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

“皇上,邢大人來了。”

在溥儀身邊,很多東西都保留了原來清廷的一些遺留,比方說太監的服飾,還真的像那麼回事。反正,在用錢上關東軍並沒有將溥儀看死,反而基本上都是滿足溥儀的要求。

除了那個皇宮,和紫禁城沒法比。

當然溥儀有時候也回想起,他在紫禁城長大,承載的記憶哪裡是那麼容易被抹去的。雖然年幼的溥儀在紫禁城的很多記憶都是痛苦的,恐懼的,當他漸漸能夠對事物有所判斷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不是皇帝了。

以前感覺恐懼的地方,在年紀漸長之後,卻有些懷念,想起這些,溥儀從窗前的搖椅上站起來,走到了寬大的落地窗前,俯視院子,看到一早就等在院子中和擔任崗哨的日軍交涉的邢世廉的秘書,還有那輛黑色道奇小轎車。

終於,邢世廉從汽車上走了下來,拿起頭頂的黑色禮帽,交給了隨從,孤身一人走入溥儀會客的小樓。

隨着腳步在迴廊上傳來的空洞的回聲,溥儀站了起來,略顯恭敬的走到門口。

“皇上,邢某可不敢當啊!”

“邢大人勞苦功高,自然當得。尤其是在這危難之際,國事堪危,朕心中焦慮卻所處無門。”自從曾一陽抵達東北,並飛快的在三江建立抗日根據地之後,梅津美治郎對調教溥儀的興趣已經所剩無幾。

所以,對溥儀來說,他心中對曾一陽是又愛又怕。

喜歡曾一陽,當然是因爲溥儀在東北的日子也過的不舒心,給他添堵的就是關東軍的那些日本人,讓日本人不高興,也就是等於讓他高興了;但是溥儀心中又怕,曾一陽要是把關東軍的打敗了,他多半會被關東軍送到日本,那日子想想就滲得慌。

但是留在東北,很可能成爲曾一陽的俘虜,比去日本更不堪。

聽聞北滿曾一陽和關東軍決戰,溥儀的消息來源雖說晚了近小半個月,但給他的帶來的震撼將更大。因爲,曾一陽和陳光兵團順利會師,兩軍已經打通了嫩江兩岸的聯繫,陳光的主力順利渡江,戰役的勝負連關東軍高層也不敢輕易評論。

將邢世廉讓進了花園中,兩人都是一副賞花談風月的樣子。

可此時已近深秋,在東北,能夠種在露天的花卉已經所剩無幾,連幾盆不太名貴的菊花,也出現了殘敗的樣子,耷拉着無精打采。

“邢大人,關東軍是否在前線大敗!”

溥儀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對於滿洲來說,未來的前景非常難說。很多zhèng fǔ要員都再想着退路,卻有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窘迫。

投靠**,不嫌命長的話,大可試試!

因爲這是非常時期,政治需要一些叛徒受到懲罰來鼓舞國人的人心,殺叛徒的效果好,影響大,而且沒有副作用,是最理想的對象。僞滿的僞職人員可就耐不住了,找護身符,找個可以依靠的勢力迫在眉睫,邢世廉也不例外,不過他非常詫異溥儀的語氣,心說:“這位可和其他投靠日本人的不同,完全是跟着關東軍一榮俱榮,怎麼見關東軍大敗這麼高興。”

邢世廉哪裡知道溥儀可不是高興,而是擔心。

“皇上,北滿的戰局對關東軍似乎不利。我和皇協軍第10混成旅團的關係,您是知道的,昨天我的部下給我送來消息,第10混成旅團要去北滿。” 邢世廉神神叨叨的又是打眼色,臉上更是露出一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表情。

可溥儀卻傻傻的盯着邢世廉看,心說:“我要是懂軍事,早幾年也不會被馮玉祥一棍子從紫禁城打了出來。”

“關東軍不妙了!” 邢世廉無奈,只好進一步揭謎底。

“新京會不會受到影響?”

