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三足鼎立

站在齊王面前,朝着稟報此事的文尋鵬臉色蒼白,身體微微發抖,顯然怕齊王在這種情況下遷怒於自己。

但該說的還是要繼續說。

“殿下,現在這事可不簡單,現在皇上這樣,恐怕十分看重蘇子籍,他本身就是太子兒子,現在又要入宗籍,佔有大義一點不少,且皇帝還爲他選了一個宗字,恐怕朝中會有許多大臣,都會偏向於他。”

幕僚的話,齊王又何嘗不知?

他冷冷說:“父皇,恐怕是老糊塗了,之前才把我和蜀王的人貶下去,現在又立刻拔了蘇子籍上來。”

“安排下去,讓我們的人蔘他一本,絕對不能讓他平平安安的入籍,就算噁心,我也要噁心他。”

齊王用力一拍,就在一旁幕僚想要勸說着,可是一時間竟然不敢在齊王暴怒之時發聲。

其實,按照他們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明擺着皇帝就是要讓蘇子籍入場,與諸王達成一個平衡之勢,這說明皇帝已對勢力最大兩個兒子——齊王跟蜀王,有了警惕,纔會有了這對策來制衡。

明明已經被皇帝警惕着了,還要在這時硬要再鬧事,這不是更惹得皇帝猜忌與不快?

但皇帝是不是警惕,還是其次,他們在王爺暴怒時勸了這話,怕當場就要被髮作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誰都不說話了。

蜀王府

與齊王府一樣,接到消息的蜀王府內,也正召開着一場會議。

蜀王的幕僚,坐在下面位置,上面坐着的年輕王爺手裡正展開一張密信,讓人傳給下面幕僚一一看了,等傳回來後,就放在燭火上點着,一點點燒沒了。

“不知道我哥哥得知這個消息,會怒到什麼程度?”

蜀王顯得很隨和輕鬆,想着齊王此時可能有的模樣,就啞然一笑。

下方的幕僚一個個看着蜀王,都是覺得奇怪,不知道蜀王爲何不怒,反帶着一絲笑容。

現在朝堂上,雖齊王陣營的確屢屢受挫,可得到好處也不是蜀王黨。

蜀王的身上,至今還有被潑的髒水沒有洗乾淨,別的不說,羅裴還在天牢,並沒有救出來。

怎麼看,都是與齊王一樣,都被皇帝忌憚並打壓。

蘇子籍被急急召回,這就要正式入籍了,一旦入籍,就是板上釘釘的太子之子,太子已死又如何?

作太子這個皇帝的嫡長子兼當年儲君唯一留在人世還長成了的兒子,還被認了回來,入了籍,這種名分的優勢,難道王爺就不擔心?

養虎且易成患,放任這蘇子籍這樣發展下去,危害更甚!

一個叫閔曲義的幕僚,本就鬍鬚稀疏,因擔心着此事,剛纔就差點扯斷了僅剩的幾根鬍子,此時更忍耐不住,起身大膽向着上首的蜀王行禮:“殿下,不知道您爲何如此平靜?”

“上一次潰堤,說是我們的人乾的,讓我們麻煩大了,現在朝廷還在調查,陛下又將有關的人貶下去,我們已損失了好幾位,要是罪名被證實,恐怕損失的人會更多。”

“而蘇子籍入籍,就更是讓我們情況愈發雪上加霜。”

這話說的不假。

朝堂上最近可是氣氛緊張,齊王被皇帝警惕,而蜀王,也因順安府潰堤一事,被皇帝當着衆大臣的面詢問了一番,雖然沒有說過分的話,但髒水被潑到身上容易,想要抖露乾淨卻難了。

潰堤一事早就過去了,當時負責的人的確就是蜀王的人,追根溯源,怎麼查,都是與蜀王有關,便是蜀王黨這些人都知道,這事不是他們乾的,可外面的人會信麼?龍椅上的那位會信麼?

不信就是罪過。

最重要的是,也許皇帝心裡有數,可官場輿論可對蜀王大不利,現在沒有定罪,沒有呵斥,不過還在調查中罷了,難道王爺就真不擔心此事?也不擔心蘇子籍入籍,是皇帝要拿諸王開刀前奏?

“哼!”被幕僚提到這事,蜀王自然也面現了一絲冷意。

此事,他怎會不知?

而且也不必去想是誰搞的鬼了,八成的可能就是他好哥哥做的!

這種栽贓陷害的事,他那個哥哥是駕輕就熟,小時大家一起在宮中讀書,這位好哥哥脾氣暴躁是暴躁,可使起這種陰謀手段來,也是從不手軟,心黑手也黑。

可惜自己警惕多年,到底還是中了套,被又坑了一下。

但也有着一絲慶幸,自己身邊藏着的人,已經混到了讓自己信任的程度,若不是在這次潰堤時用到暴露了,等到關鍵時,給自己捅一刀更狠,那才真坑!

