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得道應如我

西海。

雲筱星舟之內。

衆仙聽得外間傳來的道人聲音,神色就是微微一變。

“諸位道友,且聽貧道一言。”

一尊天仙大能的渾厚聲音,裹挾着渾厚的法力,向四面八方傳去,自然也向星舟中傳來。

宮於陶目光微動,揮手之間,便將舟上遮眼的屏障撤去。

衆仙循聲望去,正好看到一位廣袖飄飄,身穿金線道袍,梳着整齊道髻的中年胖道人,其人腳踩一大團七彩祥雲,踏臨虛空之上。

其人臉上胖乎乎,身材發福,迎着一衆仙閣上的一些他派仙人……注視的目光,連連清咳幾聲。

“貧道玄誠子,不才忝爲神霄派第三十七代內門長老。”

言及此處,胖道兩條廋眉下,小眼中帶着一些自傲之色。

“這離着上古大能洞府開啓尚有三日時光,諸位道友閒着也是閒着,何不於一處切磋論道。”

“玄誠子道友,我等一旦進入洞府,便要出生入死……在這裡浪費力氣,打生打死,此舉何其不智?”

聲若洪鐘的豪邁聲音,盪開西海海面之上的冥冥霧氣。

衆仙望去,只見一座陸洲島嶼的崖巔之上,

一位身後揹着一把寬大重劍的中年大漢,兩道濃眉緊皺,沉聲說道。

聞聽大漢之言,衆仙思索片刻,頗覺有理。

陸北目光微訝,不由多看了一眼那大漢所背的仙劍,

仙劍寬大古拙,道道金珞,充當劍穗,隨風飄揚,散而不亂。

這時,柳雲生或許是察覺到了陸北目光停滯之處,就是笑着解釋道:“太微道友,此人應是大荒劍派的傳人,大荒劍派位於南贍部洲極南之地,那裡有着十萬莽莽大山……其中,有着一些巫族寨子聚居。”

陸北衝柳雲生微微點頭,表示明瞭。

所謂南贍部洲菁華之地在九州,而方圓百萬裡之外,尚有許多廣袤疆域,莽莽大荒。

在那裡,人族甚至還保留着一些荒古風貌。

遠處,神霄派的青竹道人,望着同樣出身神霄的玄誠道人,清冽目光閃爍,意味莫名。

此女一襲青衣道袍,身形仿若芝蘭玉樹,腰懸三尺竹劍,周身氣息鋒銳無匹,隱隱切割無盡虛空。

青竹,在一羣散仙之中很是鶴立雞羣。

青竹道人原是神霄派的一位女冠。

因爲在普遍修煉五雷正法的神霄派,顯得十分格格不入,所以她便獨自覓地隱居修煉。

說來,和陸北有些相似,青竹道人受得一位截教前輩的指點,這纔來到乾坤大仙的洞府,尋找突破至天仙境界的機緣。

聽得問詢,玄誠子,那一張胖乎乎的大臉之上,擠出一絲狡黠的笑意。

朗聲道:“這位道友,有所不知……剛纔同道卜算過,乾坤大仙的洞府,由於歷經百萬年之久,界天無量真光搖搖欲墜,三天之內,最多僅可進入十人……所以我輩,不得不先行決出個先來後到。”

“這……竟有此事?”

