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破蒙古

繼先與蓮心離開廣州後,自行趕往淮東,想到到了淮東就能見到餘玠,繼先恨不得快馬加鞭。二人嫌水路太慢,便輕裝簡行,從陸路騎馬前去。

二人在路上行了七日,來到越州。越州地處浙東路,東臨大海,北接臨安,曾是先秦時越國都城;這裡山明水秀,人物俊美,四時柳綠,河湖羅織,乃名副其實的南國水鄉。當年高宗皇帝被金人追趕至此,暫住一年,金兵退後,高宗留戀此處風光,意欲定都於此,後遭羣臣反對才作罷。雖說王室後來駐蹕臨安,但皇陵仍舊都建在了越州。

繼先和蓮心在越州城中下馬,來到一家酒館吃飯,二人正讚歎越州風光時,忽見街上行人紛紛向東跑去。繼先向小二打聽,小二道:“二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這是城東聚賢門在招兵呢。”

繼先奇道:“聚賢門是什麼地方?招兵不都是官府的事嗎?”

小二放下菜,“客官有所不知,聚賢門是越州名派,除暴安良,救濟百姓,連官府都對他們禮敬三分。”

繼先問道:“這跟招兵有什麼關係呢?”

小二道:“聚賢門掌門叫冷觀堂,他夫人叫楚玉痕,人稱越州二賢,這二人行俠仗義,是兩位大英雄。這段時間,蒙古又來攻打大宋,聚賢門喊出保國安民的口號,自出錢糧,招募兵士,到前線抗敵,這樣的好事,連官府都出錢支持,越州好多義士都打算報名上前線呢。”

繼先聽後,讚不絕口,“好一個聚賢門,真不愧大仁大義,我們應該前去助威。蓮心姐姐,咱們快點吃,吃完了也去看看。”

繼先和蓮心跟着衆人來到聚賢門,門口搭了個大臺子,臺子兩邊擺着兵器,中間放有一桌,臺子右上方掛着大旗,上面寫着四個字:保國安民。臺上站着一男一女兩人,約莫三十來歲,繼先猜想這應該就是冷觀堂和楚玉痕。男的手持雙刀,留着絡腮大胡,雙目逼視,甚是威猛;女的手握一跟玉笛,面目慈祥。男的走到臺前,向臺下道:“蒙古犯我大宋,江北生靈塗炭,朝廷正命趙葵和餘玠二位將軍鎮守淮東,命孟珙將軍鎮守襄陽;現在,大宋正是用人之時,我們應該上陣殺敵,保家衛國。我聚賢門願出錢糧,招各位義士赴前線,願意報名參軍者,每人賞錢五兩。”

女的也道:“各位義士,我們上前線殺敵不僅是保衛大宋、保衛朝廷,也是保衛我們自己。當年金兵過江,把朝廷追到明州,越州也慘遭屠戮,現在不去上陣殺敵,等到蒙古人殺過江來,我們還會有太平日子嗎?”

二人說完,臺下之人應聲而起:“我們願意參軍!殺退蒙古人!”

繼先在臺下被深深觸動,擠上前向越州二賢施禮道:“冷大俠,楚女俠,小弟李繼先,二位大俠和越州百姓滿腔熱血,拳拳愛國之心令人感動。”

冷觀堂走上來,“這位小兄弟莫非也有意願意報名?”

繼先道:“當然,我有一言,不知大家可否願聽?”

冷觀堂道:“小兄弟但講無妨,我們洗耳恭聽。”

繼先走到前臺,“現在襄陽有孟珙將軍鎮守,他在外征戰多年,最善用兵,多年來以一人之力拱衛大宋半壁江山,有他鎮守襄陽,必然無憂。而淮東緊鄰京師,難以防守,且兵力不足,雖有趙葵和餘玠二位將軍鎮守,也難以顧及周全,大家若報名赴前線,應支援淮東,助二位將軍一臂之力。”

楚玉痕道:“我們也是這個意思。”轉而又問道:“小兄弟對前線事務怎麼這麼熟悉?”

繼先道:“不瞞大家,我正奉旨前去淮東軍營,餘玠乃我義兄。”

楚玉痕和冷觀堂喜道:“所言當真?”

