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航天港,經過細緻的檢測之後,一架航天飛機獲得准許起飛的命令。
海龍科技董事長朱海龍,駕駛航天飛機從渤海航天港一躍而起。
航天飛機直接向上加速,準備利用地球軌道加速,奔向月球的背面。
朱海龍和周宇是同學,他也在周宇的幫助下成立海龍科技。
海龍科技本來主要進行被拐走失兒童尋找的公益行動。
順便幫助廣大男同胞,輔助進行親子鑑定。
隨着基因技術和生物磁場技術的發展,通過智能設備就可以輕易鑑定出親子關係。
公安部門的天網更加先進,哪怕是年齡跨度長達二三十年的人,都能被系統鎖定並找到親生父母。
海龍科技的業務直接萎縮,但這樣朱海龍卻更加高興。
海龍科技轉型到教育領域,做職業再培訓,背後有星火科技的支持,朱海龍也做的風生水起。
國家開始放鬆對航天產業的監管,並出臺政策推動航天產業的發展。
朱海龍也察覺到這是最佳的轉型機會,他憑藉自己和周宇是同學關係。
他第一批從星火科技獲得航天飛機,並參與星火科技組織的航天員培訓課程。
朱海龍培訓課程結束,他僱用一批專業人才,同時購買星火科技專用航天軟件和一些智能機器人。
他開始踏上月球掘金的旅程,希望能在這個大時代留下屬於他的印記。
航天飛機很快來到既定軌道,他們圍繞地球軌道,藉助地球自轉的力量加速航天飛機。
通過星體自身的運行加速航天器,這是每一個合格航天員必備的技能。
航天飛機在高速運行中,朱海龍通過航天飛機顯示的雷達,他看到地球軌道上有許多移動的小點。
這些應該是私自進入太空的改裝工程機甲,這些人在太空上非常活躍。
有的工程機甲懸停在軌道上,用機甲安裝的設備不知道在探測地面的什麼東西?
有的工程機甲拖着一個大箱子在軌道上狂奔。
朱海龍看到這個景象,他看向自己的副手趙如海。
趙如海以前就是航天探險家的一員,駕駛工程機甲在地球軌道上非常活躍。
朱海龍參加星火科技航天員培訓基地的課程。
他課程學習結束時,已經有很多人在航天領域創下名聲。
趙如海就是小有名氣的人,朱海龍拿出公司的股份,邀請趙如海加入公司。
朱海龍有些好奇的詢問道:“老趙,這些名爲航天探險家,實則是無證展開航天活動的人,他們這麼明目張膽的在太空中活動,國家的相關部門不管嗎?”
趙如海思考片刻,他組織語言回覆道:“怎麼說呢?他們這些人處在灰色地帶。
這麼做不合法,但也卻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他們違反法律。
不搞的天怒人怨,幾乎不會被執法部門盯上。
我們這些有航天飛機的人,能成爲航天產業發展的推動者,他們這些數量龐大的探險家,卻是航天產業的基石。
哪怕絕大部分人都渾渾噩噩混一輩子,只有一小部分成爲航天產業的精英。
憑藉他們龐大的基數。以後一大部分航天產業的人才,都會從這個羣體中誕生。”
朱海龍聽完之後,他感慨的說道:“老趙說的非常好,他們這羣人都是小有資產的人,本身受到的教育就非常好,學習能力也很強。
只要認真學習航天相關知識,再加上長期航天活動積累下來的經驗。
他們之中某些出衆的人物,成爲航天產業的精英人才,我完全不感到意外。”
朱海龍說完話之後,他向着地球望去,他們現在已經遠離地球。
看向地球的時候,經常能看着閃爍的光點,這正是處在加速中的工程機甲。
他有些疑惑的向趙如海詢問道:“航天探險家們駕駛工程機甲,他們都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賺錢,月球的資源非常豐富。
地球周圍的空域卻沒有豐富的資源,他們又是這麼多人在競爭,生存環境一定非常激烈吧。”
趙如海沉默了片刻,彷彿想起了某些不堪回首的回憶。
他語氣沉重的說道:“確實非常激烈,特別是在初期階段,航天委執法部門和天警部隊沒有成立的時候。
當時的競爭環境很無序,他們不敢直接殺人,但探險家之間的競爭卻無所不用其極。
兩個工程機甲會相互撞擊,堅持到最後的人勝出,用這種方法來決定勢力的所屬範圍。
有些人甚至會破壞工程機甲的維生設備,強制讓這個人返回地球修理維生設備。
他們下手極有分寸,沒有探險家因爲這個原因死亡,但因爲缺氧或是震盪致殘的人很多。
這個情況維持沒有多長時間,航天委執法隊和天警部隊的成立。
直接處理一批民憤極大的人,給衆多探險家立規矩。
這才讓這個圈子內風氣爲之一清,只有強力部門插手,纔會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趙如海說完之後,嘆了口氣,要不是以前被人傷到,直接消磨了他的雄心壯志,他也不會接受朱海龍的邀請。
他繼續給朱海龍介紹探險家圈子裡面的情況。
“探險家的活動區域不大,只能在地球周邊的區域活動。
他們的人數又多,除了背後有資本支持的探險家小隊,其他探險家小隊保持收支平衡,那都是頂尖的探險家小隊。
但這些探險家小隊的活躍,直接促進了航天產業的大發展。
只有少部分探險家小隊可以參與重大工程,或是在指定軌道部署衛星。
有一部分探險家小隊承擔資源探測任務,這是一個辛苦的工作,但卻旱澇保收,適合沒有雄心的人。
大部分探險家小隊都承接太空運輸貨物,如果把貨物送到指定位置,他們就會掙一筆血汗錢。
如果貨物因爲意外而損失,他們直接就會賠的傾家蕩產。
現在社會資本籌集幾十億元,就能在較爲冷清的軌道上建立一座空間站。
無論是承接科研任務還是開發太空旅遊,這都是一個極爲出色的項目。
民用空間站的建立,也讓航天產業對民間科學家和一些非知名大學的科學家開放。
真正能讓所有科學家都獲得航天產業的紅利,可以方便的在太空中展開科研項目。
哪怕是他們的科研資金無法購買空間站服務,也可以委託探險家把他們的研究項目放在太空中,進行粗放式管理。
據我瞭解,這種粗放式管理也出現很多經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