目光落在下方發問的閔曲義身上,蜀王搖了搖頭:“你知道什麼?就算出了這事,難不成父皇就會把我給貶落了不成?”

蜀王的話,不僅讓閔曲義一驚,其他幕僚也陷入沉思。

蜀王其實眉眼極似年輕時的皇帝,兩點濃眉,目似點漆,穿件天青寧綢,年輕俊朗,姬姓子孫,往往都相貌不錯,哪怕長相平庸的宗室子弟,也多半能五官端正或清秀。

只是看似文雅,眸子只一挑,就彷彿帶着凜然,令人生畏。

蜀王其實也不是在生這幕僚的氣,而自己也憋着一口氣,趁着這時機,全部說了出來。

他冷笑一聲:“父皇之所以要把我這小侄兒入了這宗籍,只不是爲了打壓我和齊王罷了,哼!”

“這天下始終是我們父子,我就算是殺了人又能怎麼樣?就算是潰了堤,又能怎麼樣?我始終是皇子,只要不是我直接下令,我就有理由推脫,而且革掉了我,讓齊王一人做大?”

只要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爲什麼皇帝會急急召蘇子籍入京,還不是因要制衡自己與齊王?

爲什麼要用蘇子籍制衡他與齊王?當然是因父皇已經老了,老了的獅子,擔心被年輕獅子趕下臺,所以要讓年輕獅子內鬥,好穩坐釣魚臺。

可就算是這樣,皇子皇孫也終是皇子皇孫,不像是每三年都能出一批的進士,他與齊王,說句自嘲的話,是浪費一個就少一個的“稀缺資源”。

用官員做棋子,廢掉幾個,皇帝不會心疼,可成年皇子就三個,他弟弟魯王,論勢力,還遠遠比不上自己與齊王,而成年皇孫也就一個蘇子籍,少一個,局勢就會發生變化,多一個,同樣局勢也會發生變化,他不信父皇會因這麼一點小事就讓自己出局。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三足鼎立,最是穩妥。

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一千八十五章 必有浩劫第六百七十六章 察覺到了什麼第五百五十章 見識之草根第一百七十四章 脫甲謝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多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主動奉銀第七百六十章 還敢胡亂攀咬第四百三十四章 化龍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還丹第一百八十八章 梟雄第二百零四章 我信你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割第一千八十四章 丹雷第六百七十九章 咫尺天涯第三百六十九章 何德何能第六百零八章 爲了何事第九百十章 世子是怎麼了第五十四章 抄家第六百十六章 故意藏拙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虧了你第九百六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一章 憑生兩不悔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字曰公(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橘爲重第一百五十一章 安州港口第四百十四章 求雨第八十章 規劃第八百八十九章 絹布店第四十九章 沉水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曾念真果然知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越證明是奴才第六百二十九章 萬春園第一千七十章 驚懼第六百九十七章 試藥第六百十五章 位份太低第1302章 心緒難平第八百十六章 代王府冷眼旁觀第六百四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七十八章 此計甚妙第九百二十七章 安插第七十五章 三拜第八十六章 老鼠進了米倉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網第六百八十六章 方真的請求第八十一章 古崗風水第五十三章 改換命數第一百十五章 或真能成第十八章 沈師侄第八百三十八章 徹查第三百七十一章 鬥蝗鬥米第二百二十四章 難道只能有一分第一百八十九章 桑女第七百四十章 差事辦成了第二百零七章 癡兒第三百十一章 反噬立至第六百六十章 天意助我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有情不累第九百七十六章 孤大事成矣第1315章 九鄉伯第五百十三章 龍吟第六百八十二章 刺客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寞第三百四十四章 蝗神第一百三十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九百九十七章 本倉一石不缺第一千七十三章 兵圍蜀王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龍女萬歲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能怠慢第七百三十七章 拿魯王開刀第八百八十九章 絹布店第一百三十章 結果離奇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雞口第六百七十一章 代王開府第八百十八章 趁水摸魚第四十二章 天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龍第七百零六章 無子不可擁立第九百六十一章 臭不可聞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魔解體大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點星外丹術第1284章 風骨無意義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屯壩第六十三章 六品第六十九章 玉佩第六百七十二章 八人問仙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有情不累第一千零四章 寅支卯糧第七百七十七章 咒死誰第七百六十九章 半片京城傾第六百零五章 爲我高興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能怠慢第九百二十章 統統絞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十七章 主考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除他無別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小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些腦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寧河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