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秋夜

從吳閣老寓所出來時暮色已經緩緩籠罩下來,灰廠街靠東邊那一側高高的皇城紅牆裡還有稀疏的蟬鳴,所謂紫禁城裡沒有高大的樹木是指宮城內,而西苑這一帶則是花木繁盛,晚風拂過,張原能嗅出西苑太液池的水氣還有秋菊、秋海棠的花氣。

北京的初秋似乎比盛夏還炎熱幾分,這也許是張原剛從北地回來的緣故,覺得格外的悶熱;也許是京中的局勢讓張原感到了壓力,奴爾哈赤宣佈“七大恨”興兵侵略遼東的日子很快要到來,而大明官員卻陷在黨爭中無法自拔,對內憂外患缺乏認知——

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並不好啊,張原仰天舒了口悶氣,不管怎麼樣,朝鮮之行是大有收穫的,而現在,他只想儘快見到妻兒,但老師楊漣卻沒有回會同館住所的意思——

楊漣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與張原商議,也不待張原邀請,徑自跟着張原從灰廠街踅進李閣老胡同,張原無奈,他很想關起門來與妻兒享天倫之樂,但楊漣是他鄉試的房師,總不好把老師拒之門外。

來福先跑回家報信,原本候在前廳的商澹然、商景徽、穆真真、素芝、李蔻兒等女眷就都進內院去,張岱搖着頭笑道:“這位楊老師真是不近人情,在家門前把介子拖走,現在竟還又跟來了,又必要如此憂國憂民嗎,也不想想介子有四個月未見到嬌妻稚子了,方纔左鄰的詹事府庶子孫稚繩來拜訪介子都被我擋了駕——”

說話間。張原陪着楊漣進來了,張原向張岱道:“大兄代我陪一下楊師,我進去見見妻兒就出來。”說着向楊漣告罪。

楊漣呵呵笑道:“是我打擾了。”雖這麼說卻沒有告辭的意思。

張原腳步帶風從內院儀門進去,突然感覺腿邊一絆,急忙收腳,聽得“啊”的一聲,暮色中瞥見一個比他膝蓋高不了多少的小童往後跌去,急忙探身伸手去撈——

щщщ⊙т tκa n⊙co

張原跟王宗嶽練過一段時日,身手敏捷,在小童後腦勺着地的剎那拽住其前襟。隨即將小童抱起,小童“哇哇”大哭,張原嗚之道:“鴻漸,別怕別怕,是爹爹啊,爹爹回來了。”

這兩尺多高的小童除了一歲多大的張鴻漸又會是誰,張原一回家差點就把兒子撞倒。

“鴻漸——小姑父——”

“小少爺,小少爺——”

十一歲的商景徽急步奔來,小鴻漸的奶孃周媽也是慌慌張張跑過來。

張原懷裡的小鴻漸“哇哇”哭了幾聲就止住了哭聲。睜着烏黑晶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張原,張原捏了捏兒子的小臉蛋。笑道:“仔細看看,還認得爹爹否?”側頭看着商景徽暮色下朦朦的小臉,問:“小徽,身子好些了?”

商景徽消瘦了不少,但眼神依舊活泛清亮,這時上前拉着小鴻漸的手,擡睛看着張原,微笑道:“這兩日好多了,小姑父出使朝鮮辛苦。”一邊萬福施禮。

商澹然、素芝、李蔻兒、穆真真都擁到大天井來。有婢女將兩隻大紅燈籠高高掛在西廂房屋檐下,已是掌燈時分。

小鴻漸看到商澹然過來,伸手索抱:“阿孃,抱。”一邊還歪着小腦袋看着張原。

張原笑着把小鴻漸遞給妻子商澹然,說道:“我風塵僕僕,一身臭汗,鴻漸嫌棄我。”

商澹然抱過小鴻漸說道:“鴻漸。這是爹爹,叫爹爹,你不是一直盼爹爹回來嗎。”和兒子說話時,商澹然眼睛一瞬不瞬看着夫君張原。燈光不甚明亮,但還是能看出張原黑瘦了不少,眼裡不禁泛起霧氣。

小鴻漸在母親的誘導下,終於開口叫“爹爹”,連叫了好幾聲,越叫越大聲。

張原大笑,心花怒放。

小鴻漸叫個不停,商澹然忙道:“好了,好了,別喊了。”轉頭尋到穆真真,點頭道:“真真過來,讓張郎看看謙兒。”

擁在張原身前的人多,穆真真就抱着孩兒站在後面注視着張原,今天爹爹和少爺張原一起回來了,穆真真的喜不自勝,方纔爹爹抱小鳴謙時小鳴謙笑出聲來了,還伸手揪爹爹的黃鬍子——

