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屠狗者

騎兵的真諦在於動起來,他講究的就是一個動字,若是死待在一地,便是再牛的驍騎那也是要被人給打成篩子的。

吉利,號稱草原神鷹,這如日中天的威名在塞外大草原上,幾乎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是沒有幾個草原人會不知道的。

這威名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完全憑着一刀一槍而打出來的。吉利的領軍之能,可想而知。

此時,當他的大軍被蕭謹給徹底圍住了之後,吉利並不是慌張的去集結大軍讓大軍頂住,更不是安排着大軍迅速撤退,而是就着這長長的一條一字長蛇陣,大喝一聲,“諸將士奮前,努力衝陣……“衝陣……在這個時刻,可以說以騎兵衝擊蕭謹陣型這是最爲完美的做法。

首先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因爲吉利的大軍,因爲黑暗,而排得是一條長龍,是一字長蛇陣。

他們幾乎都是隻有三五個人一排的,就這三五個人一排,而不是密集的方陣,對於蕭謹軍射來的那密集箭矢,自然就是能把傷亡減到最低。

其二,若是吉利這會領着大軍前進,或者是後撤,那肯定會一下子亂了大軍陣角,在這黑夜裡,又是在蕭謹的包圍圈內,若是自家大軍一下子亂了陣角,其後果,可想而知。而若是集結在於一處,那將會更有利於蕭謹大軍的射殺。

所以,就這般,直接命大軍,奮前上馬反撲對手,纔是一個最爲穩妥的辦法。

一字長蛇陣,講的就是一個你打頭,我就中部和尾部齊上陣,你打中,我就頭尾齊上,而你打尾,我就頭部中部一起上的陣法。

此時的蕭謹領軍擊的就是吉利大軍的中部,本來是想着要讓吉利首尾不得相顧,而打算只放走前部敵軍,而留下吉利中部和後部大半的。

可是,不想吉利梟雄心性,竟然在此絕地情況之下,不是帶着大軍倉惶逃竄,而是讓大軍前部後部加速匯合,共擊敵軍。

在對方陣型不是密集的情況下,蕭謹的弓箭手殺傷力,此刻卻是達到了最低點,可是,蕭謹卻又不能讓弓箭手停下來,因爲停下來的話,接下來吉利的大軍將會集結的更快,更多。

可是,若不讓弓箭手停下來,就這般讓他們一直射下去,不說箭矢的問題,就說弓箭手本身。

人力畢竟有窮時,人畢竟不是機器,他不可能一刻不停的拉着強弓射箭的。

若按正常的算法,一般一位弓箭手在射前十箭的時候是能發揮出其本身十成的實力的話,那麼,射至十五到二十箭後,幾乎就只能發揮出巔峰時期的六到八成實力了。

而若是再加射上五到十箭,估計這個弓箭手就得歇下來,準備養上小半個月手臂了。

弓箭手本身就是一個驕貴的職業,而如蕭謹帶來的這些驍騎營裡的強弓手們,雖然臂力上有所加強,可是,他們畢竟還是人,雖然比普通人強上許多,那也是有限的緊,多再給這些臂力強勁的強弓手們加上五到八支箭,他們照樣也會疲軟下來。

而前頭處的吉利,卻正在讓大軍冒着蕭謹的箭雨,而在拼命的集結當中,相信,只要吉利集結到一定量的兵力之後,就會領兵發起狂暴的衝擊,以弓箭手們和朴刀手這些步兵們那脆弱的鎧甲,又豈能頂得住他們那鋒利的馬刀。

所以,不管蕭謹的箭雨如何的射,亦不管就這一會,大宛國的大軍死傷了多少人,吉利確是不管不問,只陰沉着張臉,嘶吼着讓大軍迅速集結於一處。

形勢,在對於蕭謹來說,正慢慢的走處危勢。

其實,此時只要蕭謹手頭上有一支騎兵,不要多,只要有那麼兩三千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只要讓這一支騎兵奔殺出去,闖上一陣,吉利就會有多遠滾多遠的,可惜,事實上就是,蕭謹現在手頭上是連一支騎兵也沒有。

他手頭上,僅有的力量就是五營大盾甲營,四營弓手,四營長槍兵,全都是屬於步卒。

而蕭謹此時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佔着一點點地勢,在努力的維持着眼前這個局面。

一個小土丘上,蕭謹,黃泰,餘新三人,騎着健馬,正靜靜地立於這小土丘之上看着遠處膠着於一起的戰場。

“將軍,乘着弓駑營他們還有些臂力,我們衝吧。”邊上黃泰,輕策馬而至蕭謹邊上道。

眼下的戰勢,相信只要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此時的吉利正在狠心的捨棄一些士卒,以爲大軍的集結而換取足夠的時間,相信,只要吉利在利用這一點點有限的時間,而集結夠足夠可以衝陣的大軍後,吉利就會毫不猶豫的向蕭謹大軍發起衝鋒。

