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一節 言傳身教

按圖講解了一個多小時,楊棒子看了看手下的這些連排長,還是似懂非懂的,這也難怪,大多數的地方武裝打仗全憑感覺,都是以自己村莊周圍的地形爲基準的,和鬼子轉着打,因爲自小就在這些溝溝岔岔裡的長大的,所以不用講他們呢也會打埋伏、撤退啥的。

可現在成了正規軍了,雖說這軍裝還都是穿的五花八門的,畢竟每人起碼都有了一頂軍帽了,不管是黑粗布的棉襖還是灰色的長棉袍上,都被縫上了一塊布,上面寫着部隊的番號和名字啥的,這就算是正了八經的八路了!

成了正規軍的好處前面咱們說過,立了功有人報,受了傷有人管,死了有人埋。光榮了家屬也能成了軍烈屬,那地裡的莊稼村上都得出人幫着種。

積極性都是絕對的高的,上次去打據點老馮帶隊,這些新補充來的就沒怎麼帶上,只帶的老底子組成的一營,和由幹部培訓班組成的支援隊。怕的就是打起來幫不上忙再拖了後腿,這次呢楊棒子可是說了,只要是在編的都帶來,目的其實除了打劫鬼子,就是鍛鍊隊伍。

當過兵的都知道,訓練場上再牛沒用,真上了戰場,子彈頭嗖嗖地擱腦瓜頂上飛,炮彈皮子就在身邊叮噹的亂蹦,那時候是英雄是狗熊的才能顯出來呢!新兵蛋子只要上過兩次戰場,能活下來基本就出徒了。

而新兵不好帶,那連排長就更不好培養出來了,本來呢要是楊棒子在家主事呢。地方補充來的甭管你是啥官。一概當兵去!從頭學。連排長都從原先的那二三百老底子裡拔出來,有過多次戰鬥經驗的老兵當連排長去帶兵才能省點心的。

可正好遇上調查和整頓,原先的老底子還有一多半都是二禿龍帶過來的新二師的人,上面可說了,這加入八路沒多長時間,連一年都不夠,這政治覺悟關是通不過的,所以調查組就把原先報上去的幹部名單給否決了。沒辦法只能讓地方武裝補充進來的一些隊長啊啥的擔任了連排長。

但是這批新兵和幹部通正式徵召來的兵還不一樣,啥叫民兵?就是鬼子來了拿槍甭管是打兔子槍還是鳥槍的,和小鬼子豁出命打,鬼子走了,再撿起鋤頭啥的種莊稼養活老婆孩子的,這就叫民兵!

這個情況楊棒子也是才知道,如果馬上就地給人家解除了職務,打擊積極性不說,還容易在部隊裡割裂出來對立的小團體,這可是影響戰鬥力和部隊團結的要命處。楊棒子是決不能這麼幹的,所以他就只能自己累點。言傳身教吧。

民兵可是有戰鬥力的!甚至可以說在根據地邊緣地帶的民兵,實戰經驗比正規軍都多!鬼子三天兩頭的就來小規模的清剿和掃蕩,民兵們和區小隊啥的可比真八路還忙呢。

別小看這民兵,是沒啥文化也沒啥軍事素質的,但是人家也是保家衛國,就守着自己家的,那戰鬥意志恐怕比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強,不光是咱中國有民兵這麼個半軍半民的組織,很多其他國家也都有這類的編制,比如美國它那個國民警衛隊,就是民兵和預備役的組合。

作戰會議開完了,不管聽懂的沒聽懂的,自楊棒子以下,幾十個帶兵的幹部全部拉到馬家臺以東去,離着蒲陽河的幹河道不遠處,楊棒子現場給講了一堂課。

主要是講解在這次行動中,首先要面對的鬼子封鎖線的問題。比如眼前的封鎖線是由相距不遠的據點和炮樓形成線面的火力控制,深溝鐵絲網等限制我軍的移動和迂迴,縱深還有鬼子的二線據點和炮樓,一旦一線被攻擊,二線據點和炮樓呢就會派出增援兵員,沿着交通壕前來封堵缺口和救援。

