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七種武器

漢王親訪郭家城堡,對郭族子弟來說,可謂入蜀最爲榮耀的一天,漢中雖然沒有中原那麼遼闊,楚地那麼富強,但是在接近一個月的連續改革和施政下,漢川之地呈現前所未有的生機,不但人口一下子增多了四十多萬軍民,安置在各個郡縣,又開墾良田,施行一系列有利於休養生息和走向富強的律法,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朝廷機構更是健全,儼然成了一個正規國度,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漢王龍天羽的從起義到生擒秦王子嬰傳奇,破釜沉舟、彭城大戰,三箭退敵、空城疑計、誅殺趙高、剿滅黑網等事蹟被當地百姓傳開,更有甚至添油加醋,把龍天羽描述得如同天兵神將一般,不少茶驛酒樓說書者還將這些事編成小段子說誦,總之,龍天羽的聲望在漢川推向一個天下無人能及的地位。

而郭族有女嫁與漢王,自然與皇室有些聯繫,地位非同一般,何況近一年來,漢王室諸妃仍未有子嗣出生,無論王妃還是王后,誰若先誕下男嬰,長子便能封爲太子,母憑子貴,讓家族長老們都一陣心急,今日見大小姐單獨一人跟着漢王歸來,寵愛地位可見一斑,族人都覺得臉上有光,家族榮耀。

郭敬繼續說道:“郭家鑄造的兵器,主要分爲近攻、遠射、護甲三個方面,由於戰國末期,秦朝統一六國後,戰車已經退出戰爭舞臺,而騎兵卻異軍突起佔到主導地位,南方的馬匹不如北方高大駿勇,耐力十足,只能從兵器上作加強優勢。”

“我郭家生產的近攻武器,主要是劍、戈、矛、戟,遠攻武器主要是弓、弩、投矛,護甲器主要是鎧甲、胄、盾等。其中連弩按照漢王的設計方案正在進行改造,相信新的鑄模造出來之後,就可以成批的生產,無論殺傷威力、射程、質量、連續性,準確率都將有一個飛躍,遙遙領先於中原諸侯。”

龍天羽一聽頓時心中大喜,在這沒有科技的冷兵器時代,武器的質量和鋒利往往決定着雙方士卒的戰鬥力,當然這是忽略天時地利人和等外界因素而言,只考慮戰士面對面廝殺,兩個本身武技、體能、氣勢差不多的士兵,肯定是武器精良的佔優勢。

如果漢軍大規模使用該量後的武器和盔甲,戰鬥力一下子會飆升很多,尤其是在當前各軍訓練有素,只差武器盔甲的情況下,一旦滿足了客觀需求,戰鬥力自然大大提升。

“哈哈,很好,本王很滿意,只要郭族能按本王設計,大批生產精良武器,滿足軍中所缺,對大漢付出的功勞一點不比那些馳騁沙場的將士低,要知道兵器佔了優勢,不但能打勝仗,而且還減少我軍傷亡損失,所有三軍將士都會對郭族敬重禮待的,到時候本王定會加官進爵,犒賞族人。”龍天羽給郭族人先吃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可以付出最大努力來辦事。

正所謂重金之下,必有勇士,聽到漢王許諾,所有族人都興奮起來,個個摩拳擦掌打算好好表現,就連站在一旁的郭鈺瑩也喜上眉梢,看到家族中興,她自然開心雀躍。

接着龍天羽在族長、執事等陪同下,觀摩一番城堡後方車間的冶煉、鑄造工藝,後山開拓出不少平地,搭建成車間,有冶鐵出水的,有成型鍛模的,還有匠師學徒聯手生產武器和盔甲的,雖然高溫環境,但是這些郭族子弟臉上都掛着興奮之情,大概因爲搬遷漢川之後,不但薪水方面給的更高了,而且登戶在冊,成爲大漢百姓,不再是奴隸身份,不少人還分到了土地,郭家給這些匠師學徒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做短工、長工或者郭族家僕,享受的待遇自然不同。

邊走邊看,龍天羽眉頭越來越皺,最後忍不住問道:“你們以前都是這樣生產的嗎?”

