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

武臣勢力急劇膨脹,兵力鼎盛已有二十萬有餘,帳下猛將如雲,在張楚國諸將中,排上了第二把交椅。除了左將軍周文,無人能及。

便有周文戲下大敗消息傳入,衆皆譁然。數日後又有人報陳王誅殺鄧宗之事。於是聚集軍中骨幹在邯鄲府邸商議。

三晉盟盟主張耳進言道:“將軍平定趙地,傲立河北。今周文兵敗,若秦軍乘勝東進,勢如破竹,則張楚危矣。況陳王好聽讒言,諸將爲其攻城略地,多以讒毀而得罪誅。今將軍得趙,功高震主,恐不脫於禍。不若學那周市,迎立趙公子歇爲王,可保身家性命。”

武臣卻搖頭道:“吾與陳王乃患難之交,一起揭竿起義,豈能背其意而行事?”張耳厲聲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今若遲疑,必如伍子胥之相吳,蒙恬之相秦也。請將軍引以爲戒,勿失時機!”

那張耳在武臣軍中威望甚高,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又有周市立魏咎榜樣在前,衆人聞言,頻頻點頭,一時有不少附議。

張耳眼巴巴望着武臣,只盼他能點頭應允。

武臣卻久久沉吟不答,忽然問護軍邵騷:“大司徒以爲如何?”

那邵騷本成陽人,也是大澤鄉起義的元老,素有計謀,爲陳勝信賴。陳勝派他來作護軍,實是監視武臣,令他時不時打打小報告。不料他到了武臣軍中,竟與武臣穿一條褲子,做了他心腹,打的小報告盡是稱頌武臣之言,讓陳勝大爲放心。到武臣平定了趙土成了氣候,那小報告也乾脆不打了。

邵騷老奸巨滑,知武臣話裡有話,遂道:“迎立趙歇乃是大事,且待軍師回來再行商議。”

軍師即是蒯通,此時正在外籌集糧草,不在邯鄲。

武臣聽了邵騷之言,點頭道:“大司徒所言甚是,此事容軍師回來再議。”

於是張耳只有耐心等待蒯通歸來。

不日便有陳王特使來到邯鄲,令武臣引兵西向伐秦,對付章邯王離。

武臣氣候已成,張楚奄奄一息。張楚王的旨意,武臣只當是放屁,自然是虛言推搪。

※※※

蒯通籌糧回來,一入府中,即有三晉盟盟主張耳來訪。原來那張耳已急不可耐,一聽蒯通歸來,便來到他家中,先探探他口風。

蒯通聽了張耳提議迎立趙歇之事,笑道:“張盟主放心,明日吾在武信君面前,促成此事。”張耳大喜,稱謝而去。

張耳前腳才走,便有武臣遣人傳喚。

蒯通來到武臣府邸,武臣屏退左右,問道:“張耳提議迎立趙公子歇爲王,軍師以爲如何?”

蒯通一聲冷笑:“張耳實乃循私也。主公若依他之言,禍不遠至矣。”

武臣動容道:“軍師請講,如何徇私?如何禍不遠至?”

蒯通便道:“衆所周知,那趙歇乃是三晉盟副盟主。張耳提議立他爲王,實是爲自己打算。趙歇不同於魏咎,在河東擁兵自重,手下自有一幫親信隨從,又有名將李左車爲其策劃。主公立他爲王,他必欲提拔自己心腹,排擠吾輩。主公想如周市一般總督軍政,恐怕是不可得,到時身家性命能否保全,亦未爲可知。而他張耳乃三晉盟盟主,又倡議有功,自可平步青雲,得趙歇所愛了。”

武臣怒道:“可惡!險些爲這廝所賣!在陳城便是這廝向陳王提議立六國之後,未得陳王應允。此番又來唆掇本君,賊心不死。待吾將他拿下治罪。”

