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當天。
金陵航天發射中心的一號會議廳內人頭攢動。
膚色各異的記者站在這裡,幾乎將原本還算寬敞的會議廳整個擠滿。
爲了給採訪的人留出足夠的空間,所有的攝像頭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的,都被統一安排在了會議廳的兩側,將會議廳中間的位置給空了出來。
“這麼大的場面,您說陸院士能應付的過來嗎?”
站在李局長的旁邊,穿着正裝的年輕男人,表情略微驚訝地四處張望了一下,自言自語地嘀咕了句說道。
作爲科工局局長辦公室秘書,這場新聞發佈會原本是由他來擔任新聞發言人的。不過既然陸舟答應了由自己出席,他就變成了替補。
聽到自己秘書的話,李局長哈哈笑了笑。
“應付不應付的過來?你在開玩笑吧。那傢伙見過的大場面怕是比我都多,比這還熱鬧的都見了不少,這點小場面,咱就別替他擔心了。”
牆上掛鐘的時針走到了正點。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穿着正裝的陸舟走到了臺上。
面對着全場一雙雙緊盯着自己的視線,陸舟表情如常地清了清嗓子,用平穩的聲音開口說道。
“大家下午好,我是陸舟,載人登火辦公室的總設計師。”
“原本在我們的安排中,第二批前往火星科考基地的科研人員,將在年末隨前往火星的補給一道出發,但由於我們在座標南緯15°、西經128.1°區域附近發現了疑似地外文明的蹤跡,所以修改了原先的發射計劃,重新配置了第二批登火計劃的人員和設備。”
“下面是經過調整之後的載人登火計劃路線圖,以及‘第二次接觸’的具體工作安排……下面請看大屏幕。”
用言簡意賅的措辭對整個載人登火計劃進行了一個概括性的介紹,陸舟在放映PPT的時候,給足了這些記者們拍照的時間。
很快,PPT放映結束。
陸舟朝着旁邊的工作人員點了點頭,示意第一輪的提問環節可以開始了。
考慮到需要公佈的內容,新聞發佈會的消息披露氛分爲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針對計劃的具體細節,後半部分則是對與地外文明進行第二次接觸的“人類代表團”的名單進行公佈,同時對諸位代表們的身份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爲了方便記者們集中提問,提問環節也被分成了兩部分進行。
“您好,陸舟院士,我是《人人日報》的記者,我想請問這次載人登火計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率先拿到了提問的機會,《人人日報》的記者小姐姐伸出了手中的話筒。
對她微笑着點了下頭,陸舟開口說道。
“值得關注的看點,我覺得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交通方面,一個則是生活方面。”
“從交通方面來說,這次我們部署在火星上的全地形火星車強化了通訊模塊,並且針對火星上的沙塵暴環境做出了許多特別的設計。再一個生活方面,這次前往火星的不只是科考人員,還有額外攜帶的功能型殖民艙。”
“通過這些獨立的殖民艙,以及連接在覈心殖民艙與功能型殖民艙之間的管道,我們將對火星地表的科研基地進行拓展,未來我們將能夠容納更多的學者在火星上展開科研活動。”
人人日報的記者提問結束之後,緊接着另一位外國記者又站了起來。
“您好,我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在提到地外文明蹤跡一詞時,使用了‘疑似’這一字樣。我想請問這是否意味着這其中還存在沒有弄明白的爭議,或者說關於那個地外文明……載人登火辦公室還有其他新的發現?”
陸舟:“使用疑似一詞只是出於我個人的謹慎,請勿做其他解讀。”
隨着提問環節的繼續,各方記者們提出的問題也是一個接着一個,而對此陸舟也都一一作出了答覆。
總的來說,發佈會氛圍還算是不錯。
雖然有些問題刁鑽了點,但還都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像是正常人會問出來的問題,然而到了《紐約時報》記者的時候,新聞發佈會現場的氣氛忽然變得怪異了起來。
提問的人是一名被白人男子。
只見他遞出了手中的話筒,拋出了一個與載人登火計劃本身關係並不大的問題:“請問您聽說過徐靜嗎?”
徐靜?
皺了下眉頭,覺得這個名字在哪裡聽說過,但陸舟一時半會兒又想不太起來,於是看着他回答受到。
“沒有,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有些意外,您居然不認識,”有些驚訝地看着陸舟,那名記者繼續說道,“那我簡單地介紹下,她是一名曾經爲我們報社寫過專欄的記者,現在是以自由新聞人的身份活躍在新聞界,在網上還是比較出名的。”
聽到這裡,陸舟總算想起來了那個人到底是誰,敢情原來是那個朋友圈爆款文章的作者。
淡淡笑了笑,陸舟表情有些玩味的繼續說道。
“你有什麼話想替你們的前僱員問的嗎?”
