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

依仇作父,認賊作子,未有不罹禍者。商虎謀皮,商鹿謀茸,未有能成之者。

三月二十二日

直接的錯易擔,轉彎的錯難負。做事每多一個心眼增一分過錯。

三月二十三日

最危險是病與命相連,去病則並去了命,不去病則病要了命。

三月二十四日

辦事須方法火候兩對,如同蒸饅頭必須方法對,尤須火候適。方法不對蒸不成饅頭,火候不適或生或焦吃不得。

三月二十五日

子理不能定是非,合乎母理則是,不合乎母理則非。

三月二十六日

禍不可嫁人,害不可移人。我圖嫁禍於人者,其禍仍歸於我。人圖移害於我者,其害仍歸於人,環境之心理作用使然也。

三月二十七日

在人防忌之下,一分能爲一分禍。

三月二十八日

作人勿輕言,言不易賤。作事勿輕行,行不易對。

三月二十九日

就造物說,是什麼是物,要什麼是造物。就人與其他物說,是什麼是物,該什麼是人。就人說,是什麼就什麼是常人,該什麼做什麼是豪傑。

三月三十日

環境轉移意志是常人,意志改造環境是豪傑。見之不遠,意外之禍難免。慮之不周,疏忽之咎難辭。

三月三十一日

知易行難知不貴,故道義之學不吝教人。知難行易知貴,故技能之學吝於教人。

四月一日

非受小害不足以避大害的事,不宜與親近者商。

四月二日

能報人恩者始可受恩,能忘己恩者始可施恩。受恩不報者危,施恩不忘者殆。

四月三日

怒是滅生氣的,大怒之下忿不顧生。悲是傷生根的,痛悲之餘悽不顧生。養生須壓怒節悲。

四月四日

行爲易於哄人,心理難於哄人。

四月五日

能強迫人之身,不能強迫人之心。

四月六日

線是點成的,一線之上點甚多。橫豎二線交點是一,故是非是由二定的。

四月七日

由內向外的事,應極端的由內起。由外向內的事,應極端的由外起。故教人當以聖賢,責人當以常人。

四月八日

人心有公私兩者,私不敵公,如暗不敵明。欲使其私心收斂,講學問須培植自己之公心以制裁自己之私心,定製度須借甲之公心制裁乙之私心。民主集權制,在民主方面無表決權,私心自然收斂,當然表示其公心。在集權方面,受民主方面公心之監視,私心亦不易成就,當然以公心作事,爲最合理之制度。

四月九日

事當以該不該、能不能、定做不做。若該而不能,是不能做。若能而不該,是不可做。該而能之交點始當做。

四月十日

對是等號,是雙方的。是是符號,是一方的。如三是個三,二是個二,三加二是個五,這是個符號,是一方的。三加二與五對,這是個等號,是雙方的,對與錯是絕對的,是與非亦是絕對的。

四月十一日

公道與不公道連界,不公道有吃虧與佔便宜兩種,公道是不好不壞,願吃虧是好,想佔便宜是壞。定製度要公道。公道的制度不妨礙人好,可限制人壞。世界上有十六萬萬人,居心雖有十六萬萬等,但在公道的制度下,無一人走不通。若定強人吃虧的好制度,願吃虧的人能走通,不願吃虧的人走不通。若定多人佔便宜的壞制度,願讓人佔便宜的人能走通,不願讓人佔便宜的人走不通。教人處人要從最好處說起,教人作聖人不累人,作賢人更不累人,作常人十六萬萬人十六萬萬等,均可受教。刑法罪人當從最壞人起,次壞人亦在刑法中,十六萬萬人雖十六萬萬等,逃不了一人。遺了一人的制度,不成制度。遺了一人的教育,不成教育。遺了一人的刑法,不成刑法。故理有宜於中者,非中不可。宜於高者,非高不可。宜於低者,非低不可。此辨不明,不可言理。按需分配期人吃虧,可以勉人,不可以定製度。按勞資分配強人吃虧,人要推翻。按勞分配是公道的制度,可永久不變。