潛伏到河道西邊的土樑子上,楊棒子讓大家挨個用望遠鏡去觀察對岸的情況,他呢在土樑背面畫了一張黃土沙盤,把村莊和鬼子據點一一標上,等大家觀察的差不多了,心裡都有個實地的譜了,再把所有人叫過來,圍着沙盤講解。

這次楊棒子計劃從腰山鎮的東北方向、茅山村西南這段封鎖線上,把部隊和運輸隊運動過去,具體計劃是從今天晚上開始,分批次地把二營、三營、運輸隊過封鎖溝後,天亮前前出到宋家莊一線,那一帶村莊密集,又是咱們經營多年的地盤,羣衆基礎好,別看四周圍都有鬼子的駐屯點啥的,把部隊撒開了隱蔽一天問題不大。

離得封鎖線越近的村子吧,老百姓就少,部隊就是去了,因爲敵僞的殘酷連坐法呢,老百姓也不敢明着幫八路,有時候還會去給鬼子通風報信啥的。可到了敵佔區的核心地區呢,咱們過去搞的不少村一級的組織還都在,羣衆基礎反而比離根據地近的地區好。

一營和團偵察連不動,在今晚上的行動中擔任警戒,控制住腰山鎮和茅山村鬼子據點,防備他們萬一發現運動的部隊出來襲擊。等到明天晚上一營再越過封鎖線,直接插到蠻子營去。偵察連留在大溝西邊等着接應。

就着眼前的地形,加上沙盤上的演示呢,這下講的也通透,聽的也明白的快多了,怎麼把部隊擺成梯形,有層次地夜間行軍過封鎖線,怎麼在行進中讓部隊始終有兩翼的側護,怎麼在夜間的行軍和戰鬥中,保持住部隊的完整建制和讓戰士們不出現建制的混亂等等吧。

這些楊棒子腦子裡積累下來的經驗,統統地都倒在了這裡,過去師傅教徒弟那都得留一手的,好多現在的影視劇裡也把很多將領演的一個個深藏不露的,那都是故弄玄虛的!其實在我黨的部隊裡,從來都是傳幫帶的!很簡單,你不把你的經驗教訓傳授給你的部下,他們死了你還能活嗎?

從我黨的毛太祖到朱總司令,再到彭大將軍等吧,你看留下來的許多歷史影像資料,都是在將領和戰士們的中間,正掰着手指頭講話呢,當然不是都講的是政治,大多數講的都是軍事!

比如有一張百團大戰後的照片,是彭總在場院裡給一大羣穿着八路軍制服和友軍制服的軍官們講話呢,據拍攝者回憶,當時彭總講的就是關家堖戰鬥的經驗總結,這絕對是把自己對戰鬥的判斷和戰術運用心得,結合了實際戰鬥的進程,給這些軍官上課的,那麼下次這些軍官自己帶兵再遇到類似於關家堖戰鬥的情況,起碼心裡就有底了,他能記得彭總說了,大部隊去圍攻佔據有利地形的鬼子部隊,決不能強攻,要把部隊分成若干小組,多路突擊等等。

楊棒子此刻做的就是這種事,他自從和張書記他們待了這麼長一段時間後,心裡隱約判斷出來以後進出敵佔區的戰鬥和任務恐怕要比守在家裡多多了,這次大部隊運動通過封鎖線去執行任務,就是最好的實戰練兵。

這還只是第一課呢,現學現用,講多了,這些高粱花子腦袋們一下子消化不了。今晚上就要用的那些戰術和經驗馬上都講解完了,讓這些連排長回去組織戰士們在進行消化,等於自上而下的都學了戰術。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當兵也能學到很多軍官才能學的東西,一批批的戰士在實戰中成長起來,能夠成爲新的指揮員,這和國軍裡排長以上就得由科班出生的學員擔任是有很大區別的。

