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

和楊棒子琢磨了一夜,纔算把個戰鬥總結寫完了,洪梅可是動了不少的心思的,把一些可能要給楊棒子扣帽子的地方,都想辦法用文字給遮掩了下,重點彙報的是組織抵抗日軍的進攻啥的。

楊棒子累壞了,自己去休息了,洪梅又強撐着去問了問參戰的戰士們,小樑子啊大個啊啥的,把從川口鎮分開後,楊棒子的基本行蹤瞭解的差不多了,這才着手開始寫給舒主任的報告。

報告沒寫完呢,事情又來了!六分區的程主任到了!從軍營鎮連夜出發了,騎馬走了多半天趕到的,是來替軍區覈實二十八勇士跳崖事蹟的。

沒想到這次楊棒子睡覺貓的地特隱蔽,找了半天都沒找到,洪梅只好自己陪着程主任去看了後山,在山寨裡轉悠,還去大窪地看了存放在那裡的烈士遺體。

二十七口白茬棺材已經連夜趕製好了,烈士們都裝殮在了裡面,程主任扶着盛斂郭老先生的棺材,唏噓不已啊!在西王莊和這位堅決抗日的開明鄉紳沒少打交道,那大宅院就是老先生和程主任之間談妥交接的。

現在宅院還在,主人卻犧牲了,程主任也是條硬漢子,憶起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不禁潸然淚下。

從大窪地回來後,程主任看了看洪梅和楊棒子聯名給軍區發的總結報告,提了幾點建議,又讓洪梅把參加郭家堡子保衛戰的八路軍戰士們召集過來,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和記錄。

還剩下的這三十來個人,都沒走。?不少人都睡了一整天的。太疲勞了。聽說這上級派了人來調查戰鬥經過呢,有啥說啥,也沒啥可隱瞞和保留的。

忙活到半夜,該辦的事情都辦完了,程主任要急着趕回軍營鎮去見一下二娃子,畢竟這個唯一活下來的孩子是跳崖事件的見證人。

洪梅想留程主任吃完飯再走的,程主任那意思把這事辦完比吃飯還重要的,洪梅順口問主任對楊棒子有啥交待沒有?

程主任半晌沒說什麼。臨走時才意味深長地對洪梅說了一句:“不管以後發生什麼事情,你一定要冷靜!要能把楊棒子看住了!”

說完這話,打馬揚鞭而去。望着山道上疾馳而去的幾匹駿馬,洪梅這心頭上是一抽一抽的。要發生什麼?程主任話沒說透呢聽着讓人瘮得慌!

有了程主任的親自查看,半夜軍區的電報又到了,命令洪梅以第十一軍分區的名義天一亮,召集附近的老鄉和部隊,給郭家堡子的二十八勇士舉行公祭大會,並把烈士們的遺體埋葬在他們生前戰鬥過的地方,封土立碑。軍區考慮到是二十八跳崖的,雖說有一人生還。還是以二十八勇士跳崖爲名頭的好。

按咱中國人的習俗,三天出殯,這軍區也是想到這一點了,人死入土爲安,正好又是三天頭上,剛打完仗,附近的部隊和老鄉們也多,搞個公祭大會有影響力也有教育性。

祭文是聶總親自寫的,發給洪梅讓用軍區的名義宣讀,特別註明由洪梅以政委的身份主持公祭大會,隻字沒提楊棒子的茬。

這洪大政委有些爲難了,不讓楊棒子參加吧,人家還是這個分區的司令,又是整場戰鬥的參與者和指揮者,讓他參加吧,軍區沒提這茬,連電報的擡頭上都只有洪梅的名字,那是壓根忽視楊棒子的意思。

把通知附近老鄉和部隊的人派走後,洪梅想來想去,也拿不定個主意,正在犯難的時候,老馮他們到了。

馮大眼和二禿龍前些日子護送一批老鄉們下山前,楊棒子是交給他們一個特殊任務的,把國民黨省黨部的書記等人混在老鄉中送下山,光送下去還不算完,領着這幾位去根據地轉轉,然後再送到安全地帶去。

用意啊很明顯,讓你們國民政府的人也看看,八路是怎麼抗日的,別整天在那說三道四的,老馮的身份那不用說了,是以軍分區副手的職務陪同的,而二禿龍那就更有意思了,裡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新二師出來的!

和這幾位好好說說咋的給留在敵後,二戰區也不管,閻長官也不問,要不是人家八路相幫着,早被鬼子剿滅了,現身說法比啥都管用。

轉了幾天後,送到軍營鎮交給了六分區敵工科的同志,說明了這是友軍,讓六分區的給送到山西二戰區的地盤去。

這麼一耽擱,老馮他們就沒趕上郭家堡子的保衛戰。在軍營鎮送走了那幾位後,碰見了老瞎子和十一分區轉移到這得一些機關和老鄉們,聽說郭家堡子打的挺熱鬧的,這才隨着老瞎子把機關和老鄉們護送回川口鎮,率隊趕回來的。

老馮這一來,洪梅算是有了可以商量的人了,就把她到了以後,楊棒子和老三團衝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還有軍區和六分區來電詢問和派人調查的情況也都說了。