四月十二日

政治只可勉人爲善,應當強人不爲惡。

四月十三日

物理爲人與物關係之事,是一方的,爲是不是之問題,易對難知,故重在說明。人事爲人與人關係之事,是雙方的,爲對不對之問題,易知難對,故重在求對。說明物理即可盡物之用。求對人事始能安人之生。人類中所貴有先知先覺者在,說明物理,求對人事。若人事亦只說明,聽其自然推移,是先知先覺亦無關於人事之改善矣。

四月十四日

勞動與享有應爲等號,因勞動原爲享有,實際是一件事。按勞分配即是勞動與享有相等,亦即勞動與享有成爲一件事。若按需分配,勞動是勞動,享有是享有,非特兩不相等,而且兩不相關,成爲兩件事。明明是一,強分爲二,並以此定爲制度,走不通不應當。

四月十五日

人事之要在確定名詞界說,名詞界說確定則事理明,事理明則事自理。否則因認識亂言論亦亂,影響於後進之思想亂,行爲亦亂。今日此是彼非由言論而及於行動,社會如此,國家如此,世界亦如此,根源則在乎名詞界說之不確定。當今確定名詞界說有如孔子作春秋,治本在此,其事不可忽。

四月十六日

古人云:病加於小愈。餘深感事敗於小成。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能慎終如初,始能持身處事。