聽得玄誠子之言,一些散仙都是議論紛紛。

陸北也是眸光微動,暗暗尋思。

界天真光若是不存,並不會如常人想象的那般,正是美事一件,可以長驅直入。

而是,界天會沉淪無盡虛空當中。

所謂界天,真正要解釋清楚這個概念,需要從地仙境界的福地開始說起。

鎮元大仙被稱爲地仙之祖的原因,就是他爲許多無法修煉金丹大道的修道者,提供了一種證道地仙的方法。

融合一方福地,統御靈機,調息自身,達到益壽延年的作用。

而這福地有大有小,壽元自有不同。

最多也不超過地仙壽元的極限,九千載。

至於金丹修士到得天仙境界,可在靈臺開闢出一方虛天。

虛天被稱爲‘一座行走的洞天’,凡玄門中人到得此境,方可授得法號,稱一句洞天真人。

長生真仙,所修界天,開始化虛爲實,成就真正的一方天地。

陽神法相也可駐入其間,上御周天星辰,下調清濁靈機。

至於此境,長生不死,日月同庚,神通廣大,法力無量。

從長生真仙到太乙金仙之境,無不是將這方界天擴大,充實,堅固的一個過程。

而到得大羅金仙境界,一念生一界,界天成無量之界,心隨意動。

這界天就要被一層無量真光包裹。

無量真光,極爲類似洪荒天地的混沌胎膜。

“大家若不信……可請羅浮仙山的宮道友,再次卜算一次乾坤界天的內部情形。”

說着,胖道人玄誠子,將審視目光投向了星舟中的陸北一行,着重落在了中年紅袍仙人宮於陶身上。

這時,太白劍宗李青城,連同兩位師兄弟;無極星宮瑤光仙子姚可,並四位神仙道行的師妹,天河劍派常衡。

玄清道此代道子林陽並幾位門中長老,平都觀觀主魏元和六位觀**奉……另有地仙,神仙修爲不等者,多達二三十位散仙。

以及百里之外,來自西海的十餘位妖王和屬下妖帥……

一身大紅道袍、白面無鬚的宮於陶,面對如此之多的天仙、神仙、妖王、妖帥的目光注視,神色不變。

站起身來,揹着身後的那一隻血色大葫蘆,身形幾次閃耀,便飛出所在星舟。

陸北目光微訝,他倒是沒看出來此人竟是一名火修。

若他沒有猜錯,宮於陶背後的葫蘆靈寶中,定是裝着火砂一類的寶貝。

宮於陶哈哈一笑,譏諷道:“玄誠道友,倒是對本仙知根知底。”

“宮道兄九宮卜算神通,名震南贍部洲,貧道也是早有耳聞的……正所謂能者多勞……再說道兄今日出手,來日,在場諸位道友哪一個不念着道友的人情。”

玄誠子此言一出,遠處一些地仙道行的散仙,都是齊聲附和,請求宮於陶出手卜測一番。

“柳師兄,宮師叔可是與神霄派有什麼過節?”

圓臉少女水瑤,揚起一張紅撲撲的蘋果臉,大眼睛眨着,小聲問道。

柳雲生沉吟道:“那倒不是,羅浮和神霄同出截教道統……不過,聽師門長輩說宮師叔年輕之時,和這位玄誠道人不是太對付。”

“哈哈,宮蛤蟆年輕之時,差點兒被這位隨師一同拜訪羅浮仙派的玄誠胖子,給當成一盤菜吃掉……兩人可算是一對兒老冤家了。”

本來在一旁的嶗山派陳炳老道,一邊說着這件趣聞,一邊笑得前仰後合。

柳雲生神色尷尬,實在不知這話如何去接,只得端起一旁的白玉茶碗,抿了一口。

水瑤眼眸瞪着,檀口微張,吶吶道:“怎麼會這樣?”

“師妹。”

太陰星宗的師姐許晴,兩道秀美細眉挑起,冷漠目光深處,帶着一絲羞怒,狠狠地瞪了一眼水瑤。

蓋因,這位壽元有着四百五十餘歲,沒有一絲閱歷的大齡女地仙,蘋果圓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更讓人難爲情的是,嘴巴張着,一絲亮晶晶的不明液體順着嘴角,將要流下。

陸北看着太陰星宗這位叫做水瑤的少女,一臉犯迷糊的樣子,不由啞然。

心道,這少女嬌憨可愛,幾近犯癡……之所以還能邁入地仙道行,應是暗合了赤子心性。

由此觀之,所謂大道,真是不可以常理度之。

什麼樣性格的人應該超脫得道,什麼樣性格的人又應該沉淪衆生,這一切,誰又能說得清?

