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走了,救人的高傑也走了,不求這些人多麼感謝他的同時,還爲李創留下寶劍與羊皮。
看清羊皮是當年高慶的藏寶圖時,李創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是喜悅還是悲傷。
李創不願意多說話,劉希堯本就是個不愛說話的人,羅汝才與黨守素本來還嘟嘟囔囔地說上幾句,卻總說不到一起去,羅汝纔對黨守素的虎倍感無奈之時,亦是選擇了沉默。
幾人就這樣無聲徒步行走着,差不多一天的翻山越嶺後,遇見了沒影的賀一龍帶着張獻忠趕了過來。
說起來張獻忠也很夠意思,不過一來一去浪費的時間比較多,看到幾人無事,還多了個活寶黨守素,張獻忠當即爽朗地笑着,請李創與羅汝才前去谷城作客。
到這個時候,李創才明白羅汝才竟然在賣關子,明知道打不過左良玉,卻也隻身犯險,證明他很再意李創,此時孤獨無依的李創,亦只聳肩輕笑,對這些義氣中人表示感謝。
到了谷城,張獻忠一展東道主的風采,幾位終是盤桓於酒桌之上,好酒好菜地招待着李創、羅汝才,當然也會談到今後的打算。
張獻忠的打算,沒有超出李創的意料,只等將熊文燦吃光喝光,春暖花開之時,再行擾亂大明江山,說什麼也不能叫大明的官員過的太自在。
尤其對崇禎,想穩坐龍椅?哪隻是想想,想安眠龍牀?做做白日夢吧。不折騰這羣吃白飯的人,他就不叫八大王。
在劉國能處第一次喝酒,便喝出了問題,李創再不敢輕易飲酒,隨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
張獻忠說的確實是好想法,但最後做起來是不是同樣給力,李創自不便評價。
聰明如羅汝才,當然也只是醉眼惺忪地笑笑而已,並沒將張獻忠的話當真來聽。
幾個江湖中的大人物,齊到張獻忠的營中,每天大吃大喝的吆喝不停,張獻忠感覺沒什麼,大不了與熊文燦拼次命,前提是熊文燦要有哪個膽量與他較勁。
熊文燦可以忍着不吱聲,但是谷城的縣令看不過眼了,急忙上報熊文燦,說張獻忠投靠朝廷本就是障眼法,如今他正在營中大擺筵宴,招待他前時的盟友呢?熊大人若不過去看看,說不定哪日便給谷城帶來災難。
熊文燦手中本無兵馬,但是得到消息卻不能不去,硬着頭皮就到了張獻忠的住處,說張大人坐兵谷城,亦應爲谷城人們做點事,你竟然將反賊的頭目們都招來了,這要我如何與朝廷和人民交待。
張獻忠面對拿自己沒辦法的熊文燦,哈哈大笑道,熊大人說的哪裡話,我不過是會幾個朋友而已,而這些人中並沒有你說的李自成,李自成早在陝西被洪承疇給殺了,這個你不用擔心。
熊文燦道,以八大人的身份地位,爲何要來戲耍本大人,說李自成被人殺了,哪來你這兒的這個人,人們卻都說他就是李自成。
張獻忠只嗤笑熊文燦不關心時事,拍着胸脯說道,洪大人與孫大人圍剿潼關之時,已將陝西義軍剿滅光了,這功勞都報到朝廷去了,你熊大人竟然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嫉妒你的功勞,沒告訴你啊。
與羅汝才同來谷城的這人,不過是崇拜李自成的人,將自己收拾的與李自成一個樣,他卻是沒李自成哪能力與魄力。
熊文燦自然也不是傻子,怎會聽張獻忠如此忽悠,當即便說,就算李自成在陝西被人殺了,這個羅汝才又怎麼說,他可是肆虐江北的大賊王,名頭卻不比你八王來的小。
張獻忠被如此問起,又是哈哈大笑道,熊大人,洪、孫二位大人,在陝西立了大功,你不想立功嗎?這羅汝纔是前來探路求招撫的,你大人大量,就收下誠心投你而來的羅兄弟吧。
熊文燦當然樂意招撫羅汝才,羅汝才投誠後,河南、湖廣之地便是一片祥和,沒有反賊肆虐,不是熊文燦的功勞又是誰的?
雖然被張獻忠給說死了,李創卻非常高興,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的一傳開,陝西圍剿之勢,勢必會減少,李創重新整頓兵馬的機會自然也大的多。
證明了李創與羅汝纔等人的身份後,幾人更是放心大膽地瀟灑了,李創的心卻早已飛向了腰間的羊皮,想取其中之寶藏,勵兵秣馬,隨時給大明朝致命一擊。
張獻忠卻說此時不逍遙要等到什麼時候,到了明年開春,你與曹操都過來,咱們一同起事便是,老子就不相信二十幾萬人的力量,殺不出一片天地來。
如此一耽擱,時間便過的飛快,轉眼間兩三個月便在眼前飛逝而去。
戰事諜報如天空雪花不斷飄來,變換着模樣卻終逃不開殺戮,文字形容雖沒有親臨哪麼刺激,卻着實令幾人磋嘆不已。
皇太極入兵牆子嶺,總督薊遼兵部侍郎吳阿衡戰死,京師戒嚴;
盧象升入京勤王,皇帝武英殿接見,詔其招兵買馬,與高起潛領導援軍,打擊清兵。
大清兵攻克高陽,孫承宗死,罷免盧象升,準其戴罪立功。
盧象升戰死鉅鹿。
盧象升大刀闊斧的人生,終是在衆人的唏噓聲中結束,盧象升本不該死,該死的是亂七八糟的大明社會。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李創,當然又在諜報中贏了個盆滿鉢滿,直氣的羅汝纔等人吹鬍子瞪眼,卻又無可奈何。
當洪承疇與孫傳庭被徵調入京的預測被證實之時,李創實在坐不住了,說什麼也要藉着這個機會,召集舊部,準備起義之事,連打賭贏來的銀子都不要了。
洪承疇與孫傳庭離開陝西,誰都清楚意味着什麼,張獻忠亦不在挽留李創,送行之時亦是備上禮物,並說些鼓勵的話,幾人便分手了。
黨守素原來是追隨羅汝才的,人雖然有些虎,他卻明白,如果沒有李創,最後他只有被左良玉給折磨死,卻不一定有人知道,說什麼要隨李創回陝西。
人在真誠之時,誰都會有感受,危難之時依然有人願意跟在身邊,這是求之不來的事情,李創當下便高興地接納了這個兄弟。
於是乎,二人帶着張獻忠給的禮物,五十匹青騾子,五十匹馬與百擔糧食,划着蛇形路線,行走在溝溝坎坎之間,回到了陝西商洛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