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

革命者,不管是殞身不恤、殺身成仁的吳樾、徐錫麟等人,還是破衣敝屣、奔走革命的陶成章等人,陳文強打心裡是敬佩,是尊重的。▲∴

很簡單,他做不到這樣的激情,這樣的忘我,這樣的不顧一切。

但敬佩和尊重並不代表着崇拜和服從,因此陳文強對北辰是敬而遠之,實在是因爲北辰過於強勢、固執,或者說是專橫、不知妥協調和。

一個人不可能是神,卻認爲自己是神,或乾認爲自己是始終正確的,認爲真理掌握在自己手裡,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爲人既然不是神,無論多麼英明、智慧,也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當他的周圍沒有人敢指出他的錯誤,或者說他根本不會聽的時候,一個普通人也還罷了,一個領袖卻會造成一場災難。

一個人的意志,就是團體的意志,一個人的行爲,就是團體的行爲,一個人的憤怒,就是團體的憤怒。那這個團體就會在兩個極端搖擺,或是一舉成功,或是一敗塗地。顯然,風險卻是大於機遇的。

宋復華則不同,他勤奮好學,理論知識紮實,對當時世界重要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各種制度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也適應和理解妥協調和這樣的政治手段。所以,推他作爲領袖,把他塑造成職業革命家,比較符合陳文強的思想和習慣。

沒有誰能讓陳文強俯首貼耳、絕對服從,不信權威的思想已經深入他的頭腦,而這種思想則貫穿於他的行動之中。

北辰也好,黃興也罷,陳文強能爭取便爭取,不能爭取便順其自然。反正革命不是離了某個人就玩不轉,更沒有誰是真理的化身,是革命的代名詞。

況且,此時招聚東京同盟會成員,統合革命力量,正是一個好時機。

機會不是陳文強創造的。而是同盟會內部門戶、地域矛盾的總爆發。反對北辰最力者爲章太嚴和陶成章,其他則多以江浙、湖湘人士爲主,既是光復會與同盟會的矛盾,也是地域差別對北辰只注重在南方沿海地區發動起義的不滿。

再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北辰的強硬和過於自信,他對勸他向東京本部引咎嚴詞拒絕,覆函“謂黨內糾紛,惟事實足以解決,無引咎之理由可言”;同時又是斷絕東京同盟會的經濟來援,又另起爐竈。重新組建“中華革命黨”;還派汪精衛回東京另出《民報》,實在是火上澆油。

說到北辰的過於自信,則是陳文強從工商經營方面所看出的大問題。一個品牌要打響,那不是平白無故的,是時間,是宣傳,是打造,才能深入人心。而中華革命黨算什麼呢。北辰顯然過分高估了自己在革命領域的德高望重,覺得自己登高一呼。便會應者雲集。同盟會完全是靠着他的影響,才能發展到如今這個規模的。

歷史上北辰很快便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南洋同盟會各分會積極響應,統統改名爲中華革命黨,可是這個新名稱,民衆並不怎麼認可。無奈何。他又重新拾起了同盟會這個殼,繼續經營。

但現在,一錯而不可挽回,陳文強機敏地抓住了這個空當,中華革命黨沒有什麼影響。東京同盟會又是人心渙散,若走民主程序,東京同盟會中倒孫力量還是佔有多數的。

這一點,黃興看出來了,他必須做出選擇。一是繼續維護北辰,保住同盟會這個品牌,但分裂不可避免,實力大損也是眼見的事實;二是應東京同盟會衆人之請,召開特別大會,罷免北辰,由自己接任,然後再率東京同盟會與復興會實現聯合。

不管怎麼選擇,在這場名爲聯合,實爲收購的行動中,復興會憑藉雄厚的實力,佔據主導是確定無疑的事實。

形勢很嚴峻,不僅僅是復興會將要採取的行動,東京同盟會內部的分裂已經難以挽回。以陶成章等人爲首的光復會是其一;還有焦達峰、劉公等人正在發起一個有實力的團體“共進會”,要與同盟會分道揚鑣;譚人鳳等人亦要會召集十一省區同盟會分會長會議,組建所謂的中部同盟會,以全力推進長江流域革命運動。

