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波處理好如煙和小惠的事情,連忙寫信給李承宗,一是正式要求李承宗向姚啓聖說明皇上的指婚。二是希望李承宗儘快給予姚啓聖立功的機會好進京完婚。
李承宗很快有回信,姚啓聖對於皇上的安排自然感激涕零,苦於沒有報國的機會。姚啓聖提出了西征,李承宗無法決斷請求聖裁。朱顯波接到來信也嚇了一跳,還要別人不要拔苗助長,自己何嘗不是呢?這個姚啓聖,是不是有點冒進了。連忙找來王拓要求其整理彙報中亞的情報。
兩天後王拓拿着中亞的情報來見朱顯波,朱顯波經過了解原來隨着準噶爾汗國的崛起,同時,與黑山派勢不兩立的白山派也在教長玉素布的帶領下進入到葉爾羌,在喀什噶爾傳教。這兩件事,都是對病魔纏身的汗國雪上加霜。當一切似乎跌到谷底的時候,轉機也隨之而來。畢竟有一百多年的根基,葉爾羌汗國枯木逢春。
從阿黑麻汗開始便割據東部自立爲汗的阿杜剌因王子是拉失德汗第十二個兒子。從豎立反旗開始便在東部經營自己的勢力,阿克蘇、庫爾勒,直到嘉峪關前都曾經成爲他的天下。經過40年的統治,已經根基紮實,兵強馬壯。
1635年,阿杜剌因去世,其長子阿卜杜拉哈繼位,這是一個驍勇的王子,即位之初便剷除了自己的岳父,企圖篡位的庫車總督阿布.哈迪,穩定了局勢,使得上下歸心。
與他相比,居住在葉爾羌城裡的速檀馬黑麻汗顯得庸懦無能,西部的各城大多數貴族傾心於阿布杜拉哈,甚至黑山派也對他極有好感。剛繼承父親的位置,便有了統一汗國的機遇。
1639年,萬事俱備的阿卜杜拉哈王子率軍西進,一路上所向披靡,降者如雲。速檀馬黑麻汗第二次下臺,逃往國外。阿卜杜拉哈將分裂近三十年的國家重新統一起來,成爲全國的可汗。
姚啓聖提出西征其實就是面臨一個新可汗登基不久意欲中興的汗國。
然而,此時的葉爾羌已經不再是諸侯林立,政令不暢的亂世,所有的貴族和軍隊都聽命於阿卜杜拉哈汗,絕非一支偏師一次勝利便可以動搖的。如果一旦雙方開戰各地的援軍源源不斷開來,明軍將深陷包圍圈。雖然明軍的武器裝備佔優,但長途跋涉是朱顯波所擔心的。何況李承宗已年邁體弱,如果放任姚啓聖一人前往,說不定出師未捷身先死。
想到這些朱顯波開始猶豫了。
而皇后周濤卻堅決支持姚啓聖西征,“你想想,要不是你把他從大牢裡撈出來他早日命赴黃泉了。姚啓聖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如今四海昇平,如果不西征,只怕要從頭開始參加水師纔有機會立功贖罪。”
“哎,可西征面對的也是蒙古部落啊。成吉思汗的死孫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那你可以多加派將士啊。以多勝少總可以吧,何況我們的步槍這麼先進。”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我去找劉立洋說說吧,說起來劉立洋家的小孩也蠻大了,有機會讓他夫人帶到後宮來和皇子、公主們玩玩,交流下感情吧。”
“你又打什麼歪主意啊?”
“皇子要娶妻,公主也要嫁人啊。何況劉立洋也是朝廷重臣,對我們也是忠心不二,要是能親上加親更不是很好嗎?”
“我絕對不允許你亂點鴛鴦,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隨你吧,我去商量下西征的事情。”
朱顯波捨不得姚啓聖去送菜,周濤卻極力主張給姚啓聖機會,這是兩個人組合以來很少出現的分歧。朱顯波想聽聽劉立洋的意見。
“皇上,中亞曾經是成吉思汗的子孫通知的王國,很多年了並逐漸開始脫離大明。想完全控制蒙古,征服葉爾羌切斷漠西各部落的南遷和西進也是個好棋子。只是眼下各邊疆駐防將軍都抽不開身,難道要讓李承宗將軍領兵出征嗎?皇上,如果不行的話,就讓微臣去西北吧。”
“李承宗當然不行,你也不能隨意離開。”
“皇上是想親征?”劉立洋又有點急了。
“不到火燒眉毛,朕也不會隨意親征了。李承宗有個部下叫姚啓聖的自請帶兵出征。”
“就是周皇后從大牢裡救出來的那個?”