繼先正色道:“怎敢欺騙二位大俠?若大家同去淮東,何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繼先剛說完,臺下紛紛高喊:“去淮東!去淮東!”冷觀堂當機立斷,“好!大家就隨繼先兄弟一起去淮東!”

蓮心站在臺下人羣中,忽然肩膀被人打了一下,回頭一看,是位男子低頭湊近,蓮心仔細一瞅,吃了一驚,“將…軍”,這真是兀良合臺。未等蓮心說話,兀良合臺耳語道:“一個時辰後,我在東門小酒館等你。”然後便擠出人羣消失了。

繼先跳下臺,見蓮心向後遙望,也向蓮心注視的方向看過去,卻未見異常,便問道:“看什麼呢?

蓮心掩飾道:“沒什麼。”

越州二賢邀請繼先進堂一敘,蓮心推說想到城中走走,看看越州風俗人情,繼先讓她快去快回。

蓮心來到城東小酒館,兀良合臺已經在此等候,旁邊還有一人,正是方仁,蓮心看了看方仁,沒敢多問。三人坐在一間隔間中,蓮心問道:“將軍,你不是去南洋了嗎?怎麼會在這裡?”

兀良合臺道:“我怎麼可能會去南洋?”

蓮心低頭不語,心中已猜出兀良合臺爲什麼要見她,但她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她不敢想,生怕應驗。

兀良合臺問道:“蓮心,你跟隨李繼先這些日子,可探聽到什麼?”

蓮心道:“將軍,李繼先官小職微,沒什麼有價值的。”

兀良合臺道:“外國來往大宋商船數目、大小、貨物,他肯定知道,你要一一記下。”繼而又悄悄問道:“你有沒有聽他講過《乾坤水戰圖》?”

蓮心頓時打了個冷顫,“乾坤水戰圖是什麼?沒聽說過。”

兀良合臺自言自語道:“丟失兩年,竟沒有半點消息,真是奇怪。”然後囑咐道:“若是聽到的話就及時告訴我。”又對方仁道:“看來寶圖在別人手中,你太大意了,怎麼能隨便放到那裡?”

方仁愧道:“屬下辦事不利,將軍放心,我們師兄弟一定尋回此圖。”

兀良合臺道:“這件事也不全怪你,我只認識你二師兄,不曾和你見過面,況且我們海中遇險,彼此失去聯繫,這件事不必驚動你四師弟,他暫時還不能露面,切記!時機不到,你們兩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相見。”

方仁點頭領命。兀良合臺對蓮心道:“你在李繼先身邊也留意,一旦有什麼消息,立即報給我。”

蓮心點頭道:“嗯!將軍交待的事我一定辦好。”

兀良合臺道:“那好,你暫時先隨李繼先到淮東,我還要去臨安,你趕緊回去吧。”蓮心剛起身,兀良合臺又提醒道:“記住!今天就當什麼事沒發生。”

一出門,蓮心緊張恐懼的心情瞬間暢快起來,她最擔心的事就是兀良合臺帶她走,但這沒有發生;若真是這樣,她也只能答應。她不在乎兀良合臺讓她做什麼,只要能讓她留在繼先身邊就知足了。

蓮心回到聚賢門,繼先問她到了哪裡,她說只是在城中隨意逛逛。冷觀堂爲繼先和蓮心安排下榻,次日,便一起率領百餘名壯士浩浩蕩蕩向揚州開赴。

餘玠聽說繼先前來,出城十里迎接,見到繼先率領隊伍而來,欣喜不已。繼先下了馬,餘玠快步迎上去,“好兄弟!好兄弟,果然能幹,給咱揚州帶來這麼多壯士!”

繼先一一介紹道:“大哥,這兩位是聚賢門的冷觀堂冷大俠和楚玉痕楚女俠,這是鍾蓮心,這些都是越州前來抗敵的豪傑。”

冷觀堂向餘玠施禮,“久聞餘將軍大名,今日特率越州勇士投靠將軍,和將軍一起上陣殺敵,望將軍收容。”

餘玠一一見過,“都是大宋的好男兒,有勞各位!客套話就不多說了,從今以後,咱們一起並肩殺敵,趕走蒙古人。”

衆人齊呼:“願憑餘將軍調遣!”

