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

吉利敗了,而且是敗得很悽慘的那一種,原本風風火火的帶着十數萬大軍進涼州的,可是,到得現在,跟在吉利身後者,甚至於都不足以萬人。

他最寵愛的兒子也利先死了,他最寵愛的大將博格達利也死了。

就這樣都到了這種悽慘的地步了,他的身後,那完顏齊竟然還不肯放過他,仍然是派了他手下的大將阿巴圖,領着上萬的烏恆鐵騎狂追不止。

“達亞,我們還有多久纔回能到彈汗山。”沙啞着嗓子,吉利就這般輕趴在馬背之上,問着身後的一員將領。

“回大汗,應該還有七八天的路程,不過,我們現在可以休息會了,那阿巴圖已經回去了。”邊上,這位叫達亞的小將,亦是嘶啞着嗓子,低聲回答道。

“這些該死的烏恆人,還有這些該殺千刀的漢人奴隸。”馬背之上,吉利咬牙切齒的低吼着。那一份仇恨的眼光,若是李顯這會站上吉利面前的話,讓吉利知道就是他帶着那一幫子奴隸把他個大宛國給犁田似的來回翻了數遍之後,相信吉利就算是生吃了李顯的心都會有的。

而此刻的李顯,卻已經領着一千餘驍騎,和近五萬的奴隸大軍,正在沒日沒夜的瘋狂攻打着大宛國的唯一個都城,也是大宛國的國都,東都。

彈汗山,這裡是草原上唯一的一坐海拔超過千米的大山,而歷代大宛國的國都東都,亦都是設立在這彈汗山這處的。

吉利做爲這一代大宛國的國主,雖然他帶着十數萬的大軍,領軍攻入了大秦的涼州之地,可是,這彈汗山做爲他們大宛國的國都所在,其時面所留守的大軍,亦是足足有七八萬之數。

雖然,大宛人並不善於守城,可是,佔着城池之利,而李顯又沒有什麼有利的攻城器械的情況之下,想要打下這個彈汗山,那也是相當的困難的。

“將軍,前軍回報,我大軍新挖的地道又被城內的守軍發現,而被堵上了,只要進去一個人,就會被那守在城內洞口處的守軍射殺。”邊上,馬起輕聲向着正在沉思當中的李顯回報道。