四月十七日

凡事走不通時,須反求諸己。若一味求諸人,因礙生怨,因怨結仇,雖極小之事,輕微之言,亦能激成殺人之禍與致殺之災。

四月十七日

病貴養,事貴預。

四月十八日

一語之忿致殺數人,不顧父母妻子者,不仁之甚者也。

四月十九日

不能進一步改過,退一步思過,總是遍地荊棘。

四月二十日

爲物覆者當知物生於心,爲心陷者當知心存於物。

四月二十一日

能利人己始真利,能安己人始可安。

四月二十二日

不善用錢,有錢足以亡身。不善用才,有才足以罹禍。

四月二十三日

仁者安仁,不自作孽,故不憂。智者利仁,不利令智昏,故不惑。勇者見義勇爲,不爲威迫利誘,故不懼。

四月二十四日

不堪忍受之事,要在事前避免。

四月二十五日

因忿罹禍,不仁、不智、不勇。

四月二十六日

不略其小者,始能知其大。不忽其近者,始能見其遠。

四月二十七日

恭維我者,有損於我。責備我者,有益於我。故欲與恭維者相處,其人爲受損之人。欲與責備者相處,其人爲得益之人。積損則兇,積益則吉。

四月二十八日

以錢濟人,是以錢易德。以錢作樂,是以錢損身。錢賤德貴,以錢易德,是以賤易貴。身貴錢賤,以錢損身,是以賤害貴。孰得孰失,甚易知之。

四月二十九日

居人之功,塞人之路者,遭殺身之禍。

四月三十日

輕舉出於輕心,戲言發於戲念。

五月一日

腦則萬有,心則一無。進一無爲萬有,是人生的程序。化萬有爲一無,是人生的結果。

五月二日

欲物也,理心也。理在內,欲在外。故欲向外用,則傷人。理向外用,則惠人。欲向內用則發己,理向內用則朽己。

五月三日

禍不預防難免,功不預圖難成,預之涵義大矣哉。

五月四日

病在休養中治療,事在審慎中決定。

五月五日

纔不若德,巧不若熟。

五月六日

決定一事須顧慮到四面,不可只看一面。

五月七日

巧治不若拙養,善爭不若笨讓。

五月八日

改不良之習慣,須於未臨事之前,預決定必作或必不作,使此必作或必不作亦成爲習慣,始能徹底改善。

五月九日

利己行爲,自己熱一分,人反冷一分。利人行爲,自己熱一分,人更加一分。

五月十日

爲己謀一分美滿招世人一分忌嫉。爲人謀一分美滿增世人一分情感。

五月十一日

人以做事爲結果,欲做的事多,須在不空過一時中節勞,以保持其繼續力。

五月十二日

一分不及一分貽誤,一分過量一分損失。

五月十三日

人生數十年不爲短,求功不必太急,太急易招失敗。人生數十年不算長,工作不可鬆手,鬆手難致遠大。少年重名,中年重功,老年重德。故鼓少年以名,鼓中年以功,鼓老年以德。

五月十四日

一身之事,顧慮不周,不能及家。一家之事顧慮不周,不能及村。一村之事,顧慮不周,不能及縣。省國亦然。能時易如反掌,不能時難於上天,凡事要在能時努力。

五月十五日

社會不饒人,露下目標人即要攻擊,除非沒目標。事由念起,善事須先發念,有斯念始能有斯事,惡事須先斷念,無斯念始能無斯事。

五月十六日

水積滴成河,土積撮成山,功積小成大,事當爲者勿棄小,不當爲者勿輕小。立志要堅,持戒要嚴。凡事替人想想易走通,只爲己謀多障礙。故仁者樂兼爲人謀,智者亦利兼爲人謀,不仁不智者始只爲己謀不顧對方之利害。遂欲者夭,節慾者壽。