繼先走到蓮心馬前,伸手接她下馬,餘玠打量了蓮心,對繼先笑道:“兄弟!不錯呀!看來這位姑娘便是…”

餘玠話未說完,繼先連忙接上,“大哥,蓮心與我情同姐弟,多虧她這些日子照顧我。”

餘玠聽他這樣說,便不敢言語造次,話鋒一轉,道:“蓮心姑娘一路辛苦,我們回城說話。”衆人隨餘玠進了城。

蓮心沉默不語,剛纔繼先的話讓她有些傷感,默默在想:他說我們倆情同姐弟,曾經他對陸霜雲也這麼說,難道他真把我當作姐姐?難道他不喜歡我?可他爲什麼對我這麼好呢?哎!是不是自己多想了,他有文采、有風度,人又那麼好,怎麼會喜歡我呢?能夠讓我跟着他就是我的福氣了,我怎麼這麼不知足?蓮心越想越糾結,不覺頭腦有些昏沉。

繼先見她不適,關切道:“蓮心姐姐,怎麼了?”

蓮心搖搖頭,“沒事,可能趕路太急有些勞累了吧!”

餘玠安慰道:“從廣州到揚州,少說也有兩千多里路程,一路吃了不少罪,要好好休息幾日。”

蓮心點點頭。

蒙古大軍在察汗的率領下渡過黃河南下,連克數城,包圍安豐軍。趙葵急召餘玠、繼先和越州二賢齊聚大帳議事。

趙葵道:“察汗圍攻安豐軍,大兵壓境,有銳不可擋之勢,安豐守將杜皋將軍求救,軍情急迫,我已先命池州統制呂文德率軍馳援,你們可有退敵良策?”

餘玠道:“自建炎南渡後,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戰亂不斷,安豐雖小,但其重要性絕不可輕視。安豐北臨淮水,如果蒙古拿下此城,等於在淮水中立了一道閘門,斷絕了淮南東路與京西南路沿淮水一線的聯繫,兩地作戰都會陷入孤立,要大軍前去解救。”

趙葵猶豫道:“現在,大宋主要兵力放在淮東、京西南和夔州幾路,而江南東路和浙東路兵力空虛,若大軍前去安豐,路途遙遠自不必說,淮東也陷入空虛,萬一蒙古從淮東過江南下,那時我們便會救應不及,後果不堪設想。”

繼先意味深長道:“趙將軍不必擔心,蒙古若真從淮東南下,我們到可以甕中捉鱉。”

趙葵疑惑道:“繼先的意思是…?”

這些日子繼先粗略看了下《乾坤水戰圖》,悟得幾分精要,便道:“當年,東京留守杜充將軍爲阻止金兵南下,掘開黃河南岸,致使黃河奪淮入海,從此淮南東路一片澤國,當年金兵屢次南下皆兵困於此,原因就在於北人不習水戰,察汗避開淮東屢攻淮西的原因也正在於此。而淮西路放馬平川,易攻難守,但若此地丟失,淮東亦不可保,所以救淮西實則保淮東。而淮東水域澤國,蒙古不敢輕易攻打,我軍只需派幾千小船佈陣在蒙軍必經之路上靈活出擊,不必強作戰,如此蒙古必不敢入此地。我大軍可從運河北下,然後從安豐東面出擊,令廬州軍路下,從南面出擊,再知會襄陽孟珙將軍,讓其從京西南路東上,西面響應,那時察汗北有淮水,東西南有我三路大軍,他豈有不退之理?”

