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

那呂臣在萬載谷便於韓淮楚相識,後來韓淮楚投身義軍,最初就是來到呂臣的軍營,當時與他十分投緣。

韓淮楚見呂臣在此,大奇,問道:“呂將軍,你不是在汝南麼,怎會來到這裡?”

原來那呂臣在汝南得聞陳王是爲一個名叫莊賈的車伕所害,那莊賈封爲陳城之守,便欲興師攻打陳城爲陳勝報仇。只是因章邯大軍駐留陳城附近,不敢輕舉妄動。後聽說章邯離開陳城領軍伐魏,陳城只有莊賈留守,便動了取陳城之心。

呂臣令部屬盡以青布包頭,對天盟誓,號爲蒼頭軍,長驅直入夜襲陳城。那莊賈一介車伕,只是憑藉獻上陳勝的首級才獲章邯賞封,哪有什麼才能與呂臣這幫隨陳勝最初起事,轉戰千里的義軍作戰。蒼頭軍上下一心,矢志報陳勝之仇,無不捨身用命,很快便拿下陳城。

呂臣親自帶兵殺到舊張楚王宮,揪出那不義之僕莊賈,一刀斬殺。衆軍一擁而上,亂刀將莊賈砍爲肉泥。後呂臣找出陳勝屍體,厚禮安葬不提。

呂臣遂於城中遍插張楚大旗,自號大將軍,欲秉承陳勝遺志,復立張楚,發檄傳告天下。消息傳出,楚地郡縣爲之振奮,多有棄景駒而相投者。

秦將楊熊屯兵許城,聞陳城被失,張楚復立,大驚。遂領兵五萬來奪陳城。呂臣得報,引蒼頭軍往迎楊熊。兩軍於西亭相會,一場混殺。

那楊熊乃蒙毅舊部,曉暢軍事。而呂臣本江湖中人,雖說武功甚高,論起打仗卻是沒有楊熊內行。那秦軍的裝備又遠勝於呂臣的蒼頭軍,一場血戰下來,蒼頭軍損之七八。呂臣無奈,只有敗退而去。秦軍一路追殺,乘勢收復陳城,斷了呂臣的根據地。呂臣領了殘兵敗將,星夜逃往汝南。

楊熊猶不罷手,只欲將這張楚餘孽連根拔起,更不歇兵,率領鐵騎直取汝南。呂臣不敵,帶了親隨三百人落荒而走。楊熊窮追不捨,引衆緊緊追趕,直到這丹水河邊。

呂臣正在勢危,卻有一道人迎於路旁,將他帶到一處密林。那楊熊追到密林,見了林中佈置,不敢深入,遂罷兵而去。

那道人便是盧生,那密林便是范蠡佈下的奇陣。而呂臣被盧生所引,便來到了此間。

※※※

卻說呂臣見韓淮楚問話,長噓一聲,說道:“說來話長,到了谷中,再與韓將軍相敘。”

只見那端坐在藤椅中的范增一雙電目緊緊盯着韓淮楚,乾咳一聲,朗聲道:“久聞盧師弟雲道,兩年前楚地淮陰星空,忽現一個客星。老夫留意這客星久矣,昨夜這客星蒞臨吾方上空,原來是應在韓少俠身上。今日一見,少俠果然乃人中龍鳳,當得起這客星之謂。”

小妮子項追不知何時走上前來,眨着一雙杏眼,滿臉的好奇,問道:“什麼是客星?”那范增望了項追一眼,眼中忽異光閃爍,問道:“姑娘如何稱呼?”項追答道:“小女乃武信君侄女,名叫項追。”

范增眼中現出一絲疑惑:“武信君項公的侄女?姑娘可否將你生辰告與老夫知道?”

這姑娘家的生辰最是隱秘,除了要出嫁,由媒人與夫家合八字,外人是絕不能知道的。那項追嬌靨一紅,將螓首湊到范增的面前,在他耳邊輕輕吐露了幾個字。

范增雙眼閉起,掐指默算,白眉擰結在一起,那困惑似乎越來越濃。

項追見他表情,她是個直性子,再也忍耐不住,脆聲問道:“範先生可算出了什麼?”

范增睜開眼,疑惑道:“奇怪!姑娘的命似乎貴不可言,當誕下天子,按理應該是國母之命。卻命犯桃花煞,至多隻不過是個伴君的命。”

“這辣妹子居然也是個伴君的命,還會誕下天子,這范增說得太玄乎了吧?”韓淮楚聞言心中一怔。

要知道這未來的天子是劉邦,說項追會伴君,卻是伴哪個“君”?難道她會嫁給那無恥的流氓做妃子?她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親妹子,將會與劉邦有不共戴天之仇,這怎麼可能?

