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淹廢丘

夜色之下,水聲滔滔,渭水決堤,洶涌的河流朝着廢丘城猛地衝灌下去,很快水流就淹沒了護城河堤,從石門牆洞不斷往城內涌灌,城內的守軍聽到了河水聲驚慌失色,急忙向城內雍王回報去了。

章邯聞訊大驚,頓時猜到了韓信的用計,氣得火冒三丈,派出其弟章平帶軍疏通水流,同時下令各城門守軍不得退卻,死守城門,以免漢軍趁亂攻城!

河水不斷注入城來,城門口的士卒開始運土擋住,開始還有作用,但後來就難以抵擋了,就在這時,轟的一聲爆炸,守軍大驚,一處城牆炸出了豁口,河水從着豁口洶涌灌入。

天下至柔莫過於水,卻能克天下之堅,水流的衝擊力猛地涌入城池內,城上和城內的守軍頓時大聲叫喊:“渭水漫城了,渭水漫城了——”

水流摧毀了甕城的防禦,進入了主城,城內的士卒紛紛開始擋水,爬到了高處,河水逐漸進入了街道,各街各巷都是積水,整個城池就好像被澆灌一般,到處是水。

幸好廢丘城以前是座小城邑,人口不多,章邯在此設都,由於當地秦人十分憎恨秦地的三王,畢竟若不是他們三人當初帶軍投靠了楚軍,義軍也不會那麼快攻入咸陽,也就不會有秦朝滅亡,項羽屠戮咸陽城,燒燬阿房宮了,因此搬入廢丘的百姓並不多,大概不足二十萬戶。

河水入城,百姓或多或少也遭了殃,半夜驚醒,開始排水,眼見到處是積水無法排幹,立即爬上房頂,所幸積水只有半人高,並沒有多少人被溺死,但如果再被灌一個時辰,非沖垮房屋,沒掉人影不可。

城外漢軍列陣,遠遠望着廢丘被滔滔不絕的河水衝擊,使得城內一片混亂,咆哮聲、求救聲、驚叫聲到處都是,雖然隔着兩裡地,卻也感覺到了城內的驚慌氣氛。

韓信見時機差不多了,拎着一面令旗道:“傳令下去,立即堵住河堤口,不能再灌城了。”

大將軍周苛不解問道:“韓將軍,你看城池還沒有沖垮,城內的守軍仍在,如果灌一夜城,裡面守軍必然大亂,肯定會棄城逃走,那時咱們纔有可乘之機啊!”

韓信嘆道:“城內除了有十萬的守軍,更有二十萬戶百姓,如果灌城一夜,等明日一早,這城內將溺死多少無辜的百姓啊,漢軍素以仁義之師著稱,雖然我也清楚這名聲累人,並不實際,但兵書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爭奪天下的時機,仁義的名聲卻能得到底層百姓的支持擁護,我軍才能戰無不勝!”

周苛反應過來,想到要是把城內百姓都淹死了,那漢軍就怕會招惹天下大怒了,不禁暗捏一把冷汗,俯首躬身道:“將軍所言極是,末將定當銘記在心!”

韓信搖頭道:“這也是我進入漢中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的,起義時彭城義軍之所以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就是因爲漢王廣發羣衆,打造仁者之師,得到當地百姓擁護,至關重要!”

傳令官趕去三裡外的河堤口傳令,楊瞳接到軍令,立即開始封堵河堤豁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填補上,水流逐漸中斷,半個時辰後,灌城的氣勢也減弱下來。

韓信下令道:“大軍原地休息,一個時辰後東方就要大白,那是拂曉時候,露氣凝重,也是人馬最睏乏的時刻,城內守軍擔驚受怕忙乎了大半夜,而且處處積水營房被衝,肯定人困馬乏,到時候大軍攻城,士氣如虹,定能一舉拿下廢丘城!”

“遵命!”所有將領聽到拂曉攻城,都肅穆而立,恭敬領命。

“灌將軍,天亮之前,你帶三萬騎兵在北面城門三裡列陣,並不需要進攻,城內士氣低落,亂成一團,到時在我軍猛攻之下,雍軍必然堅守不住,棄城而逃,爲了防止雍軍向塞、翟兩地撤退,因此只需在北城外駐紮一支人馬,南面倚山無路,雍軍必然向東面臨潼、函谷關的方向撤退,你帶騎兵從後面追擊,那時就是咱們真正收網的時候了。”韓信望着廢丘城堅定地說道。

灌嬰點頭道:“那好,我這就點兵出發,半個時辰在北城門外三裡駐紮,切斷任何逃路,阻擊塞、翟的援軍,將軍大可放心!”

韓信微微一笑,再不言語,神態溫和卻隱隱帶着森然氣息的戎裝,氣息收斂,指揮十萬大軍的他卻不待絲毫殺氣,身穿銀白甲冑,外罩錦袍,神色間雍容安詳,整個人顯得高深莫測。

周圍將士見主帥不再言辭,紛紛站立一旁,千軍萬馬的氣勢彷彿在這一刻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他一人的決策,便可以決定了廢丘城的存亡!

