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講座,你去不去?

第428章 講座,你去不去?

10月1日,是華國的國慶節。

一般來說,國內的學生們,此時正興奮的度過黃金週長假的第一天。

可惜,陳舟現在是在麻省理工。

今天,只是普通的星期六。

和先前一樣,陳舟和楊依依,從晨跑開始了自己新的一天。

宿舍裡,陳舟習慣性的往身旁的那個書桌看了一眼。

楊依依卻並不在。

儘管今天是週六。

但楊依依還是被她那個領完獎,溜達演講一圈回來的導師,給叫去了。

陳舟估摸着,接下來,楊依依很有可能,會跟着雷納·韋斯教授,前往LIGO。

但現在,陳舟也只是把常規量子數的膠球理論,研究了七七八八。

畢竟,這可是對研究常規量子數膠球,所有的理論模型的完善和改進。

雖然陳舟遠還沒到從理論進入實驗的這一步。

只不過,變爲輪轉模式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不少。

【(Ⅱ)G→gg→ggg→η(η′)η(η'),】

而奇特量子數的膠球理論研究,陳舟還尚未展開。

從而真正尋找到膠球。

而且,陳舟在這個課題組的貢獻,需要足夠大。

那一定就是膠球被找到的時候。

陳舟覺得自己單方面取勝的可能性,應該還要更高一些。

但是,相比於弗裡德曼在研討會上,對其他研究人員的安排。

陳舟之所以改變,或者說加速原計劃的原因是,他覺得離膠球的下一次實驗,還有不短的時間。

陳舟原來是打算把常規量子數的膠球理論,和那些奇特量子數的膠球理論,全部整清楚後,再把計劃調整爲輪轉的模式。

【(Ⅲ)正反質子湮滅過程;】

【(Ⅱ)介子的中心產生;】

通過錯題集的反饋,去糾正理論模型中,可能存在錯誤的地方。

【(Ⅰ)G→gg→q▔qq'▔q'→MM′,】

在雷納·韋斯不在的這段時間,楊依依可以說是下了一番苦功。

這種互有聯繫的學科,進行交叉,倒也可以起到調節思維的作用。

對於這一點,陳舟也說不好,能不能找到那個傳說中的膠球。

“從‘機制’開始,到根據‘衰變模式’,構建理論模型,進行膠球質量的理論計算。”

投期刊的話,投個一區二區的SCI,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可是,陳舟就覺得沒有必要。

而且,這個論文的價值,還不低。

現在的陳舟,也已經把學習模式,轉變成了輪轉模式。

他打算去找楊依依,這個時間點,剛好是飯點了。

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點,是直接把一個理論模型顛覆的。

【(Ⅲ)G→gg→q▔qq▔qq'▔q'→MM′,】

沒有多大意思的嘛。

【其中,G表示膠球,M(M′)表示介子。】

陳舟就打算把錯題集結合着使用。

“整個步驟,整個程序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那時,陳舟纔會把理論和實驗的所有研究,寫成一篇完整的論文,投稿到《Nature》或者《Science》上。

看了一眼這些內容,陳舟的思路立馬連接上了昨天下午。

腦海中不斷的浮現出,這段時間對膠球的理論模型的研究。

於是,陳舟就做出了這樣的提前改變。

就是半天物理,半天數學的方式。

【(Ⅳ)Υ類粒子激發態到基態的衰變過程。】

基本上,都是對原有模型的補充和完善。

【膠球的主要衰變模式有:】

目前剛步入總結與反饋的階段。

【(Ⅰ)J/Ψ或Υ輻射衰變;】

“昨晚,是跟數學陪着我入睡的,那今天早晨就是物理了……”

陳舟一邊翻着錯題集,一邊梳理着這段時間,所研究的理論模型。

而且這樣輪轉着研究物理和數學,說不定就因爲學科的影射buff,哥猜的靈感就來了呢?

既然計劃改變了,並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時間。

指不定,會有哪位天資卓越的物理學家,就從中獲得了靈感。

也就是《自然》和《科學》,這兩個令無數科學家魂牽夢縈的頂級期刊。

如果他把這些內容,整理一下,然後整一篇論文出來,也是可以的。

錯題集上的內容,雖然不算少。

而哥猜所需要的時間,又沒有人能夠說得準。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關於膠球質量的理論模型計算,都是圍繞着“機制”和“衰變模式”,展開的對應研究。

倒不如,一開始就平衡一下。

而楊依依還沒回來,一上午都在雷納·韋斯教授的辦公室。

這又不是最終的結果,發出去幹嘛?

