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查氏兄弟來到山洞之時,弘曆恰巧剛好離去。風念南內力耗盡,自然不能反抗。二人知他武功高強,所以一下來便下狠手。哪知風念南一點既中,二人心中大喜,將其放在麻袋之內,抗起便走。山姑恰巧此時醒來,見到此景,怎不着急。他不知二人爲何要劫走風念南,本待大喝,但一運內力,居然渾身沒有一點力氣。她知此時若是叫喊,不但自已性命不保,說不定來人狗急跳牆,將風念南給殺了。好在此處是苗嶺。山姑熟悉地形,知道若想把人帶下山去,勢比登天還難,所以她沒有叫喊,而是悄悄的跟了上去,趁有機可乘之時,再方便行事。

他一路跟蹤,見二人出了禁地,她不禁一陣躊躇。她曾發誓在此侍候風念南,不出禁地一步,但此時緊急之時,雖然猶豫,但一想風念南若被抓走,自已呆在此處也無意義,只是稍一停頓,又向二人跟去。

哪知二人走來走去,居然來到阿科斯住處。山姑發現阿科斯住處除了數十個漢人之外,居然逼問風念南的兩位皇孫也在此處。那二人到了阿斯科處,衝兩位皇孫拱手施禮,甚是恭敬。而那兩個皇孫與阿科斯談笑風聲,顯的關係甚是融洽。山姑見到此情不由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劫走風念南之人居然是阿科斯主使,更是不敢顯身。

原來阿科斯也得知雍正離開京城的消息,他心思與弘明弘皙一般無二,也覺得此時是個起兵造反的絕佳良機。所以二人向他提出當既帶風念南下山,他也點頭同意,二人既然得了遺詔,風念南留在此處已經無用。他見風念南帶到,當既親自護送二位皇孫下山。

山姑見阿科斯也知二人擄走風念南之事,恐怕讓苗人施救只怕指望不上,當既心中一思,決定趁諸人鬆懈之時,一人將風念南救出。當既也悄悄的跟了上去,她擅易容變臉之術,自然跟蹤之時無人查覺。見這幹人下山之後,一直向北而去,而且馬不停蹄,趕路甚急。她尋不到良機,心中甚急。

不知不覺,她一路追至京城,這幹人到了京城一所王府面前,徑直而入。山姑見府內外把守甚嚴,不敢造次。在王府不遠處尋到一處客棧,暫且住下。到了晚上之後,她妝扮成守軍模樣,悄悄的潛入王府。王府甚大,她找了半天也未尋到風念南關在何處。

不覺間見一所房內燈火通明,裡面爭吵之聲甚大,她想從諸人口中探聽到風念南關押的消息,便悄悄來到門外偷聽。見裡面有人說道:“三皇子,你此時還不下令,只怕錯過良機。”另一個聲音道:“皇阿瑪不在,調兵之事我怎麼敢擅作主張。”又有一聲音說道:“就算你皇阿瑪在又如何?他的眼中只有四皇子,哪還把你這個三皇子放在眼裡。他讓四皇子出外歷練,卻命你不得離開京城,只怕將來皇位便要傳位給四皇子。我們兄弟平日裡與你交情不錯,所以特意把你請來,是想扶佐你登上皇位,若你不思進取,我等也是失望之際。”

原來屋中談話的正是弘明弘皙和雍正的三皇子弘時。皇長子與次子俱已夭折,按照慣例,應當由三皇子弘時封爲太子,但雍正心中對四皇子甚是鍾愛,弘時心中對雍正和弘曆甚是不滿。弘明弘皙知其心思,故平時經常拉攏弘時,以作利用之用。此時二人正準備造反,在回京路上已命人通知噶爾丹策零與七世**,命其出兵攻清,七世**在噶倫阿爾布巴叛亂之時,曾受過清人之恩,故只觀望,瞧時局變化,而噶爾丹策零野心勃勃,早有反叛之心,接到書信,當既派大小策零敦多布二人,率兵三萬,越過阿爾泰山向東進攻。

雍正之前曾對清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下令,若碰到準噶爾兵騷擾,不許迎戰。但弘明弘皙爲了牽制清軍兵力,自已好謀其大事,故把弘時請入府中,勸他下令傅爾丹迎敵。

弘明勸道:“三皇子,皇上不在,此時可是你大獻身手的好機會,否則讓準噶爾長兵直入,而朝廷卻拿不出個主意,恐怕等皇上回來,只怕更不喜你。”弘皙道:“不錯,此舉不但可以讓三皇子在朝中樹立威信,而且準噶爾部不過是些散兵遊勇,不堪一擊,若一戰得勝,只怕那些將軍士兵也會敬佩三皇子英明神武,三皇子若得到這些人的擁戴,皇上之位還怕爭不過四皇子嗎?”

二人左一言,右一言,把弘時說的心神盪漾,飄飄若仙。到了最後,他的拳頭猛的在桌上砸道:“既然兩位皇兄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就作一次主又如何。”弘明弘皙見將他說動,不由相互一笑。說道:“三皇子,皇上不在,你現在便是皇上,明日便可召集百官上朝議事,若有非議者,肯定便是四皇子的人,到時儘管殺了。”弘時聽了此言,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

三人商議罷,弘時告辭。第二日,他召集羣臣,商議出兵之事。朝中正爲此事爭的不開交,但雍正不在,誰也不敢作主。當下弘時力排衆議,決定出兵。朝中自然有人反對,弘時按照與弘明弘皙商議之時的決定,殺了幾個。諸人見朝中氛圍不對,當既沒人敢言。