唯有待來日登臨道之絕巔,再試看幾人成佛,幾人作祖。

那時,自然一切皆明。

不,或許那時,再無迷茫的道人,會說……得道者,應如我。

心念及此,陸北自嘲一笑。

這時,圓臉少女水瑤,忽有所覺,伸出玉手來,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轉眼見到陸北目光幽邃地打量着自己,而且嘴角尚掛着一絲若有若無的譏諷笑意。

剎那之間,少女好像才反應過來,粉膩滑嫩的臉頰羞紅一片,忙是低下頭去。

蘋果圓臉上,仿若要滴出血來。

“給,擦擦手。”

許晴一臉嫌棄地遞給了水瑤一張白色手絹。

“謝謝師姐。”

水瑤也知道自己丟了臉,一邊伸手接過,一邊糯聲道。

陸北這時早已收回目光,將崑崙鏡至寶靈光暗蘊雙目,向宮於陶投去了。

果然,一隻形態神異的火蟾虛影,在宮於陶背後吞吐着火行靈機,極爲不凡。

第二十一章 三花金銀鉛第一百六五章 通天河靈感第五十一章 石妖隨風逝第五十九章 上古妖神出第四十章 陰司與血海第一百一八章 遠遠還不夠第一百零七章 貧道袁守城第一百零四章 蓬萊島上宴(上)第二十三章 坐忘醉長生第一百二三章 祖龍九子出第一百五八章 看錯他了嗎第十八章 一劍一白衣(求月票!)第一百七零章 玄石之妙用第六十七章 何其之有幸第二百零四章 命運亦不知第九十四章 東海有仙山第十三章 一件好事兒第五十章 星夜探傅家第二百六零章 她可不能走第五十章 星夜萬里遙第十九章 根本不可能第十章 人嫌狗不理第七章 還是不長進第一百一一章 自此多事了第七十三章 西海龍宮中第一百四六章 且行且惜之第一百四五章 陸北你快走第一百二一章 大羅修道輪第十三章 一件好事兒第二百六五章 你留不下他第一百五五章 你不能這樣第三十一章 藥師佛之謀第一百五三章 陸瑜之名起(10/10爲盟主瞬雨辰童鞋加更完)第一百九九章 口吞十萬兵(5/4)第一百五二章 要一個解釋(此章爲xianzhea童鞋加更)第二百零四章 命運亦不知第二百零二章 因果亦如是第一百二四章 就不該託大第四十六章 自以爲得計第三十三章 見白骨皚皚第一百零七章 道友且慢來第八十章 仍是輸不起第一百九六章 太虛幻境外第七十五章 神農的弟子第二百零四章 命運亦不知第一百一二章 翠竹與桃花第一百四五章 那就出手吧第四十七章 真羊脂白玉第一百六一章 痛殺俺老孫第六章 焉能屈我意第三十九章 相逢不相識第一百七二章 留你們不得第三十七章 快快攔下他第三十四章 殺人如屠狗第一百六九章 三聖公主至第四十九章 方興未艾時第六章 浮屠山之戰第一百六七章 獨角兕妖王第十一章 猴王在方寸第二十章 又回到原點第八章 幽冥界圓滿第一百三三章 陸某可阻之第一百八三章 槐城縣詭秘第一百六三章 再聞五帝城第七十章 不可言描述第二章 氣煞俺老牛第一百六三章 車遲國三仙第一百三九章 怕你還不成第八章 幽冥界圓滿第四十二章 孤高自莫測第一百四零章 他沒有選擇第一百七五章 火雲洞中事(5/1)第一百五一章 迷情流沙河第四十八章 斬青竹爲槍第一百二六章 半時辰以前第一百零九章 婚禮進行時(中)第九十二章 西涯連我道第一百八三章 凌雲渡上事第一百四七章 金箍禁行者第一百七六章 可沁入你心第一百六一章 因爲你太弱第二十三章 不是涅真印第一百零六章 楊嬋的心計第八十一章 一脈竟反目第一百九五章 晚霞方初上第三十六章 保你無事兒第一百五八章 烏雞一二事第八十一章 她可是識得第二十章 盜令歷風雪第一百零四章 再回幽冥界第六章 功德和氣運第一百四四章 一刻不停下第十章 此去荊湘遠第九章 盡在囚籠中第十一章 方纔沒聽懂(求月票!)第二十六章 立葬溟祭壇第二十六章 你可釣過魚第九十六章 荷塘波瀾起第六章 鏡花水月矣第一百四二章 貞觀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