衆人聽後甚覺有理,於是讓餘玠和繼先領兵沿運河北下,命越州二賢赴廬州,助廬州兵北下,再飛書通知襄陽孟珙發兵響應。一時間,三路宋軍開往安豐,安豐軍民聽聞宋軍來援,羣情高漲,杜皋和呂文德率軍堅守城池,不予出戰,察汗見狀,被迫退兵。

蒙古兵退後,趙葵表奏功勞,朝廷論功行賞,升餘玠爲淮東制置使參議,進階三級,升繼先知招信軍,越州二賢加封招信軍部將,趙葵擺宴,爲衆人慶攻。

趙葵興奮道:“本將擺宴酬謝各位,大家智退察汗,大功一件,朝廷已經批准本將的請功奏本,聖旨已下,各位都有加封,今日大家可一醉方休。”

繼先站起身,“承蒙趙將軍關照,繼先本是在貶之身,今日算是解我心事了。”

冷觀堂一飲而盡,“淮東有趙將軍和餘將軍鎮守,真是大宋有幸,冷某跟隨二位將軍上陣殺敵,也算痛快!”

楚玉痕看着繼先笑道:“二位將軍的確志勇難得,不過此次大勝,繼先兄弟當居首功。”

繼先搖搖手:“不敢當不敢當!”

趙葵走到繼先面前,“你敢當!等來日再得大功,本將一定保奏你封侯加爵。”

餘玠在一旁靜坐無語,握着酒杯,目光深沉,似有心事;衆人見他沉默,不知爲何,繼先正欲說話,他嘆了口氣,飲下杯中之酒,看向繼先,“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成名萬骨枯。”衆人聽後,紛紛默然垂頭。

繼先回到帳中,心事沉重,蓮心見他鬱鬱寡歡,想讓他清淨一會,便悄悄走出屋,繼先喊道:“蓮心姐姐,這麼晚了,你去哪裡?”

蓮心已走出屋門,聽到繼先喊她,便收腳轉過身,微笑道:“公子,我看你心情不好,想讓你獨自待一會。”

繼先指着身邊的椅子,道:“蓮心姐姐,你坐這兒,陪我說說話。”

蓮心輕輕坐下。

繼先想說什麼,然而話到口中又咽了回去,停頓一下,嘆聲氣,鼓了鼓勇氣道:“蓮心姐姐,你說我是不是很自私?我不是一個好官對嗎?”

蓮心覺得這話莫名其妙,“公子爲何這樣說?我從來都沒有這樣覺得。”

繼先道:“我在廣州因瀆職被貶,來到淮東,略有小功便沾沾自喜,只想着自己建功立業,卻沒有想到百姓,當日我和大哥、三弟一起讀書,自詡將來要保國爲民,爲什麼真正做了官,心中卻不知不覺忘了百姓呢?今日宴會上,餘大哥的話讓我心中羞愧。”

蓮心勸道:“公子不必羞愧,你身在軍中,抗擊蒙古,若真能建功,何嘗不是百姓之福?當日讀書時,你還未踏入仕途,不知其中深淺,只是憑着自己的一腔熱血空談抱負;等真正做官後,你才發現,凡事並不是只要有抱負就行,很多時候你是不能隨心所欲的,一旦隨心所欲就可能會大禍臨頭,所以你才因幾句話就被貶泉州;我覺得公子心性閒散,受不得拘束,所以廣州之事乃是公子本性所爲,非是大錯,公子不必自我埋怨。”

繼先認真聽着,蓮心接着道:“我以爲大英雄有兩種,一種是以天下爲己任,成就了天下也就成就了自己;另一種就是以自己爲己任,成就了自己有時也能成就天下,有些人明明做不到以天下爲己任,卻偏偏還要爲難自己,不是自尋煩惱嗎?餘將軍一腔仁義,赤膽忠心,大宋沒有幾人能與他相比,公子不必與他相提並論,因此也就不必爲他的話而自愧,只要你現在能成就自己,就是大宋的福氣,多想無益。”

繼先想了想,點頭問道:“你剛纔說自己爲難自己和自尋煩惱的人就是我對嗎?”

蓮心見繼先這麼問,覺得他又可愛又沒自信,便想逗他一下,“我的話是說給世人聽的,公子若覺得心虛,自然也可以是你,我可沒說你,是你不打自招。”

繼先癡癡地看着蓮心,嘴角滑出一絲溫馨的笑容,“蓮心姐姐,每次跟你談話我都很舒心。”

蓮心見繼先看她的目光有些異樣,臉色羞紅,欲出帳,“公子,我去給你弄點米湯。”

繼先止住她,“誰說我要喝米湯了?”