蒯通搖頭道:“萬萬不可!張耳爲平趙勞苦功高,於諸侯間聲望頗高。此趙地他三晉盟經營多年,若動了此人,會致時局不穩。”

武臣悻悻道:“幸得軍師提醒,軍師所言甚是。只是不治他罪,難解吾心頭之怒。”蒯通笑道:“主公且先穩住此人,待時局穩固再動手不遲。”武臣便問如何穩住張耳,蒯通道:“不僅不治他罪,反而擢升他官職。”

武臣點頭道:“就依軍師之見,讓這廝逍遙一時。只是不立趙歇,張楚搖搖欲墜已不可恃,這趙地如何鎮撫?”

蒯通大笑道:“主公拓地千里,擁兵二十餘萬,縱自立爲王也未爲不可。何必委身趙歇,爲他人作嫁衣裳?”

武臣等的就是這句話。只是前日被張耳一說,無人倡議不好自陳而已。聽蒯通之言,心中大悅,展顏道:“軍師認爲本君可自立爲王乎?”

蒯通語氣堅決道:“當然!主公若自立爲王,何人敢道個不字?只是區區一個趙王,又何足道哉!主公可有志於天下乎?”

“天下!本君還未考慮這麼遠。軍師有何圖略,請講!”那武臣眼珠一亮。

蒯通便侃侃說道:“自立趙王只是權宜之計,只爲鎮撫趙地。主公既克趙,不可固步自封,當派大將乘勢北徇燕、代,南收河內以自強。若能如此,吾南拒大河,北有燕、代,海內之地,四得其一,天下諸侯何人能奈我何?一俟天下有變,即可揮師南下,西進秦川,功成之日,帝位亦可得也。”

武臣聞言大喜:“軍師深謀遠慮,原來早已爲本君籌劃。”蒯通道:“蒯某既投效主公,自當竭心盡力爲主公分憂。”

武臣憂道:“軍師所言甚善,只是秦師平定張楚之後,必來滅我趙國。那章邯王離均一時名將,驍勇多智,右將軍周文也不是敵手,如率師而來,有何人能拒之?”

蒯通道:“蒯某保奏一人。主公若得此人,何懼他章邯王離!”武臣急切道:“此人是誰?”蒯通道:“此人乃吾師弟,淮陰人韓信,深得吾師真傳。”

武臣“哦”了一聲,說道:“韓信之名,本君已有耳聞。那陳王曾想讓他接替周市,興師徵齊。近來又聞陳王到處尋他,讓他接替周文伐秦,只是未能找到,那周文便兵敗自刎。軍師可知他在何處?”

蒯通道:“吾已打聽到,他正在魏地。待主公即位趙王之後,吾便親去魏國尋他來。”武臣便道:“韓信這種帥才,可別讓魏咎搶先得了去。”

於是二人商議明日之作秀。

※※※

次日,武臣又召集衆人於府邸商議。

那張耳滿心盼望的蒯通,這一次搶先發言,力主武臣自立爲趙王,還拿出一冊連夜炮製的勸進表,呈給武臣。

想不到蒯通出爾反爾,搞出這一手。張耳登時傻了眼。

武臣也不問其他人,只問大司徒邵騷以爲如何。那老奸巨滑的邵騷,立刻悟出武臣的心思,說道:“君與陳王共舉大事,彼可爲王,君亦可爲王。以君今日之處境,此時唯有南面稱王,方可脫離羈絆,免受意外之災也。”

張耳剛說了一句:“怎不迎立趙公子歇——”便被蒯通駁斥道:“諸君跟隨主公久,還是跟隨趙歇久?諸君想得富貴,是趙歇爲王好,還是主公爲王好?”