經過痛苦又矛盾的思考,黃興終於還是不肯陷自己於不義,第二天便轉告陳文強留在澳門的聯絡人。他採取的是一種消極迴避的策略,既不回東京召集會議討論以代總理之職,也不阻撓東京同盟會會員的個人選擇。換句話說,他就是順其自然,不管不問了。

當然,黃興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後果,是對東京同盟會的一種放縱,也是一種放棄。要知道,在同盟會中,華興會會員成爲骨幹是不爭的事實,而興中會則沒有一個會員成爲著名人物。黃興這個原華興會會長不壓制的話,倒孫風潮便不可收拾。

“孫總理德高望重,諸君乞勿誤會,而傾心擁護。愚才淺名薄,實難堪大任,亦不忍見諸同志反目成仇,決意投身沙場,以血鑑吾心。凡此皆非爲個人,實爲大局。蓋吾人矢志革命,未嘗依一人,亦不以某革命團體勢大而轉投他效,實爲革命此唯一目的也……

“此前數次起事襲擊,雖有所獲,實不能使清人大創,徒欲使人知革命黨可畏耳。愚意當儲蓄財用,得新式槍械三千枝,機關槍兩三門,或可下一道州府,然後四方響應,羣力以僕之,若數以小故動衆,勞師費財,焉能有功?”

“今西南革命如火如荼,革命志士與清人浴血奮戰,僕甚欽服。革命目的相同,宗旨亦相差無幾,門戶之見似可不必。今以一白身前往,欲灑熱血於沙場,一酬平生之志……”

黃興發出的電報有些矛盾,有些令人不解,但這也正是他的心情,無奈卻無力改變。既捧了北辰。卻也對小打小鬧的所謂起義提出了批評,既不想同盟會內部繼續紛爭、分裂,又撒手不管。既不是投入復興會,卻又以投身西南革命、血染沙場爲酬平生之志……

總之,黃興的意思就是我話說到這了,你們願意怎樣隨便吧。我不管了,我去真的革命去了,拿着槍上戰場,雖死無憾。

陳文強接到消息,有些遺憾,但這並不影響已經計劃好的行動。向東京發出電報後,他便離開澳門,前往廣州赴任。

……

政壇風雲詭譎,既防不勝防。又殺人不見血。

奕劻、袁世凱一派對瞿鴻禨、岑春煊一夥的黨爭終於有了結果,不出所料,奕、袁大勝,瞿鴻禨、岑春煊及相關的數人(包括軍機大臣林紹年,當時是瞿鴻禨一派參與彈劾段芝貴,後被擠出京城)相繼垮臺。

但這場政壇地震對陳文強沒有什麼影響,岑春煊本來就不是他的鐵桿盟友,他現在的靠山是張之洞。而且。張之洞要調入朝廷中樞的風聲再度興起,連兩廣總督張人駿也對陳文強客客氣氣。

當然。這其中也有從瓊州調來的五百精兵的作用。這些兵看起來比新軍還要強悍,更不要說舊式的巡防營了。

西南動亂已經使張人駿的位置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岑春煊政爭失敗,兩廣總督現在已經換了人。儘管他還能繼續任職,但時間肯定不會長,大家都是心裡清楚得很。

“廣東盜匪。以廣肇二府爲最,廣更多於肇,廣府屬則以六大縣爲多,六大則以南海爲多。”張人駿知道陳文強此來不僅是來赴職領命的,還是來要好處的。但西南一亂,又是調兵,又是徵糧,廣東財政實在是拿不出什麼錢來。

“卑職的意思也是先廣後肇,先南海再其他。”陳文強停頓了一下,說道:“珠江三角洲地區剿匪,當有各內河水師配合,還請大人予以調遣。”

“這個,本部堂會知會水師提督李準,讓他予以調遣配合。”張人駿眨了眨老眼,等着陳文強再提條件。

“舊時剿匪的成效不大,多因兵、警不力,職有意汰劣擇優,這花費——”陳文強欲言又止地看着張人駿。

“陳總辦哪,你也知道這西南亂黨猖獗,兩廣深受其累呀!”張人駿咧了咧嘴,苦笑道:“這財政上實在是不敷使用,難以調拔資金啊!”

