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中豪傑

城門的士卒驚呼起來,城門被衝車撞得門框斷裂,城內和城外的士卒都在不要命地頂着,但城外有衝車撞擊,“哐哐哐——”每一次重擊撞得石門灰土紛落,石門搖晃,外面的士卒利用長戈往門口守卒身上一陣亂砍,血肉橫飛。

而城內的士卒則拉起弩機,朝着縫隙外猛射,不少靠近石門的敵兵迅速被射倒,頃刻之間,石門處激烈廝殺起來,互有傷亡。

“殺——”近百名守衛堵死在城門洞口內,堅決不退縮,雙方近百具死屍堆積在門口,已經卡住了城門,推也推不開,關也關不上,形勢危急。

李月瑤見狀,當機立斷喝道:“刑晉將軍斷後,其它將士,殺退城門的敵兵!”

她身先士卒,帶着家將親兵衝向城樓,殺向城門口,風御烈、易川、楊遠征、柳茹等人也都緊隨其後,長劍霍霍,斬殺闖入城內的敵兵。

英布見城門已損壞,城破有望,心頭大喜,吼道:“給本將軍衝上去,撞開城門,弓箭掩護,雲梯手繼續往城頭猛攻,廣陵城就要破了,活捉李月瑤——”

“衝啊!”城外數萬士卒如決堤的潮水洶涌撲上去,城上滾木、礌石、火油、弓箭壘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城下箭雨如蝗,投石遠射,相互收割着對方將士的生命。

城牆處屍堆如山,遍地血流,殺聲震天,戰友地屍體被一塊破布般被無情地踐踏着,不斷有人倒下,成爲被踩踏着的一具死屍。

“英布所帶無萬人均是精銳,人數又是我軍五倍之多,怕是擋不住了。”

風御烈挑劍橫立,望着城門口敵兵數量越來越多,攻勢越來越猛,根本已經不是在砍殺了,而是在人羣對撞擁擠着,交鋒處的士卒都已經斷氣,卻被後方的人潮衝撞堆擠着向前移動。

李月瑤輕嘆一聲:“派人通知東門和西門,留下死士斷後,其餘將士撤退,從東門突圍,渡過長江,抗擊英、項兩軍!”

“遵命——”護軍中尉刑晉領命,帶着三千將士誓死抵擋着城池和城門的進攻,爲大小姐撤走做掩護。

李月瑤帶着其餘三千人馬向着東門撤去,而此同時,桓楚正帶着兩萬多精兵攻打東城門,城池同樣岌岌可危,畢竟這支李家軍臨時湊集而成,由以前的舊部、家將、客卿和新招募的士卒混合編制,協調性和抵抗力不如對方正規軍。

守將李羽寒見家主到來,甚是意外,從城頭下來拱手道:“大小姐,你怎麼來東門了?”

李月瑤鎮定道:“城池即將失守,調集四門人馬從東城門突圍而出,向長江一帶撤退,以長江天險爲防禦,再與項軍周旋!”

副領李羽寒點頭道:“末將這就去安排,用弓箭手掩護,射出一道豁口來,方便大小姐突圍!”

這時從南門和西門趕來了數千人馬,至少也有一萬五千人馬,突圍沒有太大問題,李月瑤並不想與敵軍拼到最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能守就守,守不住就撤,步步爲營,與項軍周旋到底。

“其餘三門的敵軍很快就殺入城內,斷後者點燃各門口準備的薪木和火油,拖延住敵軍,我方藉機衝殺出去——”李月瑤尚未說完,就發現三座城門方位濃煙滾滾,顯然已經開始放火攔截入城的敵軍了。

“殺出城去——”

李月瑤嬌喝一聲,抽出長劍,發出軍令如山。

“弓箭手!”李羽寒負責斷後,立在城頭粗喝下令道。

城頭的數排弓箭手齊刷刷站到垛口朝着下方的如潮水的項軍猛射下去,一排射完,緊接着下一排補上,輪流放箭,暫時打亂了敵軍的攻擊。

城門忽然開啓,俾將李波、司馬寇率領一千騎兵率先殺出,緊跟在後的是盾牌手和長戈手,李月瑤坐鎮中央,易川、柳茹、楊遠征等同門師兄弟圍繞在她附近,一路殺出,血染戰甲。

喊殺聲和兵器戰馬混合成一股,一撥又一波的人潮和兵器在相互傾軋着的聲音清晰地注入耳鼓,近在咫尺的一切,血氣翻騰,頭顱和殘肢、腦漿、腸肚橫飛亂濺,門派一些劍手哪見過這等場面,有幾名女弟子一聞血腥之氣,邊走邊吐,戰場太殘酷了。

桓楚一見敵軍傾巢而出,登時明白對方用意,朝着麾下將士大吼道:“叛軍要突圍,趕快截住,生擒李才女——”

項軍將士蜂擁衝上,卻被前面的騎兵硬生生闖出一道豁口,兩旁的盾牌手和長戈手不斷拼殺着,護在中間的人迅速前衝,由於阻截的人馬數目並不佔據優勢,無法阻擋住大軍突圍,一鼓作氣之下,李家軍突圍而出。