“是的,前段時間估計你也聽說了,李承宗已經爲其請封爲哈密東城兵馬指揮。朕是擔心他年輕氣盛,立功心切。到時候急功冒進,落入阿卜杜拉哈的圈套,折兵損將。”
“能夠進入皇上法眼的必定是奇才,只要我大明派出足夠的軍隊,穩步前進應該不至於速敗或者完敗。”
“現在陝西和甘肅還有多少軍士能調入哈密。”
“除去必要的防備五萬,大概一萬步槍兵一萬騎兵兩萬步兵,如果悉數調往哈密,哈密將有步槍兵兩萬,騎兵八萬,步兵八萬。”
這麼少,朱顯波知道陝甘也不能完全空虛,儘管準噶爾已經和大明簽訂防禦同盟協議,但如果一旦哈密傾巢而出,難免不會被人偷襲後方。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何況大明在哈密的移民統治已經堅持數年,初顯成效。
“這樣吧,你將京師大營調五萬步騎兵調往陝甘地區補防,陝甘現有的軍隊除留下必要的守營將士一萬其餘全部調往哈密聽命。兵部選派不出新人的話,就必須讓李承宗帶隊西征,姚啓聖做先鋒可行。讓陝甘各地隨時做好防禦蒙古準噶爾南襲。還有京城附近各大營要加大新兵訓練,全國要加大募兵力度,大明的疆域越來也大。必須有足夠得軍隊來保障領土完整。”
“皇上的意思是?”
“先進行基本的步槍,騎兵訓練,將來西北用兵,或者水師用兵再轉入專業培訓,保持中央有一定的預備役是必須的。還有紙質彈的需求量,兵部也要做好戰時打算,萬一出現局部大戰,必有足夠的彈藥庫存。”
“目前除了西北和水師的步槍兵按照1:30配彈外,其餘的不超過1;20.”
“這個配彈數肯定不夠,前線要做到最起碼一槍配彈50發以上,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步槍的威力。尤其遇到攻堅戰時,雖然我們的大炮威力不錯,但一旦遇到頑強抵抗還必須近距離用步槍兵清理敵人。”
“那微臣下去即可準備西征調度事宜。”
“給姚啓聖那小子封個西征先鋒吧。給西征大軍多配發點子彈和騎兵。蒙古人的仗不好打。”
“微臣明白。”
進軍中亞,是朱顯波稱霸世界計劃裡既定的一部分,只是朱顯波覺得南亞大門沒打開,中亞不是那麼着急,只有將來飲馬地中海時,才需要水陸並進。那時候需要制衡沙俄的同時,從陸路征服奧斯曼帝國。不過姚啓聖急於立功,先拿下葉爾羌也是不錯的選擇。君臣兩人達成了共識,朱顯波便在朝廷宣佈了西征計劃。
當然西征大將是李承宗,朱顯波不想把姚啓聖暴露到太陽下曬,也許等將來立功了還好說些。
接下來就是兵部負責調度兵馬,戶部準備糧餉的事情,在朱顯波的朝廷裡做官久了也習慣了,這個年輕的皇帝,幾乎沒有那年不打仗的,大大小小的仗贏多輸少,最關鍵得十國庫逐漸充裕,老百姓賦稅下降,朝官們俸祿逐年提高。這種前提下,堅決反戰的幾乎沒有。這也是朱顯波幾次換相和調整政務院想要的結果。
而與此同時,接到命令的姚啓聖自然興奮異常,而李承宗則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的奏請朝廷恩准了,真能拿下,不管姚啓聖多麼能幹,自己治下的大軍纔是首功。憂的是準格爾,這些蒙古人可信度確實不高。聽說皇上急忙從京師調兵補防陝甘才稍微安心。
——————————————————————
(祝你節日快樂,抖抖手,收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