蓮心道:“你才喝了酒,解解酒。瞧!你臉都紅了。”說着便出了帳。

繼先望着蓮心走出,摸了下自己的臉,羞澀地笑了。

察汗上次攻安豐未果,不甘失敗,回去重整兵馬,又渡河南下,欲重奪滁州,直逼建康府。滁州位於淮東路和淮西路交界處,位置十分重要,雖然大宋派重兵扼守,但蒙古一直貪戀此城,雙方圍繞此城征戰多次,幾經易手。前翻,滁州被蒙古攻佔後,城池受很大破壞,餘玠率兵收復後,修整城牆,留得力大將鎮守。

趙葵命餘玠率兵救援滁州,餘玠、繼先和越州二賢輕裝突襲,給蒙軍出其不意,迅速到達滁州。宋軍多爲步兵,而蒙古軍是騎兵,於是餘玠讓繼先和越州二賢率兩千士兵持火把夜襲蒙軍,戰馬見火四散,蒙軍來不及上戰馬,長刀發揮不了作用,倒被宋軍長槍連排刺倒。滁州城中的守軍趁勢殺出,打得察汗措手不及,趕緊率軍後退;不料餘玠已在後方等候,等蒙軍退來後,火箭齊發,射傷甚重,察汗攻城未下,倒落了個大軍傷殘累累,過河退走。

朝廷下旨,升餘玠爲淮安知州,讓其主持濠州以東的淮河兩岸抗矇事務,從此蒙軍聞餘玠而畏懼三分。

察汗退走後,又糾集一萬兵馬再攻壽縣,餘玠決定用迂迴包抄之術,徹底粉碎察汗。餘玠向趙葵請命,調四萬水軍由繼先率領,出動鉅艦一百艘和快船一千艘,沿江水東出,然後下海北上,再從淮水沿河而上,直達壽縣。餘玠和呂文德親自領步兵六萬,先乘船沿江而上到達巢湖,然後從廬州聚合淮西兵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向壽縣進發。

察汗對宋軍十萬人馬毫不畏懼,誓言要讓其有來無回。三日後,餘玠和呂文德的大軍達到壽縣城外十里,等待繼先到達後聯合攻擊,察罕不知宋軍水師出動,以爲餘玠和呂文德畏敵不敢進攻,更是驕傲。不久,繼先率水師抵達壽縣城北,繼先命冷觀堂率三百戰艦和一萬人馬從潁河南上,包圍壽縣西面;又命楚玉痕領三百戰艦和一萬人馬進入瓦埠湖,包圍壽縣東面;自己領水師主力陳兵淮水,布一百門火炮對準河北岸,阻斷蒙古軍後援,再布一百門火炮對準河南岸,斷去察汗退路。

繼先站在帥艦上,凝望南岸,對將士道:“殺敵報國就在今日,餘將軍從南面出擊後,楚大俠和冷大俠也會從東西兩面夾擊,到時敵人力敵不能,定會從此處過河,我軍不必出擊,只需在此以逸待勞,等察汗到此,這一百門火炮就是迎接他的見面禮。若北岸有兵,不必問來因,見兵就開炮,這次定要讓察汗喪命在此。”

衆將士棄呼:“是”。

繼先命戰艦撤去宋軍旗幟,插滿蒙古旗幟,令所有將士藏在艙內,留幾百小船停在水南岸,等候察汗。

察汗欲先拿下壽縣城,免得與餘玠、呂文德交戰時腹背受敵。蒙古軍攻城正酣,餘玠大軍突至城下,察汗急忙停止攻城,列陣應戰。餘玠令大軍先攻蒙古軍右翼部隊,右翼乃是蒙古軍後備軍,戰鬥力最弱,一旦從此處突破,可以鼓舞宋軍士氣,殺滅蒙古軍威風。察汗見餘玠攻打右翼,率主力掉頭向東保護右翼,這時,從西面沿潁河而上的冷觀堂水師登陸抵達,見敵軍掉頭東進,沒有防備,便從背後追來,殺得其人仰馬翻。蒙古軍見西面和南面皆有宋軍,便向東撤退,剛撤到瓦埠湖,還未立穩腳,就被楚玉痕的水軍炮擊箭射,死亡無數。餘玠一路緊追不捨,敵軍見東西兩路又被包圍,只有後退。三路軍步步緊逼,敵軍退到淮水南岸,見河中佈滿船隻,上掛蒙古旗幟,以爲是援軍前來接應,欣喜若狂;但船上不見一人,蒙古軍呼叫半天也無人答應,察罕情急之下,並未多想,眼看三路宋軍追到跟前,急命蒙古軍登船過江;等其乘繼先預留的小船進入水中時,餘玠等軍士也抵達河岸。

