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見

接下來的時間,太攀便是安坐於洞府當中,在諸節的指點下,掌控熟悉成就元神之後的種種手段的同時,也是吞服那春秋孕元丹滋養自己體內經絡間的灼痕。

這春秋孕元丹,不愧是崑崙山獨有的丹藥,與修行者而言,經絡上的傷勢,素來是最爲麻煩的傷勢之一,只比魂魄元神之傷,來的要稍微好一些而已。

太攀經絡之間,因爲那三昧真火而起的灼痕,乃是因爲生靈的生息本源而起,而尋常藥石可治,唯有彌補本源方可痊癒,但修行者之所以如此珍視本源,就是因爲彌補本源,太過於艱難。

一般情況下,修行者本源受損之後,往往都是依靠日日夜夜的吞吐,以水磨工夫來彌補本源,當然,這是有人本源損耗過於的巨大,那就不是依靠吞吐和水磨工夫所能痊癒的了。

而這春秋孕元丹,便是採集神木靈藥每年春華秋實之際,生機轉換,有死而生,由少而多的那一刻所產生的靈韻煉製而成,是爲修行者補益本源的聖品。

這丹藥,在崑崙山中,也是極爲珍貴,若非是徐求道作爲天罡道子的話,他身上,也不可能有這春秋孕元丹。

至於說徐求道將這春秋孕元丹贈與太攀,其原因,無非就是爲了化神貼的那一樁事。

徐求道借用化神貼,暗算太攀,若是成了,那自然是一本萬利,但就好像是做生意有輸有贏一般,贏了可喜,輸了,自然也要認。

那化神貼當中的手段,既然被太攀所察知,且太攀還引動三昧真火,以折損自身本源爲代價,將那手段給祛除,那在這之後,徐求道自然是要爲此事負責,需要拿出一些東西來作爲賠罪,否則的話,莫名的被暗算之後折損了本源,便是至交好友,此時也該是翻臉了。

而一旦翻臉,徐求道所付出來的代價,卻是他付不起的——一旦是太攀將此事挑出來,那以幾大宗派對此事的忌憚,必然會徹查一番,尤其是直接的被牽涉到此事當中的崑崙山和風雷道,而化神貼的手段,再如何的隱秘,但也不代表無跡可尋,否則的話,當初的玄絕先生,也不會落得個舉世皆敵的下場。

正是如此,在確認了太攀祛除了那化神貼之上的手段以後,徐求道便是果斷無比的,將這珍貴無比的春秋孕元丹‘贈予’了太攀,以這春秋孕元丹,抵過太攀折損的本源,其用意,不言自明,而太攀接受了這春秋孕元丹,自然也就代表着將此事揭過。

至於說兩人後面的圖謀,那就是其他的事了。

這一瓶春秋孕元丹,一共四顆,太攀每七日吞服一顆,再運轉真元化開藥力,二十八天之後,一瓶春秋孕元丹纔是被吞服完畢,而太攀周身經絡間的灼痕,也是痊癒得七七八八,雖然還不曾恢復到全盛的狀態,但已經不影響太攀運轉周身的真元,演練種種獨屬於神境大修之後的手段。

而在這二十八天當中,在諸節的悉心指點之下,太攀也是將成就了元神之後,神境大修應該有的手段,徹底的掌控——除了駕馭法器靈寶這樣的手段之外。

畢竟,駕馭法器靈寶的前提,就在於修行者必須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法器靈寶,正常情況下,修行者在練氣有成,開始凝魂煉魄的時候,就得遊離四方,增長見識閱歷的同時,也是着手收集成就元神之後,煉製法器靈寶的材料。

只是太攀成就元神的過程,乃是一蹴而就,從萬靈山一路行來至於長安,這過程當中,太攀雖然也收集到了一些材料,但想要煉製出一樁合用的法器,卻還是遠遠不夠的。

事實上,於妖族而言,他們身上脫落下來的鱗甲,爪牙,乃至於皮毛等等,對於該妖族而言,都是最好的煉製法器的材料,只是奈何,自從太攀傳承了的那古老的血脈之後,不要說原身上脫落下來的鱗甲了,此時的他,便是連重新顯化出妖身來,都做不到。

——他的真身,乃是那天門當中的那一枚神胎,至於他在外的這一副模樣,雖然也是血肉之軀,但卻只是一個類似於化身道身的存在,若是有人想要查探太攀這一具肉身的虛實,他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太攀妖族的身份。