前面說了,八路軍的這種自上而下的培養制呢,最大的好處就是士兵能夠從戰場上成長爲指揮員。在戰場上,不光是士兵的生命脆弱,中下級軍官的生命也一樣脆弱,他們往往要親自帶領士兵衝鋒陷陣,傷損率也是很高的。

比如像臺兒莊戰役,池峰城的師營連排長的死傷率就高達90%以上,而中下級軍官的損失率高,直接影響到戰場上的變化,國軍的士兵固然英勇,但沒了軍官的指揮,只能是被動挨打,縱然死戰不退,可陣地還是被突破,所以後方就得不停地組織敢死隊之類的去奪回失去的陣地。

同樣日軍也存在這個問題,一旦帶兵的軍官掛了,士兵們就羣龍無首了,亂了陣腳,比如黃土嶺戰鬥,阿部規秀中炮死亡後,部隊裡的佐官和尉官也損失了許多,整支部隊被壓縮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陣地上。

後來鬼子緊急空投了幾十名軍官,才帶着殘餘部隊突出去的,這也說明了日軍部隊的軍官院校制的缺陷和國軍是一樣的,一旦軍官傷損,部隊的戰鬥力就直線地下降。

而反觀八路呢,從紅軍時期建軍起,就是士兵選拔制,平時也特別注意對普通士兵的戰術和軍事素質培養,一旦中下級軍官戰死,基本上從士兵中臨時任命的代理軍官,都還能控制住所在部隊,繼續完成戰鬥要求,這類的例子多如牛毛。(……)

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一節 保定三傑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三節 樂極生悲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四節 窩囊沒救了!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三節 水挺深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二節 趕鴨子上架第56章 常家渠 第四節 厚黑的善心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2節 身後事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二節 繳衣服不殺!第43章 第三節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226章 靜坐戰 第四節 秘密武器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第四節 誰在說謊?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四節 無常索命第13章 瞎子 第一節 地頭蛇第33章 第二節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一節 步兵給坦克上課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三節 天崩地裂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三節 暗夜夢魘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二節 挑燈夜戰第4節 三更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四節 火車在哪?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三節 分配合理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一節 行家出手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二節 龍虎山第2節 探照燈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四節 缺醫少藥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第45章 第二節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四節 鬼子是鬼!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二節 大八卦第34章 ,第一節第81章 棒戰羣雄第一節 八方會談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節 八路抗日的功勞是啥?第48章 第二節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四節 太執着了不是好事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33章 第四節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二節 銀項圈第81章 棒戰羣雄第一節 八方會談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四節 東擋西殺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一節 再談吃飯問題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一節 機槍的用法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二節 部隊編成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一節 外甥沒了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四節 一個和十二個第1節 一更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節 點到爲止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二節 洪梅第6章 上山 第一節 三堆火第2節 身後事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一節 一部電臺十個人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節 刺眼的白布第102章 圍獵 第一節 捱罵沒夠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一節 狼煙四起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二節 最好別聲張第3章 第28個 第三節 金剛鑽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一節 華北肅清戰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一節 沒錢可不行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二節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第三節 兩百條幹糧袋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二節 節外生枝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一節 刺刀對獵刀補充之朱遵斌案與陳正湘3第5章 通天河 第三節 娘子神村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一節 寧爲玉碎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四節 火力優勢論補充之晉察冀八路軍今尋蹤1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一節 關門打狗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二節 財物和鋤奸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節 玉皇頂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二節 王八拳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27章 爆點猛料 第一節 人和槍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三節 殺馬拼命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二節 放火燒山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節 去留兩難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二節 第一天第41章 第二節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一節 民兵也是兵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一節 人和獸的區別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三節 鬼子就在前面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三節 頭號悍匪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二節 刺刀的問題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四節 窩囊沒救了!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四節 無常索命第2節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