“短時間內還不至於,不過最近我聽說西南那邊會派人來,zhèng fǔ內很多人都希望站過去,不過有些麻煩。”

“西南?”溥儀隨後就想明白了,應該是蔣介石的國民zhèng fǔ會在滿洲設立機構。

跟**打對臺嗎?

溥儀倒是從來沒有看好過蔣介石的國民zhèng fǔ,當然這和關東軍,甚至整個日軍的對情報的傳遞有關。在日本國內也好,侵略的殖民地也罷,日本人一向之說好消息的傳統,從來沒有改變過。

長期受到日軍好消息薰陶的溥儀,自然將一直被日本人貶低的**不抱有任何希望。況且,蔣介石也不見得會善待於他,反正當年溥儀在天津租界,蔣介石就從來沒有給過他一分錢。

而溥儀想明白了,原來邢世廉並不是真心把他當皇帝,而是滿洲的那些頭頭腦腦們需要一個站在臺上給他們當旗幟的人,而這個人不能剝奪他們的任何利益,於是溥儀又一次成爲了這些漢jiān們的最合適人選。

想明白這些,溥儀頓時興趣卻然,提不起一絲的勁頭,兩人之間的談話也宣告結束。

新京關東軍司令部和溥儀的皇宮遙遙相望。

兩座新京城內最莊嚴,最肅穆的建築羣中,關東軍司令部一如既往的帶着它那種死氣沉沉一般的樣子,讓國人連走過那片院子都忍不住腿肚子膽顫。

而溥儀的皇宮,說白了就是他最後皇帝夢的囚籠。

整個皇宮周圍駐紮着一個大隊的日軍士兵,這僅僅是防備他出逃的兵力,還有周圍的暗探,稽查隊的人員,將整個皇宮內都隔絕在戰爭的yīn雲之外,但溥儀並不是被孤立的,還有那些幻想着復辟滿清的軍政要員們,希望他們擁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旗幟,被囚禁的溥儀就成了他們建立滿洲國最好的一個藉口。

這一天,溥儀的皇宮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

當然這個人不是日本人,而是投靠日本人的奉軍元老,邢世廉。剛剛走上僞滿州國zhōng yāng集權中心的邢世廉,煥發出當初擔任東北軍軍團司令時的意氣風發。

在張學良時期,已經靠邊戰的邢世廉更是被冠上了無比風光的委員頭銜,一個接着一個。

衆所周知,在辛亥革命之後,委員和商會會長沒多大區別,都是不管事,卻遭人盤剝的角色,和商人相比,zhèng fǔ委員還有甚至還略顯不如,沒錢。

請客送禮要錢吧!

往來結交要錢吧!

連上司姨太太過生日都要隨一份子,在民國,委員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是他們卻不乏撈錢的途徑,透露個zhèng fǔ的政策來個官商勾結,管理zhèng fǔ撥下的款項,都是他們有機會從中牟利的地方。

當然,一旦走了這些路子,那麼名望這東西就是一坨狗屎。

當上了zhèng fǔ委員的邢世廉一段時間也非常沉悶,悲觀的認爲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經提前結束了。可是自己才四十出頭啊!

對於一個政客來說,七十、八十不算老,五十、六十正當年,而他纔不惑之年,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卻被張學良一腳踢走,當上了養老部門的zhèng fǔ委員。

整天也沒事幹,圍着一干同樣無聊,卻不甘寂寞的同僚侃大山。

當然,zhèng fǔ公共大樓裡面可不敢這樣,萬一被周圍的人聽到之後肯定不好,那麼下館子,一邊喝酒,一邊將胸口的煩悶都吐露出來,每每能夠說到興奮之初,總能讓這些政治孤兒們找到其中的慰藉。

一通牢sāo發過之後,這些人對張家父子的恨意更是加重了幾分。

而當時東北剛剛易幟,張學良在東北的統治力還不夠,至少無法和其父張作霖相提並論,東北的政局暗cháo涌動,加上楊宇霆被張學良無故暗殺,更是加劇了這種矛盾的積累。

中原大戰,蔣介石需要一個強大的外援,而東北軍無疑是蔣介石最重要的盟友。

爲此,蔣介石不惜將數千萬元的軍費贈送,並允諾北方的地盤。

相比閻錫山的狡詐,馮玉祥的強硬,加上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智謀,蔣介石在中原大戰之初,幾乎是毫無勝算。這就不得不讓東北軍增加出關的兵力,來牽制北方兩大軍閥集團,西北軍和晉綏軍。