而且聽那范增之意,項追會爲劉邦生下一子,被立爲天子。這番推測,更叫韓淮楚如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若是這話從世外三仙中的黃石公口中說出,他鐵口直斷,韓淮楚不信也信了。而這范增只是一個隱士,讓韓淮楚怎麼也不能相信。

韓淮楚只疑那范增或是故作玄虛,或是斷命之能還沒學到家。

按理說項追聽了范增說她命裡貴不可言該當高興,可小妮子卻一臉的不悅,望了韓淮楚一眼,哼了一聲道:“誰稀罕什麼國母之命了。”

范增循着項追那目光一看,便見到一臉困惑的韓淮楚,心中一動:“這姑娘的桃花煞,莫非便應在韓信身上?”

只聽項追又板着臉道:“我不管什麼命了。範先生您還沒告訴我,什麼是客星呢。”

范增哦了一聲,解釋道:“這客星嘛,就是說他本不屬於這片星空,是從不知之境闖進來的。”

這解釋更叫人聽不懂,獨有韓淮楚心知肚明。

一旁那盧生瘸着一隻腿,笑呵呵走到范增面前,說道:“師兄,人家蒞臨吾山谷,你一個勁地斷命作甚,還不快請大家進來。”

范增從藤椅上立起,將手一擺,說道:“諸位既能來此,便是有緣。請隨老夫入我陶花園。”

韓淮楚咋聞范增最後吐露的三字,心中又是一震,一句話衝口問出:“範先生說此處何名?”范增面無表情說道:“此處乃陶花園,乃吾先祖所名。老夫先祖范蠡自號陶朱公,這谷中滿地鮮花,芬芳爭豔,故取名此谷爲陶花園。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韓淮楚聽范增這麼一解釋,方纔明白是自己聽錯,此陶花園非東晉文人陶淵明那《桃花源記》文中提到的桃花源。

他忽然想到,“那桃花源雖膾炙人口,卻無人知道在什麼地方。莫非此谷便是那兩千年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卻遍尋不着的桃花源。以訛傳訛,倒有這個可能了。

文中所寫‘避秦時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時正是秦時,而這山谷有密林與那斷龍石爲屏障,外人也走不進來,可不正是一處避亂的世外桃源麼?”

於是衆人舉步向前,隨范增走入那不知是不是桃花源的陶花園。

※※※

行了數步,一道如白龍般的瀑布奔瀉而下,遠遠傳來轟鳴之聲,衝入一窪盆地,匯成一泊深潭,濺起萬千水花。

那深潭之水,經過一條條人工開鑿的渠道,流淌到一壠壠的稻田中。這些稻田均依山而闢,形成從上而下的一片梯田。雖時在初冬,那田間的麥穗似乎不受氣候的影響,依然是黃澄一片。

入到山谷,最令人留意的便是那谷中的氣候,那真是溫暖如春。陣陣晨風吹來,清風送爽,伴隨着山間的清新之氣,與迎風飄來的縷縷花香,令人神智爲之一暢。

那盧生邊走邊向衆人解釋,雲此處下通地脈,地底的熱氣傳到谷中,一年四季也不覺得寒冷。衆人聽了嘖嘖稱奇。韓淮楚心想,“那范蠡不知哪裡找到這福地,真可以開休閒山莊了。”

此處名叫陶花園,沒有花豈非浪得虛名。

只見滿谷繁花茂蕊,爭芳鬥豔。有那春日開的牡丹,夏日開的芍藥,秋菊冬梅,四時花卉,一應俱全。甚至那滇南的茶花,塞外的曼陀羅,與一盆盆不能生長在戶外,經人搭棚培植的蘭花也能見到。

那牡丹國色天香,芍藥豔麗芬芳,秋菊暗香浮動,蘭花儼若君子,茶花火齊雲錦,曼陀羅詭奇妖豔,端地是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只是那夭夭灼灼的桃花雖間或可見,卻僅僅只是百花中的一類,未見特別的繁茂。韓淮楚心想,“那《桃花源記》正文中不見半字桃花,只是那地名爲桃花源。可能是後世之人望文生義,誤以爲那桃花源中種得有遍地桃花。”

