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沒抓住嗎?(七夕快樂!)
令陳舟眼前一亮的文獻,是關於數論研究領域的另一工具。
也就是,圓法。
它和篩法一直是數論研究領域,最爲重要的兩大方法。
當然,除了篩法和圓法,也有密率等方法。
圓法全稱是Hardy-Littlewood-Ramanujan圓法。
名字裡的也就是英國數學家哈代,英國數學家李特爾伍德和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
這三人,陳舟沒一個陌生的。
拉馬努金,他在數學上的卓越貢獻,以至於在印度,他和聖雄甘地、詩人泰戈爾等人一道,被稱爲“印度之子”。
而且,現在國際上有兩項以拉馬努金命名的數學大獎。
同爲英國數學家的哈代和李特爾伍德,則在丟番圖分析、堆壘數論、積性數論、三角級數等內容,作出了卓越的研究。
只習慣性的拿着筆,在草稿紙上不斷的點着。
拉馬努金便是在哈代的幫助下,逐漸在數學家嶄露頭角的。
毫無疑問,他沒有抓住那一瞬間的靈感。
怎麼說呢,就像……
這麼快就要解決了麼?
楊依依就這麼看着陳舟,一時間有些失神。
說起哈代。
只不過,陳老先生把哥德巴赫猜想推進到“1+2”使用的方法是加權篩法,並不是圓法。
同理,N=p1+p2+p3,p1,p2,p3≥3的拆法就可以寫成T(N)=∫01(2<p≤N∑e^(2πiαp)^3)e^(2πiα(-N))dα。
“唉……”輕嘆了口氣,陳舟最終停筆。
【∫01e^(2πimα)dα】
然後利用這些特殊情況去證明別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對圓周上的函數進行分析。
就像上次陳舟快解決冰雹猜想時的那種感覺。
“既然篩法的路,可能走不通的話,那就試試圓法吧……”
圓法的本質就是應用在數論中的傅里葉分析。
陳舟頗爲沮喪的轉頭看着楊依依:“一閃即逝,我沒抓住……”
這狀態有點熟悉……
所以整個積分也就是0。
萬一黎曼猜想被證僞了呢?
即使這個概率很小,即使已經有上千個數學問題是依靠黎曼猜想解決的,陳舟也仍然不願意去嘗試。
其實,與哈代也多少夠得上一點關係。
雖然還不知道怎麼證明所有非平凡零點的實部都是1/2。
更不要說,馬上就用到解決克拉梅爾猜想的修正問題上去。
這樣,證【總有拆法】就是要證對任意滿足題意的N總有D(N)>0,以及T(N)>0。
m≠0時,指數上不能是0了,根據歐拉公式,整個冪就成了0。
陳舟正全身心的研究着,如何用圓法解決克拉梅爾猜想的修正問題。
這就是【圓法】的主要思想。
利用這個性質,就可以把積分改造成拆法的函數。
那就另當別論了。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越發覺得,這問題,真特麼難……
聽到陳舟這麼說,楊依依也替陳舟感到十分惋惜。
一旁的楊依依有些好奇的看着陳舟寫在草稿紙上的內容。
說到三角級數,傅里葉級數就是一種三角級數了。
陳舟的雙眼異常明亮,眼神之中還帶着一絲期待。
陳老先生的老師是華老先生,華老先生的老師呢,就是這位哈代了。
一直看着陳舟的楊依依,輕聲問道:“怎麼嘆氣?”
到這,就可以開始討論積分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對的,作爲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的篩法,其目的則是給出素數分佈的一種近似估計。
圓法最初是因爲哈代和李特爾伍德在堆壘素數論裡搞事,所發明的方法。
就像所謂的“無零點區域”。
緊緊地盯着眼前的電腦屏幕,汲取着上面的知識內容,去充實他自己的知識面。
對於圓法的運用,陳舟還沒完全吃透。
他還是希望把每一步踩得踏實點。
其實,除了篩法和圓法,數論領域,還有不少的小技巧。
比如說廣義黎曼猜想,就可以被用來證明一些有限的特殊情況。
陳舟心裡想着,但是手上的動作卻並不着急。
難道說?
這樣想着的楊依依,眼神中帶着一絲驚訝。
時間緩緩向前走着,陳舟也已經在刷了好幾篇文獻後,轉而開始了實戰。
也就是通過圓法標誌性的積分公式。
之後,人們便一直在使用類似的結論去證明別的問題。
但是已經可以證明零點必定在某個包含所謂“臨界線”的區域內,而這個區域在實軸附近很小。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影響了華國一代數學家的思想。
考慮這個積分,m=0時,∫01e^0dα=1。
“嗯,感覺就差一點……”
他的眉毛已經不知不覺的皺在了一塊。
華國之所以會在數論上,或者說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由陳老先生做到“1+2”的地步。
每一個N=p1+p2,p1,p2≥3的拆法就可以寫成D(N)=∫01(2<p≤N∑e^(2πiαp)^2)e^(2πiα(-N))dα。
於是就完善圓法的理論,給出了一種方法,一種用數學語言描述【有拆法】這玩意的方法。
只不過,陳舟並不太喜歡這種方法。
然後,他們發現這玩意好像跟哥德巴赫猜想有那麼些聯繫。
並且他們共同完成了華林定理的新證明。
他也沒有成功解決這個修正問題。
她想起來上次聽陳舟說過一次,他在研究的是克拉梅爾猜想,這個好像也是個困擾數學界近百年的數學難題吧?
因爲用一個未被證明的猜想,去解決另一個猜想,他總覺得有點怪。
楊依依自然沒打算深入研究一下,她只是被陳舟這股狀態吸引了。
他開始搜索圓法相關的文獻資料。
只不過,她看了一遍,卻不是太看得懂。
當然,如果有一天,他能夠把黎曼猜想證明了的話。
慢慢的,陳舟手中的筆在草稿紙上摩擦的速度慢了下來。
至於三者之間的關係,用哈代的話來說,他在數學上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拉馬努金”。
“沒抓住嗎?”
在看文獻時,有那麼一瞬間,他感覺自己抓住了那一閃即逝的靈感。
陳舟原本明亮的雙眼也變得有些迷茫。
尤其剛纔,她還看到陳舟全神貫注,神采飛揚的模樣。
彷彿答案就在眼前。
想了想,楊依依說道:“下次再抓住就好了,我相信你。”
陳舟看着楊依依誠摯的眼神,輕輕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