漢軍方陣森立的矛戈劍戟,披甲的戰士肅然而立,在巨盾的掩護下弓箭手將一枝枝長箭搭上長弓,巨盾縫隙間猶如探出了一排排狼牙,全軍悄然無聲,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儼然一支虎狼之師錘鍊了出來。

城外漢軍正在短暫休息,但城內的守軍卻是忙成一團,由於地勢原因,剩餘的積水不聽往城內流,甕城、城門校場、街巷都是積水,百姓都爬上了房頂,混亂一團,章邯派出巡衛軍開始清理城內河道,行走困難,已沒了胸口,城邑基本陷入了癱瘓。

一個時辰過去,天色朦朧,蒼穹呈現出了魚肚白色,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露氣凝重,河西之地雖颳了春風,但仍很寒冷。

有三百精銳揹着利劍和短弩,悄悄潛伏過去,護城河附近,積水還有半人深,這些先鋒戰卒如同敢死隊一般,伏在潛水中,游到了城池下,利用弩機勾住了城頭,順着繩索向上攀爬,城頭上的執勤的守衛聽到異響,擡頭向城下張望,誰知剛露投就被城下的弩箭射中,摔落下來。

“有人襲城!”接連摔落了十多人,城上的侍衛終於醒悟了,紛紛大喝起來,開始用長戈砍着城頭的繩索,有的搬着滾木礌石開始朝着下方砸去。

這瞬間的功夫,已有少數的先鋒精銳爬上了城頭,弩機利刃齊施,與城頭的守卒搏鬥起來,城牆上方開始大亂起來。

“將軍令,全力攻城——”一名傳令官手持令旗策騎飛奔在漢軍陣列之間。

忽然間沉厚的號角吹起,戰鼓如雷,前路軍、左路軍同時出擊,駕着雲梯車、塔樓、衝撞車、渡河浮橋、駟驅戰車朝着城門殺去。

城樓的左側被精兵搗亂,右側被漢軍的控弦方陣壓制住,根本無法還擊,由於城前水未排除,戰車和騎兵無法靠近,但甲士利用浮橋和木筏來到城牆根下,開始架起雲梯攻城。

與此同時,城外的投石機、強弩朝着城樓後面的上空猛襲過去,使城內的守軍驚慌失措,加上被水淹了一夜,抗水防洪早就人困馬乏,筋疲力盡,這一時漢軍迅猛殺上來,登時難以抵擋,紛紛敗退,而城內積水未退,守兵補給和增援不及時,出現一定傷亡之後,後繼無力,被漢軍瞬息佔據了上風。

“報——”一名雍軍將領狼狽地來到雍王宮外,急喘喘道:“大事不好,快去稟告雍王,漢軍,就要破城了。”

守衛聽到如此大事,不敢阻攔,趕緊放行,將領抵達殿內稟告,章邯聞言大驚,立即調動禁軍守住王宮,同時命其弟章平帶領守軍死守西城門。

待章邯調兵遣將之後,謀臣申公絳勸道:“大王,這韓信早有預謀,用渭水決堤灌城,現在城內所有街道和作坊街市都陷入癱瘓狀態,乾柴全部被水浸泡,敵軍在外駐紮,我軍根本沒有疏通排水的機會,如果死守在廢丘,漢軍不必強攻,只須圍困咱們月餘,整個城池就完了,臣以爲,不如保存實力突圍而出,北上塞地涇陽,以涇河爲天險,與司馬欣、董翳二王合兵對抗漢軍,也可東退臨潼,到時集合重兵在渭水東岸與漢軍角逐對峙,如果不利,就通過函谷關,向楚國借兵去,反正我三秦名義上是楚國的諸侯,而楚國又是漢國的死對頭,必定會派兵前來!”

章邯舉棋不定道:“廢丘乃是雍地的都城,王城一失,天下人豈不取笑我章邯無能,竟敗給了那韓信小兒!”

申公絳焦急道:“雍王,這都什麼時候,還顧及個人的顏面,在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這韓信用兵詭道,咱們吃了一虧,不可強留此地,被動下去,反而失去了反扳的機會!”

這時大將軍蒙巽進殿稟告道:“雍王,大事不好,北城外發現了漢軍的騎兵,停在了數裡外,正在列陣,時刻都有攻城的可能!”

章邯眉頭鎖起,吃驚道:“這麼快,北面被封堵住,以司馬欣和董翳二人的性格,定然不敢前來援救,看來咱們雍軍還要靠了自己,死守下去只會與城俱亡,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後,從東城門突圍而出,退守臨潼!”

“諾!”蒙巽轉身去傳達軍令,清點人馬準備突圍了。

此刻廢丘的西城門喊殺喧天,漢軍的弓箭手、弩機營不斷向城頭髮射,掩護潮水一般架着雲梯甲士攀登上城,這時已經有數百漢卒的身影出現在城頭,壓制住了城樓左側反抗的雍軍,而城樓的右側城牆上,雍軍仍在利用拋石、弩箭、滾木、礌石反擊着,不斷有攀援到一半的漢軍將士中箭墜下城頭,摔入積水中,不一會城牆下的水面浮漂着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屍體,血染河水。

不過好景不長,很快前路軍和左路軍有不少的將士登上了城池,迅速朝着城內殺去,而城頭和城樓上也被插上了漢軍的旌旗,章平見狀不妙,帶着麾下親軍便戰便撤,滿城積水,極難行走,頓時察覺到廢丘大勢已去。

這時章邯已在數萬雍軍的護衛下,帶着王宮家眷,從西門突圍而出,朝着臨潼、函谷關的方向撤去,他卻不知,這一切早已落入了韓信的佈局算計中。

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八章 暗殺漢王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十章 戰營烽火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二章 劍指賀蘭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九章 煽動異族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二章 夜取碭郡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三章 婉兒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