郭敬毫無頭緒,茫然點頭道:“自從祖上傳下來,雖然幾分改造,但工藝流程基本就是這樣子了,不知漢王看出有何不妥之處?”

龍天羽解釋道:“我觀看幾個作坊,都有許多匠師和助手、學徒,來共同完成一件兵器,比如說一柄戈器。它的戈尖需要成型、鑄造、錘鍊、打磨,戈杆同樣需要挑選上好的拓木、削棱、磨光、浸泡等一系列繁雜工序,這樣一來每個匠師帶領學徒都有從頭至尾地做起,耗費不少人力物力,爲甚麼不考慮將工序分割化,比如鑄造的專門鑄造,錘鍊的專門錘鍊,打磨、拋光等各分成一個小工序,採用流水線作業方式,如此一來,每個匠師只負責一個工序,身邊的徒弟學得也快,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專門從事一個小工序,無論在生產質量、速度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而且將來製造特殊武器或先進器具時,保密工作也好做,一個人走漏風聲也只會泄漏一個小工序而已,不會影響大局。”

他越說越起勁,將二十一世紀工業生產流水線管理講解出來,身邊陪巡的郭族家主和長老們越聽越震驚,他們都是打小就對冶鐵煉兵耳目濡染,對其中道理自然一點就通,此時一番理論灌下去,只覺石破天驚,茅塞頓開,越想越覺得其中的利益太多了。

郭敬忽然向着龍天羽彎身一躬,敬佩道:“聽漢王一席話,勝讀十年《論語》《春秋》,如此將各自作業改爲流水作業,可節約大量的資源浪費,騰出大批匠師攻某一工藝,自然鑄造的質量、速度、標準都有很大提高,原先我還擔心,大批生產新研究的武器,一是未必有幾名匠師能從頭到尾掌握,二是保密方面如何不泄露出去,作坊推行流水線生產,就不必擔心了。”

其它族人也都驚喜起來,心中對這漢王更加崇敬佩服,婀娜玉立在身旁的郭大小姐更是伸出柔夷攥住他的大手,眼眸望穿秋水般溫柔,異彩閃動,長長的衣帶垂在腰側,搖曳生姿,眉枝如畫,俏臉含春,深情專注下流露出萬種風情。

龍天羽忽然又想起項羽手中的霸王刀,鋒利無比,無堅不摧,而且刀本身就擅於劈砍,如今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騎兵隊成爲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如果把刀應用於馬戰衝鋒,作用力更大,而郭家竟然生產近戰武器中,只有劍、戈、矛、戟,唯獨漏下最爲兇猛的刀,甚是不解,問道:“郭……岳父,爲何咱們族中不生產戰刀呢?”

這一句岳父叫的郭敬心花怒放,雖然他的寶貝女兒早許給龍天羽,但天羽身爲漢王,彼此之間有君臣之禮,如今當着家族所有嫡系旁系子弟的面,喚了他一生岳父,其殊榮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郭敬心中暗喜,表面不動聲色道:“回漢王,自周天下最初所創的兵刃之中便只有銅刀而無銅劍,那時的青銅大刀,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一般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只是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因此看來厚重,卻並不實用。

“而劍最初出現於北狄部落,銅劍一樣不利於劈砍,但比起銅刀來,靈活輕便,且利於直刺,因此劍的優勢漸漸明顯,在中原也大行其道,成爲天下君子和武士最喜歡用的兵刃。相比之下,刀的做工粗糙,形體笨拙,遠不如銅劍精巧鋒利,所以刀遲遲沒有投身戰場,甚至發展到後期一度被人遺忘這類兵器。”

“直到現在,冶鐵水平比春秋戰國期有了一定進步,但是鐵質鍛造煉製出來的刀器,仍然生脆易折,如果加厚刀背的話,雖然堅硬許多,但重量太沉,若非天生神勇之人,很難使用,戰場上的士兵都是普通體魄,這種大刀根本掄不起來,所以郭族並沒有把‘刀’列爲生產的武器!”

龍天羽眉頭一皺,心忖:“那項羽的霸王刀,鋒利無比又不笨拙沉重,是從何而來,究竟是誰煉製出來的?穿越者?”

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八章 嶄露頭角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五章 解開心結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二章 夜入侯府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六章 雄關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