而這,自然也是此時的太攀能夠堂而皇之的出入崑崙山駐地的原因。

是以,從開化靈智一來到現在,太攀身上,自然而然脫落下來的東西,也只有他從那南木之國當中取回來的那一條蛇蛻,但這蛇蛻,做一身道衣是夠了,想要煉製攻伐之用的法器靈寶,自然是不可能的。

法寶的煉製方法,太攀倒也不缺,作爲完成的傳承經典,雲天萬景經當中,本來就有配套的法器煉製之法,以及祭煉法器所用的禁制,除開雲天萬景經之外,太攀所修行的功法,還有另外一種,其名爲,七變化真道。

七變化真道,是源自於太攀的血脈傳承間的功法,在成就了神胎之後,太攀在修行吞吐之暇,整理了一番血脈傳承當中的信息,然後,就得了這麼一部七變化真道。

天門孕血藏神法,是這功法的第一階段,然後凝練神胎的神胎法,則是這功法的第二階段,在神胎成就之後,這一部七變化真道,纔是完整的出現在了太攀的血脈傳承當中。

血脈傳承,是妖族的前輩對後輩們最佳的饋贈,這血脈傳承當中,不但帶的有源自於恆古血脈當中的力量,也帶的有獨屬於這一種血脈的修行功法。

很多時候,從那血脈當中的傳承功法,就能夠知曉妖靈所傳承的血脈的強弱。

而毫無疑問,從太攀所傳承的七變化真道來看,太攀所傳承的這血脈,絕對是一種強大無比的血脈。

修行者的功法,按照品級而言,由下到上,分爲功決和經典。

功決,功,是最低級的修行功法,如某某功之類,這樣的功法,能夠成就元神,就已經是極限。

而決,比功稍稍的要好一些,一般而言,決,都是一些經典的殘卷,或者是從經典當中衍生出來的副卷,若是有天資卓著之輩,補全其中的一部分,藉此成就半仙巨擘,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經典,則是足以成爲各大宗門當中,秘而不宣的傳承之法,每一部,都是直指合道半仙甚至於半仙之上的天仙,九大宗派以及萬靈山的鎮派典籍,,如崑崙山的如意劍經,靈虛仙典,以及萬靈山的雲天萬景經,就是此類。

而在這經典之上,還有着更爲玄妙的功法,那就是‘道’。

第二百八十五章 傳承隱秘第一百零七章 試與煉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智子疑鄰 上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猜測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心第六十九章 將終第二百八十章 弒神兵 下第三百二十章 戰爭 一第四十章 生與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山神發怒第二百二十七章 定星盤,尋覓荒蠻第三百四十九章 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陽神第二百一十五章 請誅晁錯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道半仙至第七十章 焚天之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戰爭 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說劍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安侯,都城隍第二百四十二章 陰霾第二百零三章 師徒第四百一十二章第七十七章 輸贏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段第六十三章 前兆第一百二十三章 言語如刀,字字誅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年悠悠,黽池依舊第四百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九十五章 黽池縣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朔方城中的燈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年悠悠,黽池依舊第四百一十九章 目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棋分黑白,子落縱橫第三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七章 恰如天光破層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孕血藏神,完美周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明心暗室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濛霧中說書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風雷道第二十章 離開第五十八章 千年大限第二百一十章 天祿閣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風雷秘咒第八章 甦醒第一百九十六章 藍田散修第一百五十章 朱雀第一百六十一章 蠻山荒海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得失勝負第一百一十二章 呔,吃俺老孫一棒第二百五十九章 暗影第七十一章 萬靈山,人妖混居之地 上第一百章 月毫針第一百零六章 印記第四百一十九章 目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仙凡第三百七十四章 靈光乍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目標第三百四十七章 絕代神君第四百零五章 招攬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器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九首的第一次行動第九十二章 羣妖亂舞第二百八十六張 局勢第二百一十五章 請誅晁錯第三百五十五章 寒意第六十八章 考驗與試探第一百八十章 精氣神燃三昧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端第二百七十五章 通透心思第五十四章 人有殺虎心第一百六十章 蠻山荒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上第八十七章 雲天萬景經,天人感應術第二十六章 妖之始,氣與禁忌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平?長平!第三百五十七章 窮則變第二十一章 入縣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餌和魚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七十四章 甦醒,幻形第三百五十章 會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所不爲蕭鳳鳴第三十六章 通幽第四百二十三章 逆轉的局勢第八十四章 五銖錢第三百四十五章 再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言語如刀,字字誅心第四百三十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二)第二十章 離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決經典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言語如刀,字字誅心第兩百章 水之精第二百三十一章 攔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濛霧中說書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