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

始皇贏政能一統六國,靠的是先輩之餘蔭,靠的是商鞅變法後的即然利益,靠的是白起,李牧,蒙恬,王翦這些大將們的熱血征戰,然而,在秦一統六國,秦國,靠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李斯。

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制定統一律法,創造出小篆,隸書等字體,這一樁樁,一件件,功在當代,是利在千秋矣。

贏政之李斯,當有驚天緯地之才也。

然而,此李斯,他同樣是上蔡人,同樣是李氏名斯字通古,此李斯之才,又當如何呢?

招賢館內廂院,李顯、李斯二人相對而坐。

“敢問李卿上可有官身耶?”看着眼前這位如同冢中枯骨般的李斯,李顯斷然問道。

就在剛纔,李顯冒然間聽到有個人在他面前告訴他說,他乃楚國上蔡李氏李古通時,這對於目前缺少謀士的李顯來說,這李斯意味着什麼。

然而,就在李斯突然出現在李顯面前的時候,在李顯冷靜下來之後,卻對於眼前的李顯,沒來由的感覺到心裡有着一點點的泄氣。

此李斯,骨瘦如材,臉面蒼臘而無血色,十指枯黃,或許是因着長久都沒有沐浴的關係,一頭長髮,糟如亂麻,披紗帶線,給李顯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真的是他印像中那位倜儻風流,有如神雲之別的李斯否?

這並不是說李顯取官就是要以貌取人,然而,如此這般人物,李顯又如何能夠給予自己足夠的信心,去相信這般一位連自已外表體態都無法顧忌的人,會是那風流名士。

他可不會相信那所謂的是真名士自風流的說法。

“某曾爲上蔡胥,掌錢糧古薄之責。”輕整整了身上這件已經穿了許久的青衫,李斯一臉從容的答道。

“楚之襄王,雄才大略,擁兵八十萬,坐守荊襄肥饒之地,國富而民強,卿有王佐之才,何以赴秦耶?”

“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爲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斯久處卑賤之位,雖國富而民強,亦爲困苦之地也,吾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爲,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李斯的意思,是說現如今這世道,正是天下諸侯爭那一統天下的霸業之時,而如今秦王欲要吞併天下,稱帝而治,這正是如他這等樣的寒門子弟出人頭地馳聘縱橫之時,而他李斯在那楚國卻是處在一個小小的上蔡胥吏這等卑賤的位置之上,雖有王佐之才,可是,也只能看着天下羣雄互爭霸業而無能爲力,而這小小的上蔡胥,卻正是他李斯的最大悲哀,他李斯不是聖人,不能自託於無爲,所以,他纔會辭去這官位,西入秦土以投秦王。

“誠如此,卿何以教我?”點了點頭,李顯復又繼續問道。

上面的回答,只能算是一個不錯的辯士,而想要讓李顯對他另眼相看,那就需要他再給出些另外的大禮來。

“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太祖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諸侯尚衆,漢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漢室。自秦武昭王以來,漢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爲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竈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爲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做大事者,就要能忍,不論別人如何的挑釁,亦是要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昔日秦國太祖李密之所以不能東進吞併六國而成就王霸之業,蓋是因爲前朝之餘德還沒有去盡而已,這天下間還是有很多人以漢室正統而自居的,可是自秦武昭王以來,漢室就已經名存而實亡矣,此時關外諸侯已是相互攻伐而大亂,乘此時,以秦國之強盛,大王之賢明,除這天下諸侯,必是如除那竈上跳蚤般,揮手可定也,若不然,錯過這個時間,等天下諸侯相繼強盛起來之後,他們相聚會盟,以共抗秦國,到那個時候就算是有上古黃帝之能,亦是不能吞併也。

“誠如此,卿以爲當如何?”

李顯自然是知道,現如今這會,正是攻戰天下之時,因爲,靠近於秦國的晉,韓,魏,蜀,楚五國裡面,蜀,楚二國爲大國,國中又是民富殷實,兵強馬壯,若想攻下這二國,非得以傾國之利而不可。

而相對的在這之中,卻有那晉,魏,韓三國,其中魏國是四州之地,晉國三州之地,韓國三州之地,三國一共也才十州之地,若舉秦之國力,必可滅其二國。

李顯的秦國在發展,而同樣的,這天下間諸國也同樣在進步,正如李斯所說,現如今各國間剛經過激烈的角逐兼併後,到得如今方纔算是勉強穩定下來,雖然各國相互之間大戰沒有,但是小摩擦仍然是不斷的。

照此情況下去,現如今這天下諸多諸侯國已經大致的確定下了各自的國土範圍,而因爲李顯的存在,秦國卻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此時,確正是大秦國優於其它任何一個國家的地方,而此時,確正好是大秦國出兵征伐他國的最好時間。

若不然,等時間一長之後,各國都穩步發展了起來,大秦國想再如現在這般,再去攻伐他國,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相了。

“斯以爲,我大軍當先滅晉。”此刻的李斯一掃剛纔的頹然樣子,整個人突然之間意氣風發,精神抖擻。

~~~~~~~~~~~~~~~~~~~~~~~~~~~~~哈哈,出乎意料之外吧,咱不是先打蜀,而是先打晉,誰曉得這其中的原因,誰曉得怎麼個把晉給打下來????坐等你們那亮瞎眼的回覆哦!!!哈哈

第一二一回 白公劍舞,意在桑槡第七十二回 徵蜀上架感言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三十二回 狠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五十二回 殺神白起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七十六回 圍點打援坑紀煥第四十六回 鋒火遍韓城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十四回 困守第十三回 秋風掃落葉(第三更到)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五十回 突如其來的西征第七十六回 圍點打援坑紀煥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爲適者生存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九十回 同化要從血緣開始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二十五回 截六下襬而成就神學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五十三回 野戰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六十七回 論第一一一回 九路諸侯共討秦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二十六回 民爲重,君爲輕求酒名啦!!急急急!!!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號人物第五十六回 勝利後的哀傷(補二更)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二十六回 立蒙學以徵天下之士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五十九回 三律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九十一回 章邯密議取鉅鹿第一卷結束語第二十六回 民爲重,君爲輕第一一二回 計盟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爲適者生存第三回 國祚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六十七回 論第三十三回 麻家有酒醉八仙第八十八回 軟刀子第五十六回 勝利後的哀傷(補二更)第四十一回 潤物細無聲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五回 矛與盾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五十二回 殺神白起第四十五回 驍騎之志第六十九回 屠狗者第二十一回 青衣有綹,力接四方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三十六回 擂第六十二回 三羊換奚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一回 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