穆真真上前,張原已經走過來,含笑打量着穆真真,穆真真依然有些羞澀,忙道:“少爺,鳴謙他又睡了。”穆真真叫“少爺”叫慣了,改不了口,張原也沒刻意去糾正,稱呼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好比後世大陸已婚婦女不再隨夫姓,但女子的社會地位並沒有比保持傳統的港澳臺高。

張原看着枕着穆真真肩頭睡着的小嬰兒,虎頭虎腦的很可愛,一邊嘴角還耷拉着一縷口水,說道:“謙兒都過了百日了。”伸手爲小鳴謙抹去嘴角邊的口水。

穆真真含笑道:“他就是口水多,我們叫他口水大王。”

張原開懷地笑。

張岱的侍妾素芝和李蔻兒都在內院,這時一起向張原行禮,素芝身邊的一個婢女抱着張岱的兒子張鑣,張原抱過侄子逗了逗,半歲的張鑣比張鳴謙大兩個月,但個頭比張鳴謙還小一些,紹興俗語謂“娘大大一間”,就是說母親個子大生的孩子就都大,穆真真的身量比嬌小的素芝可高了一大截。

張原與妻兒略略說了幾句話,便到前廳陪老師楊漣和大兄張岱,又請王宗嶽、穆敬巖和洪紀、洪信列席,王宗嶽四人連稱不敢,告罪坐了。

張原聽大兄張岱說方纔孫承宗曾來拜訪,便親自去把孫承宗一起請來喝酒,孫承宗與他比鄰而居,又都是東宮日講官,平日關係頗好。

孫承宗是朝中少數親東林的官員,這次能平安度過三黨把持的京察。與吏部文選司郎中王大智不欲擴大黨爭規模大有關係,而王大智之所以如此,顯然受到了與張原那次密談的影響,京官中對此早有傳言,孫承宗心知肚明。

酒席間自然是張原講述此次朝鮮之行的波折風險,並取出《丁巳朝鮮紀行》的日記冊子給孫承宗、楊漣閱覽——

孫承宗二十年前曾在邊城大同考察數載,通曉邊備虜情,看到張原日記中有大量遼東軍情記載,更且識見不凡,不禁大爲讚歎;楊漣固然是忠義正直之士。但對軍務邊備不甚熟悉,楊漣認爲當務之急不是邊備而是黨爭,若是奸黨盈朝那邊備再強大也無用,所以不能讓奸黨把正人君子一網打盡,尤其是張原這種對東宮和天下士子有影響力的人物,決不能被貶出京,不然的話,即使以後東宮即位,但那時朝中左右都是奸黨。新君想啓用君子之黨也極困難——

楊漣的想法當然是有道理的,孫承宗也表示認可。孫承宗就張原日記中提到的兵部拖欠遼東軍餉之事說道:“拖欠軍餉固然動搖軍心,但遼東與延綏、大同同樣的弊病是‘兵多不練,餉多不核’,再多的軍餉撥下去也填不滿邊關文臣武將的貪婪欲壑。”

楊漣點頭道:“孫大人說得極是,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最爲關鍵,沒有忠臣良將保家衛國,即便控弦百萬、糧草如山也只足以資敵,遼東巡撫和都指揮使皆庸碌之輩。那李巡撫彈劾介子的奏疏就極其荒謬,但朝中有人就要藉此大興風浪,我以爲大明之憂不在天災而在人禍。”

張岱道:“想借這種事誣衊介子那是黔驢技窮了,又有何懼。”

四個人一邊飲酒一邊縱論朝政,宵禁鼓響時,張岱與楊漣起身告辭,內院的素芝母子還有李蔻兒也已用了飯。與張岱乘車回泡子河畔,楊漣回會同館。

孫承宗就住在張原隔壁,在楊漣、張岱走後他還坐了一會,對張原的這冊《丁巳朝鮮紀行》日記愛不釋手。要求帶回寓所細讀,張原道:“爲表清白,破除謠言,這冊日記我會盡快刊刻印行,讓京中士庶都知道我張原去朝鮮做了些什麼,是不是禍國殃民?——我要連夜把這冊日記抄錄一份,明日就交由書社製版,過幾日再給孫大人閱覽吧。”晚明的好處是文網極疏,沒有太多禁忌,即便象李贄激進的思想言論也是禁而不絕。

孫承宗對張原刊書引導輿論的作法很讚賞,卻問:“府上何人代爲抄錄?”

