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大力改革

劉循話剛一出口,黃權、龐統都站了起來,兩人異口同聲的說“不可!”

劉循疑惑的看着兩人,對龐統問道:“士元!你剛剛不是說察舉制用人的標準,有諸多弊端嗎?爲何要阻止我?”

“主公!這件事可不能草率處置,牽一髮動全身,益州現在急需穩定,尤其是在主公即將對漢中用兵的這個時候,更不能倉促行事。一旦廢除,很多人都會反對,場面難以收拾。”

“嗯。”劉循往下壓了壓心中的火氣。

龐統接着說:“雖然暫時不能廢除,但董和所做的,主公大可鼎力支持,因爲董和查處的這些人,很明顯都被抓到了把柄,是鐵證如山,即便有些人有所不滿,若是主公站出來,他們也無可奈何。”

劉循發現自己考慮問題,太過直接,欠缺周全,雖然察舉制讓他非常不滿,卻不能直接進行廢除,因爲這裡面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拔出蘿蔔帶出泥,弄不好就會出大亂子。

想了想,劉循點點頭,“那就先從那些有問題的官吏身上下手!”

劉循喚過王文,馬上讓他草擬一份佈告,以自己的名義下發各地郡縣,凡是有問題的官員,絕不姑息縱容,一經查出,一律從嚴處置!

見劉循雷厲風行,龐統頻頻點頭。

其實他自己本身就對察舉制深惡痛絕,那些名門子弟大多是尸位素餐的無能之輩,仗着家世顯赫,可以毫不費力的進入仕途,由這些人治理地方,後果可想而知。

這些“官二代”“富二代”有能力的只是極少部分,大多數人都是混吃混喝、欺壓良善、敲骨吸髓的貪官污吏,久而久之,百姓必然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雖然劉循沒有馬上從根本上杜絕隱患,可他的作風值得龐統肯定,相信用不了多久,益州的官場必然能夠整肅一新,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得到劉循的支持,董和行事更加沒有後顧之憂,董和專門成立了“稽查人員”,類似漢末的督郵,讓他們訪查各地,嚴厲調查各級官吏的問題,不管是行事腐敗的、欺壓百姓的、還是能力不足以勝任的……等等,一經查出,一律嚴辦。

除了察舉制,黃權還提出應該改變徵稅的方式。

這也是個關係到政治民生的大問題。

曹操在北方實行的是“戶調製”,按戶徵稅,而益州卻依然還延續着靈帝時推行的“口錢算賦制”,也就是按照人口徵稅。

黃權憂心忡忡的說:“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爲了免徵賦稅,許多百姓隱匿戶口,明明家裡有五口人,報上來卻是四口或者三口,在官府巡查的時候,許多人會藏進深山叢林中,躲避官府的稽查。”

劉循表情非常嚴肅,“怎麼會這樣?察舉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又出現一個口錢算賦制。”

黃權解釋道:“主公!原因很簡單,當年朝廷推行的制度,不僅在我們這裡全部繼承延續,其他漢室宗親的轄地也是如此。”

龐統打趣道:“不這樣好像就不是漢室宗親了,昔日荊州劉表、幽州劉虞、還有現在的皇叔劉備,東漢的制度也都得到了他們原封不動的繼承和延續。”

“劉備也這樣?”劉循疑惑的問。

龐統點點頭,“確實如此,察舉制、口錢算賦制、定率田祖制……凡是靈帝在位時推行的制度,一點都沒有改變。”

劉循哭笑不得,不滿的說:“難道只有推行祖上傳下來的舊制度,纔算是漢室宗親嗎?就不能革故鼎新、銳意創新嗎?就拿曹操的用人制度,唯纔是舉不知道比察制度強上多少倍,即便是個瞎子也能看的出來。”

察舉制,簡而言之,祖上做官,家世顯赫,那後代子弟一定可以當官!