頓時大家一起反應過來,齊聲力勸武臣稱王。張耳已知大事已去,也只好改口勸武臣自立爲王。

武臣假惺惺謙讓一番,終於“不忍拂衆人之意”,同意稱王。

於是挑擇黃道吉日,於邯鄲城郊,闢土爲壇,武臣即位趙王。邵騷資格最老,封了右丞相;陳餘戰功彪炳,封了大將軍;李良、韓廣、張厴、陳釋等一干猛將皆封了將軍;就連那起初力主迎立趙公子歇的張耳,也封了左丞相。

武臣即位之後,按蒯通的圖略,令大將韓廣率五萬雄師北伐攻略燕、代之地。

而官拜上卿的蒯通,因武臣恐韓信被魏王咎搶先得了去,上任沒兩天,便被武臣催促,離開邯鄲去了魏國。一路快馬加鞭,回到了清溪鬼谷。

※※※

韓淮楚聽完蒯通略述武臣自立趙王之事,笑道:“二師兄,那趙國方立正百廢待興,你怎不在趙國輔佐趙王,倒有閒暇回山拜祭師傅?”

蒯通支吾道:“吾得知師傅死訊,哀痛萬分如喪考妣。趙王憐我,特許我假期,讓我回山祭師。”

韓淮楚端詳蒯通一會,說道:“我看師兄精神飽滿,面色紅潤,不像是哀痛萬分的樣子嘛。莫非師兄另有要事在身,到魏國別有公幹,拜師只是順便?”

蒯通便笑道:“好你個韓信!什麼事也瞞不過你。不錯,師兄我到此,是爲了別的事情。”

韓淮楚心想或許蒯通別有軍國大事,不便詢問,也就不再刨根問底。

蒯通又拿出兩百金,捐給隨何。隨何也不客氣,笑納了,說道:“有了小通這筆錢,可以籌劃一下重建鬼穀道場之事了。”

蒯通說道:“我們道場太大,想盡復原貌實在太難,也不實用。不如修幾間館舍,作個紀念供人憑弔算了。”

韓淮楚這些時日也覺重建鬼穀道場太過艱難,見蒯通也這麼說,便改變主意,說道:“二師兄言之有理。咱們就先修演武廳與論辯堂吧。”

鬼穀道場學分三派,不僅是文臣武將的搖籃,還是道家練氣之聖地。未毀之前,有大小館院數十所,還有供弟子騎馬射箭練習武藝的練武場。爲培養弟子實戰能力,又在山坡上闢了一個模擬戰場,供演習之用。諸子百家之典籍,更是汗牛充棟,應有盡有。

而演武廳與論辯堂乃是其中最瞻目的地方。平日不開。偶爾門主出關,不定期開啓二處,考察弟子們學藝情況。衆弟子脣槍舌劍,各抒己見,濟濟一堂,煞是熱鬧。

韓淮楚獲師門秘笈《鬼谷十四篇》,便是在演武廳一次兵棋推演中展露才華後被師傅鬼谷懸策慧眼識珠,方將這縱橫家的至寶傳了給他。

韓淮楚提議先修演武廳與論辯堂,隨何與蒯通均表贊同。

※※※

日頭漸高,工匠們絡繹到來,隨何便讓韓淮楚陪蒯通去鬼谷懸策墓前祭掃,自個去工地張羅工程。

韓淮楚陪了蒯通,沿着山徑,一路向師傅之墓行去。

剛走出幾步,蒯通忽然挑起話題,問道:“韓師弟可知吾回山所爲何事?”韓淮楚訝道:“師兄不是別有公幹,順便到此的嗎?”

“吾之公幹,便是爲了師弟你啊。”蒯通一驚一乍地說道。

韓淮楚何等聰明,一聞絃歌,便知其雅意,“原來那趙王武臣,也如魏王咎一般,想請小生出山爲他效命。”

當下裝糊塗故作驚訝道:“爲我?師兄從趙國遠道來此,竟是爲了我韓信?”

蒯通銳目緊盯韓淮楚,正色道:“正是!趙王得知師弟之名,特命吾請你出山相助,願將傾國之兵交予師弟,不知師弟可有意乎?”

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三章 老實交代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十二章 舌戰八方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