“當然!不過,我問出這樣的問題並非是出於她前僱員的身份,只是因爲她所發出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所有人都在思考的。”
那白人記者盯着陸舟,語速飛快地繼續說道。
“……衆所周知,華國在太空領域已經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並且有意圖將現有的成果擴大到遙遠的火星上。然而這場航天競賽帶給我們的除了資源的浪費與空洞的榮譽之外,似乎並沒有沉澱下來太多的東西。”
“徐女士在她的文章中指出,在你們的國家仍然有許多人生活在溫飽線以下,很多人甚至連飛機都沒有做過。您覺得在華國發展航天技術,是否真的存在現實上的意義——”
打斷了這名記者的發言,陸舟用反問的語氣回答了他的問題。
“請問你去過洛杉磯嗎?”
記者:“……當然,那是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之一,我當然去過,怎麼了?”
陸舟:“我也去過,而且有幸坐過一回那裡的地鐵。請問你們在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時候是否考慮過,還有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別說是坐飛機,連活着都是一種煎熬。”
記者的臉上浮現了一絲尷尬的表情。
意識到了陸舟接下來可能說什麼,他迅速岔開了這個話題說道。
“當然……我們的國家也存在着我們自己的問題,作爲一名記者我當然會誠實地揭示它們,但現在我們討論的難道不是華國嗎?”
“毫無疑問,您是華國乃至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就像徐女士在文章中發出的靈魂拷問一樣,請問您是否考慮過,您的研究可能帶來的那些社會問題,比如貧窮,還有失業。”
“還是說,她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三個例子,在你的眼中,他們不配擁有幸福,甚至不配擁有生存的權力嗎?”
對上了臺下那名白人記者犀利的眼神,陸舟心中幾乎可以料定,這傢伙多半是預謀好了的。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這一點,陸舟也沒有任何的意外或者緊張。
在發佈會上問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東西,也算是美國記者的傳統了。
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陸舟用輕描淡寫的語氣,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老實說,我沒有考慮過,也不怎麼關心。”
新聞發佈會現場一片騷動的聲音。
就連那名被白人記者也睜大了眼睛,似乎沒有想到陸舟居然會如此的直接,直接走進他在問題中設下的陷阱。
看着傳開騷動聲浪的發佈會現場,他甚至都已經想好了,明天《紐約時報》的頭條標題。
見場面有點兒控制不住,李局長心中着急,一邊向着臺上的陸舟瘋狂使眼色,一邊拉了旁邊的秘書一把,想讓他上去救場,把陸院士給弄下來。
然而,陸舟卻像是完全沒看見似的,無視了李局長的眼色。
停頓了片刻之後,他繼續說道。
“就像現在,你們期待我像個偉人一樣。”
“爲你們解決所有的煩惱,在你們感到飢餓時爲你們準備好饅頭和麪包,在你們懶得動手的時候把它切成片烤好,最好是再塞到你們的嘴裡,看着你們吃下去……”
看着那名記者臉上深以爲然的表情,陸舟毫不客氣地繼續說道。
“但這是不可能的。”
“科技只是創造財富的工具,也僅僅只是創造財富的工具。”
“總得有其他人去研究新的社會學理論,鑽研新的生產關係和資源分配的方式,併爲新的制度打下理論的基礎。因爲我們的社科學者知道,如何分配這些財富,纔是解決不平等問題的最佳途徑。”
“然而無論再怎麼分蛋糕,想要讓所有人都能吃飽,生產力都是一切的前提。”
“科技的發展必然會淘汰落後的產能,工作崗位會發生變化,但工作的機會卻從來都不會消失,只是會以另一種更加體面、更具創意的形式重新出現。而我們的社會,會去保障那些因爲產業轉型而失去工作的人,爲他們提供免費的培訓,失業補助,引導他們在這個社會上,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無法理解什麼是更體面的工作,不妨翻翻你們的歷史課本,對比一下18世紀的北美和千禧年之後的北美,相信你能從歷史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而如果你認爲鋰硫電池、可控聚變或者量子計算機和航天飛機的誕生,僅僅只是剝奪了人們手中的工作,對建設你心目中的烏托邦毫無意義,那我只能對你的愚蠢表示惋惜。”
“所以,爲什麼我會說,你說的那些問題我並不關心。”
“其一那並不是我研究的方向。”
“其二是我對未來的人們解決這些問題充滿了信心。”
“至於我是否勇敢,這個也輪不到你或者她來質疑。”
頓了頓,陸舟繼續說道。
“這次火星之行。”
“將由我親自帶隊前往。”
話音落下的那一剎那,不只是先前提問的那名記者臉上寫滿了震驚。
整個一號會議廳,都被喧譁的聲音給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