果然,傅爾丹出兵迎敵,與噶爾丹策零會兵和通泊,傅爾丹大敗,僅剩還二千餘人,朝中雍正親信當既派人稟告雍正,雍正當時正在苗嶺督戰,見此消息,心中大驚,當既趕回京師。到京到日,便命人將弘時囚禁起來,駕崩之前,逼其自盡。

弘明弘皙計劃成功,心中得意,命其手下之人通知各地秘密親信,六月十五當日起事。哪知二人所經營多年的山王官吏,雍正俱都掌握,早在二人離京之前,雍正手下血滴子秘報,弘明弘皙已不在京城,雍正察覺二人行將造反,先下手一步,將二人各地親信一網打盡。雍正回京沒幾日,便下令抄了二人王府。

山姑在外面偷聽三人談話,聽了半天見言語之中並無半分點有關風念南的消息,便又去別處探聽。到了五更時分,她見天色已亮,怕被王府之人發現,便離開了王府。隨後一連半月,王府之中人來往,甚是雜亂,她除了尋找風念南之外,別的事情並未興趣,但風念南似乎在王府蒸發一般,居然探不出半分消息。

這一晚,她在府中仍然打探風念南的下落,突然見一個身影從房頂一閃而過。他見此人身形甚是熟悉,似是風念南,但卻不敢確實,風念南腿已傷殘十年,怎麼突然之間能夠行走如飛。就在剎那之間,那人沒了蹤影,她在王府之中尋找多日,對王府左右地形甚是熟悉。見此人去的是東北方向,當既抄近路,欲將此人正面攔住,好好瞧此人是不是風念南。

他趁那人跳落房頂之際,她正好將那人攔在身前,見此人果然是風念南,不覺心中又是激動,又是詫異,風念南見她在此出現,也是驚喜,當既問道:“山姑,你怎麼會在此處?”

山姑道:“公子,我一直在找你。”當下把自已一路到此經過一一告之風念南,最後問道:“公子,你的腿。”風念南長嘆一聲,也將自已將遺詔之事藏在腿中一一告知了山姑。

弘皙弘明將風念南抓至京城之後,便將其關在的王府的地下監牢之中,每日清早中午給他送兩頓飯,山姑因爲只是每天晚上纔來打聽,故此沒有探聽出風念南的下落。二人有大事要做,所以還沒有顧的上風念南。待二人派人將起兵造反消息通知去後,居然一連數日,派出之人沒有一點動靜,二人心中感覺大事不好,後來雍正回京,這時近處一些人才回來稟告說,他們二人所控制的官員一個月前俱被撤換,二人便知謀反之事走漏風聲,二人當既一不做,二不休,派田太庸進京行剌雍正,二人第二日未探聽出行剌的消息,卻見巴爾烏將王府團團圍住。二人方纔知道大勢已去。

風念南關在地牢之中,暗中將遺詔從腿中取出。休養幾日,腿部氣血相通,自然能站起行走,見近日居然沒人給他送飯,也無人來牢中看他,便猜測二位皇子謀反之事敗露。

假遺詔既然已經流入世間,他所藏的真遺詔也就沒了用處。心中便生出復仇之念。這纔出了地牢,去剌殺雍正。

山姑聽罷,便對風念南道:“公子,我一直以爲你對我家小姐只是半分真心,今日見你作此舉動,我的心也安了,我願與公子一同前去爲我家小姐報仇。”

風念南搖了搖頭道:“山姑,我此去行剌並不一定成功,你去也是白白送死,我有一個孩兒,叫風去歸,若你能幫我找到這個孩兒,並照顧他幾年,我便替你家小姐風九多謝你了。”說罷,隨手一拂,點中山姑穴道,然後飄然而去。

第三章 裂石掌張千蓑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救青芽第三十四章 着火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九十六章 毀去聖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情種第九十九章 山姑扮鬼(上)第九章 尿尿比不成嘍第一百零五章 被人利用(上)第四十二章 玉佩救命第八十四章 如此解毒?第二十九章 獲救(一)第一百零六章 少年血性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一十三章 雍正(上)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章 看似輕描淡寫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三十三章 音訊第四十五章 老朋友相見第八十八章 再見葉紅楓第一百一十章 路大昌和風念南的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十年前百草門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 風念南之心第六章 遺詔之事驚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苗人蝴蝶苗第一百四十章第十一章 不敢隨便開口說話第五十章 往事(四)第一百零五章 被人利用(上)第八十五章 如此解毒!第六十四章 莽撞就人命第一百零七章 鬥查氏兄弟第十九章 行刺雍正去了第一百六十章第七十八章 使毒功夫續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顛不倒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 路大昌攪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苗人蝴蝶苗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八十六章 再次碰面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十二章 爭端(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發現密謀第一百零二章 風念南之心第五十六章 認父第一百零二章 風念南之心第一百三十章第二十章 簽字下山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十章 簽字下山第七十三章 雞毛信,十萬火急第七十七章 使毒功夫第九十五章 通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湊巧之事第七十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零四章 誤會第五十八章 不孝第八十五章 如此解毒!第七章 何時十年之期第一百二十九章 藍纖手之往事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三十四章 着火第一百一十九章 囚禁第二十六章 被擒第五十八章 不孝第二十一章 顛不倒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惹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遺詔大揭秘·人人有份!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湊巧之事第八十四章 如此解毒?第七十一章 殺官差第一百零八章 路大昌攪局第八十八章 再見葉紅楓第七十七章 使毒功夫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十八章 有人商量謀反第七十七章 使毒功夫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七章 使毒功夫第六十八章 惹怒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十三章 白狐第六十一章 爭端(一)第一百六十三章第四十一章 爲了葉質潔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零一章 逼問第二十二章 危險第十五章 被人煉藥第十一章 不敢隨便開口說話第九十九章 山姑扮鬼(上)第七十二章 使毒第二十章 簽字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