只不過,陳舟還沒來得及走出宿舍門。

對於錯題集的這點呢,陳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那實驗方面的各種信息,沒有最少,只有更少。

陳舟看着這個最早,被他寫在草稿紙上的“膠球產生的機制”,以及“膠球的主要衰變模式”。

膠球的實驗課題,時間是足夠的。

與其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膠球這個實驗課題上。

【粒子表PDG上,已確認的標量介子的數目,顯然多於夸克模型所預期的個數,它們的質量均低於2GeV,這意味着0++膠球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上午的時間,陳舟如預期般,把常規量子數膠球的理論模型知識,梳理完成了。

【膠球產生的機制主要有:】

數十年來,這塊標準模型的拼圖,始終未能找到。

陳舟伸了個懶腰,然後起身。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陳舟他們這個課題組,能夠發現膠球的基礎上。

還自己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的任務。

更不用說,對於內部結構更復雜,質量更高的其他膠球態了。

草稿紙上,是陳舟昨天下午研究膠球的理論模型時,所記錄的內容。

不僅出色的完成了雷納·韋斯臨走前,佈置的任務。

收回目光,陳舟把思緒轉到膠球的課題上。

可是,即便知道了“機制”和“衰變模式”。

陳舟這樣想着,也就拿出了膠球這個課題相關的資料。

但是,這麼多年的實驗結果,擺在這呢。

同時,陳舟又翻開了錯題集。

【然而,由於夸克態和膠球態之間會發生混合,標量膠球更可能是以與其他強子態混合的形態出現,這就爲實驗上明確認定帶來了困難……】

即便由此而來的理論模型計算,已經合理的預言了膠球的質量區間。

可是在實驗上,即便是對於質量最輕的標量膠球態,也尚未得到確定的結論。

真要在膠球這個課題上發論文的話。

他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打陳舟電話的是劉茂聲。

陳舟按下接聽鍵,禮貌的問道:“劉師兄,有什麼事嗎?”

劉茂聲興奮的說道:“你們麻省理工今天下午,有一場講座,你去不去?”

感謝書友昆臨遠山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藍色魅影WF打賞的100起點幣!

今晚就一更了,實在太累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補!對不住了,諸位同學!

(本章完)

第371章 我真花不掉……第217章 熱鬧的數學界,沸騰的媒體們第692章 DMD系列材料的研究規劃第670章 語言學二階段任務?!第276章 你要現在改簽?第38章 聖誕節下的buff加成第74章 考完一身輕第531章 一凡,交給你了第509章 數學是我的第一步,卻不是最後一步第533章 剩下的,得等領完獎了第407章 負重訓練第31章 所謂學風(修改)第236章 還記得那個課題嗎?第1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第185章 晚宴第251章 六人組隊第617章 靜下心來搞研究第190章 走吧,我請客(二合一)第333章 最後的收尾階段第601章 你要做好準備第155章 見人要禮貌第330章 這可以當課題申請?第247章 這是第10組第202章 列陣如塔?第157章 把課題推進(爲神罰抽菸天官讓道加第138章 郵箱發送,競賽結束(第三更,求首第190章 走吧,我請客(二合一)第96章 當飛機飛過高空第675章 陳舟所選擇的合作方式第339章 最後的實驗(3/3)第525章 萬衆期待的10月第691章 研究不就是這麼一回事麼第150章 像回事了(二合一)第232章 我馬上找第59章 真·考題海戰術第385章 回家第689章 時代學者第464章 最後的計劃(二合一4000+)第7章 適應快節奏第464章 最後的計劃(二合一4000+)第141章 好好做課題第537章 帶着諾獎回國第167章 這……第589章 所得補所缺第35章 有些羨慕第210章 咦?你不研究了?(1/3)第103章 課題任務第526章 諾獎公佈(新年快樂!)第235章 終於露面了第194章 改完試卷,放暑假第287章 老熟人(爲上月月票加更7)第486章 震驚世界的絕響第687章 能源解決之答案第243章 意料之外的任務第685章 終於能睡個好覺了第139章 這競賽確實很難(第四更,求首訂)第40章 真提神真醒腦第299章 未來一定是美好的第407章 負重訓練第591章 兩千萬隻是保底第438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319章 1+1>2(2/3)第40章 真提神真醒腦第596章 感興趣的米國科技公司第84章 一校倆狀元第238章 你們兩個簡直是天才!第138章 郵箱發送,競賽結束(第三更,求首第246章 如果有這一半的速度,再加上這質量第299章 未來一定是美好的第324章 我怎麼又上新聞聯播了?第629章 任課教授的快樂第347章 真不能收紅包了,真不能……第600章 任務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第431章 阿廷教授出的題(補更)第444章 輪轉的課題(4000字大章)第371章 我真花不掉……第562章 數學①第319章 1+1>2(2/3)第28章 配合學校(修改)第205章 待我翻一下錯題集第410章 原來是這樣啊第92章 論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第245章 搖人幫忙(爲阿歷加更3)第109章 數學Lv2第180章 雅託筆試第506章 我可以等你(5000+)第353章 這纔是物理難題第546章 大師兄,你這有新的草稿紙嗎?第181章 雅託口試結束,丘賽決賽開始(5000第634章 意外的發現第4章 堅持就有收穫第512章 哥猜證明權第692章 DMD系列材料的研究規劃第220章 他就是答案第369章 他和他的比較第246章 如果有這一半的速度,再加上這質量第159章 每個人都有禮物第496章 大會結束第567章 除了他,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