察汗在水中行駛,氣憤不平,指着餘玠大罵,說宋人奸詐,下次一定要活捉餘玠,餘玠站在岸上笑而不言。察汗氣還未消,只聽後面戰艦上人聲轟起,大叫“讓蒙古人餵魚去吧”!然後擡出火炮,對準其小船萬炮齊發,只見水面上火光通亮,水柱四濺,炮聲雷震,小船被打翻的打翻,擊碎的擊碎,船上兵士屍首飛天,落入水中,炮聲和尖叫聲混成一片。尚未被打翻的船隻拼命划向南岸,宋軍在岸上以長槍迎接,如漁夫叉魚般,繼先命令後面大船出擊,將驚魂未定的蒙古軍小船分割開來,一一擊破,可憐一萬蒙古軍只逃得數百人,其餘全部喪命淮水,察汗不知去向。

這一戰大壯宋軍氣勢,朝廷派人到前線慰勞。餘玠令各路大軍原路返回,回到揚州後,理宗再派官差前來犒賞。不久朝廷論功行賞,拜餘玠爲大理寺少卿,加封呂文德濠州知州,節制濠州、亳州、壽州和安豐兵馬,繼先爲淮東制置使主簿,越州二賢加封奉議郎。

察汗兵敗壽縣不久,蒙古內政出現動盪,對宋的攻勢放緩,於是理宗打算重整四川。話提前事,自端平三年秋,窩闊臺次子闊端率蒙古大軍再攻四川,進據興元,南宋再次丟失蜀口和三關,利州路、潼川府路和成都府路先後失落,四川制置副使丁黼巷戰而死,西川淪陷。接着,蒙軍轉向川東,瞬息之間,兩川五十四州除夔州一路及瀘州、果州和合州僅存,其餘俱被攻陷,川峽四路丟失三路,朝廷爲之大震。蒙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成都城被焚燬一空,無辜平民慘遭殺戮,四川人口大量銳減。蜀地本是南宋賦稅重地,失去四川等於斷宋一臂,其戰略重要性十分突出。嘉熙年間,蒙將塔海率軍十萬再次入蜀,佔領開州、萬州,並沿江東下進至三峽,被京湖安撫制置使孟珙打退,而此時蒙古軍又在兩淮戰場上遭到孟珙軍和趙葵軍的頑強抵抗,進展不順利,於是重整四川便出現絕佳良機。但長期以來,四川屢換制置使,卻沒有一人能使戰局有較大改觀,餘玠在淮東戰場上屢戰屢勝,讓理宗看到曙光,於是打算派餘玠入川,執掌大局。

朝廷來旨,讓趙葵、餘玠、繼先、呂文德入朝。

宋廷早朝,理宗道:“四川之事,衆愛卿皆已知曉,朕就不多說了。防蜀之策至關重要,四川連江直通荊湖,若上流不固,則吳楚有沖決之勢,所以保蜀就是保天下。可是讓朕失望的是,衆愛卿向朕推薦了那麼多重臣出鎮四川,看看這些年他們都做了什麼?今天早朝朕要親自選出一位可以擔當大任的四川安撫制置使。”

重臣竊竊私語,猜測着理宗所選之人,趙葵問道:“不知皇上所選何人?”

理宗指着餘玠對衆人道:“朕有意讓餘玠出任此職,不知衆愛卿意下如何?”