這麼多年的黨內鬥爭能活到這時候的,個個都是對這種事情高度敏感的!馮大眼一看這些往來電文就明白楊棒子要壞了!之所以電文上都沒提楊棒子的名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正在調查覈實還沒有拿出處理的意見。二是已經確定了楊棒子犯下的錯誤,暫不宣佈而已。

說白了,等着軍區派出的調查組到呢,實際上等於宣佈了第十一軍分區現在是洪梅暫時代管着。

一看問題嚴重了,老馮也急着找楊棒子呢,找來找去還是找不到,最後在北山口那問哨兵呢,結果這下問着了,哨兵說昨個天還沒黑呢,楊棒子就帶着小樑子步行去大窪地了。

派人去那邊一找一問地,都說看見楊棒子來看了看烈士們的棺材,和老鄉們討了些紙錢啥的,燒完奔西翻山走了!

啥!奔西走了!去幹啥了咋也不打招呼呢?老馮一下子就毛愣了!上頭要來調查呢,你楊棒子這一甩袖子走了,這扣你個不配合調查,擅離職守一點都不冤枉你!單就這一條就夠撤職的了!

老馮喊過來大個,囑咐順着西邊山樑去追,一定要把楊棒子給追回來!多帶幾個人去,就是扛也要把他扛回來!

結果啊第二天的上午開公祭大會的時候,大個他們是累的腰都直不起來,趕回來說還是沒找到,都追到劉各莊等地了,問遍了老鄉們,都說沒瞧見兩個八路打這過的。

老馮和洪梅估計楊棒子這一準是猜出啥來了,以他那破脾氣,不想等着被調查組訊問,被扣帽子,乾脆走了,愛扣啥帽子扣啥吧!

眼巴跟前也只能先把楊棒子的事情放一放了,先把公祭大會開好吧!

上午十一點整,這是二娃子說的大概跳崖的時辰,大個和小樑子在後山看到崖上有人跳下來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所以選擇這個時間作爲給烈士們出殯的時間。

從四方八方聞訊趕來的老鄉們和各部隊的戰士們,五千多人聚集在郭家堡子的廢墟上,給二十八名抗擊日寇跳崖自盡的勇士們,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洪政委代表晉察冀軍區和中央北方局,宣讀了悼文,並簡要向參加公祭大會的軍民們,宣講了烈士們和日寇殊死搏鬥寧死不屈的戰鬥經過,還讓大個等幾位戰士上來講了下親眼看到的情景。

老馮也以第十一軍分區的名義慷慨陳詞地控訴了日軍的暴行,鼓勵軍民們團結一心,同鬼子抗爭到底。

大會的最後是把二十七具烈士的遺體就埋葬在他們跳崖的山頂上,連夜鑿出來的石穴安放好棺材,用黃土和石塊壘好了墳墓,又從山下移上來二十七棵柏樹栽在墳墓旁,一塊三米多高的青石板豎立在這些墓前,上面是一行大字:“郭家堡二十八抗日勇士永垂不朽!”

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2節 偵察機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三節 道士散財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一節 窮寇必追!第50章 如願以償第二節 兩頭熊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四節 鬼怕變聻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四節 狼羣戰術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四節 讓你走你再走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三英戰呂布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第2節 探照燈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四節 新野之劉備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一節 瞧稀罕嘍!補充之一分區紀實奔赴前線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四節 紅玉出逃第42章 第三節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四節 做秀和實幹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二節 忘年交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一節 金煙盒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二節 斷其歸路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二節 拿錢買路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節 釜底抽薪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二節 牙好還得胃口好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三節 引鬼上身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二節 mg42第235章 魚死網破 第一節 最後一面第22章 六去其一 第一節 八路有炮!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三節 水挺深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四節 無常索命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一節 欲哭無淚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26章 圍三缺一 第一節 特種作戰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二節 氣節還要不要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二節 牙崩了補充之一分區紀實初次作戰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一節 主力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第二節 審鬼審人不同官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一節 長城鋪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節 啥叫猛人?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三節 時勢造英雄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三節 你不來我找你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2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三節 訓練心得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三節 談兵論武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二節 拿錢買路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一節 誓師贈槍第2節 白屁股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三節 浪人的憤怒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一節 狗比人強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一節 金煙盒第12章 殺手 第一節 盜神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四節 黑豆白麪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四節 一枚金戒指第2節 老鷹嘴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一節 又來一路惡神第2節 藥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四節 故人重逢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三節 騎兵炸汽車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27章 爆點猛料 第一節 人和槍第114章 羣英會 第二節 天皇特使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三節 最後一槍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179章 雪夜襲孤山 第二節 技術決定戰鬥力第2節 白屁股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二節 再次分兵第150章 調虎離山第四節 撐死膽大的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一節 政治和關係第2章 夜渡 第三節 爹第44章 第四節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三節 後有追兵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四節 百萬軍中第116章 活死人第一節 紅玉贈劍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四節 三堂會審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三節 抗大與遊雜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四節 故人重逢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三節 水挺深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第165章 走西口 第四章 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