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

硝煙散盡,項家軍獲得了大勝。

那楚軍主帥被韓淮楚力斃馬下,餘者皆無戰心。紛紛下馬投降,人數有百十之多。季氏兄弟收繳了他們兵器,將他們圈成一堆,派人嚴加看管。

那收繳於楚軍俘虜的戰馬有一百來匹。補充上折損的戰馬,人人均獲得一匹,還多出五十來匹。對於這戰馬稀缺的亂世,這是一筆不小的戰利。

夕陽西下,又是黃昏時分。那河堤之上,只聞丹水流淌之聲,嘩嘩傳來,濤聲震耳。一陣寒風吹過,戰場之上平添一股淒涼之意。

雖然全殲了敵軍五百騎,但項家軍也損失了五十兒郎。這比例雖說起來微不足道,但看着昔日的戰友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仍令人心頭沉重。

此時想要好生掩埋戰友的屍體已是不能。項家軍將士,將同伴的屍體送入滔滔的丹水之中,目送着屍體隨波而下,載沉載浮。

不知有誰發出一聲怒吼:“宰了這幫俘虜,爲死去的弟兄報仇!”隨即千百個聲音同時高喊:“宰了他們,報仇雪恨!”一時羣情激動,吼聲洶涌。

俘虜羣中一陣驚恐。這亂世之中,戰勝殺俘已不是新鮮事兒,那章邯統領的秦軍便經常這麼幹。有殺人狂白起坑殺趙卒的傳統,秦軍對於斬殺俘虜從來便像斬殺牲口一般隨意。

韓淮楚一揚手,高聲喊道:“諸位請聽我一言!”

他帶大家打了一個大勝仗,在項家軍中已建下了那麼一點威望。衆人聽他一喊,均靜了下來。

韓淮楚笑問道:“不知諸位爲何從軍?”

衆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如何回答。

忽一人道:“我投軍是爲了混口飯吃。”衆人聽了哈哈大笑。在這年頭,爲了一口飯便投身行伍,過那刀頭舔血的生涯者多如地上的螻蟻。

又一人道:“我投軍是爲了剷除暴秦。”這話說得大義凜然,博得一陣掌聲。

韓淮楚點點頭,問道:“大家還有沒有別的原因?”衆人一起搖頭,除了那兩條也想不出第三個答案。

便有季布朗聲道:“大丈夫在世,豈能庸庸碌碌?吾兄弟追隨項公造反,是爲了成就一番事業。”

韓淮楚翹起大拇指,贊聲好。轉頭問向那幫俘虜:“你們投軍,又是爲了什麼?是想與我項家軍爲敵麼?”

衆俘虜俯伏在地,惶恐道:“豈敢如此。吾等當初投軍,也是爲了一碗飯,或是爲了剷除暴秦。與貴軍交戰,不過是被上峰裹挾。”

韓淮楚忽然提高聲調,語氣激昂道:“大家既然投軍的目的相同,爲何定要殺死這些可憐的俘虜。誰沒有父母兄弟?誰又沒有妻兒老小。他們的親人與你們的一樣,也在家中翹首等着他們的歸來。你們殺死他們爲死去的兄弟報仇,這死去的楚軍將士,誰又來爲他們報仇。”

項家軍將士均低下了頭。只覺韓信方纔所言,聽起來頗有道理。

季布哼了一聲,說道:“今日放了他們,他們歸其營,又來與我軍爲敵。韓少俠,你怎如此婆婆媽媽,一點也不痛快。一刀了結了他們可不省心。”

韓淮楚笑道:“這些騎兵沒了馬,便如鳥折了翅膀。這百十號人,成得了什麼氣候。”

只聽一聲擊掌,小妮子項追聲如黃鶯出谷:“韓公子說得對,就算他們重回楚營,咱們又怕他怎地。今日我作主,把他們統統放了。”

有大小姐撐腰,那季布還有什麼話好說。翻了一下白眼,把嘴角翹到天上去了。“大小姐看來是看上了這小白臉,處處向着他。這廝打起仗來有那麼一套,對付女人的本事也不小。看上去他沒有對大小姐用什麼心思,大小姐怎如此垂青於他。龍且啊龍且,你對大小姐的心意算是白費了。”

那龍且傾慕項家大小姐,項家軍衆將哪個不清楚。季布與龍且要好,見忽然殺出韓信這匹黑馬,博得了項追的芳心,心中直爲龍且擔心。

小妮子手一揮,道聲:“放了他們。”衆俘虜一起拜謝,正欲離開。韓淮楚忽道:“且慢!”

季心看不明白,問道:“韓少俠,不是你要放了俘虜嗎,爲何阻攔?”

