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遊學不斷,課題不斷
“一凡,你咋了?我怎麼聽你這語氣,好像有點憂鬱吶?”
賓館裡,陳舟邊在草稿紙上寫着什麼,邊迴應着張一凡。
“沒,沒有,我現在哪還有憂鬱的時間啊,我現在的時間,全部被你的文獻給擠滿了,我現在吃飯都是泡在文獻的海洋裡的……”
張一凡的語氣裡,滿是無奈。
這段時間,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他的時間,全部被陳舟發來的文獻資料,給擠滿了的。
張一凡倒也不是說那一百多篇文獻有點多,畢竟他好歹也是跟着陳舟,經歷過一次大陣仗的。
只是,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陳舟前前後後,又發了近兩百篇文獻,是準備幹嘛?
這全加起來,可就不是多少的問題了,而是整個一探測器材料的資料庫了。
陳舟想要培養自己的實驗室班底,只能通過張一凡這樣的同學好友來實現。
那就是,讓楊依依找不出來任何他沒有提及的盲點。
況且,陳舟已經想到了少花錢的方法。
想了想,張一凡又問道:“那你打算申請國家‘萬人計劃’的課題?可是我看你纔剛剛申請了數學的課題呀?”
陳舟自然也聽出了張一凡話裡的吐槽,他輕笑着說道:“這不挺好的嗎?省得你一個人的時候,覺得無聊,也省去了你找女朋友的時間。以我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年輕人就得多拼一點,知道嗎?”
見張一凡沉默了下來,陳舟也不再調侃對方,而是認真地說道:“一凡,你也可以找人幫忙,幫你一起梳理這些資料,也算是邀請他,加入我們的課題組吧。”
她的關注點,絕不會侷限於片面的論述,而是在整個問題之上。
張一凡:“沒,沒啥……對了,你說讓我找人,也是真的嗎?”
不知爲何,坐在飛機上的陳舟,總有種奇怪的感覺。
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也是陳舟和弗裡德曼等人的學術交流路線。
畢竟,這裡有着極大的概率,會成爲第一個發現膠球的實驗室。
過了一會,張一凡說道:“那我試試……”
至於實驗室所需的錢,他會慢慢想辦法。
頓時,張一凡開始在心裡安慰自己:“沒錯,就跟陳舟說的一樣,我因爲要梳理文獻內容,所以纔看的慢些,其實我也很快了……”
還有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利用大亞灣核反應堆羣產生的反電子中微子,開展中微子振盪實驗。
陳舟輕聲笑了笑,給了張一凡準確的答案:“有這個想法。”
陳舟似乎知道張一凡會這麼說,他笑着說道:“誰還不是從本科階段過來的?你本科還沒畢業,但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能超過本科生水平。還有,你都說了,我只是一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這個材料學上面,或者說化學上面,說不定我們倆水平差不多呢?”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規律的陳舟,除了課題研究之外,每晚都會跟楊依依開個視頻,溝通一下感情。
陳舟就這樣,收到了無數的喝酒邀請。
當然,這些新聞報道,陳舟是並沒有看到的。
雖然有這些大兄弟喝酒太猛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卻不是這個。
那種互相監督,互相學習的默契感,也逐漸回到了兩個人的身上。
聽到這話的張一凡,也隱約猜到了陳舟的一些想法,他驚訝地問道:“你該不會真準備搞個實驗室吧?”
就算是瞭解不到信息,他也不去了。
只不過,兩個人分享問題的方式,有點不太一樣。
因爲那迎接自己的橫幅,顯示了祖國的歡迎。
就算最後一無所獲,那他也沒什麼損失。
諸多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
因爲隨着SLAC的對撞機實驗室全面關停,SLAC必將退出世界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的序列。
至少這麼多年以來,就沒有陳舟解決不了的難題。
通過幾次廬州之行,陳舟也能夠看得出來,張一凡有着一顆勤奮上進的內心。
雖然他能夠憑藉自己的名氣,去招徠一些化學方面的優秀人才。
陳舟想也沒想,就回道:“看完了啊,除了這三百多篇,我這還有近兩百篇呢,不過,可能是因爲你要梳理文獻內容,所以看得慢。”
俄羅斯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位於西伯利亞,前身是新加速器方法實驗室。
聽到這嘀咕聲之後,張一凡內心的安慰,也徹底支離破碎。
說實話,陳舟多少還是覺得有些對不住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的。
陳舟回道:“我知道……我在想辦法……”
楊依依屬於客觀型的,而陳舟屬於主觀型的。
主觀型的話,則是陳舟會直接將自己的想法,伴隨着問題一起講出。
“這個極小模型綱領,還是有點難的啊,我都花了一大半的時間了,結果卻還是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陳舟:“你說啥?”
但是,陳舟往往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
但是,對於想要在材料學這一領域,有更進一步研究的陳舟來說。
以他一個本科未畢業學生的身份,跟着陳舟這樣的大佬做課題,還有什麼好挑的?