這彈汗山,做爲大宛國的國都,做爲大宛國的最高權利機構,也將會是李顯攻入草原徵西的最後一戰,李顯勢必要攻下這彈汗山而纔會班師回朝的。

可是,至四天前,李顯領着大軍至這東都城外之時,到得今日,整整四天時間,強攻不下二十次,死傷者不下八千餘人,可這東都城,卻仍然是一點能被攻下的可能沒有。

東都,做爲大宛國的首都,座落在這草原上唯一的一做高山彈汗山這側,被歷代大宛國的國君精心精營,此時,早已是堅如鐵石一塊。

就算是被吉利帶走了大半以上的守備力量,其所留下來的兵力,亦是足有七八萬之巨,算是相當的雄厚的了。

而就在二天前,李顯見得強攻傷亡太大,就選擇讓蒙恬領着那些漢人奴隸們去偷偷的挖地道,企圖靠着地道而偷進城去進行巷戰強攻。

可是,東都城內,此時亦是藏着位才智之士,每每李顯想到的計策,總是能被這位給破去。

比如這地道,不管李顯在什麼地方偷偷地挖,只要你一挖到他們的牆角下去,裡面就能知道。然後,就會設法堵截住,而讓李顯白白Lang費人力,物力和時間。

“帶我去地道處看看。”沒有多說什麼,李顯卻已經翻身上馬,而當先往那地道口處奔去。

地道口,寬約一丈,高倒是隻有半丈多點,剛好夠三個成年大漢半彎着腰半排的來回走動。

李顯微眯着雙眼,仔細地看着遠處那高足有五六丈的堅硬城牆。

這城牆以止側,厚度上足有七尺左右,用得全都是那最爲堅硬的青巖花石堆砌而成,就這青岩石,就算在風雨中,放上個上千年,也保證這青巖花石兒不會掉上半點碎片下來。

而就這種堅硬的程度,就算李顯現在手頭上有着足夠精良的攻城撞槌,那也是撞不開這城牆的。

而再看看那放於中間的城門,那城門兒,更是全由純銅打造而成,平常若想推開來,都要靠着好幾個壯漢一併兒努力才行,想着靠攻城槌去撞,估計也是跟撞這城牆沒啥兩樣的。

還好這地兒沒有那可怕的護城河,不然的話,若是再配上個護城河,估計這東都就不止堅城這般稱呼了,而是完全可以城之爲一個要塞,堡壘之類的了。

~~~~~~~~~~~~~~~~~~~~~~~~~~~~~~~~~~~~~~~地道口前,李顯輕拍着跨下馬兒是來回的走動着,一會兒擡頭看看前面那巍峨的堅固城牆,一會兒卻又是看看了地道口兒,卻是久久都沒有說話。

“將軍,我看明日還是再發動一次強攻吧,明日末將當親自上陣衝殺,保證能殺進城去,大開城門以迎大軍而入的。”邊上,餘新奈不住這一份無聲的肅殺,而當先開口嚷嚷道。

在這東都城外,他們大軍已經在這裡停留了四天,若再不攻下來,他們就快要沒糧食以爲繼了。

至他們隨着李顯一路燒殺搶掠而來之後,這一路來的路上,早已是化爲一片廢墟,而此時的李顯大軍,每個人只帶着五天的乾糧,以備路上之用。

可是,直到今天,他們已經在這東都城外停留了四天,若再停留下去,軍糧就將會成爲一個大問題。

一日無糧千軍散,說的就是這麼一個事情。

然而,此刻的李顯,確彷彿沒有聽到餘新的話般,卻只一個人呆呆地立在那地道口前愣愣的出神。

猛然間,只看得這位主兒,竟猛然翻身下得戰馬來,而彎腰鑽入了地道口。

“將軍……”一直跟於李顯身後的餘新,馬起諸將急忙喊道。

要知道這地道這會兒已經是被打通了,只要李顯願意,那是一直可以通過這地道而越過城牆走至城內的。

只是可惜,這地道在裡面,被城內人給橫截了一條深溝,而被人城內的守軍給堵住了,這地道口,就算上多少人,那也是成爲裡面守軍的活靶子。

如今李顯竟然親自跳下這地道,他們如何能不急。

“無妨,我只下來看看,你們且在上面等會。”朝後揮手示意諸將放心後,李顯卻是就這般貓着腰兒,往那地道深處走去。

因爲是新挖的地道,更因爲這裡是在這草原之上,所以,地道內多少還有些潮溼。

輕捏起地道邊上的一團細碎泥土看了看,卻是一種混着點沙質的細泥,而再往前走去,竟然能看到這東都城城牆下那若大的牆城根基。

嘴角處閃過一絲莫名的微笑,李顯若有所得的安然原路返回。

待鑽出地道來,李顯一邊輕拍着身上的新土一邊確是對着身邊的蒙恬道:“蒙將軍且先去着人尋上些結實耐用的木柱子回來。”又指了指這身後的地道道:“再多派些人手來,把這地道再加寬些,挖的薄些。”

草原上遼闊而一眼望不到邊際,所能看到的除了草之外還是草,是很難能找到一棵樹的。而想到找到那種結實又耐用如柱子般的大樹,那更是幾乎不可能。

好在這裡已經是到了東都城,正處在彈汗山之側,彈汗山這一個做爲大草原上唯一的一座海拔達到千餘米的大山脈,其上自然是有着足夠的木頭。所以,李顯讓蒙恬去尋些結實的木頭來,他倒是能辦到。

可是李顯讓他把這地道兒給再挖得薄一些,離地面進一些,這確多少有些讓他難辦了。

這裡是草原,不是中原,中原地質多以粘泥爲主,而在這草原上,泥土卻多少帶着些沙質,若是挖得離地面太近,而地底下又是若大一個空着的地道,四處無着力的情況之下,怕是這地道就要倒塌了,這確是萬萬不行的。

“我知你想問什麼。”輕揮了揮手,微笑首打斷了蒙恬的問話,李顯徑自笑道:“你且莫要多問,只管按着我的方法先去尋些耐用的木材來,到時候待得地道每挖薄半丈遠,你就加上一根木柱子撐住兩邊,到時候,我自有辦法讓我大家輕鬆攻入這東都城。”

“諾……”見得李顯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蒙恬只得應聲而去輸李顯吩咐的事情去了。

~~~~~~~~~~~~~~~~~~~~~~~~~~~~~~第二更到,李顯要攻破東都的辦法,我大概都已經寫出來了,有誰能知道這是啥子辦法不?嘎嘎!!!!

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四十回 苦果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一二二回 密招之意外第十回 死局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二十七回 咸陽宣紙貴似金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顯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三十回 麻九的豪賭第一二零回 大勝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十回 死局第二十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二十一回 絕地反殺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四十七回 金明的逆襲第八十三回 戰南鄭第六十回 看我驍騎橫掃大宛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一零六回 立妃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二十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四十回 苦果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三十二回 連環計之蠻天過海第九十五回 一力降十慧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八回 百年老寨雙刀山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四回 驍騎衛第五十八回 吉利出招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號人物第一零二回 水漲船高(四更)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三十回 麻九的豪賭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七十四回 絕間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二十七回 咸陽宣紙貴似金第五十二回 老人第一卷結束語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一二零回 大勝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四十五回 渭水之畔第一回 三年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二十六回 立蒙學以徵天下之士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四十五回 渭水之畔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五十八回 吉利出招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