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量子密鑰(100訂加更)

曹立江看着周宇自信從容的在講臺上給大家介紹中微子通信。

他知道這次6G通信網絡會議是星火科技的獨角戲。

別說他們華爲公司準備的不充分,本以爲這次會議只是確立6G網絡的大概方案。

哪怕是他們準備充分,也無法和中微子通信相媲美。

他心中很佩服星火科技,確實像周宇剛上臺說的那句,中微子通信一出現,在場的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中微子通信與常規無線電通信存在着巨大的技術代差,只要中微子通信有可能進入實用化,國家不可能放棄這種技術,它對各項產業的提升太顯著。

特別是聽到周宇說中微子通信加密方式採用量子密鑰,他就更加震驚,這樣一來就把中微子通信最大的短板補上。

周宇給大家介紹道:“我們與中科院量子信息研究所合作,利用他們的技術完成量子加密工作。

量子技術方興未艾,大家都應該瞭解量子技術的特點,它是無法被破解,唯一安全的加密技術。

大家應該都瞭解一條密碼學的規則,只要一天換一種密碼本,沒有任何人可以破譯這種密碼。

我們就是用量子信息形成密鑰,每天都隨機更換使用的量子密鑰,如遇特殊場景,可以隨時手動更換量子密鑰。

保證通信信息的絕對安全性,只能使用一天的密鑰,我相信沒有任何機構會選擇破譯它,因爲這樣完全沒有絲毫收穫。”

“中微子通信的標準太多,我在這個舞臺上沒有時間一一說明,那樣講一個星期都講不完。

現在請大家針對你們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

周宇邀請大家來提問問題,中微子通信所有理論都已經在科技樹中生成,他是無懼任何提問。

從田大江主任的表情和李光華院士的態度上,周宇就知道中微子通信肯定會拿下未來通信標準。

華爲中興等公司代表正在思考詢問什麼時,突然有人提問道:“量子技術也取得突破,爲什麼不採用量子通信,我聽說量子通信是超光速通信,它應該是更加先進的技術。”

周宇知道需要留給大公司思考提問的時間,正好他來回答這個問題,緩解一下現場的氣氛。

“我覺得你應該是負責行政工作的人,而不是負責研發崗位。

這明顯是無良公司炒作量子概念,通過販賣假概念牟利,他們當然怎麼驚悚怎麼說。

現在量子通信只能實現一兩對量子的糾纏,它們無法承載太多的信息。

實現傳輸幾百位密鑰完全沒有問題,但要想承載一部藍光視頻,需要下載個十幾年時間。

我糾正你一條錯誤的知識,在微觀粒子領域,無論是哪種粒子,包括具有量子效應的粒子,它們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這是一條鐵律,現在物理學正是基於這條規則發展,至今沒有找到任何一種突破光速的方法。

量子的實時獲取信息是狀態的改變,而不是粒子進行了超光速。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一位母親居住在燕京,她的女兒居住在上滬,女兒生產生下一名嬰兒。

無論女兒是否通知母親,它的母親在身份上已經變成姥姥。

這就是一種身份狀態的改變,與信息的傳遞速度沒有任何關係。

量子粒子絕對不會超光速,任何提出量子超光速理論的人,那都是在炒作概念。”

周宇說完之後,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現在人獲取知識渠道太雜,不是專業人士,也沒有人會仔細分辨這個知識的真假。

中興董事長吳勝山提問道:“星火科技是怎麼生產中微子,中微子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只有在核反應階段纔會釋放出大量中微子。

難道星火科技產生中微子的手段是核反應,那這項技術很難推廣。”

“這個問題由我來解釋。”趙照教授走上前說道。

“我們根本不用製造中微子,科學家以前研究中微子,那是在捕捉核反應釋放出的高能中微子,這些中微子更容易觀察。

太陽是中微子最大的生產工廠,每秒都有超過1000萬億中微子到達地球,我們只要利用億萬分之一,都能滿足中微子通信的要求。

中微子幾乎不與任何物質反應,它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只能靠弱相互作用力捕捉它。