到時候,蕭謹這邊,弓手因爲過度射箭而疲軟無力,光靠着大盾兵和長槍手,在沒有弓箭手的壓制之下,在面對吉利那排山倒海般的攻勢,黃泰他們是真的不太看好自家大軍的。

所以,黃泰纔會建議,乘現下弓手營還有些臂力的時候,可以試着讓大家一步步往前逼近而緩緩緊逼,這樣一則可以除去吉利騎兵奔跑空間,減少騎兵的殺傷力,二則,亦是有利於步卒的近身之戰。

深吸了口冷氣,蕭謹終於是開口下令道:“讓全軍壓上吧。”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可是,這一戰,又是蕭謹不得不打的一戰,在佔得先機的情況之下,蕭謹不得不選擇讓全軍壓上,而以命相搏,到最後,就看雙方大軍誰更能堅持得住了。

“吼……驍騎之志,有我無敵……”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

嘹亮的號角聲,在這漆黑的夜色裡,猛然間炸響開來,一直就處在最前線,充當着肉盾角色的盾甲將士們,看着身後的弓手們表演了大半個晚上,這會終於是輪着他們上場了,他們自然是怒吼着,喝着整齊的號子,而邁步往前逼進。

大盾甲士頂住個小半人高的長盾在前,身後,長槍兵亦是隨着號子一步步緊隨其後,步步緊逼,而再最後者,纔是蕭謹的弓手營。

弓箭手射出的箭已經開始變得稀疏而無力,甚至於連射出百步遠的箭都很少。

遠處,吉利嘴角處,終於是露出了一絲殘忍的微笑。

被射殺了這麼多月支的勇士,接下來,他月支的勇士們,將會百倍,千倍的在這些漢人們身上給殺回來。

“月支的勇士們,看見前面這些漢人了嗎?”馬背之上,吉利盡情的怒吼着。

“哦哦哦……”

“哦哦哈……”

這些塞外的草原人,他們最喜歡喊的並不是什麼統一的口號,而是這種興奮的,代表着殺戳與血腥的最原始的怒吼聲。

“我月支的勇士們,看看這些曾經的兩腳羊吧,現在他們竟然已經能咬傷我們月支的勇士了,勇士們,拿起你們的馬刀,盡情的去屠戳這些兩腳羊吧,告訴這羣懦弱無能的兩腳羊,告訴他們,什麼纔是真正的月支勇士。”

“哦哦哦……”

“哦哦哈……”

吆喝聲,怒吼聲,嘲笑聲,混合而成一片,這一羣已經被吉利集結起來足有六七千衆的騎兵,此刻,在吉利的一聲怒吼之下,而盡情的歡呼着,奔襲而去。

那雪亮的馬刀,那急泄千里的馬勢,無一不讓人心寒膽戰。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陣前,黃泰,餘新二將親自立於第一線,面對月支人第一波的攻勢而怒吼出聲。

“吼……殺……”

“殺……”……

冒着稀疏的箭雨,月支的騎兵,飛奔而至,然而等待他們的,不再是那堅硬,確毫無反抗之力,只能讓他們縱馬踩踏的大盾,而是一支支幽黑冰冷的長槍。

在這寂靜的夜色下,那一絲幽冷,隨着吶喊,匯聚成一片,倒映着四處那一片通明的火把,看那長槍之上,紅纓鮮豔欲滴,確亦是不知這纓紅是鮮血染透了長纓,亦或者是那四處火光的炎熱光彩。

~~~~~~~~~~~~~~~~~~~~~~~~~~~~話說,這一週將會是小血最後一次榮登新書榜了,上一個月,有酒徒和另外兩位大大佔了前三,大秦只能佔第四,這一週除了個酒徒之外,前三都是新人撒,小血不求多,就求個點擊吧,求把這二位新人給爆了哈!!大夥給力點,爆了他們去!!!!你們越給力,小血爆的就會越多哦……

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六十回 看我驍騎橫掃大宛第六十二回 強襲馬里奇部落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四十六回 鋒火遍韓城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誰能亂秦?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八十四回 李顯的狠第八十一回 雄城難破怎奈何?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一一回 九路諸侯共討秦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二十六回 民爲重,君爲輕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二回 議西征第五十八回 吉利出招第五十五回 殺將(補更)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七十五回 三更四鼓擾陰平第六回 血屠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一回 事急從權第一零九回 蘇季子說秦王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十四回 困守第六回 血屠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上架感言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一一四回 假做劫營時真退兵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五十一回 三鼓而下成皋城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六回 能者上制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七回 引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五十二回 殺神白起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二十四回 勢如破竹,排山倒海破晉軍第一回 事急從權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二十五回 平秦地,凱旋而歸咸陽城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七十九回 以假亂真詐蜀關第五十二回 老人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七十九回 精忠報國秦王臣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六十七回 蜀中女兒最多情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爲適者生存第四十九回 鎮威鏢局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九回 逼蛇出洞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一回 三年第八十六回 心悵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九十回 章邯劫糧道第一二零回 大勝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十四回 困守第四十四回 金明論縱橫第十四回 困守第十回 第一次慘敗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