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

楊鎮很快就懂了王競堯話裡的意思,這是要立一個新皇帝了。王競堯是外官,不能干涉皇室內政,自己不管怎麼說都是楊淑妃的親哥哥,由自己說出來畢竟比較好。

“王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楊鎮看看周圍,說道:“雖說兩個都是我的外甥,但益王秉性聰明,遇事剛強不阿,昔日朝中大臣都甚喜愛。廣王爲人寬厚,但卻失了點銳志進取之心,按照我的意思,現在朝廷新喪,正需一心志堅定的皇帝,益王可堪重任。”

本來王競堯想着按照歷史,只有廣王趙昺會來泉州,沒有想到兩個王都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自己的出現,才令得歷史的軌道出現了一些微妙的改變。誰當皇帝,只要他在泉州,也無所謂,但從楊鎮的話來看,似乎從性格來說,廣王趙昺當上皇帝,對自己應該更加有利。

王競堯想了一下,說道:“楊大人,兄弟有句冒昧的話,也不知道該不該說。”

見他如此,楊鎮知道他必有重要的要說:“王大人但說無妨,大家將來同朝爲官,肝膽相照,又何必如此見外?”

“既然楊大人這麼說,兄弟就斗膽了。”王競堯微笑着說道:“現下雖是亂世,益王殿下看起來更爲合適,但太剛則易折,太強則易挫,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道理,大人想必也是明白的。本朝自太祖以來,向來以仁義治國,背了這條,只怕列位先皇會大大見怪。況且,現在時局混亂,自然不會有人說大人什麼,可一旦出現幾天的太平時節,大人有擁立之功,必然受到重用,可這也一樣會受到小人的妒忌中傷,自古功高者未必便有了什麼好下場,到那時候,大人您說是有一個鐵腕的陛下好,還是有一個仁慈的皇上好呢?”

這話讓楊鎮一下沉默不語,前面的話倒也罷了,但後面的卻不能不讓人思考。現在不管立誰當皇上,都肯定由楊淑妃垂簾聽政,但過個七、八年,等皇帝親政了,那時萬一自己遭到小人詆譭,觸怒了龍顏,還有誰能保住自己?

楊鎮不由得對王競堯刮目相看,此人不但是員大將,考慮起事情來還如此深遠。等些時候,廣王也好、益王也好,不管是誰當了皇帝,自己這個當舅舅的都將受到重用,如果能和王競堯搞好關係,無疑於讓自己的實力大增,短期內很難有人再觸動到自己的利益。

他的神情瞞不過王競堯,本來對楊鎮的好感,一下化爲烏有。這些個大臣,忠心是夠忠心了,可現在外患未除,僅憑着自己的這麼幾句話,已經在尋思着如何爭權奪利了。看來自己將朝政牢牢控制在手裡的做法是正確的,只有這樣,纔有可能打敗蒙古韃子。

“王大人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楊鎮嘆了口氣,說道:“下官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總想着隨便哪個當皇帝都是一樣的,若沒有王大人,將來楊鎮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等一切都安頓好了,我就去見淑妃娘娘,力勸她立廣王爲皇上。王大人,你我一見如故,楊鎮癡長你幾歲,若不嫌棄,咱們朝廷上還是各叫各的,將來私底下就以兄弟相稱如何?”

王競堯抱了抱拳,說道:“小弟正有此意,既然兄長不嫌棄我出身低微,小弟就卻之不恭了。”

楊鎮大喜,得到了王競堯這麼一個大援,他一下子覺得自己的底氣增加了不少。

將楊淑妃等人安頓好,王競堯匆匆回到自己的住處,把部下全部召集起來,一開口就說道:“大事妥了,楊鎮已經答應勸說楊淑妃立廣王爲新皇,他是楊淑妃的親生哥哥,那楊淑妃在我看來又沒有什麼主見,我看必然聽從他哥哥的。現在咱們有幾件事要急着去做,第一是新皇登基我看可以着手準備起來了,雖不要如何鋪張浪費,但也得風光一點,現在朝廷新亡,軍民士氣低下,正可以藉着這個機會鼓舞他們的信心。第二個就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泉州將成爲焦點中心,將有大批的人投奔而來,咱們除了要做好接待,還得仔細從中挑選人才。”

“這兩件事就交給我和許桐兄去做好了。”李天正立刻說道:“咱們可以在進入泉州的地方設個館驛,專門負責接待。那些有名氣但沒有什麼真才實學,或者無法爲我們所用的,可以留在泉州;至於那些有真才實學,又願意和我們一起的,可以直接送到興化去。”

“很好。”王競堯大喜,看了李天正一眼:“興化是我們的大本營,那這些人送去那裡最好。對於這些人才,待遇一定要優厚,不要小肚雞腸的!”

說到這裡,王競堯想了什麼,說到:“正好講到人才,我也想說下,你們有的能怔慣戰,有的足智多謀,可要把韃子趕出中原,光憑咱們這些人還不行。我準備在興化成立一個,一個,那個,軍校,專門培養軍事方面的人才;再在泉州、興化大量成立學堂,所有軍民都可以免費入學,然後等他們畢業了,咱們再擇優錄取。相信這麼做後,要不了幾年,咱們就可以人才濟濟了。”

對於“軍校”這個名字,衆人大感新鮮,不過王競堯的話卻讓他們覺得興奮。現在新軍數營中下級軍官普遍缺乏,只能從士兵中提拔,這麼做,兩三年後軍官力量就能大大充實。

“還有騎兵、水軍,這些地方都大量的缺乏軍官啊。”王競堯想到這就覺得頭疼:“雖然咱們騎兵有林鋒,水軍有符海波,可光憑這兩人不行,還得到處尋訪有用之人。”

“大人,門外有個叫俞容偉的求見。”正商議着事情,門外一名士兵進來彙報道。

聽到這個名字,王競堯想起自從平了呂中和之亂,自己對這個幫了大忙的商人差點忘記了,這未免有些忘恩負義,不太講情面了,早晚得讓人在背後說閒話。

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晉林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兵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五 黨衛軍,出擊!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情報處的力量第十八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二百十四章 撫州血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囚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章 胡人大官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都風雲 (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二百零一章 殺盡胡兒方罷手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零八章 家事難決第十七章 衝突敵陣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山野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三十四章 送別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二百七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又見劉謹坤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一百五十二章 殺妻殺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 (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陽照耀到的地方第二百七十八章 血性,成熟!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二章 殺賊!第三百九十九章 浪起東南亞第三百二十八章 突襲高麗四 領袖的利劍第三十六章 爲大丈夫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崑崙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兒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懲辦俘虜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四百二十四章 滅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底的隱秘第一百五十九章 滅亡第一百二十章 厲害的法術第三百四十九章 醉春樓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廷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二百二十章 衝營第一百章 將軍不惜斷頭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八十九章 歡迎儀式第四百零二章 女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弓兵都第一百四十二章 離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屠殺第五十五章 陳墅血戰 (四)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權第七十二章 男兒當殺人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八十八章 海戰首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教皇的末日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殘陽的擔憂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