韓淮楚緩緩走到朱雞石屍體前,割下頭顱,交到一俘虜手中,說道:“把這首級帶回去。”

衆人大奇。項追禁不住問道:“這首級乃是你的功勞,怎麼不要了?”韓淮楚微微一笑,“今日吾軍大敗,這份功勞韓某無心情領受。”

大家聽得心頭一沉。斬殺敵軍主帥,與幾乎全軍覆滅相比,又算得什麼?

那些俘虜接過朱雞石首級,飛也似跑開,貌似生恐項追改變主意。

韓淮楚看着那些俘虜去得遠了,忽然說道:“諸位可知我剛纔此舉,意欲何爲?”

衆人又是一奇,“難道韓信送回朱雞石屍首,還有別的什麼用意?”

項追最是心急,脫口而出:“你故作神秘幹什麼?有什麼話快說出來便是。”話一出口,又覺這態度極其惡劣。她平日就是這麼蠻狠,對項家軍衆人如此說話慣了,可此時面對的是俊雅與智慧集與一身的韓信韓公子,她心目中的妙郎君。項追心中惴惴,不知她的韓公子聽了此話會不會生氣。

韓淮楚也不與她計較,笑問道:“諸位爲何興師而來,與楚軍交戰?”季心道:“吾等爲救沛公劉邦而來。”韓淮楚又問:“如今沛公何在?”季心答道:“被楚軍圍困,危在旦夕。”

韓淮楚便道:“沛公危在旦夕,吾等若不救他脫困豈不有辱使命?吾之舉,是爲救沛公也。”

衆人聽得瞠目結舌,簡直懷疑聽錯了。兩萬大軍,如今只剩下一千來騎,這韓信竟還想去救劉邦,不被楚軍吃掉就算萬幸的了。

他們卻不知,韓淮楚此時想到的是,劉邦是他的未來老闆,又有伊人張良身在沛縣,焉能不救。那劉邦乃是真龍天子,若任劉邦被楚軍所滅,不僅韓淮楚不答應,連老天也不會答應。

季布哈哈大笑:“韓少俠你莫非異想天開。以吾區區一千餘人,還想救那劉邦?還是逃回吳中保命算了。”

韓淮楚一指那滔滔丹水,笑道:“你想逃回吳中,可過得了這河麼?”

季布頓時啞口無言。他們從吳中而來,過這丹水時,有開路兵砍樹扎筏渡河。可此時那些木筏早已被河水衝了個沒影。步兵盡沒,那開路的斧頭,鋸子,錘釘,繩索均遺失在大營。亂軍之中,有誰會想到帶上這些物事。

這千餘號騎兵渡河可不是容易的事。縱然能找來舟楫,也只是少數,只能一船船慢慢地來。若渡到一半,那楚軍追至,豈不將未渡河的兄弟性命留在了丹水北岸?

季心疑惑道:“難道韓少俠要殺回去,與楚軍決戰?”

“這也敢想!”韓淮楚只是好笑,搖搖頭道:“以區區一千餘騎,與敵大軍三萬決戰,無異送死。”

項追再也忍不住,快聲問道:“不與楚軍交戰,怎救得劉邦?”

韓淮楚微笑地看着項追,心想這小妮子這副急性怪不得會吃了敗仗。他不急不慢露出底牌:“難道那沛公不能自己脫困,殺將出來?”

弄了半天大家才明白韓信的用意。季布冷笑道:“那沛公若能突圍,就不用我項家軍來救他了。”

韓淮楚搖頭道:“季將軍此言差矣。那沛公先頭不能突圍,是因楚軍防禦森嚴。如今其主帥授首,必軍心大亂。若能吸引敵軍,分兵撲殺吾等,其防禦必然有隙。再送信與沛縣,沛公便有突圍之機了。”

季布聽了此話,除了佩服,還是佩服,“這韓信真是能想!他竟要以這一千騎兵爲餌,來吸引楚軍主力救那劉邦。到時劉邦沒有救得,這一千名吳中兒郎可要葬送於此了。”

項追卻聽得此話有些道理,追問道:“那沛縣陷入重圍,如何與城中取得聯繫?”

可恨這韓信這時又賣起了關子,不說個清清楚楚。嘿嘿笑道:“這個韓某自有辦法。”

季心倒很謙虛,來向韓淮楚討教:“楚軍勢大,如何吸引敵軍,又能保全吾弟兄的性命?”

韓淮楚便道:“吾等與敵軍用游擊戰術,略施騷擾,一戰即退。楚軍騎兵精銳盡喪於此,步卒如何能追得吾等。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打。惹得那楚軍終日不得安穩,不得不分大軍圍剿,便是沛公突圍之時。”

這話說得明白。兩條腿的步卒,哪有四條腿的騎兵跑得快?騎兵戰力,當在步卒五倍以上。一千騎兵,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要想盡殲這支項家軍,楚軍非得傾大軍來不可。

至於那游擊戰術,季氏兄弟也不是新投行伍的初哥,不用韓淮楚說得太清楚。

季布此時已領悟了韓淮楚的深意,心中有了點贊同。但還有個結未解,便問道:“若楚軍派大軍圍剿吾等,又如何應付?”