五月十七日

量要如天地之大,無所不容。察要如日月之明,容光必照。己有疼處嫌人手重,己有私弊瞋人言訐。

五月十八日

謀其事之所當爲,盡其力之所能爲,天命與人事何分。好身體不善用即成爲病人,病身體善用尚可成爲好人。

五月十九日

財主不善理財即成爲窮漢,窮漢善於理財可變爲財主。奉命書於族基產底薄雲:錢能發身亦能滅身,以錢作善則能發身,以錢作惡反能滅身,願爾子孫務之發身。

五月二十日

兩礙久難並存,兩助久必交隆。對人盡情盡理,仁者固樂爲,智者亦利爲。

五月二十一日

替人想想處人,替己想想做事。錢財不可強求,學問必須強求。

五月二十二日

特情易表,常情難盡。計長戒奢,處現戒貪。

五月二十三日

無病時要計及有病時之痛苦,有錢時要計及無錢時之艱難。

五月二十四日

按事說創業難、復興易,因復興有底業可假。按人說創業易、復興難,創業是繼續艱苦困難,復興是由安逸奢靡振作爲艱苦卓絕,故復興非特殊人才不可。

五月二十五日

說實話認錯其錯可消,說假話閃錯其錯加倍。

五月二十六日

智愚賢不肖,較之則等,包之則超,等則衝,超則容。

五月二十七日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人第一當慎言。

五月二十八日

人生的結果是做事,妨礙做事的是嗜好,求人生有結果,須戒除嗜好。

五月二十九日

常思己錯則裕於處人,常思己短則優於上進。

五月三十日

日常事不可忽,忽必受困。稀奇事不可緊,緊徒增損。

五月三十一日

心爲貴,但貴身即是貴心,無身亦即無心。身爲用,但用心方是用身,無心等於無身。

六月一日

只圖利己難繼而致害,只圖利人難繼而無咎,利己利人得中之道。

六月二日

工當計時,費當計日。

六月三日

傷於什麼而後節什麼已晚,若再不節,其傷更甚。

六月四日

體之力不若智之力,智之力不若德之力,人當蓄德以重其力。

六月五日

學問與事功,家道與世道,皆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故人生不可一時不努力。

六月六日

慎於始者易於終,忽於始者困於終。

六月七日

體貼人的困難人感,原諒人的過錯人愧。

六月八日

恆發端於好勝,成於忍耐。

六月九日

事之敗非一朝所成,防敗須時時注意。事之成非一夕所致,圖成須日日努力。

六月十日

有靠可以助人成功,亦可損人志氣。自己不能努力,只望他人扶助,懦子也。

六月十一日

不求諸己永走不通,不爲人想終不相容,治國尤要。

六月十二日

人當準備一好身體,增點好學問,待一個好時機,成一大事功,始不輕生。

六月十三日

大仁成於剛,大勇成於柔,大義成於和,大智成於暗。

六月十四日

不能修正行爲是枉活,不能增加知識是白生。

六月十五日

昧人之長人恨,攻人之短人毒。

六月十六日

平平常常的作爲,能恆久即是英傑。驚天動地的事功,能平淡纔是豪俊。

六月十七日

一方應說,外患迫,不容內爭。一方應說,外患迫,不應自利。

六月十八日

前車之覆不爲後車之鑑者,真無可如何之人也。

六月十九日

當國而不能開誠佈公,國損無量。

六月二十日

誤國者終必自誤,害人者終必自害。

六月二十一日

犬受養則忠,豺狼永遠噬主,故得人不可不善,擇人不可不明。

六月二十二日

大丈夫豈可爲孺子料定,當力拔所陷。

六月二十三日

在錯路上邁步愈大,吃虧愈大。故人作事第一當審其事爲對爲錯。

六月二十四日

試驗爲成功之母,輕更爲失敗之由,故不妨千百試驗不可一次輕更。

六月二十五日

好事尚不可緊張爲之,況壞事乎。

六月二十六日

國無百年之計不存,村無百年之計不興。

六月二十七日

以村爲家者聖賢,以國爲家者豪傑也。

六月二十八日

治病要找著痛處,做事要找著竅處。

六月二十九日

君子不盡己之歡,不竭人之情。

六月三十日

德忌朽,功忌奢。

七月一日

財善用強於善藏,然非善藏不能成其用。

七月二日

細流聚可以倒壁,流言漫可以阻政。

七月三日

年積不如月積,月積不如日積,日積不如時積。年勤不如月勤,月勤不如日勤,日勤不如時勤。

七月四日

怒懼不若理懼,說醒不若喻醒。

七月五日

習染成性,嗜好不可一嘗。久則自然,勤勞不可日間。

七月六日

道義亦不可緊張爲之,桃園結義太緊張,即伏下大報仇之禍根,以致不得不牽於弟兄之小義而致壞國家大事也。

七月七日

灌廣基於源充,業宏根於識足,國健憑於計周(富強文明爲健)。

七月八日

言爲利人利事而言也,若言不爲利人利事,其結果頂好言之無益,否則招禍,故人當慎言。

七月九日

識求諸人,德求諸己。

七月十日

做事當慎始,入了背路中途,非大智不易覺悟,非大勇不易挽回。

七月十一日

昨(趙)次隴陪(孔)庸之代表介公看家嚴病錄,飯畢閒談。

人皆爲我累,我亦爲我累,何時我無我,我始不受累。

政治不犯民衆我,會客不犯客人我,處家不犯家人我,處世不犯世人我。我別利我與理我,犯人利我我,犯人理我人厲我,無我始不犯人我。事不脫利不做,理不十分不講。

七月十二日

有愧於世則思避世。有愧於人則思避人。

七月十三日

中則止,偏則動,如垂繩系物然,偏於前者則動於後,偏於左者則動於右,偏多少則動多少,故一錯吃雙虧。

七月十四日

爲己的利益勿逼迫人,逼迫人是人格與事實兩損。爲人的利益勿阻礙人,阻礙人是成功與失敗兩禍。

七月十五日

謀國無秘訣,只是個適時。先時則不成,後時則無濟。

七月十六日

到危急時宜放膽,當平安時要小心。

七月十七日

富貴要謙和,貧賤要剛骨。

七月十八日

禍到臨頭要豁的出,險到臨崖要轉的快。

七月十九日

凡事勿求太好,太好難以收場。

七月二十日

傷人之臉,激人之怒者兇。

七月二十一日

生平難受第一日。

七月二十二日

兇,有因心地不善良者,有因言語不慎者,心地不善者惡人,言語不慎者淺人。身體不壯是身體沒有用到正處,身體沒有用到正處是知識不健全。

七月二十三日

稀奇覺着不稀奇,驚怕覺着不驚怕,非心中去了稀奇驚怕的質料不可。

七月二十四日

訓子無方子不肖,治家無術家不齊。

七月二十五日

定了目的,邁步不怕小,計以終身,行則可致遠。

七月二十六日

長篇大論不是好文章,附耳低言不是正經事。

七月二十七日

人事須二對合始成真對,二對本身爲一,關係爲一。如言須言對,須當言。如做須做對,須當做。

七月二十八日

人生可離者,終有廢棄之日。人生不可離者,終無擺開之時。此理常人知之,學者昧之,古人惡智爲鑿,今當惡學爲穿。

七月二十九日

怕人說壞改壞,望人說好效好,是被動的,能否未可料。自不願壞改壞,自願意好效好,是自動的,一定能做到。

七月三十日

病由性情反致者,病易去,致病之性情難改。破鍋若按破鍋注意使用,亦可抵一完整之鍋,故病在善治,尤在善養。

七月三十一日

自覺方可得中,效人每致過甚。

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5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4)第1章 出版說明第1章 出版說明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7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6)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10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2)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1章 出版說明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9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31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