青磚紅瓦,木柵柴扉,掩映在一叢叢的繁花之中,雜七錯八,在谷中築起一排排的農舍。金雞一唱,曉日初升。

似乎這谷中之人,已打破了“雞鳴而起”的習慣,也未見有農舍點燈。至於那坡上的田畝麥穗,也不須打理,就任它自然生長好了。這裡與世無爭,那田間四季有收,儘可豐衣足食。收成如何,不是這世外桃源中人關心的事。

農舍的大門皆是敞開,沒有一戶人家關着門。此處也沒有偷盜,人們早養成了夜不閉戶這個習慣。

從門中望去,只見農舍大院之中,拴着牛羊騾馬各類牲畜,養着雞鴨豬犬各種家禽。那養的犬也似乎生性溫順,見人走過也不汪汪大叫,彷彿已脫出了犬這種類。還有那織布用的機杼,捕獵用的弓箭,犁田用的農具,就散亂地放置在院子之中,也懶得去收拾。

與外間的世人飽受戰亂之苦,忍受着官府的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相比,生活在這谷中的人,真是太幸福太自由了。

盧生雲道,這谷中本有百戶人家,皆是陶朱公當初帶來。後來歷經兩百年,不斷有避七雄爭霸的亂民引進,已發展到千戶。

“幸得如此,否則這一百戶人間互相婚嫁,近親繁殖,這裡的人不變成白癡纔怪。”韓淮楚就在想。

至於那范蠡搞出這世外桃源的目的,韓淮楚猜測,他富可敵國家大業大,偏偏當時商人又沒什麼地位,不像現代商人受“三個代表”政策的保護,錢賺得多了一不小心還會從政,牛氣沖天。那范蠡難免會有人嫉妒,想吞沒他的萬貫家財。他又名聲在外,不免會有當局者延請他去爭霸天下。於是便辟出這避難之所,以備不虞之患。

衆兵將一邊觀賞谷中景緻,一邊牽馬而行。不多時,來到一座前後三進院落的大宅子。這宅子外牆俱用石磚砌成,高門大院,氣勢與先頭所見那些木門柴扉絕然不同。吊檐門斗下高懸一塊金漆黑地的匾額:“陶朱公府”,下邊朱漆銅環的大門洞開,向內一望,畫影照壁,看起來主人是極闊綽的人家。

韓淮楚心道,“范增居處到了。他先祖范蠡富可敵國,雖然避身山谷之中,自也不會委屈自己與美人西施,過得如他處那些農戶一般簡陋。”

項家軍有騎兵千人,這大宅還容納不下。項追傳令,讓大家就地歇息。范增卻搖頭道:“諸位來此是客,老夫怎能不盡地主之誼。這裡有千戶人家,一家招待一位便行了,怎能讓諸位置身山野之中。”

他一說完,舉手一拍。從宅內走出一人,年過四旬,作管家打扮。范增對那人說道:“範大,去與谷中人家說說,一戶領一位軍爺回家,好生款待。”那範大點頭稱是。

項追笑咯咯問道:“我們這麼多人,會不會把你們山谷吃窮了?”那盧生聽罷哈哈大笑:“這谷中存糧堆得都快發黴了,地裡的稻穗熟了,也懶得去收。你們來人再多出十倍,或許會把吾等吃窮。”

季布厚臉笑問:“敢問這谷中可有肉食給咱們弟兄打打牙祭?”范增淡淡一笑,說道:“範大,去傳老夫口諭,宰牛十口,豬十頭,去分給各戶人家。”

見衆人疑惑,盧生解釋道:“咱們這山谷中雖然各戶人家都養牛餵豬,但只是寄給大家飼養的,不是想殺了吃便能殺的。須經貧道師兄統一安排,定時宰殺,再分發給各家各戶。”

項追詫問:“如此一來,大家會不會有異議?”盧生道:“這兩百年來,谷中已形成了這種習慣。”

他頓了一頓,說道:“這溪中有魚,每日派人撒上幾網,無論多少,按人頭均分。山中有獸,每日派人捕獵,得來的也是家家有份。就連這耕田用的犁具,燒飯用的鍋,都是專門的鐵匠打造,按需要分發。耕種用的種子,亦有專人管理。還有專職木匠,爲大家修繕房屋,打造傢俱。兩百來年,就這麼過了下來,一直相安無事。”

韓淮楚聞言,心中閃過一詞——共產主義。那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方式,想不到在這陶花園中竟爾已經實現。

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賢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二十八章 魂縈夢牽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