聽到陳舟回答的張一凡,默默看了一眼自己的電腦屏幕,那上面是他所做的標記。
不管是世界級的數學猜想,還是隱藏於粒子物理學中的膠球,都一樣。
然後將其中,他覺得不對的地方指出來,跟楊依依一起探討。
第二天,陳舟和弗裡德曼一行人,離開了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踏上下一站的旅程。
他也可以像張一凡說的那樣,通過國家“萬人計劃”搞定這個項目。
這裡也擁有着世界上第一臺用於高能物理實驗的正負電子對撞機。
晚上十一點多,陳舟和楊依依掛斷視頻之後,他便上牀睡覺了。
聲音雖然還有些遲疑,但卻也多了份堅定。
這麼多內容,他還真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能梳理完,心裡完全沒有底。
陳舟和弗裡德曼等人,在第三站BINP,也就是俄羅斯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的時間,有兩週。
但從陳舟的語氣中,他明確了一點,陳舟是真的打算開闢材料學這個課題了。
他之所以選擇張一凡,是有着自己的考慮的。
停頓了片刻,陳舟再次說道:“實驗室的事,你先不用管,按我說的,先把我發給你的文獻看完,梳理完再說。還有就是招人的事,你可以先留意着。”
同時,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一樣,俄羅斯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BINP也是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之一。
作爲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之一,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院肯定不止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這一個大科學裝置。
只不過,下飛機之後,陳舟這種奇怪的感覺,就短暫的消失了。
張一凡敢保證,這個問題,他就是隨口問的。
只是,去喝了一次之後,陳舟就再也不去了。
不過,對於張一凡來說,看不透,想不通,那就不要去想那麼多。
關於文獻數量的標記。
而且,張一凡也不相信,陳舟所選擇的課題,最後會沒有結果。
別說是五百多篇了,就這三百多篇的,他也纔剛梳理完一半。
陳舟回道:“嗯,你可以選一些,你覺得不錯的同學或者朋友,加入我們的課題組。”
尤其是俄羅斯大兄弟的熱情,實在令陳舟很是感激。
陳舟解釋道:“國家‘萬人計劃’的課題,我沒打算申請其它學科的,粒子探測器材料這個課題,不會走這個途徑。”
聽到張一凡的話,陳舟也算放下心來,他笑着說道:“放心吧,哥帶你飛。”
遊學開始以後,陳舟的作息也恢復了規律。
可就算是這樣,陳舟卻還是已經看完了五百多篇文獻資料。
陳舟和弗裡德曼等人,也沒有SLAC的學術交流計劃。
張一凡不說話了。
張一凡是他的同學,他對張一凡的瞭解比較多。
原來的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還剩下四個。
嚴格的按照自己已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度過每個元氣滿滿的一天。
索性就從根源上杜絕思想上犯錯誤的可能性,並且每天跟楊依依視頻,以求糾正自己的思想小差。
張一凡沉默了,他有些想不通,陳舟打算幹嘛了。
而且,絕對行之有效。
電話掛斷之後,陳舟也不再糾結於眼前劃掉的公式,輕輕放下了手中的筆。
還有一些原因,就是出自陳舟的私心了。
客觀型指的就是,楊依依會把問題進行客觀的描述,然和跟陳舟進行討論,互相交流觀點,進行思維的碰撞。
他此刻正在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說起來,俄羅斯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的學術交流,給陳舟的感覺是目前爲止,最爲順利,也最爲輕鬆的。
研究所是絕對禁酒的,但是工作之餘,可就不是了。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些老同學,能帶帶的,爲什麼不帶帶?
據他所知,陳舟同時研究的,就還有數學的極小模型綱領,和物理學的粒子加速器實驗這兩個課題了。
聽到這話的張一凡,很想掛斷電話,拒絕陳舟這來自精神上的騷擾。
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也是陳舟他們的第四站。
張一凡還是有些遲疑,陳舟也沒再多說什麼。
楊依依也會把在LIGO所遇到的難題,分享給陳舟。
分別是日國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米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fermilab,米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以及華國的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最主要的是因爲俄羅斯大妹子太熱情了,陳舟真怕自己思想上犯錯誤。
可是答案,着實有些扎心。
他這才意識到,陳舟遠不止粒子探測器材料這一個課題。
準確來說,應該是世界七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
更令陳舟沒想到的是,他和弗裡德曼等人,前來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的事,更是登上了頭版頭條。
張一凡頓時驚呼道:“臥槽,你知不知道你這個粒子探測器的材料,需要什麼級別的實驗室?需要多少錢才行?”
兩個人就這個問題,展開思維的碰撞。
相反,他還能收穫一個,跟着準諾獎級大佬做課題的榮譽。
他感覺自己這一站,不會那麼順利。
張一凡有些遲疑,卻還是說道:“我……我怕我跟不上你,我本科都還沒畢業呢,而你現在都已經是數學和物理學的跨界大佬了,我怕我拖你後腿……”
這個研究所主要的研究領域有粒子加速器、高能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核聚變、同步輻射和核技術應用等。
時間,就這樣在不斷的遊學,和不斷的課題之中,緩緩流逝。
聞言,張一凡微微一愣,旋即問道:“你的意思是,你真打算和我組一個課題組?還讓我去招人?”
選擇權在張一凡的手中,怎麼選,還是得看他的這位同桌。
張一凡聞言,嘀咕道:“我怕你飛太快太高,我跟不上……”
只不過,安慰着自己的張一凡,就聽到電話裡傳來了一聲小聲的嘀咕。
兩種類型各有各的好處。
而陳舟,有時候也會把粒子加速器實驗的問題,拋出來,跟楊依依分享。
他也感覺自己越加看不透陳舟了。
但也正是因爲此,陳舟覺得楊依依是一名真正的物理學家。
只有自己一手打造的實驗室,才能滿足他的要求。
按照既定行程,陳舟和弗裡德曼他們,踏上了前往華國的飛機。
一開始,陳舟還不好拒絕,爲了更多地瞭解佈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嘛。
這效率,令張一凡是羨慕嫉妒恨吶……
陳舟回道:“不行嗎?”
張一凡應了聲“好”,隨即想了想,他又問道:“你給我發了有三百多篇文獻資料,你看完了嗎?”
只不過,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並不在陳舟他們這次交流計劃之中罷了。
隨着在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展開學術交流的活動,陳舟漸漸發覺了一絲不對勁。
有些研究人員在表面上,雖然也顯得熱情。
但是在他們的眼底,陳舟看到的卻是一種複雜的眼神……
感謝書友ydulyton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