趙葵表奏:“皇上,餘玠跟隨本將征戰多年,他的才智堪當此任,臣願保奏餘玠出任此職。”

呂文德也道:“餘玠在淮東戰功顯赫,且威名早已傳至蒙古,蒙古軍聞之而顫,有他出任四川,定能蕩平川中敵寇。”

謝方叔道:“皇上不可!餘玠乃一武將,我大宋開國以來皆以文臣治國。武人匹夫而已,不可委以重任。”

繼先聽後,心憤不平,“謝大人,你怎麼能這樣說,不管文臣武將,有才者就可以擔大任,若以你之言,趙大人也是武將出身,他在淮東制置使任上不也擔當大任了嗎。”

謝方叔輕蔑一笑:“你我皆是科舉出身,爲何處處替武人說話,李大人還年紀輕輕,跟着一個武夫能成得了什麼大事,趙葵功績自有皇上評定,豈是你能妄加斷定的?”

繼先又欲分辨,餘玠止住,道:“李大人不必生氣,我與趙大人能否勝任,皇上心知肚明。”然後轉身對理宗行禮,“皇上,臣請命入川,決不辜負皇上使命。”

理宗見餘玠慷慨正言,也信心高漲,“餘愛卿,朕既然讓你出任此職,必然相信你能完成這項大任,朕將日日登樓西望,看你大展手筆,重振西蜀。”

餘玠聽後,熱淚盈眶,跪身叩拜,“皇上,願假臣十年之功,掣全蜀之地,還之於朝廷。”

理宗感動,走下臺,親自扶起餘玠,“朕相信你!朕對你堅信不疑!”

餘玠擦了下熱淚,不無憂慮道:“皇上,臣這一去,從此路遙山遠,再難聽到朝廷之音,只恐日後會有讒言陷臣於不忠之地,若那時,臣無力回擊,只能靠皇上庇佑了。”

理宗道:“愛卿何出此言?我既信你,自當有始有終,你這一去,我只會讓朝廷給你源源不斷提供錢糧,怎會疑你?愛卿多慮了!”理宗又語重心長道:“你去四川,當爲此地謀長久之計,而不是一時之計。”

餘玠連連點頭。

理宗回坐龍椅,蘇雲上前,打開聖旨,“拜餘玠兵部侍郎,授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任責全蜀,行軍調度,權許便宜施行;遷趙葵樞密使兼尚書右丞,升李繼先淮東安撫制置副使,謝方叔以左相職遙領淮東安撫制置使,呂文德宣諭淮西。”

這一旨讓趙葵、餘玠和繼先又喜又憂,喜的是餘玠入川,大宋西南又多了一道屏障,趙葵入朝爲相,可以作爲餘玠和繼先的有力支撐,而且呂文德出鎮淮西,定能大有作爲;憂的是讓謝方叔遙領淮東,繼先爲副職,謝方叔不懂軍事,又一向排擠繼先,只怕此後淮東堪憂。但朝廷旨意已下,卻也無能爲力。

繼先回到揚州,發現謝方叔早已更換軍中人馬,又將水師移到常州府,繼先不聽蓮心勸阻,連夜過江進京,找到謝方叔,詢問此事。

謝方叔不耐煩道:“李大人不在揚州供職,跑回臨安幹什麼?莫不是廣州任上的事還沒讓你長教訓?”

繼先壓住火氣,“我的事不勞謝大人操心,今日特來詢問揚州軍隊調換之事?”

謝方叔冷笑一聲,“特來詢問?你身居何職?老夫我身居何職?”

繼先感到失言,揖手賠禮,“末將失言,還請制置使大人見諒!我深夜前來是有要事相問,謝大人爲何將淮東軍將領都撤換了?他們都是最熟悉前方軍務的;還有,爲何將水師全都掉到常州府?水師在揚州可與步兵相照應,一旦調到常州,則成了孤軍。”

謝方叔聽着聽着疲倦了,打了個盹,“老夫自有道理,不必跟你商量,軍中事務多,你還是趕快回揚州去吧。”

繼先實在壓不住火了,“你不過是藉此打壓趙葵,讓淮東軍都換上你的親信,你只知結黨營私,不顧朝廷安危,必會給朝廷帶來大禍。”

謝方叔眨眨眼,擡頭看着繼先,不急不氣,“李大人果然是年少氣盛啊,你說我結黨營私也罷,排擠趙葵也罷,老夫不與你計較,有本事你去找皇上理論,我懶得跟你廢話。送客!”