這也給日本人乘虛而入創造了條件,九一八之後,邢世廉很快就投靠了日本人,這一年,他剛剛45歲。

作爲一個漢jiān,當然很多時候無法擡頭做人,被人唾罵,死後更是遺臭萬年。但是溥儀的出現給他帶來的一種轉機,事實上,溥儀的出現是所有在關外投靠日軍的漢jiān的福音。正是溥儀,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的出現,讓他們的身份忽然一下子轉變了。

從被人唾罵的漢jiān,再到有復辟前朝功勳的元老,這對愛惜民生的政客來說,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曙光。

剛剛抵達東北的溥儀,最害怕的就是成爲日本人的傀儡,所以對這些跟他一樣,投靠日本人,卻對權力**非常熱切的漢jiān們,溥儀顯示出非常的禮遇,希望來拉攏這些擁有一定實力的僞滿軍政要員。但是關東軍卻很少給他這種拉攏的機會,但是奇怪的是這些天關東軍對溥儀的看管似乎並不那麼嚴密了起來。

對溥儀頻繁接見僞滿的軍政要員,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讓溥儀意外關東軍蠻橫態度的轉變的同時,對外界的局勢更加的擔憂。

在關東軍的庇護下,溥儀至少還能穿着龍袍,幻想着那一天坐北朝南,接受天下的朝拜。

但要是曾一陽?

會讓溥儀活着嗎?

**殺漢jiān絕對是不遺餘的,對於任何投靠日本人的漢jiān,抓住之後殺他不比殺只雞還容易?

!d@t

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章 哀兵必勝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一一五章 大國沙文第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第四四三章 將功贖罪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爭第二一九章 血染東京城(3)第八十九章 風捲殘雲(下)第四十章 哀兵必勝第二五六章 捷報(上)第一一六章 蔣家父子第三六六章 飯島穰的背水一戰第五十四章 經略冀魯豫第十五章 殺狼曲(二)第二五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零四章 殺人地,死亡林第三六二章 河邊正三的擔憂第四零八章 陣防流(中)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四七五章 對車第一五二章 震驚世界的轟炸第四三四章 毀滅的焰火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二八二章 視線南移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承諾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五十八章 成軍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一七零章 契機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一四五章 龍江爭奪戰(3)第一二六章 諾門坎(下)第四章 談判(四)第二二六章 搶佔敦化(中)第七十二章 瀨谷支隊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二四四章 高地(上)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一四四章 龍江爭奪戰(2)第六十一章 李德玲的野望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二十一章 血殺109師團(9)第三八八章 毒氣陰雲第十一章 攻克多倫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四四三章 將功贖罪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紅場第三三五章 疾風知勁草第二三四章 一個不留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蹤第三一九章 席捲綏化(下)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三一八章 席捲綏化(中)第二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線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七十四章 發財全靠中央軍第二一一章 蓄勢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二四七章 各顯神通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六十六章 潛入日佔區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會議(1)第一二零章 中日決戰之前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十六章 殺狼曲(三)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六十五章 驕兵受阻第五十四章 阻殺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零五章 西北軍易幟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烏龜殼(上)第四一二章 以亂打亂第十五章 殺狼曲(二)第八十四章 百萬農民 百萬兵(下)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牆(下)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八十一章 處處是戰機第七十四章 因果循環第四三四章 毀滅的焰火第二五九章 步步爲營第三十三章 倉促應戰的晉綏軍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三五八章 一把火燒掉的決心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勁第一三七章 俘虜三木清河第三九八章 吞掉誘餌(上)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二二一章 血染東京城(5)第三九二章 一戰定音(下)第三五一章一葦渡江下第二九六章 騎兵的作用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