(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節禮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房收益再投資(二)七百八十三章 音信杳無的原因第三百四十五章 認祖歸宗(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驚喜(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一年除夕第三百八十六章 處理泥灰第五百七十九章 端午(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不服?那就來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水思源第七十一章 壓力第四百一十八章 實在是高手第七百三十一章 有關備孕第六百六十五章 分產(四)第八章 辯證第十五章 “毒果”第五百六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屬感惹的禍第六十四章 勸爹第六百八十七章 張平安的去與留(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蘇誠志出事(四)第三百零四章 進京前夕(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去楊家集看看第八十六章 好命第八百一十七章 試試去北方買地第十六章 核桃第六百三十六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只要府裡和睦就好第五百六十二章 作坊開工前的安排(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陸瑾康來信第五百七十七章 端午(四)第七百六十七章 有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京城來人(三)第三十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三章 昏厥第四百二十章 準備及笄禮(一)第十五章 “毒果”第五百三十五章 陸瑾康的態度第六百三十八章 徐家人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心計第六百零五章 備嫁(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動盪第五百七十八章 端午(五)第二百四十章 風波(二)第二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六百五十章 婚後出巡第二站(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家集之行(十三)第七百二十章 四季泡泉好處多多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七十二章 趕考(三)第六十二章 猜測第一百三十七章 作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莊子之行(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登徒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掐滅第三百七十七章 酒坊(十)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家集之行(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奴僕第五百二十五章 寧家的糾結第二百七十七章 喜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倒計時第六百四十四章 婚後出巡第一站(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楊家集之行(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章 準備及笄禮(一)第五百零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氏臨產第六百七十九章 陸玉嬌生病(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去楊家集看看第四百二十一章 準備及笄禮(二)第八十九章 籌錢(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蘇誠志出事(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書房裡的女人畫像(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寧家的糾結第八百二十四章 寧家的糾結第七百五十九章 御潔坊股本變更第四十一章 名聲第六十七章 二見第四百九十章 除夕(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多謝表哥第四百一十六章 寧家進京(二)第八百六十二章 慶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