我們星火科技研發出超重核粒子,可以捕捉中微子。

超重核粒子可以看做是微觀領域的白矮星,它是由數千個原子核融合成一個原子核大小,產生強大的弱相互作用力。

依靠這個力量捕捉在空間廣泛存在的中微子。”

趙照教授解答完吳勝山的問題,華爲副總曹立江就站出來提問道:“周先生,我想問一下星火科技,中微子通信只靠108顆通訊衛星服務數十億的聯網設備,通信衛星能承載那麼多的通信需求嗎?它是怎麼來分配網絡資源。”

周宇沒想到曹立江問了這麼簡單的問題,他不是應該問更加核心的問題。

比如中微子通信的調製解調方法,中微子通信的信道控制,中微子通信的權限認證。

周宇雖然有些不解,但他依然仔細的回答道:“108顆通信衛星不是微型衛星,而是巨型衛星。

它可以看作是一個龐大的通信站,重達10多噸,需要在太空中完成組裝。它能有移動集團總部大樓這麼大。

通過信道控制,它是可以滿足海量的通信請求。

不只是數十億通信設備,智能製造真正發展起來,聯網的設備是數萬億,我們設計的中微子通信衛星,完全可以滿足海量的數據訪問請求。”

李光華聽着星火科技的講述,他不斷低頭思考,不時擡頭用灼熱的目光看着星火科技團隊。

他悄悄地對田大江主任說道:“通過我的學識判斷,星火科技開發出中微子通信成功率高達八成,剩下那一成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涉及到的利益太龐大,阻礙也就更大,不知道星火科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一層交給運氣,畢竟誰也無法預料到出現哪些突發情況。”

田大江語氣堅定的說道:“只要對國家有利,哪怕是利益集團的堡壘再堅固,也要把他們徹底粉碎,絕不能讓他們影響到國家的發展。

現在國際形勢很不妙,各國都在夯實底蘊,準備迎接可能到來的寒冬。

智能製造配合機器人技術,可以激發出龐大的工業潛力,但必須要有先進的通信技術配合。

中微子通信真的能成功,那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可不是一點半點,我手中有一點點權力,一定要爲它保駕護航。”

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5章 卑鄙手段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248章 迎來曙光(爲舵主“書友161204170754779”加更)第46章 巨頭的反應第2章 腦中的科技樹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385章 試探行動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221章 地熱能源第94章 媒體採訪第118章 中微子通信第78章 剎車失靈第211章 細胞導彈第322章 脆弱的人體第23章 發佈會第143章 腦電波控制第321章 星火科技改制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58章 市場反響第294章 太空實驗室計劃第60章 黑客攻擊(下)第287章 高密度材料第426章 閒聊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260章 水生作物第272章 千萬噸的石頭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86章 阻力第302章 反重力設備第30章 背鍋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14章 細胞工廠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430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30章 殺手鐗第96章 性能強悍第410章 人才引進與培養第293章 教導兒女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234章 安裝操作系統第85章 電動汽車第89章 輿論戰(下)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373章 小型核聚變反應堆第179章 成飛的求助第347章 電力調配第305章 飛行汽車第82章 招魂曲第55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四)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136章 智能手環上市第183章 中微子通信難題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219章 分房子第278章 發現引力子第65章 妖魔化宣傳第385章 試探行動第241章 衛星發射第71章 產能爆發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265章 海上農牧業第316章 人才引進戰略第332章 進化的感覺第71章 產能爆發第251章 唯頭不換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296章 應對方式第172章 可控,不可治癒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18章 數學的重要性第81章 殺人不用刀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348章 產業升級第60章 黑客攻擊(下)第22章 虛擬偶像湘華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393章 附帶的效果第51章 星靈手環第224章 岩層掘進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307章 安全性能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36章 晶片製造成功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346章 核聚變發電站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