張原道:“只我和內人抄錄。”

孫承宗翻動手中的日記冊子,說道:“你這冊《丁巳朝鮮紀行》日記將近四萬餘字,抄錄繁難,不如一分爲二,分一半我帶回去抄錄,我有兩個粗通文墨的家人可代勞,明日一早原書奉還。”

張原喜道:“那就多謝了。”當即將書冊一拆爲二,孫承宗要了前半冊帶回寓所抄錄。

張原安排了王宗嶽、穆敬巖、洪紀、洪信四人住宿,回到內院已經是戌末時分,鴻漸和鳴謙兩個小孩兒已經在各自的紗帳竹簟睡下,商澹然、穆真真都還在等着張原。

張原去後院洗浴時,穆真真跟過來服侍,張原笑道:“不用侍候,出使百餘日,習慣自己照顧自己了。”見穆真真有些不快活,又道:“別多心,的確是習慣了,穆叔在外面不都是一樣嗎,你如今就照顧好謙兒就是。”

穆真真一直是自己照顧兒子,未僱用奶孃,商澹然讓丫頭玉梅幫着穆真真一起照料小鳴謙,不過玉梅很少有插得上手的時候。

穆真真道:“爹爹是苦慣了的,少爺嬌生慣養呢。”

張原笑道:“我也很能吃苦耐勞——好了,你既愛爲我擦身子那就來。”

穆真真聽張原這麼說又難爲情了,閒話間,張原已經洗浴畢,回到四合院,天氣依然悶熱,天井上方的天空暗雲堆積,無星無月,也沒有一絲風,穆真真見張原手中摺扇不停,便道:“今天是格外悶熱,夜裡或許會有大雨。”

張原立在天井邊透透氣,這是個長三丈六、寬兩丈八的大天井,坐北朝南的正房階前栽種着一些草本花卉,東西廂房臺階下有兩個大荷花缸,張原瞧着眼熟,問:“這兩隻缸是從東四牌樓商內兄處搬來的嗎?”

穆真真還沒答話,正房靠左第一間傳出商景徽清脆的聲音:“小姑父,缸子是從那邊搬來的。”

左邊第一間是張原的書房,張原走進書房就見商澹然和商景徽並排坐在書案邊抄錄那半冊《丁巳朝鮮紀行》,兩個婢女在她們身後給她們扇涼。

張原笑道:“啊,澹然僱了一個小書手嗎。”

商景徽“格格”的笑,說道:“我字寫得不好,小姑父莫笑話我。”

張原立在商景徽身後看她抄寫,商景徽坐姿端正,整齊的額發紋絲不動,手裡的小管羊毫流瀉出一個個端麗的小楷,不禁讚道:“小徽的字大有長進。”

商景徽身子扭了扭,歪過頭看了張原一眼,眸子真亮,微微噘嘴道:“小姑父不要站在我身後,不然我會抄錯。”

張原笑着走開幾步,問商澹然:“小徽前些時候得的什麼病?”

商澹然道:“肺熱,咳嗽,這兩日纔好一些。”

張原眉頭輕皺,說道:“改日我尋個名醫再給小徽診治一下。”

商景徽筆不停書,頭也不擡道:“我病已經好了。”

商澹然道:“小徽這頁抄完了就去歇息。”

張原道:“嗯,不要累着,秋天氣燥,咳嗽容易再犯。”

商景徽答應着,抄完了一頁就回她的臥室了,商周祚夫婦離京時留下了一個紹興老媽子和一個婢女侍候小景徽。

張原坐在商景微方纔坐的位子繼續抄寫,穆真真只會寫大字,幫不上忙,張原對商澹然道:“抄一個時辰便歇息,我們比比誰抄得多。”

商澹然嫣然笑道:“我哪有你寫得快,你根本不用看原稿,你是默寫。”又道:“修微還沒回來,不然你可以歇着。”

張原問:“王微去南京怎麼還沒回來?”

商澹然瞥了張原一眼,笑問:“想她了?”沒讓張原回答,就說道:“修微代我們回山陰看望二老了,六月十九不是你二十壽誕嗎,二老要在家裡祭祖慶賀呢,上月底修微有信來,說了這事。”

張原用筆桿敲了一下自己腦袋:“我都忘了自己二十歲生日了——看看日記,六月十九那天我在哪裡?”

商澹然道:“方纔小徽翻看了,六月十九你還在廣寧城。”

突然屋外電光一閃,通室皆明,隨即雷聲響起,夜風鼓盪,這悶熱的秋夜大雨要下來了。

————————————————

家裡養了一條狗叫來福,現在寫雅騷寫到來福時就感覺有點怪怪的,若是以後雅騷裡的來福沒有了臺詞,書友們毋怪。

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97章 春夢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6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80章 良師箴言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246章 殺威棒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479章 約戰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319章 怒放的生命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396章 暴死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319章 怒放的生命第80章 良師箴言第245章 子不語第137章 襲胸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424章 口福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224章 頂缸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20章 安內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四封推感言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159章 將飲茶第249章 雨後花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385章 驚馬第48章 真真認主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2章 釣之夏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12章 顏面第412章 顏面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二說說蘿莉養成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204章 紈絝情興四封推感言第54章 雪精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40章 眉月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71章 嬰姿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159章 將飲茶第140章 眉月第41章 秋葵之美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94章 二醜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14章 兔子,走着瞧第171章 劈破玉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225章 棄子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391章 朱徽嫙第462章 小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