韓淮楚問道:“可有此處地圖?”即有人呈上一張羊皮軍事地圖,上繪丹水兩岸山川地貌。韓淮楚一指一處高坡,毅然道:“咱們就上芒碭山!”

他手指之處,正是芒碭山南麓,位於丹水上游,離此處相聚百里。對於騎兵來說,只須一夜的工夫便可到達。

若是到了芒碭山,山高林密,便如龍歸大海。那楚軍想要擒住這條游龍,可比登天還難了。

只是韓淮楚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還會第二次上芒碭山。想起師傅鬼谷懸策以身飼蛇的歷歷往事,猶如夢中一般。

韓淮楚的主意得到小妮子項追的大加讚賞。衆人也心悅誠服,便再無異議。

※※※

那楚軍到來也不是一時半刻。衆人從日中戰到日落,早已人餓馬飢。便在丹水河畔,飲馬作炊。

戰場上遺留下遍地的馬屍。項家軍衆士兵一部分人宰割馬屍,點起篝火,圍成一個個圓圈,炙烤着馬肉;一部分人擦拭兵器上的血跡,撿拾散落在戰場的箭枝。

這些箭,每一枝說不定會奪取一位敵人的生命,是務必要撿回來裝滿每個戰士的箭筒的。

既然決策已定,衆人也不怕暴露了行跡,任那炊煙裊裊飄散在河畔。

韓淮楚坐在河堤之上,左手拿着一根筆直的樹枝,右手握着一把匕首,正在細心地削那樹枝。

項追拿着一塊烤熟的馬肉,湊到他身旁,說道:“韓公子,馬肉熟透了,你快去吃啊。”

韓淮楚哦了一聲,漫不經心道:“待我削好這根樹枝,便去。”

項追拿起一根已削好的樹枝,只見又細又直。疑惑道:“韓公子,你在做什麼?”

韓淮楚笑道:“想要與沛公取得聯絡,就靠它了。”

項追聽得大奇:“這樹枝如何與沛公聯絡?”韓淮楚道:“等它飛上了天,降落在沛縣城,就可將我們的書信帶到。”

項追聽得糊里糊塗:“樹枝能飛上天,那我也能入地了。韓公子,你不是說大話吧?”

韓淮楚盯了小妮子一眼,正色道:“你看我何時說過大話?”

項追被他盯得一愣。心想自從見到韓信以來,倒沒見他說過一句大話。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麼頭頭是道,有根有據。

韓淮楚又展露了一個迷死人的笑容,看得項追心旌搖動。只聽他說道:“我這做的,名叫風箏。等它做成,便可飛上天。”

風箏這名字,項追還是頭一次聽說,就像韓淮楚造出的象棋一樣。

只見韓淮楚手中那根樹枝削好。他扯下地上一具屍體衣衫,挑出縫在衣上的細線,用幾根樹枝綁成了一個方框。

韓淮楚用匕首一劃,將衣衫裁成方框大小,用細線慢慢綁在框上。項追就待在韓淮楚身邊,看着他如何做那風箏。

轉眼之間,韓淮楚手中的線用到了盡頭。韓淮楚笑了一笑,說道:“我這還缺大量的線。項姑娘叫吃飽的弟兄幫幫忙吧。”

項追還以甜甜一笑。一聲令下,數百軍士一起扯起死屍衣衫,挑出線繩,場面蔚爲壯觀。

韓淮楚見有人幫忙,也有餘暇飽餐一頓了。

※※※

一根細線,牽着一隻風箏,隨風扶搖而上,悠悠地飛上了天。

韓淮楚指着那風箏,神神秘秘道:“在我們家鄉,有個說法。只要你許下一個心願,寫在風箏之上,隨它飛上了天。這心願被天上的神仙收到,便會幫助你得償所願。”

項追望着那隨風飄舞的風箏,臉似癡了。幽幽道:“剛纔你放風箏時怎不告訴我。我寫下我的心願,被天上神仙收去,不是可以幫我達成心願麼?”

韓淮楚笑問:“項大小姐你有什麼心願,能不能對我講。”項追膩指一點韓淮楚額頭,嗔道:“你想知道,偏不告訴你!”說罷一路笑着跑開,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韓淮楚衝着項追哈哈一笑:“這風箏可是要與沛公傳信的。你那心願可不能寫在上面喔。”

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十八章 沛公進城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聖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