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趕赴閻良

第83章 趕赴閻良

不久之後,01號原型機終於出現在了塔臺衆人的視線之中。

通過高倍望遠鏡,指揮員能夠看到飛機右側機身已經變形,並且右發動機的尾噴口部分也出現了嚴重損壞。

但進氣道部分並沒有受到肉眼可見的結構破壞,因此不太可能是因爲撞鳥而導致的事故。

“高度120,速度427,塔臺目視條件良好,飛機姿態穩定,但下降率和進場速度稍快。”

林亭光用盡全身力氣拉動操縱桿,把飛機從淺俯衝姿態中改出,

在無法保證最後一刻下降率和着陸速度的情況下,他必須讓比較粗壯的後起落架優先着地,即便這樣可能面臨一些失速風險。

這一刻,林亭光的整個世界中只剩下了跑道和自己的飛機,再無其它。

甚至連耳機中塔臺指揮員報告飛行數據的聲音都逐漸模糊。

在高度還剩最後幾米、飛機即將落地的一瞬間,林亭光在半空中打開了飛機的減速傘。

“吱——”

機輪與跑道接觸,騰起一陣白煙。

在降落前的最後一刻空中開傘是林亭光當年學習飛行蘇27時,蘇聯教官教給他的小技巧,但此前他確實沒有在其它機型上嘗試過。

但無論如何,這個冒險的舉動讓他的着陸速度下降到了安全範圍之內,並且可以利用到幾乎整條跑道的長度。

最終,01號原型機堪堪停在了早已佈設好的攔阻網前面幾十米的位置上。

早已經在此待命的應急處置大隊也一擁而上,消防車開始對還在微微冒煙的右側發動機噴水,救護組則從外面打開了飛機座艙蓋,把林亭光從座艙裡面擡了出來。

“我沒事,能自己走……”林亭光摘掉飛行頭盔想要站起來,但最後還是被直接丟到了擔架上面,不過從他的聲音以及剛剛掙扎的力度來看,應該是並無大礙。

剛剛一直氣氛沉重的塔臺中瞬間響起一片歡呼聲。

對於飛行部門的人員來說,保住飛機,就是值得慶祝的。

……

試飛過程中出現險情,導致01號原型機最終迫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盛京。

正好是在工作協調會議剛剛結束,閻忠誠表示給常浩南兩天時間思考最終決定的時候。

當三個人聽到這條消息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都是一滯。

尤其是閻忠誠,更是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雖然還沒有對故障原因進行最終判定,但根據閻良那邊的試飛指揮員判斷,應當是發動機在空中出現了故障。

而且還不是因爲撞鳥等外部原因所導致。

這對於他,和整個606所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幾秒鐘之後,閻忠誠深吸了幾口氣,重新睜開眼睛,看向了旁邊的常浩南。

後者也同時在看着他。

“現在應該沒有兩天時間留給我慢慢考慮了。”

常浩南的語氣中並無半點動搖:

“一起去閻良吧。”

閻忠誠緩緩點了點頭。

這樣的挫折當頭都沒有改變對方的想法,那就已經無需再糾結什麼了。 當天晚上,包括閻忠誠和楊奉畑在內的二十餘人便搭乘一架運7飛機降落在了閻良機場。

01號原型機在降落後馬上被拖入了檢修機庫,機務人員也已經完成了地面檢查。

很快,試飛中心負責人李正奇便帶着一名扛着四根粗拐和兩根橫條的地勤人員來到了常浩南等一衆人的面前。

“這位是林剛軍士長,我們這邊經驗最豐富的地勤老兵。”

1996年這會,士兵服役條例還沒有更改,林剛的軍銜是士兵四等十三級中最高的四級軍士長。

林剛敬了個禮,然後轉身面向01號原型機開始了彙報:

“根據目前進行的初步檢查,左發動機一級壓氣機目視檢查有13片不同程度打傷,連接調板液壓作動筒搖臂與後調節板的拉桿在耳環螺栓根部斷裂;發動機與進氣道轉接段錯位;用孔探儀發現左右發動機分流環呈撕裂狀態。”

在林剛完成彙報之後,李正奇又在旁邊補充了試飛員所描述的情況:

“飛行員報告,發動機在退出衝大表速後關加力過程中發生故障,故障之前發動機進氣道無明顯的氣流脈動聲音。”

“故障發生時飛機錶速較大,M數位於1.1附近,高度大於2km並小於6km,進氣道斜板參與工作,飛行員在控制油門減速過程中飛機出現軸向衝動,有被迫短時推油門現象,右發在故障初期溫度急劇上升,應該存在起火現象。”

“嘶——”

一陣吸氣聲從人羣中傳出。

如此嚴重的發動機損壞,如果不是撞鳥,那就只有可能是喘振。

簡單來說,喘振是指壓氣機氣流發生分離而造成的氣流往復,沿壓氣機軸線方向產生高振幅或低振幅的震盪現象。

類比一下的話,有點像是發動機在“咳嗽”,只不過這種咳嗽的傳染性極強,一旦壓氣機中的某一處發生喘振,就會在很短時間內影響到整級甚至多級葉片,影響整個壓氣機的工作狀態,對壓氣機結構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而如果像本次事故這樣,在加力過程中出現喘振,那麼壓氣機在“咳嗽”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產生負壓,導致燃燒室中的超高溫燃氣反向迴流,最終破壞整個發動機。

而如果飛行員對喘振的處置不夠合理和及時,導致沒有在燃燒室中被充分燃燒的燃油向後排出,遇到高溫燃氣之後在渦輪後發生自燃,那更是有可能燒燬整架飛機。

所以林亭光在本次事故發生之後的臨機決斷接近完美,幾乎完整地保留了整臺出現故障的發動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草草吃過晚飯之後,動力聯合攻關組便投入了對試飛數據的分析和整理之中。

其中606所的人負責發動機部分,而601所的人負責進氣道部分——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事故跟進氣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規章制度如此,絕對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漏洞。

對於喘振問題,最重要的任務自然是根據試飛數據判斷第一次喘振發生的位置。

這是一個很大程度上靠經驗的活,常浩南知道自己幫不上太多忙。

但他選擇跟着閻忠誠一起千里迢迢飛到閻良自然不會是看熱鬧的。

因此他找試飛院的同志要走了01號原型機發生喘振事故前後的飛行狀態數據。

至於渦噴14發動機的壓氣機設計數據,得益於之前已經完成了數字化和參數化建模,因此從盛京趕過來的時候也就一起帶上了。

誘導喘振發生的因素可能有很多種,但根本原因,或者說喘振的本質只有一種,就是在壓氣機葉片的葉背上氣流出現了流動分離,而且這種分離隨着壓氣機葉輪的高速轉動發展到了整個葉柵通道。

沒錯,正好是常浩南之前一直在研究的葉輪機械流動分離問題。

所以他決定趁着動力聯合攻關組的同志們尋找故障位置的時候,試試能不能把發動機的不穩定工作邊界給計算出來。

還有三更下午發

(本章完)

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31章 加力燃燒!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204章 挑戰米格25!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50章 搶人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50章 搶人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8章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83章 趕赴閻良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50章 搶人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317.第317章 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