陳文強輕輕點了點頭,似乎理解張人駿的難處,但旋即又說道:“職與商紳倒是有些關係,可勸捐一些。另外,厘金局總辦一職,李大人率軍在外,恐怕無力管理吧?”

張人駿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厘金局總辦一職,可由你兼任,但李準的水師所需經費,你也要予以承擔啊!”

“那廣東錢局提調一職呢?”陳文強狡黠地一笑,“卑職聽說已經停鑄了,若是度支部與英人妥協,恐怕會造成些動亂吧?”

廣東錢局的開辦是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的洋務活動之一,目的是爲了解決制錢短缺和抵制外國銀元大量流人中國市場。

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決定廣東錢局直屬度支部管轄,改爲“度支部造幣粵廠”。但廣東錢局在技術上依賴英國,不僅全套設備由英國進口,而且由英方派四人爲錢局工程師。鑄造銅銀幣本屬一國的主權,但英國藉口廣東所鑄小銀幣太多,影響香港商務,無理要求停鑄。

張人駿眨巴着眼睛,有些明白了陳文強的意思。西南動亂,朝廷焦頭爛額,生怕別的地方也不安寧。藉着度支部與英人的交涉,或許可以將造幣廠收回地方。

“如何能讓朝廷把鑄幣廠還給地方?你,你可不要搞出大亂子來要挾啊?”張人駿瞪大了眼睛。

“大人多慮了。”陳文強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只要輿論上造勢,再加上大人幫腔,此事便可成。況且,停鑄也無不可。這其中的關竅,大人請聽我一一道來……”

張人駿聽陳文強講完,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雖然不是很懂經濟學,但他卻知道如此施行的話,陳文強和他背後的合資銀行肯定是獲利豐厚。

“總督張大人已在湖廣實施一年之久,效果是明顯的。”陳文強微笑着說道:“不僅粵漢鐵路得以順利修築,商界、民間亦是歡迎。”

“那,清鄉的費用也需要你來籌集。”張人駿停頓了一下,似乎覺得還不夠,又接着說道:“還有這個,花紅懸賞,以及清鄉委員會的開支,你也要負責大部。”

在清末的廣東文獻中,清鄉的提法出現很多。它的出現與晚清以來政府在基層社會控制力的衰弱有關,概括起來便是:水陸分防嚴密,復設各處行營爲辦匪機關,委用熟悉緝捕能員,分帶土著營勇,同時大舉,按鄉清辦;仍責成舊日正紳與各屬商會,同負保民攻匪之責……

清鄉首先運用於匪患較爲嚴重、盜匪相對集中的地區,其後變成一種通行的做法。1886年,全省分爲三路“查辦匪鄉”,共正法積匪九百零六名;1889年,南海、番禺、順德三縣清鄉,獲匪三百七十二名;1900年,水陸提督及緝捕總局,在清遠、北江一帶分五路清鄉,半年拿獲正法者不下數百名;1902年,全省各州縣同時並舉;1903年至1906年,全省五路清鄉,三年共獲辦盜匪近萬名……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除了大規模的數地同時清鄉外,縣一級的清鄉一直不斷,兩廣總督也將清鄉作爲州縣吏治考覈的重要內容。清鄉之法遂被各個時期的地方官員所沿用,成爲清末廣東治盜的“不二法門”。

陳文強眨着眼睛想了想,苦笑道:“大人,卑職只能是盡力籌措了!”

“在湖廣不是乾得很好嗎?”張人駿哼了一聲,捋着鬍子說道:“連新軍的編練費用都能出,怎麼在兩廣便吝嗇起來?”

“那大人也給卑職同樣的政策如何?”陳文強似笑非笑地說道:“張總督可是慷慨得很呢!”

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91章 赴日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0章 搭救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9章 東京秘行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章 無題第72章 準備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0章 麻皮金榮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33章 團體?政黨?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99章 武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3章 奪槍、回家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91章 赴日第199章 武昌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74章 讀心,工廠第37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39章 新思路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07章 憲政會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80章 無題第23章 破紅袖閣第90章 廣州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