看着謝方叔滿臉惡相,繼先真想衝上去打他一頓,但他知道此時必須忍住,不然不但自己不保,還會連累趙葵,只好咬咬牙離開。

回到揚州後,越州二賢與繼先商量,蒙古最近不會再南犯,而淮東已被謝方叔控制,他們在此也難以有所作爲,與其在這裡受憋屈,還不如離開淮東,另謀出路,於是繼先託趙葵向朝廷回奏,給自己調職。趙葵讓朝廷調繼先到襄陽孟珙處,但謝方叔又從中作梗,說泉州海貿需要得力人才,而繼先之前在泉州有經驗,應到泉州任職,於是理宗就調繼先出知泉州,越州二賢便同繼先一道南上,返回越州。

餘玠陸路到達江寧,又換乘船隻,沿江而上,不久到達鄂州。孟珙知道餘玠入川,先前就致信於他,矚他在鄂州停留半日,自己會從襄陽趕來與他相會。餘玠早就仰望這位戰功顯赫、威震朝野的當朝名將,此次正好可以向他討教鎮守西川之事。

孟珙已年過五旬,但精氣充沛,英勇不減當年,他聞知朝廷重用餘玠,大喜之。孟珙善於觀察人才,他對餘玠的才智和忠勇一清二楚,因此對餘玠出掌四川給予厚望和肯定。餘玠船剛到,孟珙早已在碼頭等候,餘玠一下船,孟珙揮手叫道:“餘將軍!”

餘玠一看孟珙在此等候,疾步走來,見到孟珙便施禮,“餘玠見過老將軍!”

孟珙拉起餘玠,“老夫終於把你盼來了,走走走!咱們進城說話,我在便館已擺好酒菜,就咱們二人,老夫定要與你痛快喝上幾杯。”

餘玠和孟珙回到孟珙的便館中,便館十分簡陋,二人坐下,餘玠問孟珙:“老將軍乃我朝泰山北斗,怎麼住的地方卻如此簡陋?”

孟珙給餘玠斟酒,“這還是好的了,你不知江北有多少人無家可歸呢。”

餘玠和孟珙對飲一杯,餘玠問:“玠此次入川,責任重大,老將軍可否對我賜教一二?”

孟珙道:“我在京西南和荊湖征戰十幾年,與蒙古交戰無數,深知蒙古騎兵的利弊,蒙古人善於游擊戰術,常以毀城屠民來震懾四方,不在乎攻城略地,因此你應抓住他們的這一缺點,好好利用。”

餘玠深深點頭。

孟珙又道:“防蜀的秘訣就八個字:擇地佈防,點將鎮守,其餘的你自己琢磨吧。對了,我想提醒你,興元和金州二府過於臨近蒙古,多次遭受侵犯,已不可守;你入川后,首先應將二府南遷,作爲重慶北邊的屏障,重慶地勢絕佳,乃用兵之地,守好重慶才能守好全川。”

餘玠憂心道:“四川久經戰亂,支離破碎,而朝廷又要應付各個戰場,雖然皇上說會向川中支援,只怕他也是有心無力。”

孟珙想了想,“這樣吧!我這裡雖然連年作戰,好在朝廷還算對我厚待,我處兵糧尚有剩餘,你先入川,隨後我遣犬子孟之經壓十萬擔糧草和五千精兵給你送去,如若不夠,我再想辦法。”

餘玠對孟珙合抱雙拳,“老將軍之恩,餘某定當銘記,你這可是雪中送炭啊!”

孟珙誠懇道:“你入川是衆望所歸,有你我二人攜手,我們定要穩住大宋江山,川中百姓就指望你了。你入川經過施州時,可前去看看李庭芝,他和王堅是老夫最愛的兩名戰將,是老夫一手提拔的,以後能幫你照應夔州戰事。”

餘玠驚喜,“你不說我倒忘了,他還是老將軍從趙大人手中要過來的,我一定前去。”

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八章 九華論經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八章 九華論經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