如果按照察舉制,像郭嘉這樣的超一流頂尖謀士,甚至連入仕的資格都沒有。

“改!改!馬上改!別看曹操是我們的敵人,可只要是對的,對我們有益的,我們爲什麼不能效仿。要想超過敵人,打敗對手,就必須向人家學習,把有用的東西拿過來爲我所用,這不丟人,反而沿襲舊制、固步自封,這樣只會讓對手跟我們的距離越拉越大。”

後世洋務運動時期,年輕的有志之士提出一個明確的口號,叫“師夷長技以制夷”

劉循非常認同,學習別人先進的科技和理論,讓自己儘快強大起來,然後打敗對手。

不學習,就永遠不會進步。

劉循斬釘截鐵的說:“我們也要馬上採取戶調製,按戶徵稅,自即日起,佈告各地。另外每家每戶每多生一胎,不論男女,由官府獎懲米糧十石,生兩個獎勵三十石,生三個獎懲五十石,凡是超過三個的,獎勵一頭牛!”

“啊?”

不僅黃權愣住了,龐統也嚇了一跳,單單推行戶調製也就算了,劉循的想法大大出乎兩人的意料。

黃權擔心的說:“主公!如果這樣的話,那官府的負擔必然會驟然加劇,如果百姓普遍多生多育,我們能負擔得起嗎?”

劉循笑了,“難道增加一口人還抵不上十石糧食嗎?如今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不僅僅需要大量能治政理民的人才,人口也不可忽視。比如墾荒、勞役、兵役、這不都需要人嗎?人們常盼着家業興旺,人丁興旺,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州郡,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乎那些糧食和耕牛,這些東西早晚我們會成倍的得到收益!”

黃權和龐統兩人對視了一眼,對劉循的眼光和魄力着實感到驚訝和欽佩。

這樣的事情擱在劉璋的身上,別說做,恐怕連想他都不敢想!

劉循目視窗外,一臉感慨的說:“恐怕這仗一二十年能打完就不錯了,今後拿下漢中、奪取關中、逐鹿中原,用人的地方多得是啊!”

龐統贊同的說:“是啊,能夠在二十年之內平定天下,已經很不容易了!”

第163章 張飛的暴脾氣第158章 定率田畝制第212章 再勸張魯第49章 魏延割須第118章 桑農一家第223章 馬超你走吧第193章 魏延vs曹洪第224章 處境尷尬的馬超第265章 孫權的條件第26章 城中火起第214章 兵不厭詐第224章 處境尷尬的馬超第274章 野狼谷無事第60章 關平喪命第208章 馬超回兵第216章 回兵陽平關第146章 曹丕的秘密第15章 生擒李嚴第6章 拜祭王累第192章 突襲成縣第173章 單獨見呂蒙第137章 以性命託付第255章 開始行動第84章 三英戰趙雲第127章 開始動手第21章 一觸即發第232章 接管漢中第69章 形勢不利第132章 利用馬超第232章 接管漢中第247章 我要張遼第230章 襄陽失守第85章,劉備不能殺第209章 不能激怒他第33章 全部撤離第3章 奇襲白水關第49章 魏延割須第231章 使者到來第266章 劉備見王二第186章 激戰開始第210章,刺中夏侯淵第69章 形勢不利第62章 劉璋到來第98章 你和關羽第237章 拴住張魯第112章 孫乾到來第142章 曹操的不滿第249章 程昱獻計第14章 李嚴左右爲難第98章 你和關羽第165章 區別對待第202章 破釜沉舟第282章 楊修的表現第133章 劉協的無奈第56章 劉備豺狼也第106章 三家結盟第55章 城牆慶功第269章 派人求援第119章 實地探查第122章 真性情的鳳雛(修)第34章 曹操的信使第66章 劉璋喪命第115章 耿直的董和第216章 回兵陽平關第189章 馬雲祿受傷第84章 三英戰趙雲第171章 開誠佈公第4章 爭分奪秒第182章 張魯的無奈第57章 魏延歸順第5章 神算張裕第53章 關閉城門第92章 趙雲生氣了第164章 乾脆挑明瞭第172章 曹操的應對第266章 劉備見王二第216章 回兵陽平關第5章 神算張裕第30章 劉循vs劉備第98章 你和關羽第153章 趙雲回家吧第161章 心情複雜的劉備第57章 魏延歸順第61章 改變策略第177章 負重和睡袋第264章 佔領宜城第208章 馬超回兵第230章 襄陽失守第260章 曹操退兵第31章 讓出綿竹第196章 如何處置戰俘第22章 賣油翁的故事第56章 劉備豺狼也第141章攻勢猛烈第212章 再勸張魯第275章 姜維拜訪張泉第125章 賨邑侯杜濩第111章 劉循的心胸第61章 改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