桓楚手持長劍高喊着,驅趕着將士乘勝追擊,就在此時,李月瑤又在馬上搭起了硬弓,玉身一轉,嬌軀在馬背上調轉過來,雙腿夾住馬腹,粉臂一拉,弓成滿月,緊接着蓬蓬蓬三聲連響,竟是三箭連發,以追星追月的方式,一箭追着另一箭尾翼,朝着桓楚疾射而出。

桓楚在十丈遠處正在揮劍指揮大軍,猛地見一支箭羽射來,角度刁鑽,正是胸腹之處,無法躲閃,大喝一聲,雙手握劍狠狠朝前一劃,猛斬了下去。

“錚——”寶劍磕在箭身上,發出輕顫的震響,第一支箭被盪開,忽然發現後面仍有一箭,急忙回劍一挑,用劍身下端掃開第二之箭的走向,使之斜斜地擦邊飛出去,嚇得他一身冷汗,尚未鬆口氣,卻見第二箭尾翼之後,還有一箭,這一下卻無法自救了。

“不好!”桓楚暗叫一聲,身子急忙閃避,奈何這個角度,坐在馬背上無法將身子完全移開,只聽噗的一聲,箭頭已經穿入鎧甲之內,一道血柱隨之噴射而出,桓楚忍痛握着傷口,伏倒在馬背上。

三箭連發竟排成了一條線,箭術當世罕見,李月瑤蘭質蕙心,冰雪聰明,不僅百家經史無所不通,劍術卓著,連箭術也如此之強,以前在龍天羽的大放光彩下,蓋住了她的光環,如今她一人帶軍獨抗強大的楚國,才展示出大才女與衆不同。

“撤!”李月瑤動作柔軟協調,一雙悠長的玉腿蓄滿力道與美感,輕鬆轉過嬌軀來,低喝一聲,大軍在她帶領下迅速殺出了圍截,朝着東南百里處的長江疾奔而去。

當英布、項聲從兩門追殺而至的時候,李月瑤的大軍已經走遠,英布手提大環刀,望着敵軍逃走的方位,心有不甘,轉身朝着項聲道:“李月瑤要帶軍渡江,江上無船艘,難以全部渡過,正好在江畔一網打盡,斬草除根,項將軍,走,你我合兵五萬,銜尾追殺——”

……

韓信一路向西,路過函谷關、潼關,進入關中之地,由於他徒步走了萬里,跋山涉水歷盡千辛,磨鍊了心志和身體,鬍鬚滿臉,身形消瘦,衣衫襤褸,途中也沒人認識他,駐守關卡的三秦士卒也決計想不到,楚國叛臣韓信會在這裡。

途徑函谷關的時候,韓信望着巍峨的雄關,一陣感慨,當初就是在這,自己第一次掛帥,帶領大軍十餘萬抵擋龍天羽和數支盟軍隊伍,到後來,被龍天羽火攻破關,莫名其妙就被擒住了。

現在想想敗得也不冤,誰讓對手是深不可測的漢王了,而自己當時又過於輕傲,不夠謹慎,也沉不住氣,缺少臨戰經驗,直到此刻,才發覺自己以前,太不成熟了。

不過人生,都是要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心性能及時轉變過來,爲時不晚。

韓信一路順暢地來到渭水畔,登上山丘遠望咸陽,一年前還是繁華無比的大城,如今已經殘壁斷垣,生機全無,當日漢軍退出咸陽之後,由於項羽發現阿房宮和咸陽國庫的財寶被龍天羽帶走不少,兩大心愛美人也失去了,正是心頭正怒時,把怒火都發泄在咸陽城內秦人身上,斬殺所有贏氏貴族,掠奪了關中財富與婦女,放火燒燬了城池。

封王之後,諸侯們不敢與楚軍在擄掠中爭多論少,分得的財貨婦女遠遠少於項羽軍,眼看寒冬來臨,已經使諸侯軍在關中難以爲繼了,諸侯們便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先行退出了關中,而項羽眼見大秦數百年之財貨婦女,已經全部東流,關中業已變成了蕭疏殘破的原野,咸陽變成了杳無人跡的空谷,自覺了無生趣,遂決意東歸發動楚國政變。

此時此刻,韓信放眼望去,空曠的田野沒有了耕耘,泛綠的草灘沒有了踏青,道中沒有車馬商旅,城垣沒有人口進出,座座城池冷清不堪,片片村社雞犬不鳴,整個大咸陽,整個關中平野,都陷入了無以言說的悲涼蕭疏。

“項王和漢王差距就在此啊!”

韓信看過眼前的蒼涼的一幕,心中感慨萬千,明君仁主和粗野霸主的差別,不是從人身上去衡量,而是通過所辦的事,出世的手段,最後的結果來定論!

想想自己以前何嘗不是助紂爲虐啊,這一刻,韓信感到無比輕鬆,只要進入漢中,向漢王好好請罪一番,在軍中擔任一職,通過自己腳踏實地慢慢努力,相信戰功積累下來,定能做一番大事業了。

至於將來權力有多大,這並不重要了,至少韓信不會被後世百姓唾罵!

韓信相通此節,信念更加堅定,整理一下衣衫,朝着漢川方向走去,由於渭水西北就是‘廢丘’了,那裡是雍王章邯的王城,韓信自然不會捨近求遠繞走廢丘,而通往漢川的棧道被燒燬,只好翻山越嶺,走山麓小徑,懸崖谷底進入漢川之地了。

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三章 青衫劍客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六章 再次突破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誰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